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31132133134135136137138» / 17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金嗓子用家专栏 [复制链接]

2681#

诱惑人的好音源!
CDP: Accuphase DP-800  / DC801      
Pre Amp: Accuphase C-3800   Power Amp: Accuphase M-8000  
Speaker: Eggleston andra3      其他:银彩、AQ系列、Creaktiv
TOP
2682#

日本Stereo Sound 新试听室的器材好像是金嗓子和B&W, 有谁知道器材的具体型号吗?音箱好像是800.   谢谢
TOP
2683#

[b]回复 [url=http://www.hifi168.com/bbs/showtopic.aspx?topicid=40875&page=end#3351554]2682楼[color=olive]xwmmmmm[/color]的帖子[/url][/b]

3850和A200的评论:

TOP
2684#



TOP
2685#



TOP
2686#

很清晰。无题老师周末愉快!
CDP: Accuphase DP-800  / DC801      
Pre Amp: Accuphase C-3800   Power Amp: Accuphase M-8000  
Speaker: Eggleston andra3      其他:银彩、AQ系列、Creaktiv
TOP
2687#

[b]回复 [url=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aspx?topicid=40875&postid=3351826#3351826]2686楼[color=Olive]红星照耀[/color]的帖子[/url][/b]

赵先生,周末快乐。
TOP
2688#

重新上传<音响论坛>金嗓子评论文章
TOP
2689#


TOP
2690#





TOP
2691#




TOP
2692#

3850和6200的评论
TOP
2693#






TOP
2694#





TOP
2695#

一地口水
清净自在
TOP
2696#

把自己收藏的一些<音响论坛>对金嗓子各时期器材评论文章发给各位.供大家参考.
第一篇对金嗓子A50的评论:

