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刘汉盛先生的《音响二十要》读后感(几点批判) [复制链接]

查看: 25909|回复: 160
11#

VV兄,
我在帖子里早就申告准备接受笔阀,说我「寻找好声」已经算客气了!我又曾说过重新温习一下名闻国内台湾的大作,批判批判大家都有收获,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

其实我自己不想被别人认为是「差不多先生」才是最重要的,提出来讨论后,谁还会是「差不多先生」?

寻根问底有时是一种乐趣,能将这乐趣与人共享更是乐趣中的乐趣
TOP
12#

完全同意kkhuang兄的论点,刘先生对音响的认真是不用置疑的,主编音响论坛杂志的成就,更是人所公认,非常令人敬佩。我现在批评的是这篇文章,没有半点意思想贬低刘先生对音响的人格及声誉,批评时为了强调某些问题,说话语气偏激一点会有的,目的只是希望读这篇文章必须多参详考虑,不要盲从。音响论坛杂志很畅销,刘先生是总编当然很忙凡fair必到,这就是喜欢他这样的敬业精神,写作不像香港的总编们一般灌水,「包括编辑,主笔在内,都没有水平(香港的和大陆的),比不上音响迷进步得快,谁会看? 」对,现在读者比较理性了,智识水平都较从前高,「差不多先生」当然相对也少了!
TOP
13#

研究一篇文章当然需要了解他写这文章时的音响历史和科学水平,就是有很多网站毫无表示就转载了,就像我的几篇《谈贵气》也是这样莫名其妙的转载了,有兴趣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

kentryfo,同意你的见解,「密度」不仅要充斥整个声音氛围,还要没有任何音波的重迭或抵消。尤其是在弱音乐段时,都能有足够的「密度」。千万不能误会「密度」就是密,它应该包含着疏、密、强、弱、轻、重、响、静……等充溢着浓厚感情的声音氛围。我为甚么喜欢俞丽娜在上海音乐学院还未毕业时,演奏的那个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呢?就是她拉那第五<抗婚>第六段《楼台会〉的感情太真了,那种少女情怀无奈都表露无遗。俞丽娜之后再拉的梁祝,大概老了,感情只是沧桑,没有了少女情怀!
TOP
14#

音响第八要:刘先生在这节里说:「定位感顾名思义,定位感就是将位置「定在那里」。聚焦不准定位感就差,结像力不佳定位感就不行,器材的相位失真也会导至定位的漂移;甚至空间中直接音与反射音的比例不佳(一般指高频反射太强)也会导至定位不准。」

这里提到「聚焦」(focus)「结像力」(figuration) 和「相位失真(」phase distortion) (这英文注释是我擅自加上,不知是否吻合,但它们都是外国写手常用到的描述音响声音的词藻) ,这几个名词所表达的意念,其实也已经归纳在音场的范畴。因此,这一「要」也该说是凑数的,该被删掉。这样二十要剩下十七要了!。

这里我要补充一点,我们谈的是聆听音响,而不是在拍摄,我们怎样去将音响系统像调整镜头般「聚焦」,的确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刘先生在其它几篇文章中分别阐述了有关这一点,如音箱摆位,聆听室声学处理等等……它们不是「二十要」,今天不谈。
TOP
15#

寫到這裡,我覺得又有一種必要將《音响系统XX要》這新命題內容分作上下編討論的是來寫了:上編音响器材XX要,下編討論的是聆聽環境XX要。這樣就較有條理,不容易混淆。
希望大家提意見、辯證、即使是討伐也好,這樣才能找到真理。

玩音響能玩得理性些比較好,這樣才可以省下不少花得不當的枉錢,才可以真正的好聲音!
TOP
16#

llhu: 「音场就是系统重播音乐时,以声音的方式展现在聆听者面前的乐队的规模和范围??」

可以这样总结一个音场的意念,但改为「呈现在聆听者面前的声音氛围,显示出乐队的规模和范围的阔窄深浅、和声音的抑扬钝错的动态活生感」,会更全面些。是吗?
TOP
17#

感谢llhu兄的提点:「又引出了直接音场、残响音场。。。。。,窃以为不好。在把音场定义给出之前,不应该谈到这两个新定义,这两个可以作为音场的形成来讲。在其次,讲音场定义,首先是总体上的“系统音场”它到括了器材与环境”。至于系统音场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在做深入分析,器材给出直接音场,环境影响残响音场。。。。似更清楚些。如何?」

对,既然「《音响系统XX要》这新命题内容分作上下编讨论的是来写了:上编音响器材XX要,下编讨论的是聆听环境XX要」了,何妨也来一个「讲音场定义,首先是总体上的“系统音场”它到括了器材与环境」?

