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版主非常发烧之选(十)-欧博ERIC-1书架扬声器 [复制链接]

201#

真实谎言 在 2004-6-19 0:55:12 发表的内容
刘罗锅 在 2004-6-19 0:45:24 发表的内容
这是欧博自己制造的单元吗?还是从哪里进口的?


1.肯定不是。2.肯定也不是。
为什么?1.没有技术、经济及形成规模生产后的营销能力。2.若是真进口还不大肆张扬?现在则恰恰相反:从前是以标榜使用国外著名单元为卖点,而现在似乎高明了点——以母鸡蹦上枝头变凤凰的“灰姑娘”传奇赚同情。但千变万变法却不变——挣钱,还要捂住某处。




故很多DD在国外卖天价的信息满天飞!!!

我们清醒点吧

须知音响音乐都是人家的强项啊!!!鬼佬有几个会用XX万买个在国内卖XX千的DD呢??????要做我也会:找几个托在X外国X店前门排队买,再由后门。。。。放回。。。。信息满天飞。。。。然后主攻国内市场改型兼升价(鬼佬买断板权)!!!
最后编辑VV
TOP
202#

[quote]eric 在 2004-6-19 0:20:31 发表的内容
今晚把ERIC-1后面的短路插换成金宝4TC做成的短路插,声音效果有约10%左右的提升,频宽更加舒展,密度也加大了。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619017364489.jpg[/upload]
用金宝4TC作桥?此线声音特点是:高频延伸不够细腻,锐利感是有了,但可以说是比较偏冷的感觉,中频偏慢偏薄,而低频就是号称收得比较紧,事实上要此线出比较松容的低频,是不切实际的。用此线作接线柱连接桥,而把喇叭接线头接在低频网络输入端子上,这样出来的效果,可以断定:高频量感是上去了,但不够细致细腻,高频延伸不够尽,线条不够纤细,这只能是没有层次,只有亮度的高频。
接线柱应该不是WBT真品,是仿制品来的。
TOP
203#

呵呵,好,接着来,接着往下说。
TOP
204#

e版,你就多推荐这类烂器材吧,你的信誉度会更高,呵呵。
TOP
205#

低频:几乎没有,且没有解析力。
以Tutti! - Nicolai Rimsky-Korsakov, Dance Of The Tumblers一曲试听,00:23秒处强击大鼓的口径似乎小了几圈且下潜及力度的表现均有明显的缺失。在1:26起的大鼓声至1:30止的低音提琴和弦,Eric-1在分析及空间营造能力上也显不足;鼓声的延绵及低音提琴和弦鸣奏声的此起彼伏感并不能直接且清晰地被聆听者所感知……
中频:用胆机推+OPER2.2仍然欠缺密度;还好,至少不刺耳。
以Salvatore Accardo, violin; Paganini - Rondo.Allegro spirituoso-dal Concerto per Violino e Orchestra n.1,op.6试听,在0:00 - 0:10独奏小提琴背景伴奏之小提琴组轻勾弦处,Eric - 1的中频密度明显不足够,一个正常编制的管弦乐队的整组小提琴的齐奏居然如此稀拉!基本上无法正常体现那份应有的沉稳、凝重与整齐划一感……
高频:延伸不足、线条不清晰。
同一曲目中5:42 - 6:00处一弦高位揉弦,琴声缺乏向上无尽延伸的那种透明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iry极度匮乏的主观表现!以Ramsey Lewis - Hark the Herald Angels Sing试听,1:26 - 1:40处钢琴高音键区的一串连续性柔击滑动音符,从成像、聚焦度的角度上看,缺乏那种由音场外部向内滑动的主观感觉(演奏此曲时钢琴是靠右设置的,低音键区靠外而高音向内);产生此负面状况的原因有二:一、扬声器的高频延伸不足够,形成不了所谓连贯性或线条感。二、扬声器在此空间内的设置与摆放不当……
场感:整个音场靠前,深度不够、高度不够、成像较大。
以Schumann - Missa sacra op. 147 [Agnus Dei]试听,不知道是因为设置、摆放有问题,还是此箱与系统的相位出现了状况,此合唱中男中音区段的位置不是正常地出现在女高音组的后排偏高偏右的位置上,而是与女声部挤在了一块并向聆听者推出来!相当别扭的一种音场表现,而贯穿全曲的人声合唱居然没有一个人的身高可以高于扬声器顶端之上的,这也很不正常……
特点:听久不累,但有点闷。
作为炒菜做饭时的BGM还凑合,至少平衡度在厨房里的感觉应该还很不错、不太吵,也很斯文。至于听着“闷”这个问题,是因为她不能为本已闷透了的生活泛出应有的涟漪;既然是这样,倒还不如公司里“更衣”时头顶那不厌其烦的Kenny G going hone!
ERIC推荐的ERIC-1还不算太黑,如果成交价在3000左右还过得去。
以上除去缺点就是优点。
TOP
206#

eric 在 2004-6-18 22:47:54 发表的内容
哦,还试过其他搭配吗?谢谢你对eric-1这么仔细的试听。


不知道是谁说的,一套Opera的声音会更佳!
不客气,本人仅是稍尽本分、虚尽职守了一点儿,对得住自己的良心罢了。
TOP
207#

这是欧博自己制造的单元吗?还是从哪里进口的?
TOP
208#

终于看到一份很详细的评测报告了!!!!!
TOP
209#

masterbee 在 2004-6-19 17:50:12 发表的内容
下午听了一下,通透细腻,低频的下潜和力度不错,量感也比较充足,能比较准确的还原钢琴,音场宽广但比较靠前。以我的标准,人声稍薄了一点儿。


