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喜欢的非严肃音乐 [复制链接]

21#

《断弦的耳朵》
整体曲目偏重于另类低调民谣、英伦迷幻乐风、多元的北美曲风在我们的耳朵中遭遇。
专辑中的大多乐队还不为大多数人熟知,女声版的SUADE的DRUGSTORE乐队,梦幻流行男女双人乐队MAZZY STAR,“噪海中的纯净”JEFF BUCKLEY,4AD旗下的仙乐派乐队MOJAVE3和LUSH,英国青年电子组合DEPECHE MODE,苏格兰清新呢喃式乐队BELLE&SEBASTIAN,澳洲另类流行乐队FRENTE等等。

[upload=jpg]Upload/20054413304432424.jpg[/upload]
TOP
22#

ZT : about Bruce Springsteen

有的人奋斗了几十年始终默默无闻,有的人一出道就一炮而红,除了机运外,如能遇到伯乐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1974年乐评家约翰蓝道(John Landau)在滚石杂志上发表了一句令人兴奋的话:“我看到摇滚乐的未来,它的名字叫布鲁斯史宾斯汀。”(I Saw Rock And Roll Future, And Its Name Is Bruce Springsteen)而改变了Bruce Springsteen一生的命运。

有“工人皇帝”之称的Bruce Springsteen,1949年9月23日生于纽泽西州的Freehold,14岁时,花了18块美元买了生平第一把吉他,开始从收音机里学习弹奏吉他,并聆听Elvis Presley、Chuck Berry、The Beatles、The Rolling Stones、Sam Cook、Fats Domino、The Animals等人或乐团的作品,对其往后在歌坛发展有着或多或多少的影响。

1965年,他姊姊的男朋友George Theiss的乐团The Castile有个空缺,Springsteen经过两次严格的测试后加入该团,并追随他们到处表演。1967年The Castile解散后,Springsteen移居Asbury Park附近,并参加一个相当短命的三重唱团体─Earth,同时利用晚上的时间在Upstage Club表演,也就在此时他遇见了对他往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几位音乐家,如:Steve Van Zandt、Southside Johnny和Vini Lopez。在组The E Street Band之前,Springsteen还成立过几个团体,但时间都相当的短暂,如Steel Mill、Dr. Zoom & Sonic Boom、The Bruce Springsteen Band等。

1972年,结束了不太成功的个人演唱行程后,Springsteen和Mike Apple的Laurel Canyon Promotion Company签下长期经纪约,在Mike Apple和Jim Cretecos引荐下,认识了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市场行销总监John Hammond,此位仁兄是提拔人才的高手,曾被他提携过的有Aretha Franklin、Billie Holiday、Bob Dylan等,当他看完Springsteen表演的曲子“It's Hard To Be A Saint In The City”后,便与他签下十张专辑的长期合约。

1973年,处女专辑《Greetings From Asbury Park N.J.》推出,虽然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有心将他捧为Bob Dylan第二,而以他的才艺也可胜任此大任,成为作曲家兼歌手,但强力的宣传并未奏效,只卖出二万五千张,造成经纪人和唱片公司间的关系恶化。首支单曲“Blinded By The Light”问世后反应不佳;1976年被Manfred Mann's Earth Band重新翻唱,并夺得单曲排行冠军,且被视为摇滚乐的经典作品之一。

第二张专辑《The Wild, The Innocent And The E Street Shuffle》于1973年11月推出,没有推出任何的单曲,专辑依然无法获得共鸣。长篇幅作品“New York City Serenade”以纽约为背景,描写美国年青人独有的世界,“Fourth Of July,Asbury Park (Sandy)”是首小品,使用口琴伴奏,增加此曲的感伤气氛。

1974年4月9日到11日,一连三天Springsteen在波士顿的哈佛广场(Harvard Square)演出,约翰蓝道看过Springsteen和The E Street Band的表演后,马上写了一篇报导登在当地的周刊《Real Paper》,对Springsteen的才华赞赏不已,因而引起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人员对这位小子的注意,由于蓝道的提携,使两人因而成为莫逆之交,1975年蓝道在Springsteen的邀请下,与Mike Apple共同担任下一张专辑《Born To Run》的制作,导致Apple的不满;加上此时的Springsteen身价非同小可,Apple想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在双方无法达成协议下闹到法庭,他们的合作关系因而结束,蓝道顺理成章的成为Springsteen的经纪人。

因前两张专辑的销售状况不佳,致使《Born To Run》延至1975年9月才推出,事后证明他的苦心没有白费,不但获得乐评家得一致赞赏,在商业上也得到肯定,得到美国排行TOP 3,英国得到TOP 36,同时被评为摇滚乐的经典作之一。

单曲“Jungleland”将年青人在社会夹缝中求生存、恋爱和工作的心境,做父母的无法了解的苦闷和困境,描写得相当透彻。“Night”则描述为了生活,每天必须面对同样单调的工作,感到厌烦而发牢骚,到了晚上和女朋友约会时,可得到抚慰而忘记它。 同名专辑单曲“Born To Run”将自己比喻为一个机车骑士,必须趁年轻时,挣脱一切桎梏去追求理想,即使人生道路有如高速公路般变化莫测,也要努力奋斗不懈闯出个名堂,因为我们生来就是个生命的奔驰者。

由于不愉快的事件使得专辑《Darkness On The Edge Of Town》延至1978年6月才得推出,为了配合此专辑的宣传,展开为期七个月的巡回演唱,足迹遍及86个城市,使得这张专辑行情看涨,爬到TOP 3, 在英国也得到TOP 16,也让盗版商赚进一笔可观的数目。而单曲方面,就像一般摇滚歌手一样,成绩并不是很理想,“Power It All Night”只得到TOP 33,“Badland”仅获得TOP 42。

1979年1月1日,Springsteen结束了《Darkness On The Edge Of Town》在俄亥俄州克里福兰的最后一场演唱后,便开始进行下一张专辑的筹备工作,不幸地却因摩托车事故伤及膝盖,而延误了整个计画,休养期间不断的有新作出现,因而改变原先计划,创造更多的作品,使这张《The River》专辑变成两张一套的大作。

专辑推出后,第二周就登上冠军宝座,探讨人年纪愈大孤独寂寞感也就愈大,渴望结婚的心情也愈强烈的首支单曲“Hungry Heart”,成为他的第一首TOP 10歌曲。“Independence Day”道出年青人心声。“Drive All Night”是意志消沉下的作品,因而在用词上较悲观。总之,此专辑之所以会获得大家的肯定是有道理的,主要是音乐风格较广,从主题上虽可隐约看出是他个人的亲身经历,以一个成年人的心境来探讨过去的种种,可说道尽一般年青人的心声,因而引起大家的共鸣?

利用四轨录音的第六张专辑《Nebraska》于1982年9月发行,只用了口琴和木吉他伴奏,显得较低调、沉闷,在无任何单曲助长得情况下,仍获得英、美专辑排行TOP 3。

花了两年的时间,从100多首歌曲精选而来的专辑《Born In The U.S.A.》,于1984年发行,是张叫好又叫座的专辑,除勇夺英、美排行冠军之外,至今专辑销售量已超过1200多万张,同时使得Springsteen 的歌唱事业达到最颠峰。

越战的阴影至今还让美国人难以忘怀,《Born In The U.S.A.》,就是以一个美国公民的身份,来探讨他对人生的看法,和回忆美国参加越南的情形,以及一些越战英雄,处于现今社会不知何去何从的处境。“No Surrender”中他谈到绝不向岁月低头,好比在寒冬中与敌人奋战绝不妥协。

从不拍摄MTV的Springsteen破例将1984年在圣保罗演唱会实况,剪成一支MTV,配合单曲“Dancing In The Dark”在萤光幕上播出,可惜只屈居亚军,此曲让Springsteen夺得第27届葛莱美奖“最佳摇滚男歌手”演唱奖。

此专辑出现的单曲比以往多,包括“Cover Me”(TOP 7)、“Glory Day”(TOP 5)、“Born In The U.S.A.”(TOP 9)、“I'm On Fire”(TOP 6)、“I'm Going Down”(TOP 9)、“My Home Town”(TOP 16)等。

在Springsteen歌唱事业飞黄腾达之际,Steve Van Zandt的离开使其损失一员大将。The E Street Band中另一大将也是不可不提的,那就是萨克斯风手Clarence Clemons,此君最让大家熟悉的是在1984年和Jackson Brown合作一曲“You're Friend Of Mine”,一黑一白的搭档当时被乐坛传为佳话。

收录了40首10年来演唱会精彩实况的五张一套专辑《Live 1975-1985》,于1986年隆重推出,第一批生产100万套,未上市即被订光,预约数打破有始以来的记录,由于销售量惊人,推出第一周即夺得排行冠军,写下现场演唱专辑第一周进榜,便获得冠军的空前记录。

1987年推出的专辑《Tunnel Of Love》,使Springsteen再度夺得葛莱美奖“最佳摇滚乐男歌手演唱奖”。单曲“Brilliant Disguise”得到TOP 5,同名单曲“Tunnel Of Love”得到TOP 9。同年解散了长期合作搭档E Street Band。

事隔近5年Springsteen在1992年一口气推出了两张专辑《Human Touch》和《Lucky Town》,仍然是在探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种种问题,也希望大家对社会多付出一份关怀之心。《Human Touch》中清清楚楚的写到,你我都是伪装者,在现今社会中,想找个谈真心话的人似乎很难,弄到最后大家都是两败俱伤,是首蛮写实的作品。

1995年2月,Bruce推出了为他多年歌坛奋斗做出完美纪录的精选辑《Greatest Hits》,本张专辑除了收录他的多首歌坛代表作之外,也加入了两首新作“Murder Incorporated”以及“Secret Garden”。专辑甫一推出即荣登BILLBOARD杂志专辑排行冠军,证明了这位当代摇滚传奇在乐迷心目中永续不坠的地位。

