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4首谐谑曲、船歌、第4,10,10号夜曲、第3叙事曲、第1即兴曲、第9号波罗乃兹、第14号华尔兹、第19号夜曲、幻想即兴曲
班诺·莫伊塞维茨(钢琴)
录于1929-1952年
APR的班诺·莫伊塞维茨/肖邦系列的第二辑扩展了莫伊塞维茨的年表。第一辑是从1938年到1948年,第二辑包括了四支谐谑曲,其中三支录于1949年,一支(降b小调)录于1925年。类似的,本集中的夜曲最早录于1927年,船歌录于1941年,其它的录音更晚,至1952年。这里囊括了莫伊塞维茨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肖邦作品的演奏。他是个贯透到指尖的音色大师,浪漫派,他的音色熠然生辉,演奏可跨越音节的束缚,技术炉火纯青。他是演奏肖邦的大师,即使是在人才辈出的一代中,他也是卓尔不群,令人难忘。
录于1949年的《b小调谐谑曲》活力十足,节奏生动,充满戏剧性和诗情画意。《降b小调谐谑曲》向我们显示他的大胆是其浪漫主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里有种特殊的活泼,但处在细腻的触键和智慧控制之下。他首先是音色大师,这在最后的一支《E大调谐谑曲》中表现无遗。在《船歌》中,他弹得行云流水般流畅,音质美不胜收,尽管偶尔有点稍过匆忙。有人对他夜曲的选择颇有微词,如果有人认为莫伊塞维茨弹奏的肖邦有点轻佻,流于肤浅,那么他在这里的雅致,才气和活力是最好的辩护。1927年的《第一即兴曲》绝对不同凡响,《e小调夜曲》笼罩了朦胧的音色美,和他对节奏出神入化的掌握。聆听这一选集给人最深的印象是他赋予作品的大气,在整个录音中贯穿的流畅手法和璀璨音色。
和第一辑一样,唱片的转录技术高超,且极为细致。早期的电声谐谑曲听感很好,稍晚的1927年录音听上去很饱满。我猜想主要是因为舍弃了恶名昭著的黑标HMVS,而采用了美国的RCA Victor公司的录音。夜曲被收录进来尤其让人满意,因为它们是现存唯一的莫伊塞维茨的演奏,其它表演不是被否决就是锁在深闺仍未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