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发烧音频讯号线
在音响界除了讲究功放、音箱、音源等设备外,对信号连接的线材也颇为讲究。每条线的价格在百元至千元甚至百万元的天价,对此有人则不以为然,认为为了改善音质将钱和精力投在线材上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甚至认为线材对音质的改善非常微小,和它的价格相比严重不平衡。那么信号线究竟对音质的影响有多大呢?其实如果您不是一个音乐迷或你的音响设备的 等级太低,千万别花冤枉钱去买这些高价的音响线材,因为如果你的扩大机对音乐表现力本身就先天不足,那么使用一般线材和高价线材的效果是一样的。这有点像给天生 体质不佳体弱多病的人,吃很昂贵的补品一样是没甚么效果的,不过这边所谓等级太低并非泛指平价的音响器材,音响器材价格并不一定等于音乐的品质,也就是说价格低并不表示音响烂 ,就像我们自家的万把元的扩大机和喇叭,我在此打包票,换上好线材肯定会有完全不同的表现,由我们评价上众多的网友响应玩各种线材的心得可以得到证实。音响系统中之导线有以下三 类:1、 电源供应用 ─ 电源线。2、微弱讯号转送用 ─ 音频讯号线、视频讯号线。3、喇叭驱动用 ─ 喇叭线。在此我们将来详细介绍「音频讯号线」。
甚么是音频讯号线
音频讯号线有人称它为标准电平信号线,它是音源与扩大机之间的连接线,它的传输电平在 1V 左右,也是屏蔽型的传输线。音频讯号线它的两头均为 RCA 同轴插头(俗称莲花插头) ,所以被称作 RCA 讯号线。使用于目前市场上出售的 CD 机、VCD机、DVD机、LD机、卡座、调谐器等音源设备,与 HI - FI 发烧 扩大机、AV 扩大机等音频处理/放大设备的连接。这种线使用广泛,属不平衡传输类型,具有一定的抗干能力。音频信号线是由导线和插头两 项基本部分组成,插头要求的是高纯度优质材料制品,能与插座紧密接合,减少接触界面传输损耗。从线材本身角度来讲,材质、纺织方式、长度等不同,会造成各种音频信号线在组合中还原效果的不同。
好线与普通线的差别在那
从表面上看,好的线材与差的线材以直流信号通过的情况下电阻值都非常小,似乎没有个么太大的差异;其实,这对音频而言是错误的。由于音响器材所回放的信号是各种不同频率的交变信号 ,而非恒定不变的直流信号,因此在传输音频信号时,好线材会使所传送的的信号更加的准确,传送的频率范围宽、表现更真实、层次更加丰富;而相对较差的线材所传送的信号则会随着频率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其信号失真的程序也会因频段的不同而各异,两种线材的差别这时会相对明显。
普通线材只是一个把电声信号接通传输的导体,而高级线材除了要达到高传真的目的外,使用材质和制作工艺不同的线材,在音质、音色上还有各不相同的表现效果。发烧信号线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音乐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没有改变 ,但在实际使用中,所有线材都像滤波器,它们存在电阻、电容、电感等,会对通过的信号产生影响,使得信号在传输中形成欠阻尼,损失音乐信息和细节等现象。任何传输电缆都可等效为由电阻 、电容和电感所组成的分怖系统,由于存在电容和电感,所以传输电缆就具有其特殊的频率特性,即对不同频率的信号有不同的时延(亦即所谓不同的传输速率)和呈现不同的阻抗 ,显然这会使信号产生一定的失真。另外,电缆的电阻也会对信号产生损耗,但由于信号线通常都比较短,这种损耗可忽略。
音频信号线的优劣判别
不同材质的线材价位相差极为悬殊,一条普通线(如随机信号线)的售价只有几元,而大截面、高纯导体的顶级线材可以卖到几万元,其成本主要不是材料 ,而是难度极大的工艺。但选择线材须实际一点,绝不盲目追求高价。一般要去判别信号线的优劣,首先您要了解导线对音质影响的因素,影响传送音质的好坏并非纯粹以线粗或线肥来决定 ,一般同轴讯号线的外径很难超过 90mm,有一些讯号线看起来很粗壮,大都是有着很厚的 PVC 层,让线材看起来壮观,实际上对于讯号传输一点也没帮助 。线径的粗细与音质没有绝对关系,关键是线芯与材料结构,有句话说的不错:“不是你把线做的多粗,而是你如何做得让线变粗”。
一般最常用的讯号线是同轴结构,就是我们所称的非平衡讯号线,最中间是线芯,然后是一层绝缘体,绝缘体外围会有一层碳物质导电体,这看起来黑黑好象橡胶一样的物质是会导电的 ,主要是减低电流通过的噪音;再来就是一层由铜芯或是类似的线芯编织而成的屏蔽网,这屏蔽网就是俗称的地线,焊接在接地点后会让同轴线完成一个 回路,然后就是线最外层的 PVC 外皮了,有一些线材为了增强抗噪能力,会再加一层编织隔离网,不过要留意的是多数的隔离网都是装饰用,并不具抗 RFI/EFI 射频的功能 ,只要同轴线本身结构与材料设计理想,隔离网并不是绝对需要,当然,也有货真价实的隔离网,确实能发挥抵抗射频干扰的作用,对于音质要求严格的人是不可缺少的抗噪配备 。音频信号线的的优劣而是由下列三因素共同来决定。
