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議題:喇叭线 [复制链接]

查看: 8648|回复: 29
11#

音响导线简介   仲敏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引导各位能运用自如地正确地使用音响导线
音响系统的接续导线除了部分专家以外、几乎都不曾加以注意。自从得知导线会影响音质以后、才广受大家的关心、且其程度也愈来愈高。各个相关业者都相续推出各品牌之产品而且各相关杂志也必定每月刊登有关导线的报导与广告。音响迷也因此深受影响而四处试听比较、以便得到可改造成自己喜好之音质的导线。但是在大量、复杂的情报中、何者才是正确?要如何选择才能得到真正中意的导线?则是相当困难!故在购买导线以前请详细阅读『音响导线简介』其中将导线的构造与音质变化之基本关系做了粗略的介绍。希望能帮助各位在选购上、及成为音响迷的途中得到些许的乐趣。
导线音质不仅由导体之材质来决定
使用于音响系统中之导线有以下三种类:
1. 电源供应用-电源线。
2. 微弱讯号传送用-音频讯号线. 视频讯号线。
3. 喇叭驱动用-喇叭线。
此外导线对音质之影响更因为以下三要素之不同而决定音质的好坏、而并非线粗或线肥就一定好。
1. 导体的材质。
2. 绝缘体的材质。
3. 导线的构造。
以上之要素对音质的表现有何差异?概略来说以导体的材质之改善为主、分辨率、音色等则受绝缘体材质和导线之构造二者的支配。
导体的材质之演变过程
音响用导线之材质于1975年代开始被重视。也是从此时开始才了解到导线会影响音质之变化。因而开发出各式各样的导体材质、以下将介绍已商品化之材质。
导体的种类
TPC (tough pitch copper)
一般电线用之电气用软铜线都是此材质。电气分解后之电解铜经熔解、冷却成制造电线所需要之形状、再经返覆抽而成电线用导体。因全部在大气中进行、故含氧量高达300~500PPM左右。
OFC (oxyacid free copper)
无氧铜一采用隔绝空气法所制造而成、含氧量极少 (10PPM以下)导电率较TPC高出0.5~2%。
PCOCC (pure copper by ohno continuous casting process)
单方向性结晶无氧铜一采用日本千叶工业大学大野教授之发明『高温热铸模式连续铸造法』所制造而成画时代的导体材质。因铸模经过加热处理故可得单结晶状的铜线、因使用高纯度无氧铜为原料、不纯物极少、且在实应用之长度上结晶粒数仅有一个、无晶粒界面存在、故在讯号传送上可达无阻力之境界、将损失降到最低、为所有导体中之极品。
OFC无氧铜之高纯度化、推展至今已达7N=7个9(99.99999%)业已商品化。从TPC-OFC所追求的是不纯物之除去的高纯度化、由9的个数之增加就可了解。但是导体改善之主流则是巨大结晶化与高纯度化二者兼顾。故若是7N-PCOCC铜线可达到廉价化、就算达成目标了。
目前只能期待在导线的开发设计上、应用此高价之导体、制造出更完美的导线。
选择导线之方法-(CHECK LIST)确认表
无论是目前已在使用中的导线也好或是想要购买新导线也好、请依下列各项遂一确认才能得到最佳导线。
1.导体材质-主要功能在于能左右分辨率之好坏、所以素材之纯度、晶粒之大小、还有导体素材为单结晶或是多结晶、由上述三点来决定其等级判断材质的好坏。
2.导体构造-若导体为捻线者、请观察其断面是否为完整之圆形、若是集合捻线法则较差若是同心捻线法(同轴线)则可得完整之圆断面。
3.绝缘材质-绝缘材的材质对周波数之变动有影响、其比诱电率的大小而决定讯号传送的快慢、所以要确认绝缘材之比诱电率是否较小、其周波数是否安定。
4.外层被覆-其硬度的大小与防振效果、使用上的方便性均有关系若实际接触就可了解要采用柔软性较佳者。

