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新开一个贴子,希望大家多多捧场 [复制链接]

查看: 21881|回复: 186
21#

企鹅兄,别来无恙?
别忘了帮我找那些历史古董,还有,记得千万要上照片,尤其是大开眼界的新公司,最好连英文翻译也带上。
谢谢,别再“失踪”了啊!
TOP
22#

王2麻子 在 2004-11-27 19:43:18 发表的内容
chandos上榜的东东收了差不多了啊,回头去看看漏了啥子好东西。

好啊,闲时联系我哦。
TOP
23#

王2麻子 在 2004-11-27 18:53:37 发表的内容
不客气,这是俺应该做的,哈哈!

麻兄啥个辰光过来坐坐啊,好好聊聊
TOP
24#

碟是什么牌子的?几CD?
柴几?贝几?勃几?


[upload=jpg]Upload/2004112810464681215.jpg[/upload]
最后编辑干股
TOP
25#

干股 在 2004-11-28 10:46:49 发表的内容
碟是什么牌子的?几CD?
柴几?贝几?勃几?


[upload=jpg]Upload/2004112810464681215.jpg[/upload]

是音乐艺术公司的,4CD卖3CD价格。具体如下:MENGELBERG: PUBLIC PERFORMANCES WITH THE CONCERTGEBOUW ORCH. TCHAIKOVSKY: Symphony No. 5 (1939); DVORAK: Violin Concerto in a (1943), with Maria Neuss, violin; BEETHOVEN: Symphony No. 3 (1940), Egmont Overture (1943); DEBUSSY: Fantasie for Piano & Orchestra (1938), with Walter Gieseking, piano; BRAHMS: Symphony No. 3 and Violin Concerto in D (1943), Herman Krebbers, violin; SCHUBERT: Sonata in a (1940) with Gaspar Cassado, cello; BRUCH: Violin Concerto No. 1 (1940) with Guila Bustabo, violin; WAGNER: Tannh鋟ser Overture (1940).
TOP
26#

楼主贴子里的内容太少了,比原贴差远了,怎么回事?

难道说关注历史录音的人太少了吗?
TOP
27#

企鹅兄:赶紧上图
捧场、捧场!!!
TOP
28#

TOP
29#

出汗 在 2004-11-29 9:15:59 发表的内容
楼主贴子里的内容太少了,比原贴差远了,怎么回事?

难道说关注历史录音的人太少了吗?

原来的贴子莫名失踪了。
这是新上的贴子,因为时间原因,内容比较少。我会在以后慢慢充实他的内容的。
谢谢支持!
:)
TOP
30#

[upload=jpg]Upload/200412617425099670.jpg[/upload]

梅拉·海斯在伊利诺斯大学逗留期间留下的现场录音共出版了3张唱片,APR公司这批音乐宝藏的最后一张唱片向我们展现了海斯美妙的音乐风格。它不仅再一次丰富了海斯的唱片目录,更重要的是它能把你带入海斯那自然的舞台表演中去,使你可以从中领悟到她对演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选择。

在这张唱片上,巴赫和贝多芬的作品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量,而海斯的名字也是和这两位作曲家联系在一起的。这些作品更加深了我们对她天赋的欣赏。在第4帕蒂塔的前奏曲中,钢琴家试图探究音乐的内在张力,并对重音和连奏间与生俱来的矛盾作了折衷的处理。总的说来,在对帕蒂塔的处理上,海斯还是喜欢平稳而流畅的表现手法,虽然她也有能力将其处理成像开幕式高潮一样热力四射。在阿勒曼德舞中,很明显可以感觉到海斯在抑制左手,这不仅仅是限制左右手的交流,或者干脆不发音,而是让音乐自由流淌,并调整响度使其增加了两倍。海斯选择率真时,就像在Aria中那样,她是感人的;当她需要力量,但不是那种需要依靠肌肉运动的,就像在吉格舞曲中那样,她又是自信的、令人难忘的。相反,在“暴风雨”奏鸣曲的首乐章中,开始是神秘而又含蓄的上行乐段。随后海斯像施了什么魔法一样欣喜若狂的弹出左手的强音,给人强劲而果断的旋律冲击。事实上4分钟时的这次强音海斯弹的毫不费力,当然也没有弹出破音。在这一乐章中有一组辉煌的动态音阶,海斯的戏剧感在这个乐章的结尾处得到了天才的发挥。她在柔板乐章中表现出来的力量和亲和力为该乐章平添了一种海顿式的感觉(非常可惜的是该乐章的最后几个小节和下一个乐章的头几个小节没有录进去)。在末乐章中,虽然旋律非常优雅,但海斯却弹得非常沉重,甚至有点着重强调。这个版本不是“暴风雨”的范本,但和再早的录音版本比起来,这已经可算是照本宣科了。

唱片上还有一些曲目是广播电台Ford Sunday Evening Hour节目的广播录音。这是美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流传广泛的全国性广播节目。母带破损严重,格里格的钢琴协奏曲只留下了第一乐章的前4分4秒。但是听听这些挽救出来的录音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因为格里格并非海斯拿手的作曲家。她把略带嘲弄的拘谨和大量的兴高采烈掺和到一起。她从不惧怕需要力量的演奏,就像她在现场音乐会上演奏的肖邦练习曲那样。而巴赫的吉格舞曲则弹的相对轻快和富有内涵。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