我发觉自己同样也犯了现学现卖研究不够深入的毛病了,当完全批判终结时,真的要好好的再「在做深入分析,器材给出直接音场,环境影响残响音场等等似更清楚些。」

KENTRYFO兄,首先多谢长期捧场。
——我还有个建议呢——玩音响,先别玩hifi,先玩lowfi!!这是大实话,现在的lowfi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房间效果,^_^,给你的不单只是享受,还是hiend器材无法给你的经验、知识、智慧......再来真一点:调教房间可以调教音色、嘿嘿,有时候,竟然会达到调教音质的效果!!

我曾阅读完KENTRYFO兄介绍自己聆听室的帖子,玩lowfi能玩出像KENTRYFO兄「能够充分发挥房间效果,给你的不单只是享受,还是hiend器材无法给你的经验、知识、智慧......调教房间可以调教音色,竟然会达到调教音质的效果」,这才是高!!!我十分配服。

说真的,自己也是过来人,深深领略到玩lowfi能玩出hiend器材无法给你的效果,那种成就感真是无法形容贴切。^_^!!
TOP
18#

坛子里另起了帖子题目是为什么要批刘汉盛啊?!楼主是liao.c老兄,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66373&ntypeid=10
大家不妨在那里凑凑热闹。我不明白一点是帖子题目明白地在声讨我,为甚不接地帖在我额头上,直接了当的登上门不是更痛快?
TOP
19#

续2004-12-31 15:40帖
对不起,由于赶路去江门,此帖暂停。现在接续谈。
「音场」还应该包括:

直接音场(Direct sound field)聆听者聆听到的声音大部份直接来自左右音箱,仅有小部份来自左右聆听环境的墙壁天花板地板等反射。直接音场比较准确地反映音源,较残响音场(reverberant sound field)更清晰的营造出立体声音像。直接音场的声音是以摆置音箱更接近聆听位置限制音箱发出的声音过于分散(Dispersion)而达成的。

音箱发出的声音声音分散的程度,是四面八方地扩散的,较直接向它们前面方向扩散的多,尤其是在低频频段更甚。但当声波波长的长短接近单元振膜锥的直径(包括直径的倍数值)时,声音传播的方向性就会增强。

音像(Imaging ) 是立体声、环绕声系统声音的一个感觉,通常靠音箱摆位恰当时营造出来得更玲珑浮凸、清晰稳定。音像往往以主观观念来形容音像中各种乐器之间展露的紧密疏松、高低远近、深浅阔窄……

残响音场(Reverberant sound field)  我们聆听到的音响系统所回放出来的声音,绝大部份来自聆听环境表面的反射,远较从音箱较直传送到耳朵的多。皇帝位聆听到的立体声音像的形成靠残响音场,多于靠直接音场,因而蒂造出好的深度。残响音场的声音是藉音箱声音广泛分散蒂造出来的,例如采用双极(bipolar) 的音箱等等。

声音舞台(Sound Stage) 就仿效电影般以两只音箱营造出来的声音像舞台似的各种声音效果。效果气氛的立体性取决于录音专心蒂造,各种乐器之间展露的紧密疏松、高低远近、深浅阔窄……完全出自录音师的创造能力高低。



皇帝位(sweet spot) 是聆听者坐在那里,音响系统回放时最能显现立体声和环绕声的座椅,尤其音像方面效果最好。

时间准确性(time alignment ) 是指各个音箱所回放出来的声音,都能够同一时瞬间准确地抵达聆听者的耳朵(聆听DVD aydio时较重要)。例如高档(high end) 音响系统中常将高音单元靠后放置,目的是希望高频与低频频段能同时抵达聆听者的耳朵,避免产生相位误差,令声音更紧凑(coherent) 。

这里,我已经将有关「音场」这一「要」作了个人认识上的充分补充,事实上「音场」该不该包括这许多方面,希望大家能够帮助分析,令我的概念更充实。各位帖子里的朋友认为刘汉盛先生在他的「要」里,对「音场」的介绍是不是令人莫明其妙?
TOP
20#

在《音响第七要:层次感》中刘先生说:“层次感很容易了解,它是指乐器由前往后一排排的间隔能否清楚再生。“

「层次感」曾经令我伤透了脑筋,它不单在刘先生的这篇文章出现,尤其是经常在香港的音响杂志上出现。我曾以「层次感」这三个中以文字去找英文同义字而不成功,试着以Layer输入dictionary net去查得到下列的近似答案:
thickness of usually some homogeneous substance
a relatively thin sheetlike expanse or region lying over or under another
an abstract place usually conceived as having depth

它的意义不大,我不想将这些句子翻译了,总言之,我认为「层次感」只不过写手们惯用来描述音场中的一称形态而已。它属于音场范畴之内,因此,这一「要」也该说是凑数的,该被删掉。这样二十要变作十八要了!女大十八变,不知变成天鹅?还是变成丑小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