试听室内导线的处理方法
因AUDIO用导线为获得最佳的讯号传送而在导体绝缘体与构造方面上有着精心的设计、为一精致的产品、所以在处理上请注意以下要点:
◎ 请勿扭曲、打结
◎ 请用适当的长度(不可过长)
◎ 不可过度弯曲
◎ 避免当一般电源线用
◎ 请勿作铁制机材等用途
◎ 不可使导线的一端打开着
◎ 请拿掉不必要的导线
◎ 导线与导线间请勿任意接合
(涡电流:导线内电流通过时邻近导体会有阻止电流流通方向之涡旋状电流产生。)
成为更加充实的音响迷
外表简单的音响连接导线、为了要完美的传输讯号而必要有如此错综复杂的要素结合、想必令您觉得惊讶吧!优质的导线及配件可协助高级音响器材提升个别之设计风格或改善音质这是不可否认的、而您可因为更了解而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来得到自己想要音质、请慎重选择祈待您因此成为更充实的音响迷且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一导线并非是单纯的导线而已、它更是「扣人心弦」的传播者。
TOP
12#

既要讲实践,也要学理论嘛!
TOP
13#

这么麻烦,不玩了!!!!!!!!!!!!!!!!!!!!!!!!!!!!!!!!!!!!!!!!!!!!!!!!!!!!!!!!
TOP
14#

长了不少见识,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想不明白,(所謂的發燒電源線,是從電源插座到主機(擴大機或 CD 唱盤)的一小段導線,)我没有仔细研究,但感觉这部分线好象都是固定在主机上的,拔不下来啊,回家再研究一下。
TOP
15#

版主是否可以把AWG和平方数的换算也贴出来,因为很多线只标了平方数。
TOP
16#

(三)American Wire Gauge(美國線徑標準)在以太網和xDSL接入網設計中﹐經常會碰到諸如24AWG﹑26AWG等等表示電纜直徑的方法。其實AWG(American Wire Gauge)是美制電線標準的簡稱﹐AWG值是導線厚度(以英吋計)的函數。下表是AWG與公制﹑英制單位的對照表。其中﹐4/0表示0000﹐3/0表示000﹐2/0表示00﹐1/0表示0。例如﹐常用的電話線直徑為26AWG﹐約為0.4mm。

AWG
外徑
截面積

(mm2)
電阻值

(W/km)
AWG
外徑
截面積

(mm2)
電阻值

(W/km)