11月时,Bruce再接再励推出全新创作专辑《The Ghost Of Tom Joad》,奇特的专辑名称源自于著名小说《The Grapes Of Wrath》其中之一位主角名字。Bruce特别强调,这是一张必须被视做整体的专辑,他不希望因商业体制局限而造成靠一首首单曲走红,原本完整创作概念却被扭曲肢解的局面。也希望歌迷们能够体会Bruce的创作苦心,仔细品味专辑中每一首深刻勾勒人性的音乐结晶。

对任何一位艺人来讲,群众的拥护使他们拥有源源不断的创作能源,也是他们能历久不衰的根本。而对Springsteen这位摇滚巨星而言,除了上述因素外,还丰富了摇滚乐的内涵,更多了份真挚和关怀社会的心,使他更能历久而不衰。

1999年,在分手长达10年之后,Bruce Springsteen与E Street Band又再度聚合,令人期待已久、为期一年多的世界巡回演唱活动亦就此启航展开,而此2张1套的专辑,即完美地收录其于2000年6月29日及2000年7月1日,在纽约市Madison Square Garden所举行的最终两场演唱会的精彩实况。19首强力贯穿的曲目,其中有14首歌曲是第一次以现场的方式呈现,更包括了“Land Of Hope And Dreams”、“American Skin”这2首全新的作品。聆听狂放热力展示、感染美式摇滚的热情,加上令人感动的现场观众对唱、草根蓝调Acoustic原音版的“Born In The U.S.A.”,以及完整认识工人皇帝的Live魅力,全部聚集在此《Live in New York City》专辑中!

经过热烈回响的巡回演唱会之后,工人皇帝与所属乐团准备要发行全新大碟《The Rising》,为了以一张新发行串接这段没有新作发行的岁月,他们准备朝当代盛行节奏迈进,聘请制作履历包括Korn、Limp Bizkit、Pearl Jam、Rage Against The Machine的Brendan O'Brien担任制作。

全新专辑《The Rising》收录十五首新歌,包含2001年Springsteen在911电视马拉松募款演唱节目“America: A Tribute To Heroes”上曝光的“My City Of Ruins”。专辑是在今年于亚特兰大录制,E Street Band队员包括Roy Bittan(键盘)、Clarence Clemons(萨克斯风/打击乐器)、Danny Federici(键盘)、Nils Lofgren(吉他)、Patti Scialfa(合声/吉他)、Garry Tallent(贝斯)、Steven Van Zandt(吉他)、Max Weinberg(鼓)等。

[upload=jpg]Upload/2005441623033314.jpg[/upload]
TOP
23#

tyrix 在 2005-4-4 11:07:10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544117720935.jpg[/upload]


绝对是姓Y的
TOP
24#

[upload=jpg]Upload/2005441632374224.jpg[/upload]
TOP
25#

绝对是姓Y的[/quote]

姓Y名Z 呵呵
TOP
26#

[upload=jpg]Upload/20054416261099777.jpg[/upload]
TOP
27#

绝对是姓Y的[/quote]
哪里有买,我想要。

我在上海买的
TOP
28#

leslie 在 2005-4-4 16:45:57 发表的内容
tyrix 在 2005-4-4 11:07:10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544117720935.jpg[/upload]


绝对是姓Y的

哪里有买,我想要。
TOP
29#

接下来将介绍英伦迷幻先锋Pink Floyd。
整理了些资料,做个铺垫先。


第一代Pink Floyd

艰苦奋斗,初露锋芒


"The hippies loved us but outside London people hated it. They used to throw things".
——— Nick Mason  


1965年整个一年内 Pink Floyd 大多时间是在伦敦当地的俱乐部演奏舞曲,但不久他们便在表演中丢弃了原有的布鲁斯风格,由 Syd Barrett 创造出一种更富表现力的迷幻乐。从60年代中期开始,迷幻摇滚便进入鼎盛时期,大西洋两岸的众多英美乐团都热衷于这种新音乐风格的尝试,而乐团也适时融入这股时代潮流,很快就成为伦敦当地最嬉皮士化的乐队。他们的迷幻乐风既体现出英国迷幻摇滚瑰丽神奇,富于童话色彩的一面,同时也像他们的美国“同道”一样充斥着冗长的、充分拓展的、以即兴为基础的器乐演奏,他们音乐最长足的进步是引进 Electronic Feedback 效果在演奏乐曲上 —— Pink Floyd 挖空心思在吉他和效果器上大作文章,尖叫的吉他经过效果器混响延时处理再经过放大器放大虽然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已为乐队招来一小批歌迷,更为可喜的是Syd Barrett写出了一系列让人易于接受的迷幻乐段,配上迷幻的吉他和神圣的风琴(有灵魂入天堂的作用)实践起来效果不俗。Barrett可算是第一个非常依赖科技的演奏者,他把吉他变成了产生自由效果和音色的机器,他也是个使用回馈和混响的先驱。他使用Zippo打火机当作滑棒的怪异弹奏法成为了 Pink Floyd 早期的一个标志。虽然乐团很受伦敦当地嬉皮士们的推崇,但伦敦以外地区的人们却无法接受他们,每次去外地演出乐团总免不料遭受来自乐迷的异物袭击。黎明前那段时刻总是最黑暗,熬过这段创业时期乐团的前景就会阳光普照了。


乐团在UFO俱乐部演出
从现在来看,1966年对于他们是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段之一,也是他们由地下乐队提升为正式乐队之前最为艰苦奋斗的一段时间。从1966年2月份起,乐团开始每星期日下午固定在著名的 Maequee Club 演出,并开始尝试在演出中加入灯光系统以丰富乐团的现场演出效果。他们找到一种特殊的幻灯投影仪,在搭配简单灯光效果后通过放映连续不断变化的色彩和图片以达到一种恍惚的迷幻情调。不久,乐团又和来自美国一所大学名叫 Joel 和 Toni Brown 的夫妇合作改进完善这种声光搭配系统并在实际演出中试用成功,以后这种运用旋转灯光系统和产生恍惚效应的实验手段所获得的舞台搭配效果成为乐团独树一帜的演出风格。乐团的这种革新创举吸引了伦敦当地艺术学校的许多学生前往驻足观看,同时也受到了一位经常在俱乐部出入,名叫 Peter Jenner 的音乐经记人关注,不久他便成为乐团的首任经纪人。Pink Floyd 通过在 Maequee Club 的一系列努力进而初建声誉并获“The Spontaneous Underground”的赞誉,而他们也就此成为一支迷幻摇滚的新军。


乐队与Peter Jenner等人一起组建的Blackhill演出公司

1966年10月31日,乐团和 Peter Jenner 以及另外一位音乐经纪人 Andrew King 一起成立一个名叫 Blackhill 的演出公司对乐团的日常演出做出安排。随着名声的日益扩大,他们也将演出地点范围逐步扩大到伦敦其他嬉皮士聚集的演出场所:UFO, The London Free School, The Roundhouse。1966年10月15日,英国首份地下报刊“国际时报”在伦敦的 The Roundhouse 组织了一场盛大的聚会,面对台下2000名观众,乐团采用独树一帜的声光搭配系统的演出令每位当场观众为他们所倾倒,而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也在其中。安东尼奥尼当时正在伦敦为MGM电影公司拍摄一部以伦敦当地嬉皮文化为题材的影片“Blom-Up”,因此经常光顾 The Roundhouse 这一嬉皮士们的主要活动场来体验嬉皮文化的氛围。安东尼奥尼对 Pink Floyd 一见倾心,日后经过和乐团一番接触后,他决定请乐团为其下一部电影“Zabriskie Point”做配乐工作。1966年12月23日,乐团首次在位于伦敦 Tottenham Court 大街的UFO俱乐部(UFO当时已成为伦敦迷幻运动的中心)进行演出,并和在此演出的 The Soft Machine, The Crazy World of Arthur Brown, Tomorrow 等乐团形成了伦敦当地迷幻摇滚的新浪潮。


辛勤播种 终获收获

经过66年一年的艰苦努力,他们在伦敦当地乐坛已小有名气,作为对他们不懈努力及音乐才华的回报,令每一支新进乐队神往的事情终于降临到他们头上。在听过乐团的小样后,UFO俱乐部年轻的音乐总监兼制作人 Joe Boyd 立即决定帮助乐团灌录唱片。1967年1月,乐团在的帮助下制作发行了首张单曲“Arnold Layne”。虽然由于歌词略微猥亵而遭到BBC在内的不少电台禁播,但其所受到的欢迎程度并没有因此而降低,不但进入英国唱片榜而且还取得第20名的不错成绩。而此时的 Barrett 则完全确立了他在乐团中的领导地位,他不但吉他演奏才华横溢,而且包办了乐团绝大部分的歌曲创作。不久,他们便又得到 EMI 唱片公司的赏识与之签约,而作为一支新乐队首次和 EMI 公司签约他们就获得在当时令人咋舌的 5000 英镑高价,同时公司又派出 Norman Smith 出任他们唱片的制作人(Norman Smith 在60年代初期的大部分时间内则是 Beatles 的首席录音工程师),足见唱片公司对他们的器重。攀上了高枝使乐团前进的脚步更为顺利。同年7月,他们推出的第二支单曲“See Emily Play”便晋升英排行第5名。

