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感受音乐 [复制链接]

查看: 31787|回复: 296
51#

丁启烈 在 2004-11-30 22:53:41 发表的内容
darajan兄:请您将砍柴兄的原文再仔细看一遍:“布列兹以为,马勒的作品一旦写完好,作者本人就已经失去对作品的控制力,作品是一个独立的文本,能在作品中读到什么,则是后人的事情。”这意思不是“控制他的速度,音高,节奏”。
上面全是引文, 应用到这儿,想起剧作家曹禺20多岁时写的成名大剧《雷雨》,作品《雷雨》出版后,引起各界评论,有的评论认为曹禺写出了阶级斗争,很深刻,但当记者去采访时,谈起这个观点,剧作家曹禺一脸茫然,连连说,我没有这个意思............


               补充一句,各界的评论也是在读懂《雷雨》后作出的评论,而不是胡乱猜想..........
TOP
52#

           退休了,才有人解绍  上168网,上168网本是为了学习增长音响器材知识,不想又胡说一通,LP大人一顿好批,让我就此打住,别给脸不要脸,本人接受LP大人的意见,就此打住。
TOP
53#

音乐善于表现人类潜意识的情感!人类欣赏音乐只能用潜意识的情感吗?
TOP
54#

LP 大人不在家,我就再说几句,其实与前几贴意思一样,只是觉度不同,关于音乐欣赏的第三个层次,我一直没说,今天就算了。
     所有的艺术都要创作,有的艺术只要一次创作就算完成,如小说家写好小说,经有关部门审验批准,出版后就算完成艺术创作,音乐不同,作曲家完成曲谱创作,经有关部门审验批准,出版只是第一次创作完成,因为音乐是听觉艺术,作曲家完成的曲谱只是“死音”,活的音乐在作曲家心中,活的音乐埋藏在曲谱的“死音”中,演奏家,歌唱家,乐团指挥拿到曲谱后进行第二次创作,拿到曲谱后的第一件事是反复读曲谱,直至读懂,(糟糕,又用了“读懂”这个词!不用不行啊!!!)如读懂该曲谱是要表现“悲壮”,进一步分析,“悲 ”表现几分  待 续..............
TOP
55#

       “壮”表现几分,(演奏家,歌唱家,乐团指挥还要对曲谱进行技术处理,)演奏家,姑且就算二胡演奏家吧,对读懂的曲谱进行技术处理,“悲 ”如何表现,用不用揉弦,是大幅度揉弦,还是小幅度揉弦,或是迟到揉弦,这个3——揉弦揉几下,(作曲家不一定懂具体技法)“壮”如何表现,(音乐的基本音1,2,3,4,5,6,7,加上升,降音一共十二个音,哪个音表现“悲”,那个音表现“壮”?但经过演奏家的第二次创作,这些音就既能“悲”,又能“壮”。如喜,怒,哀,乐,忧,恐,悲,思,惊,伤等等都能表现。)用多大的力度才能把“壮”表现完美,“悲”“壮”合在一起如何表现?这些问题都解决了,经过录音做成碟,就和听众见面了
       听众........家有事,有时间再续..............
TOP
56#

就算作曲家写明又如何了呢?德彪西的前奏曲《帆》这应该是作者本人给的标题了,那么,这音乐你认为除了孤帆远影碧空尽之外,就不能是夜空下的一只蚂蚁了吗? 
——————————————————————————————————————  

--------------------------------------------------------------------------------
      darajan兄:我是真诚的与您交流,各抒己见的讨论问题。
     音乐的标题是否乐曲的组成部份?我认为音乐的标题就如文章的主题,是入门的钥匙,连门都进不去,其它何谈!

        darajan兄认为:“德彪西的前奏曲《帆》这应该是作者本人给的标题了,就算作曲家写明又如何了呢?”
   “ 这音乐你认为除了孤帆远影碧空尽之外,就不能是夜空下的一只蚂蚁了吗?” 
     我认为《帆》是乐曲的主题,我们理解乐曲不能跑题。您认为是“孤帆”,我能不能理解为“万舟”,您认为是“孤帆远影”,我能不能理解为“万舟竞发”,这样的理解尚在乐曲主题讨论的范围之内。倘理解为“夜空下的一只蚂蚁”似欠妥当,离题太远。darajan兄,我理解您的“夜空下的一只蚂蚁”是从“孤帆远影碧空尽”生发而来,但“夜空下的一只蚂蚁”毕竟不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就如“朋友的朋友”毕竟不是“ 朋友 ”。
TOP
57#

音乐成为发泄个人委屈的渠道?那么那些没有委屈的或者没有立功的人是不是就没有听音乐的必要了?  
——————————————————————————————————————
举例说明有必要穷尽一切吗?
TOP
58#

——————————————————————————————————————  

--------------------------------------------------------------------------------
TOP
59#

杰长老!九袋长老也,德高望重,年龄不可妄测!!!应不是活力四溢的小年青,但又确是活力四溢的小年青,又确是德高望重的杰长老!!!无可名之,只能惊呼“年青老革命”!!!不敬之处,万望海涵!
TOP
60#

“教科书上抄来的那些东西,既没价值,也没有意思”这观点值得商榷,专家耗毕生精力所著,竟成“既没价值,也没有意思”??
   您认为“有价值,有意思”的是?????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