公制mm
英制inch
公制mm
英制inch

4/0
11.68
0.46
107.22
0.17

22
0.643
0.0253
0.3247
54.3

3/0
10.40
0.4096
85.01
0.21

23
0.574
0.0226
0.2588
48.5

2/0
9.27
0.3648
67.43
0.26

24
0.511
0.0201
0.2047
89.4

1/0
8.25
0.3249
53.49
0.33

25
0.44
0.0179
0.1624
79.6

1
7.35
0.2893
42.41
0.42

26
0.404
0.0159
0.1281
143

2
6.54
0.2576
33.62
0.53

27
0.361
0.0142
0.1021
128

3
5.83
0.2294
26.67
0.66

28
0.32
0.0126
0.0804
227

4
5.19
0.2043
21.15
0.84

29
0.287
0.0113
0.0647
289

5
4.62
0.1819
16.77
1.06

30
0.254
0.0100
0.0507
361

6
4.11
0.1620
13.30
1.33

31
0.226
0.0089
0.0401
321

7
3.67
0.1443
10.55
1.68

32
0.203
0.0080
0.0316
583

8
3.26
0.1285
8.37
2.11

33
0.18
0.0071
0.0255
944

9
2.91
0.1144
6.63
2.67

34
0.16
0.0063
0.0201
956

10
2.59
0.1019
5.26
3.36

35
0.142
0.0056
0.0169
1,200

11
2.30
0.0907
4.17
4.24

36
0.127
0.0050
0.0127
1,530

12
2.05
0.0808
3.332
5.31

37
0.114
0.0045
0.0098
1,377

13
1.82
0.0720
2.627
6.69

38
0.102
0.0040
0.0081
2,400

14
1.63
0.0641
2.075
8.45

39
0.089
0.0035
0.0062
2,100

15
1.45
0.0571
1.646
10.6

40
0.079
0.0031
0.0049
4,080

16
1.29
0.0508
1.318
13.5

41
0.071
0.0028
0.0040
3,685

17
1.15
0.0453
1.026
16.3

42
0.064
0.0025
0.0032
6,300

18
1.02
0.0403
0.8107
21.4

43
0.056
0.0022
0.0025
5,544

19
0.912
0.0359
0.5667
26.9

44
0.051
0.0020
0.0020
10,200

20
0.813
0.0320
0.5189
33.9

45
0.046
0.0018
0.0016
9,180

21
0.724
0.0285
0.4116
42.7

46
0.041
0.0016
0.0013
16,300


由表中歸納出的AWG與英吋的關係如下﹕

 AWG = A lg inch - B

其中﹐A=-19.93156857﹐B=9.73724。
最后编辑leslie
TOP
17#

外徑 公制mm  英制inch  截面積 (mm2  電阻值 W/km





22    0.643   0.0253   0.3247   54.3
TOP
18#

回了嗎?
TOP
19#

哈哈,我简单总结一下几大要点
1 主要介绍的是铜材线,OFC比较普遍,真正4N已经质量不错,6N、8N有吹牛之嫌
2 RCA音频线:
a 接头很重要,常见铁制(不推荐),铜制镀金比较好,最好用银合金(难买)b 屏蔽很重要,一定要有
3 喇叭线:
a 线径 4平方已不错了,多股线不错
b 长度 2米左右为宜
c 使用时不要弯曲,打结等
4 电源及发烧电源线:
电源处理很重要,功放和音源,解码等要分开,独立拉线。任何隔离变压器或滤波器对音响系统都有正面和负面影响两方面,如家里电压稳定,供电充足,不推荐使用。
电源线:不必太苛求,够粗就行,一般6平方即可,单芯和多股线对音质略有影响,單芯線比多芯線速度快些,低頻控制好些,聲音密度也大些;但是在電壓偏高的情況下就有點過了;多股则反之。


