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jpg]Upload/20051114151231718.jpg[/upload]
1888年出生于德国艾伯费尔德的克纳佩兹布殊自年少便酷爱音乐,他先在波恩大学学哲学,毕业后挥之不去的音乐情结使他又进入科隆音乐学院学习。1911年起他回家乡开始其指挥生涯,之后又相继出任鹿特丹瓦格纳音乐节和慕尼黑巴代利亚歌剧院的指挥职务。三十年代希特勒执政期间,他因拒绝加入纳粹而遭排挤,一度流亡到奥地利。战后,克纳佩兹布殊回到了慕尼黑,并在1951年拜鲁依特音乐节复办起一连13年在该音乐节上指挥演出《帕西法尔》、《尼伯龙根的指环》、《漂泊的荷兰人》、《纽伦堡的名歌手》等瓦格纳的歌剧,其中1951年的《帕西法尔》成了一段乐迷有口皆碑的传奇,而1962年同剧的演出则留下了一个经典的录音。从唱片上听,克纳佩兹布殊诠释的《帕西法尔》音乐十分舒缓、稳健,音响浓重厚实,和声层次分明、织体有条不紊,乐段过度顺滑平稳整体均衡统一。总体上给人一种他和作曲家在精神和意识上有某种隐约的心灵相通的感觉与魅力。
除了瓦格纳的歌剧,克纳佩兹布殊还是位杰出的音乐会指挥家,曲目自然也以德奥作品为主。德国Orfeo唱片公司这张CD就收录他指挥巴伐亚国家管弦乐团和巴克豪斯合作演奏贝多芬的第5钢琴协奏曲和第8交响曲,是1959年在巴伐利亚一场音乐会中的实况录音。与瓦格纳多重的性格,复杂的情感和阴暗的心境相比,贝多芬的音乐则充满了咆哮的激情,坚定的意志和崇高的情感。两人虽同为德奥音乐的两座丰碑,风格却异奇趣。克纳佩兹布殊在指挥这两部作品时倾注了更多德国人的深沉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