我無法抑巨的東方魅力
評Accuphase A-50後級擴大機

圖245:Accuphase A-50後級的構造不像一般日本產品,線路簡潔合理,龐大的電源供應就是它最大的本錢。
規格:純A類50瓦/八歐姆,100瓦/四歐姆,200瓦/二歐姆,橋接時200瓦/八歐姆。總諧波失真率0.05%/二歐姆,0.02%/四到十六歐姆。頻率響應20-20KHz,+0Db,-0.2dB。增益28dB。阻尼係數160/立體聲。輸入阻抗40K歐姆/平衡,20K歐姆/非平衡。S/N比110dB。靜態電流消耗別310
瓦。體積475x239x550mm。重量48.5公斤。售價:428,000元。代理商:台笙。
聲音特色:音色華麗絕美,中頻以上已無缺點,驅動能力源源不絕,播放音樂散發出如金色般使人無法抵擋的魅力。
音響二十要綜合表現:9.2。價格價值比:8(以瓦數論價格,實在不便宜)。製造品質:9.5。
宜:如果搭配Tannoy之類味道醇厚的喇叭,可能你這輩子都不用到外面買酒了。忌:我還想不出來。
試聽搭配器材:Thets Data II轉盤以v.d.H MC Silver AES/EBU線連接Vimak DS-2000,前級有Designer Audio No.2、Audio Research LS-2B,參考後級有Krell KSA300S、MBL 8010C、Air Tight ATM-2等。喇叭A1on Phalanx與Sonus Faber Amator,線材包括MIT Proline Terminator CVT平衡線,Straight Wire Virtuoso平衡線,A1on以Straight Wire Dute喇叭線做Quad-Wire四線連接。
在A-50之前他們有過一部純A類50瓦的P-102後級,價格不到A-50的一半,A-50憑什麼賣這麼貴?我們可以說A-50已經是全新構思下的旗艦級產品,它等於A-100的立體聲版,除了前面兩個傳統的大功率計改為數位式顯示外,香檳金色的面板走D無與倫比的精細作工則如出一轍。談到Accuphase的香檳金色處理,不僅早就成為他們的註冊商標,在黑白交替的流行熱潮中,也一直能屹立不搖,創造出獨特的品味。我很難用筆把Accuphase極高完成度的表面加工形容出來,總之你把它當作日本機器中的勞斯萊斯就沒有錯。Accuphase的工廠設在可遠眺富士山與東京灣的橫濱線日,據說就是要員工能充分體會山海美景,然後再融入Accuphase的生命之中,這種師法自然的精神正是其可貴之處!
啟動A-50的電源後,綠色的Accuphase商標首先從暗黑的顯示窗浮現出來,這大概是受了MCIntosh的影響吧,不過真是漂亮極了。之後左右兩個橘紅色的數位式功率表也亮起來,在頂蓋上有兩個小按鈕,可以選擇功率表每秒變動一次或保持在最大輸出記錄,也可以把它整個關掉。這個功率表的顯示範圍從0.l瓦到400瓦,橋接成單聲道時則顯示1瓦到2000瓦。Accuphase宣稱這個數位式的功率表所顯示的是「真正」的輸出功率,為了這個設計,A-50做了一塊很複雜的線路。首先從輸出級的地方做了一個感應器,把擴大機的負載情況加上電流與電壓的變化後,送到一個「4.5-Digit A/D轉換器」。這個A/D轉換器與另一個八位元D/A所提供的標準值比對後,再交由八位元的微電腦負責調出正確的數目,因為過程複雜,顯示幕與訊號間會有100ms的時間差。為什麼A-50放棄類比式指針功率表而要多花這許多成本?我想指針功率表不準確,不容易判讀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Accuphase要告訴大家這部標示五十瓦輸出功率的擴大機,在輸出兩百瓦以上時依然臉不紅氣不喘,而且的確也提供給用家一些意想不到的妙用,下文我還會說明。
強力的能量供應
轉到旁邊的散熱片,A-50每邊共有十六片特殊合成材料構成的錐狀散熱片,其中五片比較厚,中間還用一支橫柱把他們串聯起來。這種散熱片的工作效率相當高,站在機器的上方經常會感覺有股熱氣流昇騰流竄,証諸A-50的溫度,偏壓調在A類50瓦應該一點不誇張。至於散熱片的厚薄不同,主要是經過計算,避免產生「麥克風效應」式的共振。A-50的背面有鍍銠的RCA與平衡式輸入各一組,可以經由一個選擇鈕切換其中的一組或橋接。A-50的喇叭接頭是我見過除了WBT超大端子之外最壯觀的,它的軸心用黃銅鍍金,外面是非常好旋轉的大塑膠頭,A1on一大堆喇叭線很容易就能鎖好。
打開A-50厚厚的頂蓋,一個1000VA的EI變壓器和兩個容量分別為56,000μF的濾波電容被固定在一塊金屬底座上。變壓器外用一個4mm厚的鋁鑄罩子包覆起來,另外再用聚氨脂塗佈,都是為了避免外部振動與漏磁影響。A-50的輸入是平衡差動式線路,因此理想上以平衡式傳輸會獲得更好的效果。放大級採用模組化的IC線路,體積非常小,就固定在兩側線路板的氧化鋁機座上,上面再用一大塊鋁材覆蓋著,所以從外面無法看得很清楚。A-50中所有的接線與線路板都使用有Accuphase商標的OFC材質,閃閃發亮倍增一份高貴的價值感。A-50每聲道使用十對MOSFET功率晶體做推挽式放大,每一對MOSPET晶體在規格上可以做到120瓦的輸出,而A-50只用了5瓦,每一個晶體工作的負擔減輕,除了延長使用壽命外,對於工作的餘裕度也大有幫助。
從規格上來看,A-50在八歐姆負載時每邊有A類50瓦的輸出,隨著阻抗降低功率也倍增,到一歐姆時可以有A類400瓦的功率,這種線性放大說明了A-50的心臟的確夠強。歐美擴大機動輒二、三百瓦的情況下, A-50的50瓦夠用嗎?在這裡順便說明一個觀念,一般喇叭標示的阻抗是平均值,例如WATT+Puppy的平均阻抗是八歐姆,但是它某些頻段阻抗達十八歐姆,有些地方又降到一歐姆左右,因此除了KEF的「恆定阻抗」設計外,可以說沒有一對喇叭阻抗是固定的。在這種情況下功率大小常常沒有絕對的意義,每一個頻段都維持大電流的驅動力反而更能有好的表現,這就是為什麼一台300瓦的AV擴大機不如50瓦大電流擴大機來得「有力」的原因。除非你用的是某些應該劈開當村燒的怪物喇叭,否則A-50是綽綽夠用了。