总之线材不可迷信,也不可忽视。


同时友情帮顶:)
TOP
20#


发烧喇叭线
  从扩大机到扬声器之间是靠着喇叭线来做连接。需知音源、扩大机和喇叭这三者之间,必须要依赖各自的电器参数相互作用,才能完成系统的频率影响及特性 。虽然一般扬声器只呈现一个额定电阻(4~8 欧姆) ,但其工作时阻抗是会变化的,所以喇叭线给予扬声器的电讯号,要使扬声器在转换输出声音讯号时能尽量呈现平坦的频率响应。当然,扩大机输出阻抗中还有感抗的成分必须要考虑,导致这三者之间的匹配问题相对的重要起来;那么烧哥们替系统慎选一组合适的喇叭线 就成了不可忽略的工作。由于喇叭线传送的是功率信号,因此不会有太大的信号损失,在客观条件上只要能要求喇叭线具有极为优秀的导电性能,要有优秀的导电性能,此线材必须具备极佳的传送能力。目前用来衡量这两点的主要技术指针是 N 值与导线股数。发烧线选择的主要根据是:在连接线上的功率损耗越小越好,以及尽量不降低扩大机的阻尼系数最好。
  喇叭线负责将扩大器处理过的声音信号,传导至喇叭单体转换成声音,假如你未慎选喇叭线,纵使你有相当高级的后级,就算扩大器可以再生 10~25KHz 的音频,能传到喇叭吗?扩大器有很好的动态表现,可能在喇叭上听到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线材本身的阻抗、磁场效应以及不同的音频在线材中的速度不同,这些原因常会导致扩大器和喇叭的效果大打折扣,但我们却常怪罪 于硬件器材不好,也许因此而更动所有器材,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和金钱。
发烧喇叭线所使用的铜线
  发烧线材品质的好坏,导体材料的传输效果可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最常用的导体材料是铜,其次是银,当然也有用非金属材料如碳纤维来作导体材料。一般常用于发烧线材的是高纯度 的铜,分为无氧电解铜(OFC)、LC-OFC 铜、无氧单结晶体铜(PCOCC)及 Super Pcocc 铜,依据纯度来分有4N、6N、7N、8N。N 值是反应喇叭线在制作中所使用金属纯度高低的参数。目前普通的喇叭线所用金属的纯度应在 99.99% 以上,在表达 99.99% 时,习惯上称一个 9 即为一个 N,99.99% 即为 4N,而 99.999% 称为5N,99.9999% 叫做6N……。现在市场上高等级发烧级专用喇叭线的纯正度一般在 6~7N 以上。
  OFC 中文称之为无氧铜,因为在冶炼铜的过程中,不加入氧化物及避免了氧化所生产出的铜线,纯度为 99.995%。OFC 铜材中具有较长的颗粒,LM 约为 400 个左右,这样可以令性能得到改善和进一步减少失真,一条 OFC 铜线的声音比采用高纯度的普通铜作相同设计的线材更为清晰平滑及动态更大。LC- OFC 铜线其纯度比 OFC 无氧铜略高,但仍在 4N的范围内,但导电特性要比 OFC 铜好。PCOCC 铜是由 OCC 冶炼法抽丝出的高纯度的铜。PCOCC 的特点就是铜结晶体大,铜的纯度则提升为 99.996%,导电性当然是提升得更为理想。PCOCC 线材具备了信号传输上的重要特性,它在传输方向上达到了最小杂质的影响,极少或无颗界限,具有平滑的表面和特性的柔顺性,因而可以传送极为清晰的信号。Super PCOCC 则是将铜的纯度提高到 99.997%(6N),其杂质含量更低,导电性当然比 PCOCC 铜更好。
N 越多越好吗?
  N 是英文 Nine 的简称,Six Nines Coppe = 99.9999% 纯度的铜 =6N 铜,这是约定俗称的说法,这其中也衍生了一些问题,由于很多天价的喇叭线标榜采用高 N 值的铜线,强调其铜的纯度比其它的线材高一等,久而久之 N 就变成判断喇叭线发烧与否的重要性指针。记得前阵子有发生一个案例:有 位烧哥花了数万元买了一对发烧喇叭线,经实际连接使用过后感觉音质并没有起色,于是怀疑线材铜的纯度,他将该线材送到材料科学研究所检验,结果是它的纯度比一般的铜线还不如 ,他不甘损失一怒告到法院去,结果烧哥输了,因为线厂的老板说:谁说6N是 99.9999% 的意思,那是只是该线材的型号(编号),下一条叫7N ,或是8N,又或是9N有何不可吗?
  喇叭线纯度越高越好吗?答案是:不一定的,例如超时空的顶级线就是合金材料。合金材料够7N吗?不够,连4N都不够,但其音质比有些高纯铜材料好得多 ;再例如,美国线圣(AQ)的水晶系列喇叭线天下闻名,同样是由非高 N 值的材料所制成。大多数发烧初哥受商业广告宣传的误导,片面迷信高纯铜材料制成的喇叭线,4N、5N 还嫌不够,到处去找7N 的喇叭线,其实6N与7N的差别是百万分之一与千万分之一的差别 ,仪器的极限也不过是万 分之一的分辨率,人耳是否分辩得出电流是流过6N或7N的线,我 个人是抱着存疑的态度。示波器、频谱仪决非人的眼、耳能比的,人耳的分辩率是有限的,而铜的冶炼技术不断的进步,相信不久9N、10N 就会出现,至于音响发烧线是否有必要随着高 N 铜的开发一味的跟进呢?这恐怕就是见人见智了。
多股导线