一、导体的材质
导体即导电性很好的材质。在材料工程上,通常以导电度 σe (Conductivity),或是电阻率 ρe(Resistivity),来表示材质的导电性。导体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它本身能提供用以导电的自由电子 ,当金属所能提供的自由电子愈多,金属的导电能力就愈好。
音响器材中各种连接导线是由金属材料制造的,金属导体是有一定的电阻的,而导体的电阻大小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截面积及导体的电阻率。如果导体的电阻越大 ,则对信号的阻碍亦越大,对信号的影响也越大。也就是说,选用不同材料的金属所制造的音响线,其电阻率不同,因而对音乐信号的影响也各有不同。金属材料中金和银的电阻率最小 ,其对信号的影响就较小。再则,在音响系统中其音频信号包含了许多高次谐波,高次谐波的多少往往决定了器材音色的好坏,高次谐波的次数越高传输能量 越小。使用电阻率较大的导体作为信号的传输线,则会失去高次谐波信号,使器材的重放声音色变劣。如果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音响信号线是由电阻、电感和电容群组成的一个分布参数体 ,由于各种信号的工作频率不同,通过导线的速度也不同,因此导线对各种信号所表现的阻抗也不同,因而对各种信号的损耗也不同,此原因也是引起音质变劣的一个因素。由此可见 ,音响线的品质对音响器材的重放效果是有一定影响的。其实声音好坏是架构于主观的认定标准上,无所谓使用最昂贵的导体就能够创造出好声音。
现在一般我们所见的发烧线其本质都不外是铜,有些再加上银的涂层。在物理学上来说铜的传播速度相当快,而银的高频传导能力则比铜更好。一般人耳的感觉对这些是相当敏感的。铜质纯度的差异与声音表现特性有相对关连 ,例如:铜的纯度偏低,表现出来的细部声音分辨率差,声音却会变得比较柔软;铜的纯度偏高,表现细微声音的显像能力高,但是声音会显得坚实硬朗。更进一步说 ,铜质的纯度高,中、低音的表现能力佳,而高音的显应能力减弱,相反的比例在声音上则有互补的变化。
二、 外包屏蔽线的材质
一般认为屏蔽线可有效消除外界电场对内芯传输信号的干扰,从而保证了信号良好地传输。事实上并非如此,即使屏蔽良好的屏蔽线也还会引入一定的电场干扰 ,另外对信号产生干扰的不仅仅是电场,诸如磁场、振动、温度等均可对信号造成干扰,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的程度,与信号线质量和传输距离有很大关系 ,信号线质量越差、传输距离越长,则受到干扰的程度就越大。在单端不平衡传输过程中对于已引入到信号线中的干扰是无法消除或削弱的。在许多情况下 ,这些干扰会有令人察觉的表现,轻则掩盖了一些音乐的细节,造成音乐透明度有所降低,重则引入令人讨厌的交流声及其它可闻的噪声。另外,在单端不平衡传输中 ,屏蔽层也是信号电流的回路,存在着信号电流,当被此传输线连接着的两个系统之间存在着交流电位差时,这个交流电位将直接窜入到信号中。在单端不平衡传输方式中 ,除要求传输线屏蔽良好外,对信号线材质要求也较高,即音质、音色对信号线材质依赖性较大。因此,在不改良传输方式的前提下,要想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主要依靠提高信号线质量。在遇到不得不使用较长的传输线时,再好的线材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这种不从传输方式着手改进,而仅从信号线质量上 要求,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从信号传输方式上着手在许多情况下效果更好。
三、 导线的构造
线材的结构,是线材设计中最巧妙的部份,相同的导体、绝缘材料以及包覆方式,甚至于使用相同的截面积,只要导体的结构不同,声音就会有完全不同的表现。这关键仅在于导体的「集肤效应」所造成。所谓的集肤效应,用最简单 的方式来形容,就是信号频率高的电子在导体中传导时,会聚集于导体表层,而非平均分布于整个导体的截面积中,这就造成了高、中、低频量感分布的不平均 。就过去的线材观念之中,为了避免集肤效应的影响,有厂商使用数百、数千条细如发丝的细铜线制造线材,精神虽然令人敬佩,但比较之后却发现照顾了高频而牺牲了中 、低频,这是因为细线的截面积较小,中、低频段的信号「流通效率」较高频差所致。新一代的设计观念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利用不同粗细、个别绝缘的导体,负责不同频段信号的传输,如此即可避免集肤效应,同时又能够达到全面性的要求。
线材的问题及加料
一般线材最怕的是什么呢?小音量时听感不错,但中、大音量时可能明显感到低音的速度跟不上中、高音,或者是大音量时高音会「抢」出来,造成吵耳 、刮耳的不良声音表现。这原因是什么呢?除了喇叭设计缺失在此不予讨论之外,这些问题的造成原因之一是线蕊的纯度不够高、使用电解铜、再生铜制成的线蕊,另一点和线身结构的绞绕松紧 、角度结构也有关系。