華美、澄澈、自然、廣闊
此外,喇叭所標示的靈敏度也常被誤解了,特別是多單體的喇叭,一般說來效率都非常高。不過喇叭效率高並不表示它就好推,這個數值只說明了在一定功率推動的情況下它可以發出多大的音壓。試用A-50時,借助著它的功率表,我發現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在雜誌社的試聽室,我用Accuphase DP-90轉盤加DC-91數類轉換器,不經前級直接連結A-50,然後推動效率高達92.5dB的JM Lab旗艦Alcor。播放某些耗費電流的低頻樂段,A-50顯示瞬間功率超過200瓦,平常的工作也不低於三十瓦。回家後,我用A-50推動效率87dB的A1on Phalanx,結果在一般音量下,A-50都只在十瓦以下工作,爆棚瞬間也僅在七、八十瓦左右。這告訴大家,效率高的喇叭雖然用小功率擴大機就可以爆到面無人色,但不等於可以得到無壓縮的動態與良好的控制力。同樣的,小功率擴大機只要心臟夠強,餘裕度夠大,就不用擔心它推不推得動的問題。
在使用A-50的期間內,曾經和Krell、MBL、Air Tight等幾部後級比較過, A-50的極低不如Krell,極高略遜MBL,中庸的個性反而比較接近Air Tight。這幾部頂級擴大機各有優點,不過整體表現卻以AccuPhase最能打動我心!「華美、澄澈、自然、廣闊」這八個字足以說明AccuPhase A-50的迷人之處。我們對後級擴大機所要求的驅動力、平順程度、質感、低頻控制力、音場呈現、細節與透明度,A-50幾乎無一不善!以驅動能力而言,它毫無問題,唱爆棚時足以讓音壓震破耳膜而仍悠游自在。質感嘛,A-50就像它的香檳金色外觀一樣,處處充滿精美細緻的亮麗色澤與威儀堂皇的王者風範。至於平順程度,你不可能在Accuphase身上找到一丁點的贅肉,它不膨脹,也不太過精瘦,一切就是那麼自然。台灣製造雅瑟擴大機的蔡先生,由於本身也從事高科技微波器材的開發製造,因此對許多號稱Hi-End的音響都嗤之以鼻,唯有Accuphase是他認為失真最低,最值得信賴的擴大機,因此你說A-50還會不平坦嗎? Krell極低頻權威性無疑是可以傲視群雄的,但是低頻中段收放自如的瞬間反應卻不如A-50來得巧妙,事實上Accuphase已經突破日本器材在低頻表現方面的障礙,它釋放出來的能量很少人會覺得不夠。音場表現呢?使用A-50的這段期間也是我聆聽室中出現最好音場的時候,一直到最近我換用Denon DCD-S1當轉盤,Klell才拉出和Accuphase一樣漂亮的舞台深度。細節與透明度就不用說了,A-50鐵定是當今最高標準之一,尤其吸引人的是它有一股讓你深深投入音樂的感染力,這和我在聽日本Audio Current Partita C1前級的感受非常類似,Accuphase會讓你忘記有音響的存在,此話一點也不假!接下來就以音響二十要再對A-50作一番剖析:
音質:A-50質感可以和最好的真空管擴大機相媲美,不敢說是超越,起碼平起平坐也不會臉紅。它具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獨特光澤,既不過度豪奢華麗,也不會太平淡樸素。如果說MBL的音質像是龍蝦大餐般滿口鮮味, Krell像是飽含肉汁的腓力牛排,那麼Accuphase就是沁涼爽口的海鮮水果吧,味道一樣甜美清嫩卻不會油膩。我並不認為這是刻意雕琢的人工甘味,六月底庫特‧馬舒/紐約愛樂在國家音樂廳的表演你去欣賞了嗎?A-50重播弦樂的質感,已經有七八分現場的優美與真實,相較之下其他擴大機的真實程度都還不夠好。
音色:在春天到過日本京都的人,往往會被漫山遍野到處盛開的八重櫻與吉野櫻給嚇一跳,當輕風拂過,落櫻彷彿在眼前勾劃出一幅白裡透紅的絕妙彩繪。對了,Accuphase A-50的音色就像片片飄零的櫻花一樣,美麗得無可挑剔。
高中低頻的量感分布與控制力:Accuphase不是十分妖艷,刺激而招人側目的花蝴蝶,它是讓你好好坐下來享受音樂的。所以A-50的高頻並非無止無盡,直衝雲霄的類型,但是它的延伸仍然相當好,而且邊角都仔細修飾打磨過,找不出任何銳利不平整的地方。真空管機經常在高頻的泛音結構要比晶體機好很多,聽小提琴時溼潤的程度特別明顯。 MBL和Krell各用不同的方式讓小提琴顯得比較細緻唯美些,但是A-50除了美之外,還有管機的溫暖與實體感,這方面的表現它超越尋常晶體機多多。中頻的地方A-50保有非常輕鬆的特質,它絕不太過飽滿而有音像北開的情形出現,更不會太過凝聚而顯得緊張。Opus 3的兩張民謠錄音(CD7706/CD7917),A-50播放出來的人聲會讓你興起把歌者一把抱住的衝動。Accuphase的低頻則和高頻一樣精彩,只要你不要求坦克車般的震撼力量,A-50低頻的衝擊力與快速的反應,保証會使許多人瞠目結舌:這是五十瓦的後級嗎?Hayden Wayne的「非洲」交響曲(Newport NPD85569),A-50把不斷咆哮的定音鼓播得結實有勁,鼓槌落下的點與隨後洶湧的震波一清二楚,震天憾地的動態只比Krell差一點點。
音場表現:無話可說,尤其是舞台的深度,比其他擴大機更遠而且邊緣更明確。原來我認為Krell在營進音場方面已有一套,接上A-50後才知道人外有人,不知道是否日本發燒友的喇叭都離牆較近,相對的日本器材深度表現就特別傑出。(Accuphase與Denon的數位器材也都有這種傾向)而難能可貴的是A-50呈現的音場不會大而無當,舞台上樂器分布的情況非常充實,這比一些虛無飄渺的音場要有血有肉得多。
