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旋律兄相赠的“响尾蛇保险”比之后,经过10数小时的“煲炼”,心急的我马上展开了与rgs11om兄的“至高保险丝”的较量,希望找到一条“十全十美”的“保险丝”,为了公平起见,我也是用了一条只玩过10个小时左右的“至高保险丝”,从外观上看出(欠相机拍图),“响尾蛇”是铜镀银丝,“至高”是铜丝。播放的CD是《麦田之歌》、《小提琴大师》、《天龙HIFI小提琴》、《Round-Up“万宝路”》、《雨果发烧十》、《罗文.俄罗斯创世纪音乐会》、《龙腾虎跃》。
为了严谨起见,实行每听一首曲就换“保险丝”作比较的做法,经过一个下午的较量,得出的结果是——
“响尾蛇”在人声的细腻、音域方面明显比“至高”优胜,“至高”在人声饱满、感情方面却又比“响尾蛇”特出。
论堂音和合唱团的阵容,“至高”的表现比“响尾蛇”要丰富和宏大。
在表现小提琴的高音区时,双方音色实在难分伯仲,但琴腔感“至高”的表现是当仁不让,“响尾蛇”略显单薄了一些。
“响尾蛇”令交响乐中的铜管乐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场面、气势却是“至高”一马当先。
锣鼓响起,“响尾蛇”槌槌干净利落,弹力十足,“至高”表现有点拖泥带水,但拳拳到肉。
“十全十美”的“保险丝”还是未找到,“响尾蛇”与“至高”个人感觉是两种不同的风格,都是难得的好DD,如果真如1+1=2就好了。
换啊换,搞啊搞,现在,偶然回复原来的原装配搭,听后不禁哑然失笑。
怎样调配“保险丝”,令她们将自己的系统达至个人的最好感觉......成功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