同意S兄评价。表现不错,但无意外惊喜。
翩美的搭配比新德克有可闻的优势,尽管后者外型硕大。
斯巴克的 MT-12 和 CDT15A 也是个值得推荐的搭配,E版也曾会心的说:几好啊。
TOP
210#

今晚把ERIC-1后面的短路插换成金宝4TC做成的短路插,声音效果有约10%左右的提升,频宽更加舒展,密度也加大了。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619017364489.jpg[/upload]

ERIC-1声音好我想应该首先归功于6.5寸低音单元所用的特殊纸盘,使声音有类似使用SCAN 8545皱皮纸盆单元那样的厚实感和重量感。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6190202043196.jpg[/upload]
TOP
211#

eric 在 2004-6-18 23:29:08 发表的内容
如果就如真大侠所认为的声音表现,ERIC-1别说3000元,白送我也不要了,留着给国家创多点外汇吧,哈哈。


又不是国营企业,谈何创汇?“白送给我也不要”,有此结论也不足为怪!这样的产品还是拿出去骗外国人好一点儿,只怕又玩什么出口转内销最新特别版那就不地道了。

照片里的喇叭线也不便宜吧?能用上WBT比箱子还贵?
TOP
212#

大家还是看看哈市韩对欧博的评论吧!真是谎言与ERIC对ERIC-1的争论都不错,只是有些过激,3900的价格决定了它的素质。自古价格与价值都是平衡的(个别出外),也许它价值10000但是JS就要卖3900(这样的事对我们来说越多越好,^_^),不管它在国外麦多少钱,但是在国内卖3900,那肯定是符合市场需求和定位的。哈市韩的经历也许是个别但也反应了商家、厂家缺乏诚信,不论是做人还是做生意诚信是第一位,新的合同法已将诚信提高到很高的程度,没有诚信就没有前途,市场经济同样如此。我在国外呆过一段时间,诚信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部分,再看看我们自己国内的诚信程度,这使我这名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人感到汗颜。再者有些音箱初听非常好,但是随着时间会变得平庸,有些音箱初听不错但不如想象中的好,但是越听越离不开它,我想后者才是好音箱、才值得拥有。不经过一段时间的试听盲目下结论都是不负责任的,也非爱好音乐的烧友所为,提倡诚信不但是现代社会的要求,对广大烧友同样重要
TOP
213#

为3900的音箱投入数倍与它的放大器和器材,我想有些杀机用牛刀了,这样的配置配备更好的音箱会有比ERIC-1更为出色的表现
TOP
214#

希望有一天能看到我们国产的HIEND音箱,从箱体、单元到分频器、脚架,而不是藏着、掖着、隐瞒些什么
TOP
215#

顶!
最后编辑老胆
TOP
216#

我顶上去!!!!!!!!!!11
TOP
217#

上不去有没搞错,再顶............................
TOP
218#

我再顶
TOP
219#

好东西,,,,GOOD
TOP
220#

[quote]真实谎言 在 2004-6-18 17:34:50 发表的内容
低频:几乎没有,且没有解析力。
以Tutti! - Nicolai Rimsky-Korsakov, Dance Of The Tumblers一曲试听,00:23秒处强击大鼓的口径似乎小了几圈且下潜及力度的表现均有明显的缺失。在1:26起的大鼓声至1:30止的低音提琴和弦,Eric-1在分析及空间营造能力上也显不足;鼓声的延绵及低音提琴和弦鸣奏声的此起彼伏感并不能直接且清晰地被聆听者所感知……
中频:用胆机推+OPER2.2仍然欠缺密度;还好,至少不刺耳。
以Salvatore Accardo, violin; Paganini - Rondo.Allegro spirituoso-dal Concerto per Violino e Orchestra n.1,op.6试听,在0:00 - 0:10独奏小提琴背景伴奏之小提琴组轻勾弦处,Eric - 1的中频密度明显不足够,一个正常编制的管弦乐队的整组小提琴的齐奏居然如此稀拉!基本上无法正常体现那份应有的沉稳、凝重与整齐划一感……
高频:延伸不足、线条不清晰。
同一曲目中5:42 - 6:00处一弦高位揉弦,琴声缺乏向上无尽延伸的那种透明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iry极度匮乏的主观表现!以Ramsey Lewis - Hark the Herald Angels Sing试听,1:26 - 1:40处钢琴高音键区的一串连续性柔击滑动音符,从成像、聚焦度的角度上看,缺乏那种由音场外部向内滑动的主观感觉(演奏此曲时钢琴是靠右设置的,低音键区靠外而高音向内);产生此负面状况的原因有二:一、扬声器的高频延伸不足够,形成不了所谓连贯性或线条感。二、扬声器在此空间内的设置与摆放不当……
场感:整个音场靠前,深度不够、高度不够、成像较大。
以Schumann - Missa sacra op. 147 [Agnus Dei]试听,不知道是因为设置、摆放有问题,还是此箱与系统的相位出现了状况,此合唱中男中音区段的位置不是正常地出现在女高音组的后排偏高偏右的位置上,而是与女声部挤在了一块并向聆听者推出来!相当别扭的一种音场表现,而贯穿全曲的人声合唱居然没有一个人的身高可以高于扬声器顶端之上的,这也很不正常……

******  特点:听久不累,但有点闷。********
非常同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