聲音的密度與重量感:密度感極佳,大型管弦樂的綿密黏滯已臻上乘,這使得A-50播放的樂器具有很高的像真度。整體的重量感不若Krell那麼澎湃壯闊,如果將Krell比作四平八穩的賓士車,那麼Accuphase就像BMW,靈活輕巧的操控性足以彌補其缺憾。
透明感:許多日本器材的透明感都有相似之處,他們不特別火熱耀眼,但是乾淨、純潔的程度相當討人喜歡。好像夏天吃冰過的西瓜一樣,A-50的透明度帶有心平氣和的沁涼感,因此全頻段聽來都很澄澈。高山上有些清可見底的湖泊,水裡的魚蝦綠草隨波而動,看在眼中是一種莫大的享受,A-50的透明度就好比那一泓清水。
層次感:一極棒!「麥田之歌」(Proprius PRCD9093)或金弦試音碟的第八首(PRCD9075),都是非常動聽的合唱音樂,用來試音場的層次感也很合適。A-50不僅可以讓你清楚的看到合唱團前後排位置,每個發聲點也都有很好的共鳴實體感。Telarc由史拉特金/聖路易交響樂團演奏的弦樂(CD-80059),最後一首「Danny Boy」就像面照妖鏡,能夠把各部弦樂抽絲劉蘭般的分離出來者,器材的實力必然不同凡響。A-50把多部的旋律線從混沌中明確規劃區隔開,連位於右後方最難表現的低音大提琴都活了過來,這種層次感也是無可挑剔了。
定位感:水準之上。Accuphase並沒有讓音像有特別浮凸的感覺,但是它的定位絕不模擬兩可,越是大編制的管弦樂或大音壓時,越能體會A-50這方面的好處。
活生感:劉總編非常喜歡Goldmund擴大機因為飛快速度所造成的活生感,如果以Goldmund或Spectral當標準,Accuphase並沒有超越他們。但是和Krell、MBL比起來,A-50卻有一種音樂隱然而動的韻律,它讓罐頭音樂與現場的距離拉得更近,也使演奏者與聆聽者的心里交流更沒有阻隔。
結像力與形笛感:接近滿分標準。在廣闊的舞台上,A-50非但把每件樂器的音像都凝結得很精準,而且密實的程度很高。 MBL的音像也很精準,不過有時會失之骨感;Air Tight形體感很實在,但聚焦不夠銳利,A-50兼有兩者之長卻把缺點除掉了。
解析力:日本器材一向都具有顯微鏡般的分析能力,Accuphase自然也不例外,許多老錄音拿出來重新播放,會懷疑以前是不是真的聽過了。Peter、Paul &Mary的現場音樂會錄音(Warner Bros.1555-2),除了三度空間感特別好,三個人融洽無間的演唱表情與自然的身體移動,在A-50的詮釋下都無所遁形的一一出現。
速度感與暫態反應:如果Goldmund是保時捷,那麼Accuphase就是BMW,由靜止到百公裡的加速度後者雖然稍遜,但是中段以後彼此的差異就不大。有一張Denon的測試片(GES-9515),裡面的爵士樂錄音可以用誇張兩個字來形容,不過鋼琴與鼓鈸的敲擊用來觀察暫態反應卻非常理想。我並不覺得A-50有任何遲滯之處,相反的銅鈸激起的空氣嘶鳴與銀光蕩漾的金屬破裂聲,它都濃冽得動人心弦。
強弱對比與動態對比:這似乎是A-50的拿手好戲,它推A1on時強弱對比絲毫不輸給300瓦的Krell KSA 300S,只在小音量時低頻的豐潤程度略遜一籌;因此顯得不夠大方。動態對比A-50則有相當驚人的表現,它與我最近聽過同樣是50瓦的Denon PMA-SI相比,差距之大會嚇人一跳!Opus 3的「Test Record 3」標明是為測試動態的,但裡面很少有爆棚樂段,我們不妨把它當作量測對比幅度的工具。無論是吉他的撥弦,管弦樂由靜止的瞬間到合奏齊鳴,A-50的勁道與衝擊力都會令人刮目相看。
樂器與人聲大小比例:中庸合宜,在正常的系統上不會有蓬鬆放大或緊縮的問題。
樂器與人聲的質感、空氣感:新舊錄音都好,透過Accuphase來播放,總是會蒙上一層富麗堂皇的金色質感。人聲也許不是最醇厚的,輕鬆而千變萬化的表情卻煞是迷人。薩克斯風吹奏時除了管壁空氣流動帶來濃郁的金屬味外,非常好的解析力甚至讓你感到口水四濺。小提琴獨奏琴弦交錯的細微波動,還有瑰麗無比的色澤,A-50通通都有。
細節再生:只要你的週邊系統夠好,A-50可以把錄音中九成以上的細節再現o。Audiofon編號CD72033的亞倫羅桑小提琴演奏,第十首是非常動聽的「祈禱者」, A-50把類比母帶上的嘶聲全頻段(不是只有高頻部分)表現出來,而小提琴左手揉音的細節就更不用說了。
空間感:絕佳!不同的唱片有不同的錄音空間,某些擴大機聽起來會差不多,A-50則明確指出其中的差異。以Telarc的錄音為例,A-50非常卓越的三度空間表現,經常讓我有回到國家音樂廳的錯覺。
整體平衡性:由極低到極高沒有特別突出飽滿的地方,堪稱增一分太肥,減一分又太穫。
器材個性:曾經得過日本天皇國民賞的棒球選手王貞治,他在球場上金雞獨立握著球棒時,看不出有特別勇壯的地方,但是擊球瞬間優美的弧度與猛爆的勁道,正是力與美的最佳寫照。下了球場,他同樣又是一派彬彬有禮,茶道書法樣樣精通。這樣動靜皆宜的個性,用在Accuphase身上也非常合適。
搭配上的建議:我用A-5。推過JM Lab Alcor,聲音明朗而飽滿;推A1on時厚實開揚;推Amator則濃得可愛。因此可以看出,Accuphase的個性並不強烈,喇叭本身的影響要大過它許多,也可以說,A-50的搭配幾乎不必顧慮。當然,要想讓它有最好的表現,我想Accuphase的前級還是最佳選擇,如果再加上他家的數位系統,不聽聲音光看那一片金光閃閃…我實在不敢再想下去了。
這是我第一次給音響器材這麼高的評分,真有這麼好嗎?聽完之後我有股衝動想掏錢買下來,你說它好不好!考慮它的瓦數/價格比,的確是不便宜,以Jeff Rowland 9的聲音表現可以賣一百多萬台幣,相形之下Accuphase A-50還算是可以接受的!■
TOP
2697#