1967年8月5号,乐团终于推出了他们首张专辑《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Barrett 不但选定了专辑标题(专辑的标题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 则取自 Kenneth Grahame 的童话经典之作 "The Wind In The Willows" 里面的一个章节标题,一部 Barrett 非常喜爱的典藏),还精心设计了唱片背面封套,并且包办了几乎所有的曲目创作工作。Syd Barrett 创作的歌词笔锋犀利、曲式闲雅典雅流畅动人,其作品简洁中见力量,充满了智慧和灵感并时刻流露出诗人的敏感和孩子般的好奇心,与同期在 Abbey Road 录制完成的 Beatles 的大作“SGT. PEPPER”相比,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 则表现为一种带有新爵士即兴演奏风格与活泼通俗小品之间的混合曲式的前卫风格 ---- 其并不明确的音乐界限的价值远远超越了由四位乐队成员所完成的音乐本身,该部专辑被公认为历史上最伟大的迷幻摇滚作品之一。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 专辑在商业上同样获得了成功,作为处女作的新专集依旧在英国排行榜上停留了7周,最高上升到第6名的位置,由此乐团也一跃成为当年度英国最佳新进团体。同年10月, 他们又应邀赴美进行他们了首度美国之行。然而,正是在这次不成功的旅行中引发了乐团的第一次危机 —— 乐团的灵魂 Barrett 已无法继续从事其音乐事业而要被迫退出乐团了,而刚刚走上正规的乐团面临着解体的危险。


后院起火,乐团陷入危机
"Syd by this time was completely off his head."  
——— Roger Waters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在60年代中晚期迷幻浪潮风靡欧美同时,伴随着的就是药物的大量使用,许多乐手将药物体验中获得的灵感用于创作,而追求在药物作用下的声音效果可以说是迷幻摇滚最敏感的特点(可惜那个时代的迷幻摇滚以高度自我意识为核心的实验性探索所体现出不顾一切的冒险精神在其后的岁月中一去不复返)。处在那个时期的 Barrett 也不可避免地融入这股使用药物的风潮(Syd所居住的公寓里面有很多LSD药很重的嬉皮士),他长期在药物中寻找灵感进行创作,但过量服用LSD使 Barrett 的药瘾更变本加厉,以致在乐团演出的间隙,当别的成员会聚在酒吧里痛饮之时,他却整日沉湎于LSD的药物幻觉之中去寻找他的音乐和创作灵感。越来越重的毒瘾使他无法坚持完整场演出,到后来就如同患上了进行性的精神紧张症,一上台他的症状就发作。每当LSD药瘾发作时,这位吉他手开始是表现为跟不上节奏,再后来简直就不知道该演奏些什么,只能呆站在台上与观众对视着,手中的吉他杂乱无章地重复着同一个旋律。


呆若木鸡的Syd
1967年10月24日,乐团开始了他们首度美国之行,他们希望能和同胞 The Beatles, The Rolling Stones, Cream 那样占领美国市场。乐团在位于旧金山的嬉皮圣地 Fillmore West 进行了三天的演出,但由于他们的音乐风格和当地的蓝调音乐环境并不合拍,而且乐团的王牌“声光搭配系统”不够理想而影响了演出效果,致使这次美国草草收场,以至乐团很长时间内都无法被美国观众接受。回到英国后,Syd 业已全然无法继续音乐演出生涯,但乐团对他依旧保留着一丝幻想,不过11月,Syd创作的单曲“Apples And Oranges”彻底失败促使乐队最终决定请一位吉他手来替代他。1968年元月,Waters 出面邀请乐团老朋友 Dave Gilmour 来接替Syd在乐团中的演出工作(Jeff Beck 也曾被列为候选人之一,但乐团担心其身价太高而未被通过),当时乐团还寄予希望Syd本人退到幕后专心从事创作工作,而 Gilmour 则在乐团的日常演出中代替Syd角色)。当 Waters 将乐团的决定告述Syd后,Syd 没有说任何话,只是默默地接受这一安排。Dave是1968年2月正式加入乐团,可惜在 Gilmour 加入七周后,病入膏肓的毒瘾已经使得Syd再也无法支持下去,他不得不离开乐团转而住进疗养院静心休养。直到两年后的1970年才又复出,转而以个人姿态活动在乐坛。


天嫉奇才,令人扼腕叹息
"I read in a magazine, that he's now going blind because of diabetes. It's terribly sad. "  
——— Rick Wright
1969年12月,Syd Barrett 以个人身份推出单曲“Octopus”,未获成功。第二年年初,在 Roger Waters 和 David Gilmour 的帮助下,Barrett出版了个人专辑《The Madcap Laughs》。11月,Syd Barrett 出版了《Barrett》,但并未作任何宣传,这张专辑成为了他的绝唱,不久他返回家乡剑桥成为一名遁世者,拒绝着乐队成员和其他人为使他重返乐坛所做的一切努力。然而在1972年,Barrett又奇迹般地出现在一个剑桥的三人组合中,但只进行了三次演出没有推出任何录音作品,从1975年开始他就不再弹吉他了而专心绘画艺术,这使得他的歌迷大失所望。1975年7月5日,当乐队在为《Wish You Were Here》专辑制作忙碌时,Syd Barrett 曾在录音室外面默默地看着里面工作着的当年伙伴,可惜当时他并不知道乐团制作的这部专辑就是题献给他的。在匆忙一瞥后,人们从此再也没在公共场合见到他。现在,由于糖尿病使得Barrett不得不呆在剑桥在家人照顾下生活,并且糖尿病并发症使得Syd随时都有失明的危险。看着Syd在2001年的照片我不禁有些心酸,岁月蹉跎呀。


在接到 Waters 的邀请后,Dave 便毫不犹豫地接受邀请加入乐队,毕竟和他当时所在的 Bullitt 乐团相比,呆在当时已在英国声明显赫的 Pink Floyd 乐团的前途远大于在乐团默默无闻的 Bullitt 乐团。虽然此时 Barrett 还在队中,并参与了乐团下一部专辑的创作工作,但乐团与 Blackhill 合作关系的约束力已不复存在了,乐队开始前往别的俱乐部进行表演,不过还是以在UFO俱乐部的表演最为成功。1968年4月,在 Barrett 离队前,乐团又发布了一首单曲“It Would Be So Nice”,但作为后Barrett时代的乐团首张单曲,它得到了和乐团前一首单曲“Apples And Oranges”一样的失败结果,这预示着乐团的音乐事业由此陷入低潮。


小   结:

Barrett 时代的 Pink Floyd 正是由地下乐队转向正规乐队的艰苦奋斗期,正是在他的领导下,乐队的发展开始步入正轨。但遗憾的是对药物过度使用使得 Barrett 过早地离开乐坛,成为 Pink Floyd 发展历史上一颗光芒四射但又转瞬即失的流星,药物对于 Barrett 而言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然而 Barrett 自摆乌龙而断送自己前程的灰暗结局却又给了 Roger Waters 一个千载难逢的表现机会,他乘此良机迅速取代 Barrett 并恢复了原先他在乐队中的领导位置,从此 Pink Floyd 命中注定开始步入 Roger Waters 时代。


第二代 Pink Floyd

重拾信心 风格转型


而随着 Gilmour 的加入以及 Waters 的重新崛起,乐队的音乐开始呈现一种新气象,乐团开始试图通过努力去度过了危机。首先,乐团更换了他们的经理人,从此乐团与新经理 Steve O'Rourke 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合作关系。在失去 Barrett 后,Roger Waters 又重新成为乐团的灵魂人物,乐团此时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乐团风格的重新定位 —— 原来的迷幻风格由于 Barrett 的离去而难以为继,新的风格必须在不断的探索中去确立。1968年6月29日,乐团和 Roy Harper 以及 Jethro Tull 共同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了一场免费音乐会,并借此机会向广大热情的乐迷们宣传他们上周发行的新专辑《Saucerful of Secrets》,也是乐队重新组合后推出的首张专辑。从中你可以感觉乐队的风格正从 Barrett 时代相对简洁和生动活泼的乐风向空旷的外太空风格式长篇巨构演绎风格的转换。乐团的演出一来是为了促销唱片,二来是也是想借此机会拉回因 Barrett 离队而对他们丧失信心的乐迷,同时把乐迷的重心转至他们的第二张王牌 Roger Waters 身上。Waters 也不负众望,在这张专辑中有很吃重的角色,像专辑里面的“Let There Be Light”和“Set the Controld for the Heart of the Sun”为其得意之作。

而从1968年7月到9月这段时间里,他们则在欧美展开了一连串巨型演唱会,各种音响设备以及灯光效果的完美搭配使其再获成功。在演出现场,他们尝试使用一种360度的音响排列方式——在演出大厅一圈里全部放置其专用音箱使得反射的声音遍布大厅内的各个角落,结果获得了很大赞誉而名满娱乐界。年底,乐团推出了一张单曲唱片“Point Me At The Sky”,唱片的B面歌曲“Careful With That Axe, Eugene”后经改编后被选入电影“Zabriskie Point”。由于乐团独特的曲风与当时席卷欧洲的新浪潮电影风格融为一体,因此吸引了许多影剧界的人士上门请他们做配乐工作。1969年五月,Pink Floyd 前往法国为法国导演 Barbet Schroeder 所执导的电影 More 进行配乐。7月27日,乐团推出的第三张专辑《More》就是这部电影配乐的汇总,并被列为当年度英国十大唱片之一。同时这部专辑被认为是乐团创始人 Syd Barrett 离去后,乐团第一部完整的录音作品。不久,他们又为 Peter Whitehead 的电影 "Tonite Let's All Make Love In London" 以及 Paul Jones 的 "The Committee" 进行配乐工作。

