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314151617181920» / 3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发烧友到JS [复制链接]

查看: 60287|回复: 361
161#

恒韵 在 2004-12-20 23:24:24 发表的内容
呵呵!我也是做音响的!不过还没有人叫我js,我在深圳,是何氏.声雅深圳的代理,有空聊聊,


不知道大大的店是在深圳那边的呢?
有机会一定去请教一下
TOP
162#

我可是月低,26号的
TOP
163#

rraallm 在 2004-12-22 13:25:19 发表的内容
shpmajor 在 2004-11-26 21:24:31 发表的内容
呵呵,谈谈JS的“成长”历程吧~~~


肯定就是近朱则赤,近墨则黑!!!


我赞同这句话,但是你要近什么人是你自己的决定
TOP
164#

玫瑰仙子 在 2004-12-21 12:46:16 发表的内容
等的好心急呀! 

稍微提高一下打字速度可以吗?要不请个秘书帮你打吧,大家都在眼巴巴的等着看下文呢:)


出差中嘛,很难有靈感写东西嘛
大家也说说自己的经验嘛
仙子大大,好像妳的DD也是剛搞好的,说说现在有什么不一样吧
TOP
165#

herodman 在 2004-12-21 12:37:16 发表的内容
sfxlo826兄努力呀,我们等得好着急,等着看下文呢。
另外,不知sfxlo826兄可知道在香港麦景图6900卖多少钱?先谢了,我想用它来推意力208.2


我月底会回香港,到时候帮你问问,但我跟麦景图的代理不太熟,搞不好也会碰到JS,只能给你一个参考
最后编辑sfxlo826
TOP
166#

我也是8月的,估计你比我大。
TOP
167#

herodman 在 2004-12-22 18:02:27 发表的内容
sfxlo826兄77年的呀,和我同年,不知兄是几月份的,俺是十月的。


我是8月的
比你大2个月
TOP
168#

好像好久都没有上稿了
现在先上一小节
TOP
169#

又是为新来看的大大的完全扳

想在这里说说自己的发烧路程
    跟很多音响发烧友一样,我起始也是从家庭影院发烧起来的。
我记得我第一次领教高级影音系统是在我一个很有米的初中同学家,那时候是90年左右,
他家是用36"Sony电视,左右一对落地大音箱(好像是JBL),我上去的时候是去打电动,FC不用说肯定有,还有那时候天价的MD和PC-ENG CD-ROM。那一天,我觉得我好像在天堂,PC-ENG CD-ROM和MD在当时的电动界好像ML,KRELL在现在的HIFI界,夢一样的畫面和音质,再透过那个SONY大电视和那对大音箱重放出来,我第一次觉得“街机”不外如事。玩了快一个下午,他说不如听听音乐,我心想音乐有什么好听的,电视上的不是常常有得看,但是主人叫到,也不能不跟,只好跟著去。
继续上回说到我跟著那有米同学去听音乐,这也是我的HIEND音响第一步。我和他去了另外的一个房间,那时候我还搅不懂为什么听音乐不就在他自己房间听,他房间的大音箱也很不错嘛,声间可以开大大的又不会吵(後来我才知道他打电动用的功放也是高级器材),还要去另外的房间听干嘛,其实我还是想打多一阵电动的(小孩子嘛)。
但在他开了那个房间的门,开了那么一点点灯(後来我才知道那房间叫影音房,那灯光叫剧院式照明),我就知道这里面的西跟剛才我看到听到的不是在同一个等级上的,可能那就是HIEND音响的气派:>那些音响都好大台,其中有2台亮著蓝蓝的光(我想168上的大大都知道我看到什么品牌的器材吧),还有那对音箱真的是很大很大(现在知道是JBL的43系列),还有在那些器材後面一堆像蛇一样粗的線,在看到这种大堆头後,我开始好奇这些看上去都知道很貴的家伙到底可以有多好玩。
一开始,我那有米同学就像今天168的各位大大和我在有人到我们的听音室一样,一付很自豪的神情问我平时爱听些什么音乐,我想一想,就来个ALAN TAM吧。他放的是CD(那时候CD可是很高级的),音乐出来了,啊......阿倫的忘不了你......啊.....有点不对头...
干嘛我看到阿倫就站在我前面唱.....这是...这是...什么回事...我还在想的时候,我那同学就问我:“如何,好听吗?”(当然他是知道答案的,不过就像今天168的各位大大和我在有新手到我们的听音室听一样,我们也会这样问,这是发烧友最自豪的时候),我只有点头说好,接下来他再放的是阿梅的坏女孩....这完全是2回事!!!!那几下深沉的感觉(後来我才知道那叫超低音)是我从来没有感受过的,电视上的根本不是这样,平常的音响也不是这样!!!
但我的音响震憾教育还没完,他接下来的是放贝多芬的第5交响乐,那时候这是我唯一知道的交响乐,不用我说,各位大大可以知道时候的我,一个没有任何音响经验的我在一整套HIEND器材上听贝5是什么模样的,从开头的那几个音我已经说不出什么话了,一切形容都不能说出我那时候的感受,我只知道我听完了贝5大约5,6分钟才说出话来。
那一天我开始知道什么是高级音响,也知道为什么有人会用那么多錢来玩这个,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些器材和我太远了。
 
