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上传一份<音响论坛>刘汉盛主编评论金嗓子DP700CD机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这篇评论中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中对现在金嗓子CD机的转盘,电源,数码解决方案,D/A解码,技术参数的意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可为各位金嗓子爱用者选择金嗓子器材,搭配提供有益的帮助。
美得讓人心動,絕對值得購入
Accuphase DP-700SACD唱盤〔圖〕
SACD/CD唱盤,頻寬0.5Hz-50kHz, +0-3dB,DSD解碼MDSD Principle,PCM解碼MDS++Principle,THD 0.0008%(20Hz-20kHz),訊噪比114dB,動態範圍110dB,聲道分離度108dB,類比輸出2.5V(平衡非平衡皆然),體積477x156x394mm,淨重27公斤,參考售價:545,000元,進口總代理:台笙(02-25313802)。
〔圖〕外觀:DP-700的外觀一如他家多年來的傳統,總是那麼的內斂,那麼的精細,又那麼的高貴。
〔圖〕內部:DP-700的內部佈局整齊漂亮,中央那個厚厚的金屬蓋其實就是機械雷射讀取系統的「橋」,後面有二個變壓器安坐在一塊厚鋁合金上。左邊是數位線路,右邊是電源穩壓以及上下二片數位類比轉換線路板。甚至連箱體底板都是厚厚的鋁合金板。難怪它淨重達27公斤。
〔圖〕雷射獨取系統:這是DP-700的機械雷射讀取系統,不僅上面的「橋」是厚重的鋁合金,連底座也是厚重的鋁合金。整個系統紮實厚重無比,抽屜進出時無聲無息,真讓人佩服製造工藝的精密。
〔圖〕背板:DP-700的背板。它擁有RCA與XLR類比輸出端子,還有各類數位端子,以及他家獨有的HS-Link,可以用它來傳送DSD數位訊號與24bit/19k2Hz PCM數位訊號。
〔圖〕參考軟體:Accuphase的這張:「Special Sound Selection for Superior Equipment」測試片共有18軌,其中前17軌是音樂,最後一軌則是簡單的左右聲道與相位測試。17軌音樂大部分選自Exton唱片公司,其他則是Triton、Cryston與Audio Lab。由於具有SACD層與CD層,即使沒有SACD唱盤,您仍然可用CD唱盤來唱。17軌中包含各種音樂型態,無論是演奏或錄音都是第一流的。假若這張測試片可以用錢買到,您一定要買一張。如果您聽了覺得平淡無奇,甚感失望,那肯定是府上音響器材的音質表現尚未達最低標準,沒有其他原因。
焦點:①音質美得讓人無法不喜歡。②整體聲音精細平衡,一點誇張都沒有。③抽屜進出無聲無息,凸顯製造品質。④自然,平和,沒有暴力傾向。
建議:①一定要搭配音質夠好的周邊器材,才能相得益彰。②喇叭系統越大,越能凸顯它的高度真實感。③沒有搭配個性的限制。
Accuphase是什麼意思呢?恐怕還有人不知道它的含意。Accu就是Accuratea精確的意思,而Phase當然就是相位,合在一起就是精確的相位。為何Accuphase要取這個名字呢?這是因為當年主其事者認為音響器材最重要的就是做到精確的相位,如果相位精確,聲音就會好聽。的確,相位牽連甚廣,它所影響的都是微小的東西,但諸多微小的東西集合起來就變成巨大的成就,Accuphase的創始者是真知灼見之士,難怪他家產品一直是日本的Hi End音響代表之一。
日本Hi End產品,精緻細密
對於Accuphase的器材,老實說我並不熟悉,一直到現在,我在家裡跟DP-700相處一陣相當長的時間,仔細深入瞭解它的聲音表現之後,我才算是對Accuphase的產品有了清楚的認識。加上四月我才去採訪Esoteric,二者的經驗相加,讓我對於日本人設計製造Hi End音響器材的思維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到底是Esoteric的數位訊源比較好?還是Accuphase的數位訊源比較好?這並不是本文的議題,不過我很驚訝二者在機械雷射讀取系統上的作法是殊途同歸的,這是後話。此外,這二個品牌思考設計佈局的細密與機箱加工層次的高級也是一般品牌難以匹敵的。這些都充分體現日本人細部著手,涓滴匯成巨流的長處。
說了半天,還未進入主題,真是不該,以下進入正題。DP-700是Accuphase的第二號數位訊源,大哥旗艦就是去年我們給予風雲器材榜的分體式數位訊源DP-800與DC-801。仔細比較旗艦大哥與DP-700,我發現二者使用的機械雷射讀取系統相同,都是他家最高級者。二者所使用的數位類比解碼線路也相同,也是他家最高等級者。既然這二個核心都相同,分體式大哥與一機式二哥有什麼差別?還是有差別,第一、二者的供電明顯不同,旗艦大哥強多了。第二、線路佈局有些不同,這使得二者的訊噪比與動態範圍有點差異。大哥的訊噪比動態範圍都是117dB,而DP-700的訊噪比114dB,動態範圍110dB。第三、大哥二箱加起來的重量是48.9公斤(淨重),而DP-700一箱式的淨重為27公斤。至於旗艦大哥與DP-700相比較,何者較為「划算」?那還用說嗎?當然是DP-700。何況,如果您的耳朵不夠銳利,也無法分辨二者的訊噪比與動態範圍有什麼差異,不是嗎?