1969年7月,BBC电视台在转播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节目中,选用了 Pink Floyd 极富外太空风格的音乐作品作为节目背景音乐。10月,乐团则推出了他们的第四张专辑《Ummagumma》,这部两张一套的专辑则是他们另一新的尝试作品。唱片中第一盘分别为他们于1969年6月在英国 Birmingham 郡的 Mothers 俱乐部以及 Manchester 商业学院进行的现场表演实况,而第二盘则为乐团的各自成员分别做的各自不同的演奏录音,他要求每位成员都贡献一至两首曲目,并要有不同的变化,当然有不少即兴演奏的发挥。为此乐队的4位成员都参与了作曲工作,但 Roger Waters 的作品仍然是最多,也最出色。或许人们更喜欢他们后来的大作 DARK SIDE OF THE MOON,但铁杆迷幻乐的支持者们依旧将 UMMAGUMMA 看作是后 Barrett 时代中,乐团所取得成就的一个顶峰。1969年12月,他们又奔赴罗马履行三年前的承诺,为安东尼奥尼的电影“Zabriskie Point”进行配乐。然而乐团和安东尼奥尼之间的合作却不那么令人愉快,用乐团自己的话讲 —— 其实整个配乐工作用5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了(他们先前为电影More的配乐工作只用了8天),然而工作进度被拖得如此之长则是因为安东尼奥尼对乐团的作品不够满意,他不停地要求乐团对所完成的曲目进行修改,结果把乐团搞得十分疲惫,用Roger后来评述这段历史的话讲就是“....It was hell, sheer hell ....”。1970年3月由MGM公司发行的电影原声唱片《Zabriskie Point》中收录了乐队为该电影创作的三首歌曲。


成功转型 步入正轨

1970年9月,他们再次赴美演出。此次演出工程非常浩大,为此他们特地带去了一支拥有80人的男女混声伴唱团。在演唱会中,他们先行表演了他们即将推出的新专辑《Atom Heart Mother》中的全部歌曲,这次含有商业性质的促销活动果然使他们的演唱事业走向新的高潮。当10月份唱片上市时,《Atom Heart Mother》立即获得英国唱片排行榜的冠军,这也是他们经过多年不懈奋斗赢得的第一张冠军唱片。迈入七十年代后,乐坛上开始出现摇滚和古典融合的表现形式,在由 Kinks 和 Who 所完成的摇滚歌剧余波未尽之时,Deep Purple 又与皇家爱乐乐团一起合作演出之际,而 Pink Floyd 推出的新专辑是由乐团成员和前卫作曲家 Ron Geesin 共同合作完成的。这是一部努力体现其交响曲式风格的实验性作品,也标志着乐团由迷幻风格成功地转型为艺术摇滚风格。毋庸置疑,Pink Floyd 已奠定了他们作为英国顶级乐团的地位和形象。而 Roger Waters 在此之后也投桃报李,参加了 Ron Geesin 为电影 THE BODY 的谱曲工作,完成了其中的部分曲目。趁此好时机,Pink Floyd 于1971年5月推出了一张精选专辑《Relics》,里面收录了乐团最初发表的两首单曲“Arnold Layne”和“See Emily Play”,以及1967—1969年间乐团以单曲形式发表的作品,以及一些未正式发表过的作品,让广大新乐迷有机会重新品味一下他们先前的一些经典制作。

《Atom Heart Mother》的成功使得乐团开始了长达两年之久的环球巡回演出。乐团先是在1971年4月前往英国著名的 Abbey Road Studio 进行他们下一部专辑的录制工作,录制工作刚一结束,乐团便马不停蹄地展开了在欧洲各国的一系列演出。7月底又移师远东地区的日本和澳洲,而从10月15日到11月20日一个多月间,乐团则在美国20座城市间奔波演出。在赴美演出结束后,乐团才于1971年11月正式推出了他们的第七张专辑《Meddle》,在唱片中乐队可以说将电子乐器的技巧发挥到了极限,同时也是 David Gilmour 加入后的第一张真正表现 Pink Floyd 音乐风格演化成熟的作品。但出人意料的是,外界对这张花费半年时间才完成的专辑反应却很冷淡,唱片的销路也因此表现平平不尽人意。在英国《Meddle》专辑只拿到了第3名,而在美国更跌落至70位,这着实令乐团很是失望了一阵。不过乐团很快从失落中恢复过来,并继续他们的演出。1972年初,乐团在英国各地的巡回演出中先行表演了他们下一部作品(暂时取名为“Eclipse”)中的曲目,同时演出的设备也做了更新,启用了新型灯光系统和音响设备,此时乐团的演出设备重量都是以“吨”为单位了,演出的效果和过去相比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接着,乐团又奔赴远东,接着到访美国和加拿大。不过在美国只演出了几站后,乐团便临时中断了美国之行,在6月返回英国开始他们下一部作品 Eclipse 的录制工作。


卧薪尝胆 蓄势待发

在1972年6月,Pink Floyd 还推出了一部新专辑《Obscured by Cloud》,里面收录的是乐团为 Barbet Schroeder 的新作 La Vallee 的配乐。这张唱片是他们在二月底专程前往法国巴黎近郊的 Chateau d' Heronville 花费了12天时间录制完成,里面的歌曲没有前几张专辑那样使用大篇幅的巨作,而都是由一些较为简短的曲子组成,因此也使人倍感清新与新奇。从专辑中的一些曲目中你可以看到日后发行的《Dark Side》中一些曲目的风格和旋律,堪称是这部宏伟巨著的先行预览版。但唱片发行后的成绩依旧不够理想,在英国拿到了第6名,而在美国却从《Meddle》的70位上升至46位,这的确让乐团有点苦笑不得的感觉( Meddle 专辑花费了乐团几个月的时间,而 Obscured by Cloud 仅花费了几周的时间)。

在1972年下半年,乐团继续他们的旅行演出。先是在9月份参加了爱丁堡音乐节,接着回到美国完成上半年中断的美国之旅。10月,乐团前往意大利的Pompeii,参与了欧洲电视台电视制片人 Adrian Maben 为乐团制作的专题片摄制工作,该片后由宝丽金公司将其制作成录影带发行,名为《Live at Pompeii》。由于他们接连发行的两部唱片成绩不够理想,一些传统保守的评论开始对他们那种前卫风格表现出一种幸灾乐祸的观点。其间,一位乐评人士对于他们那种超现实的太空式风格直接断言到:“Pink Floyd 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因为他们实在是怪异极了——黯淡晦涩的歌词听起来实在令人沮丧,空泛而无调性的音乐间奏十分刺耳.........”。没想到数月后推出的《Dark Side》很快就让这个断言成为了一个笑柄,并且它也创造出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


小   结:

后 Barrett 时代的 Pink Floyd 正是由迷幻乐风向艺术摇滚转型的艰苦探索期,乐团在此期间做过多种音乐风格的尝试,从早期的“神秘三部曲”到交响音诗般的“Atom Heart Mother”,直至电子乐风格的“Echoes”,并最终找到感觉步入正轨。从《Saucerful of Secrets》到《Obscured by Cloud》堪称乐团音乐发展历程的“二浪调整”,而从下一部专辑开始,Pink Floyd 则步入其音乐发展的第三浪 —— 主升浪。


功成名就  铸就辉煌

Something's lost and something's gained in living every day, you know  
——— Joni Mitchell  

1973年3月24日,让乐迷们翘首期盼并苦苦等待了9个月之久的新专辑《Dark Side of the Moon》终于正式发行。而过去一系列试验性的音乐终于在这张唱片里告一段落,概念专辑与完整主题 成为他们日后发表作品的一项新特色。该专辑被认为是完整地体现了Pink其创作概念的宏大作品,整部专辑内容写实、认真,他们用短短的43分钟时间对世俗的保守观念做了一次巨大的颠覆,其内容概念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堪称无懈可击。它的封套设计十分精巧富有创意 —— 一束白光被三棱镜分解为6种颜色,但在背面的封套上,这6种颜色的光束又被棱镜融为一束白光,它表现了他们追求思维的独立和统一。

Pink Floyd 过去在美国很少推出单曲唱片, 而且推出的少数单曲都不叫座,可是1973年5月的一首《Money》单曲竟高居《公告牌》杂志第13名,而这部专辑在英美两地的排行榜上更是表现优异,均名列榜首。到1997年,该唱片销量超过2800万张,能获如此荣誉充分说明了《月之背影》这张以探索压力,疯狂和死亡的表达意念的作品已广为大众接受。正因如此, 他们在日后推出的一连串概念专辑里,便更得心应手地深入探讨各个主题了。同时,唱片的畅销更增加了他们演唱的票房,在1974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们都在为四处演唱而忙碌,他们的足迹遍及欧美。而规模由以在11月份在英国本地(伦敦的Earls Court)举办的演唱会的规模最为庞大,声,光,干冰及坠毁的飞机等等精心设计的舞台现场全都派上用场,这些在无形中又树立了他们是英国最突出的舞台效果乐团的地位。

在集体合作推出专辑的同时,乐团的其他成员也均显示出独当一面的才能。由于常年奔波,乐团成员无不感到筋疲力竭,同年,Capital唱片公司又将他们早期的第一、二张专辑合成一套再度发行,并重新命名为《A Nice Pair》。也就在这一年,他们离开了合作多年的 EMI 唱片公司,并自组 Pink Floyd Music 公司,从此将乐团作品改委由 CBS  唱片公司发行。直到隔年春天,4位团员才再度会合进入录音间从事下一张专辑《Wish You Were Here》的录制工作。

1975年9月12日推出的《Wish You Were Here》是他们沉寂两年半以来的首张新作,专辑于75年9月27日进入美国排行榜并名列12位,并于10月4日升至榜首。而在英国,发行后第一周便荣登榜首,不过这要感谢提前预售的25万张唱片的功劳。专辑中的那首《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饶富意义,那是为了追怀昔日的老伙伴 Barrett 而写的,它似乎反映出乐团的成员需要借助 Barrett 的某些疯狂的力量以阻止乐团中日益丧失的艺术灵感。的确,面对日趋激烈的商业运作而言,《Dark Side of the Moon》突破性的成功迫使其后完成的专辑都面临着极其困难的处境。或许是因为上一张作品反映太好,《Wish You Were Here》多少显得这张专辑有些失色,乐评家的评论甚至也仅以“了无长进”一笔带过。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张唱片,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商业化倾向的表现,但在音乐创作的本质上,它仍然够资格称得上是一张质量均佳的好作品。而且,它也证明了 Pink Floyd 不只是外表上的创新,且在音乐的包容性方面更为扩大,涵盖了诸如 Soul、Blues、Rock、Jazz 等等无所不包的音乐类型;简而言之,此时称他们为当代的超级乐团实在一点儿也不过份。