[b]回复 [url=http://www.hifi168.com/bbs/showtopic.aspx?topicid=40875&postid=3351826#3351826]2686楼[color=olive]红星照耀[/color]的帖子[/url][/b]

赵先生:我找到一篇《音响论坛》对金嗓子800CD机的评论文章,发上供你参考。
銘器的姿態
Accuphase DP-800 SACD轉盤、DC-801數位類比轉換器〔圖〕

DP-800轉盤
兩聲道SACD/?CD轉盤,使用雙雷射讀取頭(SACD波長650nm、CD波長780nm),有HS-Link、RCA同軸數位輸出各一組。尺寸477×156×394mm,重量26.6kg。參考售價:486,000元。

DC-801數位類比轉換器
兩聲道數位類比轉換器,有七組數位輸入(HS-Link×1、AES/EBU×1、RCA同軸×3、TosLink光纖×2)、兩組數位輸出(RCA同軸、TosLink光纖各一)、兩組外接數位處理器迴路(HS-Link、RCA同軸各一),類比輸出XLR、RCA各一組,使用解碼線路MDSD(DSD訊號)、MSD++(PCM訊號),頻率響應0.5-50kHz(+0、-3dB),總諧波失真0.0006%(20-20kHz),訊噪比117dB,動態範圍117dB(24-bit,低通濾波關閉),聲道分離度113dB(20-20kHz),輸出電平2.5V、輸出阻抗50Ω、數位輸出電平調整0dB至-80dB。尺寸477×156×393mm,重量22.3kg。參考售價:435,000元。進口總代理:台笙(02-25313802)。

焦點與建議
毫無花巧的紮實製作,除了播放兩聲道的SACD與CD外,這套組合沒有任何多餘的功能。還好,它們在這方面的表現實在傑出,可以忠實的挖掘出碟片中所有的訊號。播放SACD時,DP-800、DC-801絕對是最高等級的表現,飽滿穩定的音質、光輝燦爛的美麗音色、龐大的三度音場與充滿層次感的聲音都讓人感受到強烈的美聲取向。在播放CD時雖然魅力不如SACD那般強烈,但是比起各種等級的機種,卻仍然能展現出高級旗艦機種該有的風範,尤其是各頻段紮實又讓人輕鬆聆聽沒有任何壓力的魅力,絕對是平價機種難以匹敵的。無論是外觀、製作或聲音,這套器材處處顯露出經典銘器的架勢。

試聽軟體
這張「Hold On」是少見的直刻SACD錄音。主唱兼鋼琴手的Christian Willisohn唱功與演奏都十分了得,而且他還寫作了專輯中大多的歌曲。錄音在SADiE工作站上進行,從麥克風出來後的聲音就經過DSD轉換,直接錄製在工作站中輸出成壓片用的母帶,沒有任何事後的混音加料。如果你沒有SACD唱盤,那麼你享受不到直刻SACD的好處,因為在CD層的音樂是事後加入了其他樂器伴奏的混音結果。不過別擔心,老虎魚的混音技術優秀,音質方面仍然表現傑出,讓你可以在一張SACD上聽到兩張不同的專輯。(Stockfisch SFR 357.4038.2,極光)

〔圖〕無論轉盤或數位類比轉換器身上都搭載了這顆Xilinx Spartan DSP晶片,在數位類比轉換器上,他要負責將DSD訊號作兩倍的升頻,因此運算速度必須相當高。