一部SACD唱盤怎會那麼重?
開箱取出DP-700時,我是帶著手套的,因為我知道它的木製外框漆工非常精緻,我可不願意將指紋留在上面,當做鐵證。拿出DP-700時,我很訝異怎麼一部SACD/CD唱盤怎麼會那麼重,幾乎等於我在抱一部後級,這個謎題在我拆開機箱之後真相大白。
小心移開DP-700的漂亮木蓋之後,底下是一片超厚的鐵板,將鐵板上面的螺絲拆下,拿開鐵板,映入眼簾的是非常整齊的佈局。正中央一個密封的機械雷射讀取系統,右邊是一大片數位線路板,左邊前方是電源穩壓線路,左後方則是上下二塊數位類比轉換線路板。變壓器呢?二個密封的變壓器就安置在機械雷射讀取系統後方。
特別的機械雷射讀取系統
看完上述文字敘述,您不會覺得DP-700的內部有什麼了不起,也無法理解它為什麼會那麼重。不過,若是讓您親眼看到,一定會像我一樣震驚。為什麼震驚呢?第一、機械雷射讀取系統並不是用一般鐵板封起來,而是用非常厚的「鋁合金塊」封起(應該不能說是封起),這就是他家所謂的Bridge橋,這個說法與Esoteric一樣。這是我從未見過者。第二、那二個變壓器是坐在一塊厚厚的鐵板之上,這當然也是為了不讓變壓器的絲毫震動傳到機箱內。第三、線路板整齊、高級,可以看出是非常精細的作品。第四、整個箱體底座並不是鐵板,而是厚厚的金屬板,我估計至少也有一公分厚。原來機箱內到處都是厚厚的金屬塊,連底座也可以說是整個以金屬塊鋪底,難怪整個DP-700淨重達27公斤。老實說,光是拆開機箱看到這樣的陣仗,心裡就已經明白它絕非俗物。
為何DP-700的機械雷射讀取系統要有一個橋呢?它以非常厚的鋁合金製成。雖然造型與Esoteric VRDS的橋造型不同,但我猜功能是一樣的,就是要讓CD鎮懸掛在下面。由於DP-700的橋那麼的「重裝甲」,我推測那個CD鎮應該也是相當厚重,否則就不需要用那麼厚的鋁合金去做橋了。除了橋很厚重之外,這個機械雷射讀取系統的二重底座也很厚重,而底座下還有四個避震墊,這樣的做法幾乎可以確保沒有振動能夠入侵雷射讀取系統。可惜,由於查不到有觀DP-700機械雷射讀取系統的資料,所以無法做更進一步的分析。不過我估計像這樣的系統應該也是能夠跟VRDS一樣,讓CD片轉動得很穩定,雷射光讀取精確。
雖然Accuphase自己製造了這個「機械」系統,不過雷射讀取系統是向Sony購買的,它採用單鏡頭雙雷射光(CD與SACD分開)的設計,讀取辨識速度比以往快許多。而且雷射頭是在二條金屬圓棒上循軌,穩定度沒有問題,這種做法也跟Esoteric的VRDS一樣,可見裡想的設計大家都會採用。
獨家的MDSD數位類比轉換處理系統
再來我要說DP-700的數位類比轉換心臟,它的做法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在世界上應該別無分號。大體說來,它採用自家發明的MDSD(Multiple Double Speed DSD)線路,而MDSD中包括以下幾個處理程序:第一步驟:將DSD訊號的2.8224MHz取樣頻率先做二倍升頻,變成5.6448MHz。第二步驟:將5.6448MHz DSD數位訊號通過數位音量控制系統,進入七個時間延遲處理器,每個時間延遲處理器所延遲的時間是一個Clock Cycle,也就是大約5,600,000分之一秒。七個經過時間延遲的DSD訊號加上一個沒有經過時間延遲的DSD訊號就是八個。第三步驟:這八個DSD訊號依序排列,送入八個Delta Sigma數位類比轉換晶片中(採用Analog Devices AD 1955,線路板上只看到四個,這是因為每個AD 1955都是二聲道架構,所以可以拆成八個使用)。第四步驟:經過數位類比轉換的訊號再送進八個JRC 2114D OP Amp中做電流電壓轉換。最後將這八個電壓加起來,再經過低通濾波,送出類比訊號。這就是完整的MDSD
