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kuang 在 2003-12-6 17:36:23 发表的内容 当人年幼时的耳朵是最灵敏的,有的儿童甚至能听到20KHz以上的超声波,几乎和狗的听力一致,但就如同狗不知道录音的好坏,没有积累欣赏经验的小孩也不懂分辩音响,录音的好坏。同样道理,一个没有积累足够欣赏经验的人,即使他学习过足够的理论知识,也不可能准确判断音响和录音的好坏。因为阅读得来的只是语言信息,它要和耳朵传来的声音讯号挂上钩,或者说记录进大脑的“音色库”,只能靠实践中反复多次地听来积累。 另外,把别人积累的这些经验,单凭自己未经严格科学测试的想法全部斥之为“愚昧”,除了有点“主观”外,可能还有点不太礼貌?
|
但是仅仅对于年龄这个问题,这个觉得是值得深究的。因为你的经验积累是不断受到你所感受的外界信息的影响的,所以虽然说积累经验会有助于判断录音,但是问题是,你不断积累的经验,越往后的经验是依据在不正确、部分衰退的感受上的,那大家说,这样的“渐变基础”的经验,准不准确,客不客观?
对于“老化”这个现象,严宝瑜亲自承认自己听东西“不在乎效果如何了”(不得不又把严同志摆出来了,因为我觉得他很有特色),我觉得这是学者的大度风范;沿海城市商业味较浓,这种非政治的风范,由于有合适的土壤,所以演变成强行的意志。因为存在我认为愚昧的人,所以有时候,双方很难有沟通的平台,怎么说也不能让对方明白己方的意思。当然,如果别的群体认为我个人如何如何,我当然是没有意见的,因为只要有“对话”的平台就可以了,台上双方嬉笑怒骂,台下看来都是演戏而已,因此我仅希望这出戏能够给观众以启迪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