好戏连台 事业颠峰

"Dave made people enjoy it and Roger made them think".
——— Nick Griffiths, sound engineer

而此时的 Pink Floyd 对唱片的录制工作的态度要求越来越严谨,相对地,花在完成一张专辑的时间也更长了,这一方面是由于乐团成员长期旅途劳顿的疲惫,以及乐迷的越来越高的期盼心态给他们本身所加诸之压力等因素所造成的;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通过延长出片时间,及时调适长久以来紧绷的精神状态以换取较多的灵感。于是原来每年推出一到两张的速度降为每两年才推出一张专辑。1977年1月23日,乐团向外界推出了一张警世喻言新作 ——《Animal》。整张专辑就以三种动物:猪,狗,羊比作人类的三种类别而做主题的伸展,揭示出现实生活凄凉的一面,顺便也借牲畜来讽刺一下普天下的人类。你会发现乐队所表现出的音乐风格完全与他们前期的作品所不同。先前那种极其丰富的音乐语言,极富灵性的编排组合以及醇厚的歌词内涵全然不见了,代之于展现在听众面前的是一个更富吉他风格倾向的 Floyd。这部专辑是在乐团独立拥有的位于伦敦的新录音室 Britannia Row Studios 完成的。不过那里的设备与乐队先前工作过的录音室相比就显得有些落后,这也导致乐队录制工作从76年开始花费了长达10个月时间。从这张唱片开始,Waters 完全控制了乐队的思想,它和后来的《The Wall》及《The Final Cut》构成了 Waters 在Pink Floyd 时代留给乐迷的黑色三部曲。《Animal》专辑于77年2月14日进入美国排行榜并名列25位,在4月16日达到白金销量,它在美国最终上升到第二位并在Top40中停留了九周时间,Top200专辑榜停留了27周。它在西方工业国家中,仅在荷兰拿到第一名的排名。

1977年到1979年这段时间,Pink Floyd 团员一起工作的次数比以往少了许多,甚至也不热衷对外演出了。1978年乐团暂时解散,除 Waters 留在家中为乐团下一部作品创作构思外,其他成员则外出度假。而 Richard Wright 也利用这段空闲时间完成了他的首部个人专辑“Wet Dream”。到1979年11月30日,他们终于推出了继 Dark Side of The Moon 之后又一张令其傲视群芳,划时代的大作《The Wall》。这一预言式的宏大作品通过其反思而概括了从冷战阴影,教育危机,人性异化直至末日般恐怖的西方社会在那个时代的总特征。这套两张唱片的专辑不但是 Pink Floyd 表现其特有的黑色主题登峰造极之作,同时也是 Waters 耗尽大半年时间的呕心沥血之作,他不仅包办了所有歌词的写作而且完成了绝大部分的谱曲工作。据专辑制作人之一的 Bob Ezrin 透露:Waters 为了写这部巨作,整整填满了40页纸,就象是写书一般,其中的内容几乎就是他过去三十多年来经历的自传:在家庭中丧失亲情,学校教育又失败,情场上不得志,反观实际生活与现实社会无法衔接,甚至无法向整个社会妥协,于是便憎恨围绕在他身边的这道墙,他希望跨出这道墙。这张专辑获得了巨大成功。该专辑在美发行后于当年12月15日进入美专辑榜并名第列51位,六周后升至榜首并一举蝉联15周冠军,而在美国同期发行的单曲“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 2)”也以其特有的叛逆性而成为其单曲榜的4周冠军并且成为一张金唱片,这也是他们历史上唯一一首单曲榜冠军歌曲。该专辑同期在全球攻陷了几乎所有西方工业化国家的排行榜并占据榜首位置,除了日本和英国。至1997年,唱片的销量达到22白金(2200万张),成为仅次于 Dark Side 的作品;同期他们所举行的一连串演唱会也为其推波助澜,也是专辑成为全球性抢购热潮的原因之一。1980年的美国之行是其耗资百万美金以上的大制作,演唱的曲目仍以新作为主,他们在舞台上树起一道 35 英尺 X 210 英尺的巨大的墙作为标志,由其将乐队和观众隔开并在演出达到高潮时将其推倒,虽然当时在黑市上的票价竟高达100美圆,但狂热的歌迷依旧蜂拥而至目睹他们的丰采。事实上作为乐队历史上现场演出制作最为独到的“The Wall巡回演唱会”由于投资巨大和豪华,能承受得起如此奢华演唱会的地方为数寥寥,因此在全球只安排了四个城市演出 —— 美国的纽约、洛杉矶、英国的伦敦、德国的多特蒙德,而且总共只演出了31场就因财力匮乏而结束。二十年后,唱片公司才将乐团在伦敦Earls Court大厅现场演出的录音整理后以《Is There Anybody Out There? - The Wall Live》名义出版发行。


由于这部专辑的主题内容值得一再探讨,于是由米高美公司出品,英国大导演 Alan Parker 执导,爱尔兰歌星 Bob Geldof 担任主角, 在1982年拍摄了一部影响深刻且引起广泛争议的同名探索电影《迷墙》—— Pink Floyd The Wall,影片中没有一句对白,完全通过画面结合原唱片中的歌曲来阐述了 Waters 的创作概念,片中的配乐除新增两首新曲外,绝大部分采用原专辑中的歌曲。《迷墙》这部电影以其前卫和充满争议性和原作一样影响了80年代初期的那代青年,从中反映出他们对现实不满,对未来怀有恐惧的颓废心态,同时其中的反战意识又得到了当时广大对越战强烈不满的人们的共鸣,并深深地植入人们的心中。至此,Pink Floyd 的事业发展达到了他们的顶峰。


危机四伏 矛盾重重

被开除的Wright

虽然乐队的发展达到事业的高峰,但埋藏在乐队内部的矛盾却也愈演愈烈。随着 Waters 在乐队中的地位与日剧升,他逐渐独断唱片的创作,除 David Gilmour 还能有一席发言之地外,其他两位成员基本上被剥夺了应有的地位。乐团早期的那种合作关系已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纯粹的 Waters 个人表演。由于在唱片制作方向和抽象意念使用上的观点不同,Waters 与其他三位团员的分歧越来越大,再加上而其他成员的创作才能被其压制很少插得上手,他与其他成员的矛盾与日剧增。故先是键盘手 Richard Wright 和 Waters 在 THE WALL 的制作过程中发生激烈的冲突,结果盛怒之下的 Waters 以拒绝发表 THE WALL专辑作为要挟,要求 Wright 离开 Pink Floyd ,后经各方调解双方各自做出让步后达成如下协议:Wright 暂时还留在队中完成其义务,但其身份已由合作成员变为一位受乐队雇用的伴奏乐手,对于此变故对外不公开。故在此后的两年里,Wright 实际上是作为一名伴奏乐手参加了 Pink Floyd 在世界各地的巡回演出。当在 THE WALL 的工作告一段落后,他便毅然退出与乐队的合作并转向个人发展,Rick和Dave Harris组建了名为Zee的乐团,并制作了“Identity”,其间曾在 THE WALL 唱片中担任过 Floyd 伴奏乐手的 Andy Bown 和 Michael Kamen 也参加了唱片录制工作。

随着 Richard Wright 的退出,乐队的情绪似乎受到一定影响,整个乐队笼罩在一种不详的阴影下面。1980-81年两年期间,乐团一直忙于“The Wall巡回演唱会”。在演唱会结束后,乐团才于1981年11月发表了一张新专辑《A Collection Of Great Dance Songs》,不过这张专辑的内容实际上是旧酒换新包装 —— 完全是一张收录了乐队过去的一些老歌的精选而已,并没有什么新内容。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专辑中重新录制的“Money”一曲(据说是因为版权的缘故所以重新录音),该曲的演唱和全部伴奏乐曲都是由 David Gilmour 一人完成,而 Waters 对此专辑兴趣不大,他此时专注于和Alan Parker合作完成电影 Pink Floyd The Wall 的配乐工作。稍后,他将为电影专门创作的“When the Tiger Broke Free”以单曲形式发行。直到 The Wall 发表四年后,乐队才于1983年3月推出一张全新专辑《The Final Cut》。专辑依旧是 Waters 个人偏执狂式黑色主题的延续,其标题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阵亡者的安魂曲”,实际上是题献给他在二战中阵亡的父亲 Eric Fletcher Waters ,整部作品令人感到 Waters 正把乐队的发展方向引入一种过于偏激的死胡同。乐团曾经打算以“Spare Bricks”为题目采用电影《The Wall》中的一些录音和素材再制作一部专辑,但 Waters 改变了注意,决定继续采用更多反映战争留给人类悲剧的素材,继续他在《The Wall》对战争的批判,于是就诞生了现在这部 The Final Cut。专辑并没有获得什么好评,而且在制作过程中乐队成员间的各种矛盾不断激化,Waters 的歌词和抽象意念使用彻底击跨了 David Gilmour 的音乐思想,在 THE FINAL CUT 专辑中,Gilmour 实际上成了一名旁观者。围绕着他们之间为专辑命名为 THE FINAL CUT  还是 THE FINAL STRAW 所发生的争执最终导致乐队的分裂 —— David Gilmour 和 Waters 之间已无法合作下去了,他们只得各自分道扬镳, 而这部专辑也成为 Waters 留给 Pink Floyd 名副其实的 THE FINAL CUT 。