〔圖〕這是DC-801的類比線路板。這塊線路板使用鐵孚龍材質(就是灰色的部份),訊號線路則是粗的鍍金銅箔。可以看到每聲道使用四顆Analog Devices AD1955數類轉換晶片,這顆晶片本來就是立體聲差動輸出,因此每聲道用四顆,就是八個差動輸出的結合。I/V轉換使用JRC 2114D運算放大器,這顆運算放大器與著名的5532可以互換,不過有著更高的上升速度、更廣的頻寬、更低的補償電流等等。至於輸出前的類比濾波,則由5532晶片負責。

〔圖〕拾取結構怎麼懸浮?底下這四個橡膠阻尼器(Damper)就是懸浮的祕訣。透過這四個橡膠,讓拾取結構可以獨立於堅固的轉盤結構之上,不會受到機殼震動影響。

〔圖〕被動元件方面,Accuphase在機器中使用了多種濾波電容,針對不同的線路用途,使用不同特性的零件,這就是Accuphase累積了三十年的調聲經驗,也是光會抄襲線路者無法學到的Know-How。

〔圖〕HS-Link要用什麼線來連接?別擔心,在包裝內的一個小紙箱中就附送了這條HS-15連接線。這看起來與一般的RJ-45乙太網路線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只不過外觀的包覆比較講究些。兩台機器間只要這條線連起來,就可以傳遞SACD與CD的訊號,也幫你省下了買高級數位線的錢。除此之外,包裝中也附送了電源線與一對RCA類比訊號線,看起來品質都相當好。為了方便保養漂亮的外觀,隨箱也有一條專用的擦拭布。可見Accuphase不但嚴謹,而且還十分體貼用家。

〔圖〕兩台機器都有鋼琴烤漆的木頭外殼,打磨漂亮,顯露出高級器材該有的質感。香檳金色的外觀搭配綠色的商標燈號(廠商提供的圖顏色偏藍)與橘色的顯示字樣,在視覺上給人極大的滿足感。如果你用手去壓按那些按鈕,還會發現這兩台機器的按鍵觸感都是第一流的,動作確實無比。這套器材的顯示幕是無法關閉的,這點與現今的高級機種大不相同。


DP-800背板〔圖〕
這是我看過最「簡潔」的轉盤背板了,除了電源插座外,就只有RCA同軸、HS-Link輸出端子各一。那麼,要用其他數位輸出端子錄音的人要怎麼辦呢?別擔心,DC-801就有RCA同軸與TosLink光纖輸出端子。由此也可知道,這兩台機器真的是得一起買。

DC-801背板〔圖〕
DC-801背板端子眾多,包含各種平衡端子在內,運送的時候通通都上了保護套,有著非常妥善的保護。雖然有數位輸出端子,但是只能傳送PCM訊號HS-Link傳送的DSD訊號不能經由這些端子輸出。一共有七組數位輸入端子,因此DC-801可以當作一台數位聲音訊號處理中心。左下方的四個端子是外接數位音效處理器用的,可以外接同廠的DG-38數位等化器,或是DF-45數位電子分音器等外接設備使用。

〔圖〕DP-800的傳動結構。拾取部份是Sony的單鏡頭、雙拾取雷射二極體結構,而除了拾取與馬達等部份外,所有的框架都由Accuphase自己製造。這個傳動結構的哲學很簡單:那就是框架極度的穩定,而拾取部份懸浮於這個穩定的框架上。這整個傳動結構是直接鎖固於8mm厚的金屬底板上,低重心設計,穩定性當然沒話說。

〔圖〕DP-800內部
傳動結構固定於中間,左邊是數位輸出線路板,右方則是電源部份,兩個變壓器分別供電給數位輸出線路與轉盤伺服線路,確保彼此不會互相干擾。圖中可看出變壓器固定在另外一塊與底板隔離的金屬板上,應該是為了讓變壓器可能產生的震動不會直接傳到底板上。徹底的隔絕、重量級的結構,就是DP-800設計的精神。

〔圖〕DC-801內部
從供電開始就是左右分離,左方的綠色線路板是數位輸入、DSP、DSD解碼等線路,而右方上面兩塊綠色線路板則負責供電給底下的數位類比轉換線路板。除了線路板完全分離外,兩塊數位類比轉換線路板還安裝在用金屬板隔開的隔間中,可說是把數位運算晶片可能產生的干擾完全隔絕。內部整齊乾淨、類比訊號不經過任何線材傳輸,的確是相當高級的設計。



