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hu,我曾经鼓励过一位网上读者将他的C3换为C5,因为愿意这样换,仅补上些少钱而已,他接纳了我的建议,并且立即做了,现在已经在享受着C5的美妙声音了。原来你也是由C3升级至C5的,怪不得你这样了解密度的变化了。
——「我觉得声音的密度肯定和播出声音的能量有关,似乎应该是单位体积空间中的声能。但是这和声压,声音强度,声音大小又是什么关系呢?我就不太明白了。一个小喇叭和一组大喇叭发出同一个音高的声音,小喇叭足够响,但是密度差很多。我想不清响度,密度的关系。」
关于这问题我个人的体会是:「密度肯定和播出声音的能量有关,似乎应该是单位体积空间中的声能。」这句话并不对,密度与能量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也不是单位体积空间中的声能——它是指单位体积空间中的声音音的密度。
我曾说——不要忘记我们现在谈的是「要」的密度,这「密度」当然应该是指回放出来的音乐的表现,试问音乐缺少了「浓厚感情的声音」会变成怎样,我们该「要」吗?既然是「要」的密度,我认为割裂进行物理特性分析这个概念会偏离了「要」的意愿,变作对「密度」的纯理性科学研究了,这样的研究结果对聆听音响能起甚么作用?
音响系统应该体现在器材质素和聆听环境的声学处理的好坏上,既然是「单位体积空间中的声音音的密度」,密度的疏密就代表了音色的好坏,密度密就好密度疏就不很好。密度密表示器材的分析力高、环境抵消声波的情况较少;密度疏表示器材的分析力不很高、环境抵消声波的情况就较多。
llhu,你想不清响度,密度的关系,我也想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