小   结

   Waters 领军的 Pink Floyd 在前任领袖 Syd Barrett 打下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经过艰苦的探索和实践终于找到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从而晋升成为一支超一流的摇滚乐队,从70年代初的《Atom Heart Mother》为标志到70年代末期的《The Wall》的整整十年间推出了一系列令其傲视群雄,流芳百世的代表作。但由于在唱片制作方向和抽象意念使用上的观点不同,Waters 与其他三位团员的分歧越来越大,再加上他逐渐独断唱片的制作,而其他成员的创作才能被其压制很少插得上手,虽然此时乐队的发展达到顶峰,但内部积蓄的矛盾却也愈演愈烈,先是在《The Wall》的制作过程中爆发,并最终在其后的 The Final Cut 的制作中彻底引爆,最终促成 Pink Floyd 的解体。


第三代Pink Floyd

分道扬镳 乐队重组

黯然离队的Wright

在录制“The Final Cut”专辑的过程中和之后,Dave和Roger不能在一起录音的事实已经越来越明显了,两个人之间艺术和个人的差异变得太大了。这是不是意味着Pink Floyd已经解散已经不言而喻了 —— 至少 Pink Floyd 不能以现在的成员组织存在下去了。虽然在《The Final Cut》专辑出版后,Richard Wright 退出乐团成为现实,由此关于乐团前途的各类谣传也不断充斥着乐坛,但是官方并没有声称乐队解散或指出他们今后的走向。有趣的是,素有家丑不可外扬传统的 Pink Floyd 此时还依旧打肿脸充胖子,对于其未来的趋向左右搪塞进行遮掩。针对“The Final Cut”这张专辑所引发 Pink Floyd 即将解散的说法,David Gilmour 有次接受杂志媒体的访问中以外交辞令般的口吻表示:"The Final Cut" 绝不可能是 Pink Floyd 的最终作品,因 "Final Cut" 在电影中代表“杀青”,也就是把影片中的精华加以剪辑而连贯成完整的作品,它另外也可以当作“背叛”来解释,不过这绝不是意味 Pink Floyd 将要解散。同年,乐团的老东家 EMI/Capitol 公司也推出了一部汇集乐团早年音乐作品的精选专辑《Works》(专辑中收录的“Embryo”一曲在先前发表过的专辑中从没出现过,仅以 Harvest 唱片公司名义发行过小样,不过按此曲作者 Roger Waters 的说法,该曲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完成),。

虽然乐团的成员对外界一直竭力回避乐团未来去向这类敏感话题,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乐队间不可避免的离心力。从1984年到85年相距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乐团的四位成员不约而同地相继发行了自己的个人专辑唱片(Waters的“The Pros and Cons of Hitchhiking”、Wright的“Identity”、Gilmour的“About Face”以及 Mason的 Profiles),但在商业上都不是成功之作。至此,Pink Floyd 实际上已经分崩离析处于一种死亡状态,因为大家都无法再平静地坐到一起以 Pink Floyd 的名字发行唱片了。此时此刻,乐队成员们各自都在考虑乐队解散后的个人去向并为此进行各自不同的尝试。1984年整个一年,Gilmour 和 Waters 都在为自己的专辑以及其后的各自的世界巡演忙碌着,David Gilmour 在事后也承认“做这张专辑和进行巡演是为了看看我是否可能脱离 Pink Floyd 而继续发展”。进入1985年,Roger 继续他的巡演,而 Dave 全身心地投入了与其他乐手的合作项目中,但在当年中期,Waters 决定不再让 Steve O'Rourke 处理他的个人事务(Steve 此时在劝他做另一张 Pink Floyd 的专辑)。为了终止合约,Waters 需要 Dave&Nick 的同意,因为他们是合约另外的部分,作为回报,Roger 允许他们使用 Pink Floyd 这个名字(后来他说他这样做没有经过合理的考虑)。最后 Roger 决定象他已经非正式地退出一样只是单纯地声明正式退出,他认为没有他 Pink Floyd 将不再会存在。于是在1985年的12月,Roger Waters 写信给唱片公司宣布他离开 Pink Floyd。

其实在1985年的秋天,Nick Mason 私下里表示他想以 Pink Floyd 的名义再进行巡演,他说“他和Dave —— 对赋予Pink Floyd以新生命感兴趣 …… 但我们的确没有对所有事情达成共识”。而当 David Gilmour 得知 Waters 宣布退出乐团的消息后,决定与 Nick Mason 一起组成新的 Pink Floyd ,既而开始了第三代 Pink Floyd 的跋涉历程。David Gilmour 或许明白如果不借助 Pink Floyd 的名号,单凭自己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在乐谈继续立足的(Waters 后来个人发展并不顺利充分验证了这个道理)。不过麻烦却也接踵而至,新组合的乐队招致了 Waters 的强烈反对,Waters 认为“Pink Floyd”这个名字应该已成为历史,它不应该继续存在并被那些无法真正代表它的人所使用,于是他便上诉法院要求获得 Pink Floyd 名字的所有权从而使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再使用它。而他的这种行为必然招致乐队其他成员的反对,于是一场马拉松式诉讼便开始进行,为此 Roger 树立了许多公敌,因此当他的律师私下里告诉他 —— 没有希望赢得这场官司时,他便寻求了妥协:Dave 和 Pink Floyd 同意给予 Roger Waters“The Wall”演唱会的独有权,而且以后再演唱 Roger 写的歌曲也付给他版税,而当 Pink Floyd 再在演唱会上使用巨型圆屏幕和其他(非“墙”演唱会)道具,他们也必须向 Roger 付钱”,由此 Pink Floyd 的名字得以继续存在。


从零开始 乐团迎来第三春

1987年,不顾当时 Waters 的强烈反对,以 David Gilmour 为领导并与 Nick Mason 和 Richard Wright 组成的第三代 Pink Floyd 会同其他一些乐手推出了后 Waters 时代的首张专辑《A Momentary Lapse of Reason》,然而整张作品的歌曲全部是由 David Gilmour 本人以及与他人合作作词作曲的,你却依旧看不到创作人员中 Nick Mason 的身影,Richard Wright 虽然后来出现,但实际还是和《墙》的情况一样以一位雇佣乐手的身份参加乐队的演出,因此这部专辑实际上就是一部挂羊头卖狗肉的 David Gilmour 个人专辑。至於助阵乐手方面包括身兼制作人的 Bob Ezrin,第三代 King Crimson 的贝斯手 Tony Levin,著名的爵士乐手 Tom Scott 等。在音乐风格方面,专辑反映出 Waters 离队后的一种全新风格:David Gilmour 偏重於电子合成器的使用,你可以从中感觉较明快流畅的旋律,没有 Roger Waters 那种容易给人感到孤寂的自言自语表达方式表露出的压迫感。而在80年代那个较为保守的时代,专辑中的一些曲目依旧获得了不少好评,在英美两地均取得排行榜第3名的位置。而从同年9月开始,乐队又展开了长达一年的全球巡回演唱会, 演出场次达到200场之多。在演出结束后,他们又于1988年制作发行了一张反映这段演出经历的现场演唱会专辑《Delicate Sound Of Thunder》。不知什么原因,或许是因为 Waters 本人十分厌恶现场演唱,因此他在队期间,乐团只是在《Ummagumma》专辑中发行了一次现场演唱专辑外,再就未推出过任何演唱会的实况录音版本,到是在市面上流传着大量非官方出版,以他们在世界各地演出的现场录音为主的“风衣版”唱片,不过这些唱片也成为记录他们历史的宝贵资料。

此后一段时间内,乐队进入了漫长的冬歇期。只是在1992年,由Columbia公司出版了一套合集《Shine On》。这部合集除包括七部乐队先前不同历史时期发行过的专辑外,还收录了乐团早年出版单曲汇总专辑:THE PINK FLOYD EARLY SINGLES 。合集中的所有曲目都被重新制作,另外合集还包括8张绘制了8部专辑封面的明信片,一本112页的内容介绍 —— 收录了乐团所有歌词、历史照片、以及专辑的历史资料。在让广大乐迷苦期盼七年之后,乐队的三位成员又重新汇聚在一起并开始为他们的新专辑忙碌。经过四个多月的艰苦工作,乐团终于在1994年4月12日推出了全新专辑《The Division Bell》,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代 Pink Floyd 作品,Richard Wright 彻底回归乐团并单独/合作完成5首歌曲的创作工作。专辑在英美两地同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均在排行榜上取得第一名的佳绩。在美国,唱片发行后的第一周便容登专辑榜榜首并蝉联四周冠军,这也是他们的作品自“The Wall”专辑后的15年再次重返冠军位置,在年终还凭借其近500万张的销量而荣登 Billboard 年度十大唱片之列,专辑中“Marooned”一曲为他们赢得了建队30年来首樽 Grammy 大奖 —— 最佳摇滚演奏奖。或许是该乐队固有的黑色的主题及抨击社会不良时弊的内容的负面影响,即使是该团体在70年代大红大紫的时候也从未获得评委的青睐,仅仅获得过提名而从未染指过该项任何大奖,而这次赢得的大奖也算是对其三十年音乐历程的一个安慰奖吧。

