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圳勃拉姆斯音乐会简记 [复制链接]

查看: 6358|回复: 47
11#

哈哈,本来说好你们带的嘛,我就没带,用手机拍了几张,拿回来看,都不行,。。
shinelb相机拍的拿上来啦看看。
TOP
12#

总觉得深交的弦乐比管乐部分强,不知道是不是受环境的影响,《第二钢鞋》我们坐在后面听效果并不理想,乐队有时会觉得有点乱。
TOP
13#

同唱片比较的意义不大。
不过,砍柴兄,我认为这个少年宫不适合听交响乐,舞台纵深度还行,左右长度完全不够,这样弦乐部分出来的效果肯定有问题,自然声音就不好。。。只适合进行科普教育项目,少年合唱团,室内乐等表演。。。。。
最后编辑下海捉鳖
TOP
14#

遗憾的是忘记带照相机。
用潜水烂艇的没拍两张就没电,shinelb的DC更有趣,怎么快门跟单反机似的那么响,开机还带铃声,吓得我不敢乱拍。不过拍了几张,应该还可以吧。
TOP
15#

整场音乐会感觉一般,
对得起票价。
可能是座位靠后的原因,
感觉音响效果不太好。
比不上大剧院。
勃拉姆斯的雄伟壮阔没有表现出来。
勃三,
一二乐章有点沉闷,
第三乐章进入状态,
弦乐齐奏效果不错,
森林田园诗的意境基本得到体现,
终乐章达到高潮,
是全曲最出彩的地方。
第二钢协独奏还行,
乐队支持不够。
因为这是一部带有钢琴声部的交响乐,
但乐队总是害怕抢了钢琴的风头而缩手缩脚。
返场曲沃老弹的肖邦倒是很潇洒。。。。。
期望过高,
有点失望。
TOP
16#

上山砍柴 在 2005-4-9 14:57:58 发表的内容
少年宫的混响不如大剧院,但是也还不错。
舞台小了点。


最初设计是用来演儿童剧的,就不是用来做音乐会用。
舞台本身不小,试想一下以一个孩子体力跑场下来已经很累了,再加反射板以后就小了。
TOP
17#

现场是鲜活的,很多音乐气息是唱片所不能传递的。
就像看绘画原作和印刷品的区别一样。
TOP
18#

[upload=jpg]Upload/2005491845285140.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4918451211581.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4918452546430.jpg[/upload]
TOP
19#

其实整个少年宫剧场设计最大的遗憾就是在已经施工完基础以后,应某位领导的要求,将台口硬性扩到了22米。。。。。。
我心中永远的痛!
TOP
20#

剑鱼 在 2005-4-9 19:31:11 发表的内容
现场的感染力确实是巨大的,不论效果怎样,光看着指挥的动作,就不知不觉的投入进去了


这样听现场是正确的。
感染力,这就是现场的魅力。
我开始的时候喜欢像专家那样去挑乐队的毛病,结果一场音乐会下来没什么收获。自己也没有成为专家。
投入,这是听现场要做的,你面对的不是一组器材,而是一个百来号比你更懂音乐的人组成的乐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