 一年後,我家也来了我的第一套影音器材。90年代是香港剛流行OK的年代,我家也接了一套SONY电视+SONY LD+SONY AV-AMP的组合,一点都不发烧的组合,但我也是很满足了(那年代发烧级的器材都是高不可攀的)。那时候没本錢发烧硬体,只好拼命烧软件,但家里套AVOK组合看电影唱OK还可以,音乐顶多只能放放港台流行当背景音乐,那唯一可烧的只有电影了。我记得我那3年,基本上每个星期起码要看3部电影,後来为了看美国板的LD还買了一台字幕机回来。家内的音箱也从2声道一直加到5声道的PRO-LOGIC时代(但是全部都是一些AV箱)。当时还有一种烧法就是把电动連上去AV-AMP来放,那时候PC-ENG CD-ROM的音質是PS,土星这些次世代电动出来前最好的,他用的是PCM音源,效果等同CD,有时候开了机子只是听音乐不玩也很好。这就是我的小发烧家庭影院直到我96年去多伦多上大学,在那边我才碰到可以给我真正要发烧的理由。

    巧遇钢琴能手
 到了多伦多的头3年,我都没有再发烧任何AV或HIFI,但倒是一个月至少会跑去看3次电影。多伦多的电影院很好(现在我的客户要安装家庭影院,我还是参考那时候在多伦多看电影院的感受为主),我这个电影迷找不到原因要花大錢在家搞吃力不讨好的家庭影院。如是者我没有发烧硬体了几年,一直到我认识了一个新的朋友。
 我这个朋友叫Eric(对跟板主一样),应该算是那种神童形的钢琴手吧。12歲就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校长督考下挪了个12级的钢琴学位。就是他把我带到古典音乐的世界内。其实从小我就不抗拒古典音乐,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对学钢琴呀,小提琴这些玩意的人没有什么好感,什至有点抗拒。Eric他的父母是我阿姨的朋友,他家是移民到多伦多的。在认识他前,我听了他的一些风评,大约都是一些我们常常在一些音乐神童上会听过的话,那时候我21歲,他是15歲,对我来说,他应该也是像我以前认识的搞乐器的小孩一样吧,分别可能是他会更神气。
  後来认识之後发现他跟我以前知道的那种音乐小孩不太一样,他是真心喜欢音乐的。平常比较沉默的他,只要和他聊起音乐的话题,他就可以说上一整天也不累,我觉得他好像除了音乐外,就不是活在我们这世界,看到他我真的会想到以前的那些音乐家,一样不吃人间煙火^^。但我认识了他1个多月,还没有听过他弹琴,我问他的时候,他说:“我在找一座好琴。”我心想还有那么麻烦,不是随便買座就可以了吗。那时候我还取笑他,说他像武侠小说中的高手,要找宝刀宝剑。再过了一个月,他跟我说他買了一座2手琴,“很好的”,他很強调。“那要多少錢”,我问他。“2手的,保养也不错,算遇到好DD”“啊...”“要5W多吧”什么,5W,在这里,我要強调,这时候我们是在多伦多,用的是加币,加币对人民币大约是1对6,那就是30W人民币了(剛好跟我最爱的音箱Talon Firebird差不多)!!!30W的琴是会有多好呢...我知道有的大大会提醒我什么什么名琴是多少錢,但那些都不关我事,我只知道现在是那个平常跟我玩在一起的朋友弹那座琴的意思就是不一样。那我可以听了吗?还没有,“还要等调琴的人来调”他说。我的好奇心又出来了。