重新归队的 Wright

和笼罩在 Dark Side Of The Moon 阴影下的 Wish You Were Here 的遭遇一样,在一部伟大的作品之后发表的作品的日子都不好过。虽然 The Division Bell 唱片成绩不错,但唱片依旧不被评论看好,就连国内较有影响的音乐杂志《音像世界》也在94年第12期上撰文对这部专辑进行了一通冷嘲热讽,认为和过去的 Pink Floyd 作品相比,Division Bell 是大大的退步了。不过广大乐迷并未受此影响,Pink Floyd 在新专辑发表后按惯例举行的一连串欧美巡回演唱会获得了很大反响,每到一地便赢得当地乐迷的热情响应,证明他们对于广大新老乐迷来讲依旧魅力长存(可见 Pink Floyd 这块金字招牌的影响力之大)。10月,乐团回到伦敦的Earls Court大厅,在那里举行的连续14场演出为此次巡回演唱会(超过100场)画上圆满的句号。乐团还在Earls Court大厅完整地表演了乐团经典专辑“月之背影”,这是乐团20年来首次在演唱会中在完整地演出这部专辑中的全部曲目。1995年,Columbia公司将上述巡回演唱会中在伦敦Earls Court大厅演出的曲目重新编辑整理,并加入乐团欧洲各地演出时的一些现场曲目而推出两张一套的现场演唱专辑《Pluse》,此专辑在美国 Billboard 专辑榜上也取得 No.1 的佳绩。对于这些都已年过五十的成员来说,或许这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演出了。

老树新花 乐团收官

1996年1月17日,在乐团建立三十周年之际,Pink Floyd 收到一封贺礼 —— 入选“摇滚名人堂”(详细内容请见 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 Presents),这标志着乐团的音乐事业完全得到了世人的认可。乐团的三位成员出席了入主仪式,但乐团前两位领导人 —— Syd Barrett 和 Roger Waters 均称病而没有出席典礼。席间,Gilmour、Wright 和 Smashing Pumpkins 乐队成员 Billy Corgan 一起表演了乐团经典曲目“Wish You Were Here”,不知此举是否暗含了他们对当年朝夕相处音乐伙伴的一丝怀念之情。

从1992年开始,乐团开始着手将LP时代出版的唱片再版为CD发行,为此EMI公司请 James Guthrie 出任监制,Doug Sax 重新制作母带,Storm Thorgerson 则重新设计了EMI所发行早年9部专辑的再版CD全新封面和内页。1997年,借乐团首部专辑出版三十周年之际,Sony唱片公司以“Anniversary Edition”名义将乐团当年交 Columbia 唱片公司发行的七部专辑又重新制作母带并再版发行CD。尽管乐团没有解散,但客观上讲要等待他们推出新东西似乎已经不太现实,于是唱片公司不断发掘乐团历史宝库也是对他们艺术道路的补充和完善。1995年,英国的 See for Miles 唱片公司将乐团UNDERGROUND时期的电影配乐整理出版,名为《In London 66*67》。2000年3月27日,乐团的新/老东家——EMI和SONG分别在英美两地同时推出《Is There Anybody Out There? - The Wall Live》现场演唱会专辑,其内容是被封存了20年,乐团80-81年度“THE WALL”巡回演唱会时期在伦敦 Earls Court 现场演出的历史录音。2001年11月,EMI公司又推出了一部名为《Echoes - The Best of Pink Floyd》长达144分钟的精选专辑,和先前发布过的几部精选专辑不同,唱片里面收录的26首经典曲目都是乐团成员通过投票形式,从 Pink Floyd 历年所出版曲目中挑选汇总而成。合辑中收录的“When the Tiger Broke Free”一曲是为电影“The Wall”特别所作,并作为密纹单曲唱片在1982年发布过,此次是第一次以CD格式发行,算是本专辑唯一的新意吧。合集推出后第一周就在美国 Billboard 专辑榜上就取得 No.2 的佳绩。

小 结

和 Barrett 为探索音乐而不惜饮鸠止渴的行为不同,Roger Waters 的离去完全是其带有的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悲剧色彩的结局,但另一方面也是广大乐迷和舆论过于对其放纵吹捧的恶果,也正是在这些副作用下,Waters 迷失了自我忘记了他的实际身份,恍然乎已成为帝王。如果 Barrett 时代的 Pink Floyd 算数的话,那么 David Gilmour 时代的 Pink Floyd 为何不能名正言顺的存在?我们不必谈论高鄂续写后四十回红楼是否是狗尾续雕,反正大家公认的红楼还是120回而不是只有80回。有个现象值得注意,尽管 Roger Waters 才气高于 David Gilmour,但 David Gilmour 时代的 Pink Floyd 的影响却始终盖过单飞的 Waters ,不知广大乐迷为何不买 Waters 的帐?是 Waters 的才气已尽,还是乐迷们都太势利了(只认 Pink Floyd 这块金字招牌)?您看呢。
TOP
30#

1983年,乐队由一张战争题材的专辑《The Final Cut》由Roger Waters创作而发表。
从此,平克·弗洛依德的内部矛盾越来越激化。随后的几年几位成员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各自的专辑中去。
[upload=jpg]Upload/200545106340284.jpg[/upload]
TOP
31#

本人所收的宝贝不多,接下来陆续上几套

《DARK SIDE OF THE MOON》
    
    
DARK SIDE OF THE MOON于1973年3月份正式推出发行。而过去试验性的音乐终于在这张唱片里告一段落, 而“ 概念专辑与完整主题”成为他们日后发表作品的一项特色。该专辑被认为是完整地体现了 Pink Floyd 创作概念的宏伟作品, 整部专辑内容写实, 认真且艰深,隐晦,充满个性,独树一帜且不易被人接受,需要仔细聆听方能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它的封套设计十分精巧富有创意 —— 一束白光被三棱镜分解为6种颜色, 但在背面的封套上, 这6种颜色的光束又被棱镜融为一束白光, 它表现了他们追求思维的独立和统一。 Pink Floyd 过去在美国很少推出单曲唱片, 而且推出的少数单曲都不叫座, 可是1973年5月的一首《Money》单曲竟高居《公告牌》杂志第13名, 而这部专辑在英美两地的排行榜上更是表现优异。能获如此荣誉充分说明了《月之背影》这张以探索压力, 疯狂和死亡的表达意念的作品已广为大众接受, 正因如此, 他们在日后推出的一连串概念专辑里, 更得心应手地深入探讨各个主题了。《月之背影》这张专辑还在《公告牌》专辑榜上创下了停留735周的空前绝后的历史记录(从1973年5月上榜到1988年7月历时14年之久后才功成身退);而原排名第一,现排名第二的由 Johnny Mathis 于1958年发表的《Johnny's Greatest Hits》所创造的490周的停留记录也早在1983年10月就被《月之背影》所打破。该项记录也许会永远保持下去了。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做为他们发布的第9部专辑。整部专辑为6首歌曲加4首背景效果音乐, 采用不停顿的方式连续演绎, 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整部专辑被看成一首完整的曲目而不是专辑里所有歌曲的简单集合。它似乎是主要针对转瞬即逝且充满罪恶的人类生命, 这也是摇滚乐中最常见的主题素材。《Breathe》中描述到“象兔子般挖一个个的洞使自己活的长久”,表达了一种自闭,无助的心态。《Time》则表现的是对光阴虚度的追悔和对故乡的眷恋,歌中这段歌词相当富有哲理“你跑呀跑,与太阳并驾齐驱,它落山了,跑了一个来回,又出现在你身后,太阳在对应的方式里是相同的,不过你却渐渐衰老,呼吸短促,离死亡的日子越来越近”。《Money》则鞭策了金钱至上的思想,歌中唱到“金钱是毒气,是种罪恶,是一切魔鬼的成因”。《Us And Them》是全碟旋律最优美的一首歌,歌词虽简单但内涵却很深奥,其深刻地提出了反战宣言“你我都是普通人,只有上帝知道我们会怎样选择命运。是在后方哭泣?还是在前线阵亡?昏暗之中,谁又知道我是谁?沮丧之时,谁会给我援助?”。《Brain Damage》中通过讲述了一个“精神病患者”与众不同的行为,借以讽刺那些所谓的“正常人”。这个实际清醒的人为世俗所不容,只能在“月之背影”才能看见他,这是整张唱片的精神所在。最后的结束曲《Eclipse》在罗列了一大堆普通人经历过的事情后却在结尾说到“每件事情在太阳下谐和一致,但太阳却被月亮遮蔽了”,表达出一种苍凉的哀愁和无奈。
    作为英国最成功且最具长久生命力的前卫摇滚乐团和迷幻音乐的较早实践者,Pink Floyd 所呈现出的那种与60年代中期污浊的摇滚乐坛形成鲜明对照的未被污染的个性,均体现在这张具有外太空概念的概念专辑中。尽管这只是乐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短暂的高峰,但 Pink Floyd 依旧成为那个时代最受大众喜爱的卓越的技术演奏团体。乐团的四位成员通过对电子器材的熟练运用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各种音响效果。他们不断地对各种音乐类型进行尝试以期望能够保持他们令人眼花撩乱且令人无法抗拒的音响魔力。由于整部专辑内涵较为隐晦,我们或许可以从下面的曲目中的一些关键歌词领略它的一些含义:《Time》中的 ("The time is gone the song is over");《Money》中的 ("Share it fairly but don't take a slice of my pie");以及《Us and Them》中的 ("Forward he cried from the rear")等等。虽然该唱片是一部概念专辑,但它里面的一些曲目仍然具备自己独特的风格。《Time》在 David Gilmour 强有力的吉他伴奏下呈现出一种美妙的乡村风格演绎;而在《Money》中伴随着 Dick Parry 那极富煽情的萨克斯即兴演奏所表现出的那种宽阔而粗旷的风格,以及《Us and Them》中同样迷人切且令人窒息的萨克斯演奏;另外在《On the Run》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独特的为躲避一连串不安的令人恐怖的轰鸣声和爆炸声而由右至左的奔跑声在一片钟声齐鸣中结束转而进入下一曲《Time》等等。贯穿整部专辑的坚实框架结构则是乐队通过电子合成器,音响效果器以及背景声音的装饰下所建立出来的。同时整部专辑的声音是令人陶醉且具有丰富的多线条,其保持着清晰和完美的结构。它通过迄今为止我们还未曾见到过的各种音响的组合, 从而彻底改变了我们耳中所感受到的音乐世界;而 Pink Floyd 正是为这些行之有效的变化进行着尝试。
    正出于这种想法,他们重新选用了一批旧的和未完成的曲目,当中的一些则来自于乐队成员先前已经完成曲目的多音轨的混音效果。例如,他们先前为一部以外国人的角度看待美国现实主义的电影作品“Zabriskie Point”所做的配乐则为《Us and Them》选用(最初的命名为“The Violence Sequence”)。而对于《Breathe》而言,则是 Waters 取材于他和前卫作曲家 Ron Geesin 合作,为一部写超写实主义派的医学记录影片“The Body”所谱写的乐曲的基础上重新撰写的。另外,他们在1995年发行的名为“P.u.l.s.e”的现场演出实况录象中有这部作品的一些曲目的幻灯片背景,它或许可以从侧面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乐队对于这部作品的创作构思。
    当然,本专辑的不足在于 David Gilmour 的嗓音经常表现出软弱而缺乏光泽(注:这可能与作者的使用音响设备有关,据刘汉盛讲:调教不好的音响设备很容易出现上述问题),《The Great Gig In The Sky》的结束显得有些仓促,似乎有些人为缩短的痕迹。但这些丝毫不会影响整部专辑的质量。让我们来看看滚石杂志对他们的评述:"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is a fine album with a textural and conceptual richness that not only invites, but demands involvement. There is a certain grandeur here that exceeds mere musical melodramatics and is rarely attempted in rock.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has flash - the true flash that comes from the excellence of a superb performance......."(Rolling Stone 05/24/73, pg.57 )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另一处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就是它的音响效果。此张唱片的音响效果十分出色,它被HP列入他的TAS杂志的超级榜单中。经他的热炒,该唱片的LP版在美国被炒卖到了天价。仅唱片开头的心跳声有多沉才合适就不知考倒了多少音响师。《Speak To me》中直透人心的鼓声,《On the Run》中的迎面而来的奔跑声和心跳声所制造出的紧迫感,飞机起飞的轰鸣声,《Time》中的一片钟声齐鸣, 以及其后的那一段沁人肺腑的鼓声,《Money》中收银机的硬币声,《The Great Gig In The Sky》中那声嘶力竭的呐喊等等,这些都是发烧友们津津热道的话题,其惊人的音效在这里也不多提了。
[upload=jpg]Upload/2005450115245245.jpg[/upload]
TOP
32#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4-5 12:57:53 发表的内容
我也来张另类点的:
[upload=jpg]Upload/20054512555365293.jpg[/upload]


