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大家都说斯巴克的胆机没胆味? [复制链接]

查看: 29860|回复: 142
81#

堆堆 在 2004-2-22 9:55:07 发表的内容
像马兰士七这样的经典胆机,换上国产胆是不是就没有胆味了?您试过吗?


马兰仕7原装跟机应该是"德律风根"12AX7.我手中只有一支朋友出让的滑屏12AX7胆,一直不舍得用.关于你问的换上国产胆是不是没胆味?我不清楚你所说的胆味标准如何?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插上"德律风根"12AX7的马兰仕7声音风格是清甜,飘逸,每个细腻的音符都能清晰地表达出来。国产“曙光”胆,可能是全新胆的缘故吧,它的声音明显比同音量点数的大许多,弹跳力不错,音色上有点蒙笼的美。
由于我机内用料非常好,许多名牌机难以作战。像“SPARK”“山灵”“大派”等总不可能用“MIT”RTX电容作交联电容吧?电阻用几十元一枚的“C”,“AE”。他们厂家用红色“WIMA”为什么明知道红“WIMA”声音线条粗犷,他们还要用?因为他们觉得已经够用了,而且才几元成本,初哥跟本听不出分别,别浪费了。
你试换上黑“WIMA”你将会发现它又高贵又大方,声音细腻动人,跟本一个天一个地。当然价钱相差很远。
TOP
82#

斯巴克胆机的风格就是那样,欧博胆机普遍较浓声,也是品牌风格。产品要有自己的风格,不能象墙头草

我很喜欢斯巴克产品的工艺和可靠性。
TOP
83#

我不喜欢spark,先抛开声音不谈,单外观设计就透着俗气,个别机型简直俗不可耐,就像广东的某些暴发户.
当然它的工艺也许不错,就像广东家具一样.
TOP
84#

一台机的音色最大程度取决于电路形式,其次是非标准件例如输出牛之类,对标准件例如胆管、晶体管、电容电阻之类,只要型号一致或数值相同或结构近似,影响不大,换胆如换机之类的东西,除非是换不同型号的胆,否则似有夸大其词之意,如果同是12AX7,不管哪国哪公司生产,只要标此型号,特性必非常相近,声音也变不到哪里去,这是工业生产的基本要求,型号一致特性一致。如果有如换机一样的分别只能说明其中必有一只胆是“烂鱼充数”的。但如果换不同型号的胆,那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无可比性,就象你做我的工作与我比熟练一样。
TOP
85#

左边的是斯巴克TA30三越版,用EL34推挽,12AX7+12AU7前级管
与原版机相比:
换了全套的俄罗斯EH管,后级的EL34EH,前级的12AX7EH,12AU7EH。
耦合电容换了德国的黑威码。
滤波电容换了日本的进口名牌高速电容,斯巴克高级机上的品种。
后面的接线柱换了。
中间的是MELODY SP3,5881推挽,前级管是美国和德国的古董管,12AX7+6922+12AU7.
右边的欧博的100SE,也是EL34EH管推挽,前级是6SN7+6922。
TOP
86#

斯巴克专卖店的机都是垃圾,只有每次音响大展的时候请过某些调音高手对个别机器作过修改,所以每年到广州“白天鹅”音展听到的声音跟专卖店的相差悬殊,同型号不同声音表现。
TOP
87#

KCL 在 2004-2-22 3:01:11 发表的内容
shendiaoxia 在 2004-2-21 16:14:55 发表的内容
斯巴克专卖店的机都是垃圾,只有每次音响大展的时候请过某些调音高手对个别机器作过修改,所以每年到广州“白天鹅”音展听到的声音跟专卖店的相差悬殊,同型号不同声音表现。


如果斯巴克能請到某調音高手對個別機器作過修改才在“白天鵝”音展中展出,即斯巴克認同那修改可提升機器的整體質素,那為什麽不干脆就把修改用在產品上呢?答案非常簡單,斯巴克根本就沒有請過什麽高手,廠方根本就認為產品已很完美了。


调试胆机声音有许多方式,而最简单,最直接,又不破坏原有设计的方法就是倒转胆机调试底板的"负反馈"微调.
拿"马兰仕"7胆前级来说吧,它的负反馈电阻可以从五十几K到82K,我曾经用到100K,它的音色是最吸引人的,而62K音色平淡,速度快,82K就在两者之间,这就在于个人爱好的取舍啦!
TOP
88#

我这里有3台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用米格CD3做音源,推思奔达的S3/5,方便的朋友可以来听一听,“胆味”到底是什么?
比较一下这三台机器,你会马上明白。
最后编辑三越
TOP
89#

hgxqzxg 在 2004-2-21 17:56:12 发表的内容
胆机是否具有胆味儿主要并不是个技术问题,特别是对像斯巴克这样的有相当规模的企业来说更是如此。正是由于斯巴克的规模较大,所以它的产品在考虑市场定位时需要兼顾的面也就更大,以使其出货量达到最大。这样在校声时更多地考虑了频宽、速度感等现代HI-FI 元素的重要性,期望使其能达到一机多用。这就必然使其声音更多地靠近晶体管机,当然他也不可能是胆机完全等同于石机,那样的话它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优势,胆机石味儿成为必然。


hgxqzxg  兄,你真是高估了斯巴克廠方設計的能力了,如果它們真的有能力造出有胆味的機器而為了市場關係推出聲音更多地靠近晶體管機的產品,以它們的規模及在市場佔有率着眼,只要採取一網打盡式的雙線並行,一方面繼續推出胆機石味的產品,另一方面用另一品牌發展胆機胆味的產品,售價要定得比胆機石味的高,從自高身價這招數展示此乃HI-END系列,那豈不皆大歡喜,喜胆機石味的買平價系列,喜胆機胆味的自要付出較高代價買HI-END系列。

事實的真相可能是斯巴克有能力造出胆機胆味的產品,但認為胆機胆味的產品沒有市場,或它們根本就沒有能力造出胆機胆味的產品來,或它們根本就不知胆機可以有胆味,或他們壓根兒不知這世界上有胆味這回事,而現在他們造出來的產品的胆機石味是理所當然的。
TOP
90#

我还有个问题搞不明白的。就比如说,斯巴克的胆机有些人的经验是,通过换胆就能使它变得有胆味,什么RCA之类。……
那么一台胆机有无胆味是否主要取决于用什么胆而不是整体设计?如果换胆就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换胆不就是万能的了吗?还需要设计师做什么呢?
有没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世界上最好的胆拿来,随便什么胆机一换就有味了。如果是,那么的确不能怪斯巴克的设计师,只能怪跟机胆太差了。
又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一台虽然是用国产普通胆,却因为设计非常成功,胆味仍然胜过一台用古董靓声胆的胆机呢?
假如后者仍然能成立,那么我们确实要对斯巴克这一类胆机好好反省一下问题出在哪里了。
我可不是专门针对斯巴克或者要和它过不去。因为这些问题我自己也没有答案,想拿出来让大家讨论一下。因为我看到换胆初感记里谈到换胆,一换就一个音色,却没有把机种和设计取向考虑进去,令我想到“换胆万能“这个概念。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