  喇叭线中金属导线在传导各频段频率时所传送信号的速度是不一样的,特别是某些频率的信号沿导线表面的传送速度与其沿导线轴心的传送速度亦有微弱的差别。因此 ,为了使从扩大机一致的传送效果,同时进一步提高线材的导电能力,每根喇叭线多配以多股导线盘拧制而成,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喇叭线的传送质量。一般 而言,在 N 值相等时,股数越多线的传导能力越强 ,线阻(阻抗)越低,传导速度越快。
技术的角度看喇叭线
  喇叭线作为传输电流的载体,首先考虑的当然是它的电阻,因为电阻越小线材的损耗也就越小,根据电子学中导体的电阻公式 R=ρL/S,要减少电阻”粗”是最直接的方法,过细的导线显然不会有好结果,因为细线的电阻大,更多的功率将消耗在导线的电阻上,低音的损失尤其严重。粗的导线可以使电阻变小,通常认为导线上的损失(插入损耗)在 0.5dB 以下是可以容忍的。从扩大机输出到扬声器的这部分电路中,喇叭的阻抗、导线的长度、导线的粗细都很重要,一般的做法是根据导线长度和喇叭阻抗来推算出导线的粗细。
  电流有集肤效应。也就是说高频电流走铜丝表面,低频电流走铜丝中间。为了增加金属线表面积,股数要多;为了增加截面积,铜线要粗。喇叭按 4 欧姆算。大音量时,瞬态电流可以达到 10安,保守的讲,至少需要2个平方的线材才能接近满足瞬态要求。
  下面的数字显示 100 英尺(约30米)导线的线径 、扬声器阻抗和插入损耗之间的关系。例如 30 米 18 号线,4欧姆阻抗扬声器 ,插入损耗是 2.5dB 够大的了。大家 要知道,3dB 的损失就意味着扩大机的输出损失一半!
10 AWG:4 Ohm = .44 dB﹐ 8 Ohm = .22 dB﹐ 16 Ohm = .11 dB
12 AWG:4 Ohm = .69 dB﹐ 8 Ohm = .35 dB﹐ 16 Ohm = .18 dB
14 AWG:4 Ohm = 1.07 dB﹐ 8 Ohm = .55 dB﹐ 16 Ohm = .28 dB
16 AWG:4 Ohm = 1.65 dB﹐ 8 Ohm = .86 dB﹐ 16 Ohm = .44 dB
18 AWG:4 Ohm = 2.49 dB﹐ 8 Ohm = 1.33 dB﹐ 16 Ohm = .69 dB
喇叭线材的长度
  正如前面所说,喇叭线应以控制力强、声音清纯者为上上之选,从而彻底发挥出许多难以伺候的扬声器的潜力。理论上,线材应以短的能获得更佳的效果。不只一次有发烧友询问:喇叭线是否在一个指定的长度里表现特别好?并指出这与声波的长度有关 ...  等等。不同的频率会有不同的波长,而且彼此相差甚远,那么一条喇叭线如何去“迎合”不同波长和决定其“应有”的长度?再者,波长和喇叭线传递风马 牛不相干,故可视为神化一则。
  过去,英国音响界提出应取长信号线与短喇叭线;亦有反对者则持相反的论点,二者究竟谁对谁错?先论前者,基于扬声器单元的活塞动作,会明显的受制 于扩大机的阻尼系数值。假若喇叭线存在较大的阻力,便会大幅度拖低功放的阻尼系数,令声音肥肿不受控制,严重程度比信号线更甚;至于持后者的理论,却相信接驳于较前端的信号线(相对于喇叭线而言),由于接近信号源,假若信号于中途存在任何扭曲或改变,经放大后可能将此失真加大数百倍,故宁取短信号线和长喇叭线。事实上两派各有论据,不能说谁对谁错,总之信号线与喇叭线皆越短越好,起码自身的失真会尽量减少。
  对于喇叭线作为一个影响声音的环节,从 HI - FI 这个角度出发,就应该是 线材越短自身的影响就越小。但喇叭线过短则无法适当的摆位,会导致左、右声道分不清,声音模糊,所以选择一个合适长度的喇叭线是绝对必要的。其实喇叭线就好比 扬声器中的分频器,是一个非用不可的累赘,缩短喇 叭线会使低音浑浊,从任何物理学上解释也不能解释得通;相反的,过长的喇叭线由于内阻相应增大, 必会导致低频变差。在没有高素质喇叭线的前提下,线材肯定是越短越好,对声音的影响就越小。有人喜欢“把喇叭线的音色调和增加到声音中”,所以喜欢把喇叭线留得长长的,以便在系统中多增加一些喇叭线的特点。这是一个另类玩法 ,不能完全否定这种玩法,因为玩音响的旁门左道很多,有些理论上无法解释的东西 ,在实际中真的可能是有效的,比如你的系统声音尖锐偏亮,中、低频薄,那么通过使用长长的声音丰厚的喇叭线,有可能是会改进的,这就是一种校音技巧的问题了,所以不能完全否定。但是这毕竟是下下策,如果你的系统很中性平衡,如果也使用了这样的长喇叭线,那声音不就浑暗发蒙了吗。所以无论怎么说,中性、平衡、无或少渲染,才是我们发烧友所提倡追求的。从这个概念上来说,你自己应该能够明白喇叭线到底是越短越好还是越长越好了。依我家的 ”VT-3S + ND-100”来反复的试验结果,1 米到 2.5 米最合适。
结论 :
  线材毕竟是一种无源的器材,不会对声音带来质的变化,不要对线材的祈望太高。有些发烧友将线材视为音响的灵丹妙药,认为什么问题都可以透过更换线材来解决的观点是十分错误。再高级的线材对普通器材也是无济于事 ,不要盲目地去升级你的线材;而且线材与音响器材的搭配也有很大的关系。搭配不当也不能充分发挥线材的威力,但我们一定要记清楚,音响器材始终是主要的这个基本点。好的音响器材,也得要有好的线材匹配,才能让音响发出它应有的好声音。线材也是音响器材之一,不该是附属品,若只把线材当成音响的附属品,而不能搭配适当的线材来使用,相对的恶性循环下,一套音响的品质势必越来越差,也不可能得到一套好的音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