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EMI(HMV)艺术家、历史图片连载介绍 [复制链接]

查看: 15794|回复: 93
1#
英国的HMV公司(EMI的前身)是最早的商业录音公司,在其100多年的历史里面,曾经为很多明垂青史的音乐大师留下了珍贵的声音档案。

当然,任何时代都有好的艺术家,也有不成功的艺术家。在旧时代为EMI录过音的音乐家也有许多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被历史所淘汰了。当今有些年轻的音乐爱好者赶潮流,只认、只听新近的年轻音乐家,缺乏对前辈艺术大师的认识;同时也有一些爱乐的朋友,总以“任何东西都是旧的好”的奇怪念头为起点,只买、只听所谓黄金时期的录音和制品,而对新生的事物抱有偏见——这些都是不全面的音乐欣赏方法。另外,也不要死抱着严格的古典作品,须知亲近繁殖必定自取灭亡。那些认为最永恒的仅仅是巴赫莫扎特的论调,只是一些不懂得作曲的爱好者在一厢情愿而已。

因此在这个帖子里面,将陆续介绍各个时期,曾经在HMV-EMI公司录下过声音的音乐家,我们将看到,以前很美好,但今后也会更美好。

我的设想是每天介绍一位。图片资料来自Peter Martland所著《Since Records Began - EMI The First 100 Years》一书,来源自EMI档案库。

今天介绍的是波兰钢琴家Ignacy Paderewski:
[upload=jpg]Upload/2004111415301575375.jpg[/upload]

这位可是集钢琴家、政治家为一身的传奇人物。他1878年毕业于华沙音乐学院;稍后前往维也纳拜Leschetizky为师进修。他的琴艺当时震惊欧洲的音乐界。圣桑在听过他的演奏之后,赞誉道:“他是一位弹奏钢琴的天才。”

Paderewski于1911年在瑞士首次为EMI录音,主要是肖邦的圆舞曲(HMV 045529、HMV 045530)。在1914年Paderewski退出演艺界投身于政界,但是他在政界的能力明显不及他的钢琴技术那么好,所以1922年他重回音乐厅。

1940年他加入了当时处于被德军流放的波兰政府,1941年逝世于纽约。
最后编辑felixcat
分享 转发
TOP
2#

这是1931年的时候,EMI位于伦敦市郊的Hayes工厂的全景图。

[upload=jpg]Upload/200412615122194512.jpg[/upload]

该厂区占地庞大,自带发电厂、运输铁路,全盛时期拥有7500员工,他们都是8小时一班,三班倒式工作。虽然如此庞大的一个厂区在20-50年代制造了无数的78转唱片,但是从1952年开始,由于EMI要开始生产45转和33 1/3转的LP唱片,市场需求量极大,使得如此庞大的厂区都无法满足要求,所以到1960年为止,EMI完全废齐掉这个工厂,在也是Hayes的Uxbridge Road开辟了一个更大的生产工厂和调度中心。

但是这个工厂后来又重获新生——1973年,由于要生产卡式磁带,这个工厂又重新被启用。
TOP
3#

felixcat 在 2004-12-6 15:44:28 发表的内容
每个时代都会有它的人文特性,我们也不能过多强求了,呵呵。


赞同。所以很多有些人看不惯的事实我觉得是合理的。
TOP
4#

科研兄说得没错。的确在70年代之前,几大公司所生产的密纹古典唱片,其产量要远大于现在CD的产量,并且在二手市场里流通的LP也远远多于CD。

每个时代都会有它的人文特性,我们也不能过多强求了,呵呵。
TOP
5#

上面那幅图只照到了厂区的大部分,下面这幅图展示了厂区的全部:

[upload=jpg]Upload/200412615284512916.jpg[/upload]
TOP
6#

我的CD、DVD多数都是在HMV购买的,我只知道HMV是一间唱片铺。
TOP
7#

好象那句英文写的很别扭,好象不应该这样翻吧?
TOP
8#

好图.
TOP
9#

搬个凳子来听讲~
TOP
10#

呵呵谁说“小双张”在CD时代才出现?请看看这个:

[upload=jpg]Upload/2004111622333092689.jpg[/upload]

广告上写着:没有比Zonophone更便宜的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