八個數位類比轉換晶片來分攤極高頻噪音
這其中,八個數位類比轉換器與八個OP Amp加低通濾波所組成的部分稱做MDS++ D/A Conversion System。而MDS++ D/A Conversion System再加上那七個延遲處理就稱為Moving Average Filter系統。學問來了,為何稱做Moving Average Filter呢?原來這麼大費周章就是為了要去除DSD訊號所產生的超高頻雜訊。我們都知道DSD數位訊號有一個先天的弱點,那就是超高頻雜訊很多。如果沒有妥善處理,聲音聽起來會不夠純淨。一般處理方式是利用比較陡峭的濾波斜率來將超高頻雜訊濾除,但這樣會讓聲音聽起來比較生硬尖銳。比較好的方式是利用和緩的濾波斜率來濾除超高頻雜訊。如此一來,先決條件就是超高頻噪音的量不能太多,否則無法濾除乾淨。
為了降低超高頻雜訊的量,Accuphase的工程師想出八棒接力的方式,將雜訊分別平均混入八個數位類比轉換系統中,如此一來超高頻雜訊的量就降低了。此時再以低階低通濾波器將超高頻雜訊移除,這就是Moving(八棒七個延遲)與Average(將雜訊平均分給八個數位類比轉換器)再Filter(濾波)的由來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MDSD處理系統中,DSD數位訊號並沒有轉換成PCM數位訊號,這與一般廠家的做法不同。這樣的做法可以少去DSD轉換成PCM的失真。這也是DP-700採用AD1955的原因,因為這個數位類比轉換晶片不僅是多位元PCM轉換器,也是DSD Bitstream處理器。除了MDSD系統之外,DP-700還有精確的PLL相位鎖定線路,讓時基誤差更低。而那二塊數位類比轉換線路板也是鐵氟龍製成,這些都有助於聲音表現。
您看看,人家一個數位類比轉換晶片可以做完的事,DP-700偏偏每聲道用了八個,而且還大費周章的增加時間延遲線路。像這樣「化簡為繁」的做法會讓聲音更好嗎?一切還是要耳聽為憑,DP-700的聲音表現稍後就會見分曉,接下來我還是要簡單介紹它的外觀面板等等。
外觀的高貴已經是其傳統
在DP-700的面板上,最漂亮的就是那個顯示幕,我很喜歡開機之後所顯示的高尚色彩,那是難以形容的高貴色彩,您自己看了就知道。再來,面板上就是一般的操控按鍵,包括一個數位輸入端子的輸入選擇。簡潔乾淨就是DP-700的設計重點。
來到背板,DP-700擁有三種數位輸入端子,一種是常見的XLR端子,一是TosLink光纖,另一則是他家獨有的HS Link端子。而轉盤輸出端子也是相同的三組。至於類比輸出端子則是XLR與RCA各一組。HS-Link是Accuphase自己研發的傳輸介面,可以傳輸DSD訊號,也可傳輸24Bit/192kHz訊號。當然,DP-700的數位類比轉換處理已經非常高級,似乎也沒有什麼機會將DSD訊號傳到另外一部Accuphase的器材上。倒是其他比較低階的Accuphase器材可以將DSD訊號輸入DP-700內部處理。
聆聽DP-700時,我用的Spectral DMC-30SS前級,喇叭則是採用ATC 100ASL 主動式雙喇叭系統,所以不需要後級。為何我要用這套系統呢?因為Spectral DMC-30SS的聲音很中性,染色低,而且醇,用它應該不會劣化DP-700的音質。再者,ATC主動式喇叭也是相當中性的個性,在這種搭配之下,我可以很清楚的判斷DP-700的各項表現。
音質美到讓人感動