什麼樣的器材才堪稱為銘器?除了製作精良、聲音要好之外,在使用上一定要給人極高的滿足感、在視覺上一定要能讓人發出讚嘆之聲。當我打開Accuphase這套旗艦訊源的紙箱時,我就強烈的感受到這家執日本音響界牛耳的音響公司要製作一套銘器的企圖心。一般來說,不管多貴的機器,紙箱就是紙箱,用硬紙板摺起來就是了,但是Accuphase從紙箱開始就給人一種極佳的質感,又堅硬又乾淨,表面印刷也充滿了豪華感。我估計,這種紙箱的成本絕對比一般廠商的都要高出許多。
接著拿出機器,用白色布套包裝的,無論是轉盤或是數位類比轉換器都重得要命。我看了一下說明書,兩台機器的重量都超過二十公斤!這個時代,高級訊源十公斤以下的比比皆是,怎麼還會有訊源有如此重量?打開薄薄的白布套後,則看到兩台機器外面都包裹著漂亮鋼琴烤漆的木頭殼。老日本機器的玩家應該都知道,這是很傳統的日本機器做法,有些高級機種也會在兩側加上木頭側板以彰顯其身分。但是像Accuphase這種整個包圍住的ㄇ字形木殼已經很少見了。這種高級的裝飾,也只有Accuphase最頂級的幾台器材身上才看得到。
香檳金、橘與綠的協調
然後當然是Accuphase那著名的香檳金色面板。去年他們兩位高級主管來到台灣也有跟我討論到這個顏色。他們說,日本機器有陣子很流行黑色,後來也有流行銀色,這之間Accuphase一直以香檳金色維持其特殊的形象,而現在大家都學他們用了香檳金,倒讓他們的機器顯得不夠特殊。
Accuphase大可不必緊張,因為除了香檳金之外,Accuphase還有一項絕活,那是其他日系廠商根本不好意思照抄的,那就是他們的燈光效果。什麼燈光效果?那就是打開開關之後,中間黑底會亮起綠色的商標配上底下橘紅色的字樣,這種香檳金、黑色、綠色與橘色的搭配,真的是透出一種迷人的高級感受,而且怎麼看都不讓人生厭。這就是銘器該有的外觀!

無聲無息的抽屜進出
接著將兩台機器串接起來,當然就開始操作了。當我按下DP-800轉盤的抽屜進出按鈕時,抽屜無聲無息、順暢緩慢的滑了出來。等等,抽屜進出無聲無息有什麼稀奇嗎?當然,很多高級機種在抽屜的進出方面動作十分滑順,但是在十分安靜的試聽間中,多半機種的抽屜動作聲音都很明顯,我們也早就習慣這樣的聲音。而DP-800的抽屜進出寧靜程度、動作順暢程度都讓我感到吃驚,這也是一種身為銘器該有的操作感!總之,還沒聽到聲音,光是這個拆箱到操作的過程,就讓我深深感受到DP-800、DC-801絕對是以製作不朽銘器的心態在設計、製造的。
在說到它們的聲音之前,我先告訴大家:雖然Accuphase的大名音響迷們皆知,但是很不巧的,十幾年來我從未認真試聽過任何它們的器材(這個世界上還是有許多如此這般不可思議的事情)。不是我不想聽,而是每次都剛好有著其他任務而錯過欣賞這家廠商器材的機會。試聽的時候使用了Lindemann 830前級、Pass Labs X250.5後級、DA&T A-295W綜合擴大機與Onix Strata喇叭等器材。

各種矛盾特質齊聚
不必熱機,剛開機的DP-800、DC-801就已經展現出極大的魅力。什麼樣的魅力?我聽到了非常滑順、非常堅實又非常柔軟的音質。等等,這些特質聽起來互相矛盾啊?不,這些特質在DP-800、DC-801身上融合得恰到好處,一點都不顯得矛盾。用什麼樣的軟體能夠聽到這些特質?我舉老虎魚的第一張精選集SACD作為範例。一開頭Alan Taylor演唱的《Beat Hotel》就是很好的示範,一開始吉他演奏時,我聽到非常滑順的吉他聲,那種聲音就好像現場聽到鮮活的吉他演奏那樣的真實。一般的機器在播放這段吉他演奏時,當然也有這種滑順的感覺,不過總像是隔了層紗聽到的,沒有這麼鮮明、真實的滑順感受;前奏結束前背後的打擊樂器開始發功,這時候我則聽到了非常堅實的打擊樂器質感,同樣的,這種堅實的打擊質感也像是在現場聽打擊樂器那樣,好像可以感受到敲擊的震波傳遞到我的身體上那樣的實在,一點也不虛、不鬆;而唱到一半時薩克斯風也加入演奏,這時我感受到的,就是很柔軟的薩克斯風吹奏音,一點也不會尖銳、刺耳,但是又有充足的金屬質感與光澤。這就是我說這套組合聲音又滑順、又堅實、又柔軟的聲音特色。說簡單一點,那就是這套組合能夠確實的呈現出真實樂器的正確質感。
接下來我聽第三首Sara K.的歌曲《Turned My Upside Down》。這首曲子也是一開始就有吉他的演奏,而在這裡我發現到DP-800、DC-801再生出來的吉他不但有彈性,而且每一下的彈奏都會「飄出」漂亮的殘響與光澤感。為什麼我不用「發出」而用「飄出」?因為許多唱盤都能夠發出這些吉他的殘響,但是從DP-800、DC-801再生出來時,吉他的殘響卻帶著許多變化的層次,讓人感受到這些殘響是在空氣中迴盪,而不是單調的人工殘響而已,所以我說這些殘響是像煙霧那樣飄出來的。我必須說,這樣充滿變化層次的聲音真的是迷死人了,讓我轉回這段前奏聽了好幾次。