 大约过了几天,他打电话跟我说可以了,他的琴调试好了,可以弹了。“那OK,我就过来了”我怀著无比的好奇心想去听听看,30W的琴在一个音乐神童的手下是会怎么样的呢?
我在他家的门口时候我就听到一阵钢琴声从屋子里面射出来,为什么用射,因为那钢琴琴音质感太強烈了,用我现在知道的音响名词就是強烈的动态,我一直站在他门口听,直到听到他停下来,我才按门铃,因为我觉得时间在剛才的琴声好像停下来了,我的心好像完全给那琴声吸进去了。这还是在门口听,那在钢琴2米内的真正近场聆听又是什么样的呢?


  在进去他家之後,我就看到那座价值30W的钢琴了。当然,第一件事就是细细的看看这座琴。那座琴大约有1米8左右,做工精致(那感觉就好像我们今天看到了世霸的音箱),名器果然是名器,看上去就是不一样。,我的朋友坐在那边好像也跟平常不太一样。他问我有没有什么想听的,老实说我那时候懂得的钢琴音乐真的没几首,他问了也是白问,我当然只能说随意啊。他笑了一笑,可能是知道我怎么想吧。“那我就来点习练曲吧.”那我就坐了下来,我後来知道那是箫氏的习练曲。在他的手弹在琴鍵的那一刻开始,我的灵魂就完全进入了音乐的时空。那时候,我的脑袋里根本找不到任何形容词去表达那种感觉。我只知道我的心,我的意志是随著他的琴音而变化。在他一次又一次的进行高音部或是低音部的搞打的时候,我都渴望他能停下来,因为我觉得那音乐的表现已经讓我超出我能承受的部份,但往往他都是在我意想不到的时刻停止,然後又在我想像之外的一刻,再一次开始,我的心跳好像完全给他的琴声支配了。天才是会讓人妒忌的,我突然明白那种想法。看著,不,应该是说是听著我那朋友通过琴声来表达出他对音乐的瞭解,什至讓我觉得有一种他正和那些作古的音乐家交流的感觉。我知道了什么叫天份,什么是音乐天份,也知道了妒忌天才的感觉。

那一天他弹的不只箫氏的习练曲,还有很多不同的作品中,我就不一一详说了。我重点要说的是,我是非常非常再加十次方的非常的震憾。我在这里并不否定可能是我大惊小怪,但在座的大大如果曾经有过为任何音乐会或者音响的琴声而震憾过,中毒过的话,那我可以跟你们说,请你们要相信我的话,我的感觉是没有一点夸张的(我还觉得我的文筆还没有到我可以把我心目中的想法表达好的功力)。加上我那天听到的现场是和平时可以听的音乐会不一样的。可能在看这文章的大大曾经在音乐会上听过许多有名的钢琴家的表演,但那总是在音乐会上,他总不是为你一个而表演,你和他也少了一份交流的火花。还有就是太远了,我说的远是指距离,我那天正正式式听就是真正的近场聆听。