我剛開始聽DP-700時,時間已經相當晚了,所以我開的音量並不大。即使如此,我卻很直接的感受到它的音質非常好。為何我能夠很直接的感受到它的音質非常好呢?其實很簡單,您只要隨便播放一張小提琴的唱片,就能夠聽出音質到底好不好。怎麼聽?只要小提琴的聲音讓您感覺到更美,那就肯定是音質更好。DP-700就是這樣,我隨手放了幾張CD,如Philips那套羅西尼的「弦樂奏鳴曲」;還有阿卡多演奏的那張「Diabolus in Musica」;以及Philips那張德布西與拉威爾的「 弦樂四重奏」時,DP-700都很清楚的表現出非常好的弦樂音質,那是一聽就能感受到更貴更好的弦樂音質。
第一次的接觸中,我除了深刻體會到DP-700的音質之美,還發現它的堂音異常清晰,細節很多,而且樂器的音色正確,樂器真實度的辨識能力很強。此外,我覺得樂器的形體。與線條適中,不是飽滿龐大那型。唯一讓我覺得還有疑慮的,就是衝擊性沒有那麼強,聽起來好像太斯文了些。不過我想這應該與我開的音量不大有關係。
中性不誇張,非常傳真
第二天,我特別拿Hugh Masekela那張「Hope」來聽,並且將音量開大。此時我發現有幾項表現與我以前所聽到者不同。第一是歌唱者的嗓音除了磁性之外,還可聽出更清楚的「破嗓」,那是歌手細微的喉音表現,也因此讓歌手的嗓音更為真實。第二是幾位歌者唱和聲時,每位歌者的聲音非常清楚能夠分離出來,而非模糊的混成一團無法分辨。第三是各種樂器所引起的空間堂音特別清晰。最後,也就是我最在意的衝擊性,當我將聲音開大之後,我發現DP-700的衝擊性就顯現出來了。它的聲音紮實,有勁,速度快,但沒有表現出特別龐大或粗勇的衝擊性。以我聆聽器材的經驗而言,DP-700是中性的,不會誇張的,但非常傳真。
聽過「Hope」,我再聽「The Brest of Andrea Bocelli Vivere」,DP-700此時展現出龐大的音場,飽滿的嗓音,以及雄厚的低頻基礎。同樣的,在這張CD中,DP-700的雄壯磅礡來自音樂本身,而非器材的加油添醋。至此,我對它的衝擊性已經了然於胸,它是中性的,非狂暴的,音樂有什麼,它就表現什麼。
前面提到DP-700的堂音表現,在此我舉馬利納指揮的莫札特「第十五號、二十一號、二十三號鋼琴協奏曲」(Philips 464 719-2,布蘭德爾鋼琴)為例。樂團中每樣樂器在演奏時所激起的空間堂音也是非常清楚,這些清楚的堂音讓空間感浮現得更清晰,空間的大小感覺也更明確。此外,我也在這張唱片上聽到DP-700的強弱對比非常好,無論是很小聲的強弱對比或很大的強弱對比,都好像被放大一般清楚呈現。還有,布蘭德爾的鋼琴演奏力度變化更是明顯,好像他在演奏時刻意誇張的將彈奏的強弱放大一般。
各處細節做到盡善,聲音才會盡美
聽DP-700的時間越長,我對它的音質表現就越心驚,慢慢的,我的焦點都集中在享受那非常美的音質上,其他表現我反而不會去注意。為什麼會這樣呢?老實說我不知道,那種感覺就好像吃純正日式涮涮鍋,鍋裡只有清水加上一片海帶,另外就是幾種簡單的蔬菜備用,沒有台灣習見的各種丸子配料。您要享受的是霜降牛肉片的真正美味,甚至連湯都不喝。
DP-700就是如此,它具有讓人聚焦在純美音質的魅力,您很難去形容聽到它那美好音質時的快感,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說,那可以引用日本人最常說的那句:「好像人生更幸福了」!
為什麼DP-700能夠表現出那麼好的音質呢?難道真的是它那MDSD線路的功效嗎?我認為很有可能,否則怎麼會有那麼美的音質表現?當然,我說過,一個整體的表現絕對是許多細節精益求精所累積出來的,包括DP-700的機械雷射讀取系統,他的線路佈局,電源供應處理,還有鐵氟龍線路板、PLL相位鎖定線路應該都有功勞。在細部的「精益求精」方面,我認為日本人做得比歐美國家還好,這是日本人的天性,無關科技與創意。
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