有一些线材为了要让高音「显耳」一点,会在中、高音域加料,让一般乐友有着高音清晰变多的假象,但真正的超高音却延伸不上去。这种线材在 A-B Test、发烧友大车拼时,在短时间之内很容易讨聆听者喜欢,但是买回去之后却发现中、高音的音量变多造成吵耳的副作用,让音响的耐听度明显不足。
怎么选发烧信号线
一、接触性良好
多次插拔后的耐用性好。接触性不佳,容易造成声音或图像信号劣质化甚至断讯,这绝不是消费者所能接受的。而我们在使用各种影音器材时,不免会因保养 、变更摆放位置、换机等不同原因,将线材多次拆下和插上,一条质优的线材绝不能因经过多次的插拔后即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二、极低的传输损耗与良好的屏蔽性能
线材的主要目的是传输信号,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应是将信号真实完整无缺地传输,不因线材本身材质和结构造成信号损耗或出现失真引致声染色。故好的线材本身的阻抗和容抗要与器材间形成良好的匹配,使信号得以百分百的转送。此外,现今社会高度发展,日常生活对电气电子设备的依赖较高,各种电器设备工作时所产生的电磁辐射更是充斥于我们的生活空间,若线材本身的防辐射屏蔽隔离效果不佳,这些电磁干扰、射频干扰等噪声,便有可能干扰到正常的音频和视频信号,产生信噪比劣化现象,这可不是线材使用者所乐意见到的结果。
信号线有方向性?
为什么 RCA 信号线有方向性?有些喜欢追根究底的 朋友们可能会怀疑『信号线顺着箭头接和反过来接不是都有声音吗?这个箭头不是标好看的吧?』,也许有些厂商会表示:这是因为我们的线材里面铜结晶排列如何如何 ;说实在的,假如以此论调来设定方向性比较不切实际,如果是以隔离网「接住」了外界干扰,还要想办法把隔离网上面的噪声快速地「泄放」掉,否则噪声还是会干扰更内层的信号线。以前级与后级之间的连接为例,与后级相比,前级部份较为敏感,因此如果将隔离网上面的噪声向前级释放,受干扰的程度会较为严重,将隔离网只做单端的连接,这么一来,这一条声频信号线的箭头标示就变得有意义了,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在声音所通过的路径上较后面的器材,如果您连接的是CD唱盘与前级,箭头就指向前级;如果连接的是前级与后级,箭头就指向后级。再把重点重复一遍:箭头所指的那一端有焊接隔离网,另外一端则不焊接隔离网,请将剥线后露出的隔离网全部剪掉。
镀金或镀银有用吗?
一些高价的线材常常将铜导体镀上银或金,很多人会问这样是不是会比较好听?事实上镀银或金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可以减缓铜导体的氧化时间,坏处是这更加重了集肤效应 。集肤效应是所有线材的天敌,当电流通过线材导体时会产生电磁层,随着频率增加,电流会愈来愈集中在导体的外层,变成高频电流走在线材导体的外部 ,中、低频走在导体的中间,镀上金或银的导体会使这个现象加重,因为金与银的导电性比铜来的高,此所以集肤效应会愈严重,线材本身就会在高频处衰减 得更厉害,这时实际的听音感觉就会声音在中、低频处变的量感多,所谓的空气感减少,并且声音会变得比较暗沉。.
新线要煲
“煲”线旨在用电流改善线材的物理状态﹐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让各种各样的﹐频率高低不同﹐幅度大小不同﹐宽频谱的音乐信号﹐逐渐地将线材中的分子晶体结构慢慢理顺﹐形成整齐地排列﹐最大限度地减缓音乐信号通过的阻力﹐减少信号的损失﹐让信号尽可能完美地传输到下一级电路中﹐这个过程有如前面说的汽车的磨合﹐必须缓慢地﹑循序渐进地效果才会更好﹐一切操之过急的速成办法恐怕都不好﹐况且﹐通过煲线的漫长过程﹐认真体会线材音质﹑韵味的变化﹐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乐趣啊﹗不同的线材因材质的不同﹐所需要“煲”的时间长短也不同。一般“煲”100 到 200 个小时就开始有明显的变化﹐而有些线材为了得到更好的声音﹐要“煲”半年到一年。线材中就属讯讯号线最难煲﹐因为它走的是最多不超过2V的弱讯号﹐所以大家要很有耐心细熬慢炖。
结论
线材对部分 Hi - Fi 和 AV 发烧友来说,可说是一种又爱又恨的玩意儿。关于线材是否能改变声音,我想大家应该是持肯定的态度,但是对于改变或改善的程度多少,则属见仁见智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音乐的呈现属音响系统内所有器材及线材搭配后所呈现出的最后结果,所以里面任何器材都要有一定的水准才能发出靓声,发烧音响线材并非万能 ,但对各等级的音响组合,只要配以适合其特性的线材,就可将器材的潜能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