近场聆听是我们玩音响的名词之一,通常形容因空间太小没有法子拉开聆听距离。但我这趟的近场聆听倒不是因为空间太少,而是我忍不住想站前一点去看他那在琴鍵上跳动的双手。我本来是坐著听的,但是听著听著我就不情不自禁的走了过去。但是我发现站太前的话,声音又不会那么好听,会变得浑一些,那我又只好站後一点。就是这样前前後後我走了几次,我才找到一个可以欣赏他的琴声和弹琴技巧的最好位置。现在回想回来,那一次可能是我第一次的尝试擺位技巧^^但是那次是为了找一个可以听弹琴和看弹琴的平衡位置而擺自己,现在找的通常是声音的平衡而擺音箱的位置。

  从那天之後,我跟他就成了好朋友。我们常常一起讨论音乐,他常常弹完一首作品就会放一首一样的CD来给我对比。而那首的版本通常都是他觉得世界上弹得最好的几个人之一。是不是有点好怪想知道他有没有玩发烧音响,答案是没有的。他家用的只是一台我们发烧友没有法子忍受的组合音响,日本SONY的,还是小小床头用的。那时候我是在学心理学的,通过我知道的理论,我想他那组合音响发出来的声音只是帮他带起一个联想的作用,简单来说,他本身就是一个DAC(应该是ADA),他可以重新理解那组合音响发出来的声音然後把它化成美妙的音乐。後来倨我知道,玩音乐的人对音响通常有2个极端:一个是把音响当作垃圾,整天強调现场和音响的不同,觉得通过音响来听音乐的人是有问题的;另一种是好像我这个朋友一样的,他们容易满足任何一套音响(CAV,爱浪这些极端不平衡的另外,这2个品牌的用家请原谅我这样说),他们是通过他们本身的内在去感受那声音,音响出来的声音只是一个给他们一个联想的开始,就好像我剛才说的DAC论一样,是一种对音乐自我分析的理解。当然他也会跟我说,音响回放的效果越好,他也会听得越享受。我朋友的这种对音响回放音乐的想法到现在还是在影响著我。

  在他搞定了琴之後,就是要找钢琴老师的时候。当中的详情我倒不是很清楚, 只知道前後好像花了1个多月,我只知道在找到那教师之後,他显得很兴奋,这我就知道那人肯定不简单了。“你知道柴可夫斯基钢琴大赛吗?”他问我。“我找的那个老师是拿过第三名的”WOW全世界第三啊!!!好像那次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和这种世界级排名的人連上关系^^那他的琴技到底有多好呢?我听过他的公开演出,就是那种平常在音乐会上的那种,是很好但还是少了我之前強调的那种交流感,我好像习惯了听那种非正式公开的演出,这种机会一直到有一次ERIC因为和他要去一场美国的演出而在他家开了一场私人性质的小演出而给我听到。我想那个晚上我听到的会是我一生中听过最好的音乐,在他家大约50多平方内,大概有5,6个人,2座演奏琴,2个演奏者,3个小时的音乐。听到ERIC和他的演奏的同一首乐曲的分别就像32BIT的显示器和16色的显示器的分别。我觉得每个在这边的发烧友都应该设法去认识多一点会乐器的高手,我为什么常常強调好的现场不多,只因在音乐会上你听到的和私人场合你会听到的实在差太多了。有的人跟我说听了一场好的现场就不会再想上音响,但我可不是啊,我现在上的音响是为了把我在那位老师那里听到的感觉找回来,只是做一个引子讓我去感受就夠了。听到好的现场就好像出门遇上彩虹,那是神的恩惠,我们玩音响就像爬山,是自己有参与的一个过程,这是我在一本音响書上看到的比喻,我觉得很好。hb
TOP
170#

做一个对得起自己的音响爱好的JS更不容易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