西藏民乐在美国的现场录音,电子管麦克风录音,天行者录音室后期处理!

法国ERATO公司的副标,DETOUR,编号:0630-19064-2.现在很难买到了,不仅仅是ERATO随着华纳重组倒了,因为里面有反动的达赖喇嘛接见这个西藏民乐团的照片。我自己的这张XXJ是花了50从别人手上抢下来的


这张我早看见了,不是太喜欢,没有要。后悔了!!
TOP
33#

不错
TOP
34#

[upload=jpg]Upload/2005451002057777.jpg[/upload]
TOP
35#

双CD
[upload=jpg]Upload/20054512185525847.jpg[/upload]
TOP
36#

[upload=jpg]Upload/200545101723582.jpg[/upload]
TOP
37#

很喜欢the wall.
TOP
38#

the wall从大学一直听到今天
TOP
39#

The Wall
The Wall是Roger Waters在Pink Floyd所取得的最为辉煌的成就,它以不间断的连续方式叙述了一位摇滚明星从婴儿的降生开始到成人后的人生沉浮经历,命运的阴影始终追随在他的身旁左右,使其生存在濒临崩溃的人生边缘上。这其实是建立在Roger Waters的个人亲身经历以及他所观察到的在他周围音乐圈内的一些人的经历和现象。而乐队至此为止,这位贝斯手已牢牢地拉制了乐队的整个发展方向。在大部分时间里,他主要与David Gilmour一起合作,而制作人Bob Ezrin则由他的介绍成为一位来自Pink Floyd以外的合作者。相反Pink Floyd原先的成员:鼓手Nick Mason已很少介入唱片的制作,而Rick Wright则似乎已完全游离在乐队以外(本专辑完成后,他便退出乐队做个人发展,直至87年才又重新回归)。事实上,由26首歌曲组成的The Wall是部非凡的有着极为广泛影响的作品,它几乎就是Floyd先前专辑所取得的成就的总和。这一预言式的宏大作品通过其深刻的反思而概括了从冷战阴影,教育危机,人性异化直至末日般恐怖的西方社会在那个时代的总特征。

  故事是围绕着一个虚构的,将一位名为Pink Floyd歌星的孤独比喻成一堵精神上的墙所展开的,而墙是由他在人生各个阶段所产生的,而且无法排斥的一种精神失落,它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并随他的人生成长也日益增长演化发展而成的。专辑的开篇便是通过邀请无意识的观众进入Floyd的演出("In The Flesh?")而展开的,刚一出世Pink就面对着如履薄冰的人生("The Thin Ice"),然后转回到孩提时代对在二战中阵亡的父亲的回忆("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 1]"),上学后又不得不面对填鸭式的刻板教育制度的伤害("The Happiest Days Of Our Lives "以及"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 2");回到家中他的母亲又对其的过分看护而使其感受不到任何家庭的温暖("Mother"),他不由得自问“我该相信政府吗?他们会把我送上火线吗?我该修建一堵墙吗?”;但在甜言蜜语的回答中,他看到的却是这个世界依旧充斥着漫天而降的炸弹和奔向掩体的平民("Goodbye Blue Sky ");他迷惑了,不知何去何从("Empty Spaces ");于是他自甘堕落下去,在他对性的憧憬和渴望中("Young Lust")高喊到“I need a dirty girl”;然而在现实无奈的空虚中,只能假装一切都好,但日复一日,爱变得灰暗,他却变老并得不到任何快乐("One Of My Turns");他感到的只是剃刀般的冰冷和葬礼的鼓声,以及对女友离去后所发出的凄惨的哀鸣("Don't Leave Me Now ");此时的Pink已经完全绝望,他已不再相信任何人,他觉得他就象一块墙上的砖头被强行禁锢在其中迷失了自我("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 3 ");最后,在他结束曲("Goodbye Cruel World")中彻底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隔离开而结束了第一盘的内容,而此时,Pink已完全建立起来的自我封闭的墙,它表明他已深深地陷入精神失落的旋涡里。

  第二盘在Pink面对外面的世界寻求自我解脱("Hey You ")中开始,而美妙的吉他演奏曲("Is There Anybody Out There?")以及低沉的管乐曲("Nobody Home")折射出此时Floyd的孤独情感,对人生迷茫的他哀叹到“..But I've got nowhere to fly to”;精神忧郁的Pink面对电视中反映二战时期的电影时唤起他悲伤的回忆,不由发出痛苦的哀鸣("Vera");随后在一片鼓乐齐鸣般的古典弥撒风格的颂歌合唱中,引出了整部专辑的核心曲目("Bring The Boys Back Home")中则唱出了他强烈的反战心声;当他的唱片公司使用药物诱使其完成("Comfortably Numb")后,他不由得想逃避,发问到“这场表演还要继续下去吗?”为何不转身逃走?然而此时此刻,他已没有退路,他不得不将这场表演进行下去("The Show Must Go On");在演出现场,他那种忧郁不振的情绪最终异化为一种莫名的憎恶和歇斯底里般的法西斯式发作("In The Flesh"),他嚎叫到“If I had my way, I'd have all of you shut”;他不愿被社会带走他的灵魂,宁愿("Run Like Hell");在温暖但混乱的战栗中,他再度迷茫,孤立无援只能("Waiting For The Worms"),伴随着痛苦,他的心在流血,精神已疲倦不堪,终于将这场表演("Stop ");而在("The Trial")中,他通过对自己在精神上进行的审判,最终将他心灵中的这面墙推倒后,Pink终于走出墙外("Outside The Wall")和人们又会聚在一起而结束全曲。回首往事,墙那边又是一群疯狂的小孩们,他们是否又在建造他们自己的墙吗?这张唱片向我们展示了追求理想的曲折路程,它以内心的沉思为主,以“墙”比喻人性的枷锁,在经历种种挫折和失败后,不再沉沦,不再逃避,勇敢地走出“墙”外,寻找自己的新天地。

  这部专辑广受注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配合。例如,在专辑中多次出现的反战内容唱出了广大美国社会民众对越战深刻反思的心声,而把自己比作是“墙上的一块砖头”且无足轻重,便采取逃避的方式以求解脱,这种思想又与当时美国社会中“垮掉的一代”的处世态度不谋而合,因此也同样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共鸣。这部抱负不凡的概念专辑凭其极富社会反叛性的内涵而在全球掀起热潮。该专辑在美发行后于当年12月15日进入美专辑榜并名第列51位,六周后升至榜首并一举蝉联15周冠军,而在美国同期发行的单曲“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 2)”也以其特有的叛逆性而成为其单曲榜的4周冠军,并且也是他们历史上唯一一首单曲榜冠军歌曲。THE WALL的演出则是一部耗费心力的舞台表演(如此奢华以至于乐队只能将它带到少数几座城市进行演出)并被改编成一部完整的电影。该专辑同期在全球攻陷了几乎所有西方工业化国家的排行榜并占据榜首位置,除了日本和英国。The Wall同样标志着Waters和Gilmour最后一次作为合作伙伴工作在一起。乐队在下一部专辑The Final Cut完成后便宣告解体。
[upload=jpg]Upload/20054512173344819.jpg[/upload]
TOP
4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