雄壯飽滿的磅礡聲音
接著我又聽第七首Chris Jones唱的《No Sanctuary Here》。這首曲子充滿了力道與美感,第一聲貝斯伴隨著吉他出來時,那種往下死命鑽的低頻就讓我對DP-800、DC-801的低頻再生能力再無任何懷疑。電貝斯聽起來又紮實又有彈性,讓低頻像是充滿彈性的球一般打在聆聽者的身上。誰說日本機器低頻量感較少不如歐美機種的?他應該要來聽聽DP-800、DC-801的示範級表現。接著前奏出現的雄壯男聲合音又讓我驚訝,這聲音怎麼會這麼飽滿、又充滿層次變化,聽起來好像連空氣都在震動?這段音樂我也聽很多遍了,卻沒有一次有像使用DP-800、DC-801這樣讓我震撼。
聽完這段,我馬上想到要聽老虎魚的另外一張唱片,那就是Christian Willisohn的「Hold On」。這是張「直刻SACD」錄音,也就是說他的鋼琴自彈自唱是沒有經過任何事後混音剪輯,現場在工作站上完成五點一聲道與兩聲道的SACD層製作。果然,DP-800、DC-801的飽滿、真實音質在播放這張唱片時發揮得淋漓盡致,嗓音的力度與鋼琴聲音純淨的程度都讓我大開耳界。透過這套組合的重播,平台鋼琴在空間中發出的聲響真是驚人無比,多鍵用力彈奏下的聲響共鳴豐富,讓人感受到平台鋼琴該有的磅礡魅力。

SACD仍然勝過CD
直到這裡,我聽的都是這套組合的SACD層表現。它們對於播放一般CD也有這樣的魔力嗎?我先比較一下老虎魚精選中的SACD層與CD層,我的結論是:兩者乍聽之下很接近,但是切換到CD層之後,聲音就少了一點「魔力」。什麼樣的「魔力」?很多人認為,SACD有較好的規格,所以會對於解析度有很高的期待。但如果你想要在SACD上聽到什麼CD上聽不到的聲音,那很可能就要失望了。我認為CD的解析度已經足以應付所有錄音所需,但是SACD卻仍能在質感的刻畫上勝出。像是吉他的聲音,透過SACD聽起來就是顆粒飽滿、圓潤、充滿豐富的光澤與色彩,而透過CD聽起來,吉他仍然是吉他、三度空間仍然很好,但是在質感的刻畫上,就是少了那麼一點點的光澤變化,琴音顆粒飽滿圓潤的程度也要遜色些。這有點像是欣賞油畫,繪本紙上翻製過的油畫可以讓你看到畫的樣子,但是只有現場靠近觀賞,你才能看到畫家顏料的使用與筆觸等等細節。如果你擁有DP-800與DC-801這樣的組合,我相信你會把大部分的時間拿來聆聽SACD,因為那的確是至高的音響享受。
話說回來,當我拿這套組合聆聽Ray Brown三重奏那張「Some Of My Best Friends Are…Singers」CD時,第三曲由Dee Dee Bridgewater演唱的《More Than You Know》在開頭演唱時只有貝斯伴奏,那低頻線條與彈性都讓我滿意至極;而第二段開始其他樂器加入,爵士鼓在背後輕刷之際,一陣一陣鼓刷劃過鈸的質感層次分明無比,而此時爵士鼓不時輕踩一下腳踩鼓,音量雖然輕微,但是力道、彈性與形體感都棒極了,如果你的系統聽起這些鼓聲沒有感受到輕聲卻低沉而飽滿的質感,那麼在音響的路上你還有很多可以追求的東西。這種細部無所不在的解析力,就是DP-800、DC-801讓我最感動的地方。

高價機種該有的優秀表現
那麼,DP-800、DC-801播放CD到底如何?首先我拿Cambridge Azur 640C v2這台我給予極佳評價的低價CD唱盤來比較。沒什麼好比的,Accuphase這套組合價位可以買幾十台640C v2,這種價格的巨大差異也的確清楚的在聲音上反應了出來:無論在重量感、純淨度、低頻延伸等等方面,DP-800、DC-801都更為優秀。尤其是音場巨大飽滿寬鬆的三度空間感,是平價唱盤很難匹敵的部份,這樣的差異在第一時間就能夠忠實的反應出來。
接著我拿出更高價的訊源來比較,那就是Slim Devices的Transporter,播放我電腦中的無損失壓縮音樂,與DP-800、DC-801播放CD作為比較。Transporter的定價雖然還是只有DC-801的近七分之一,但是聲音表現已經非常超值,與DP-801、DC-801之間的差異也縮小了許多,但是後者仍然給我更大的音樂滿足感。只不過,現在的差異必須聆聽者集中精神,才能夠明顯的區分出來。同樣的,DP-800、DC-801的組合在中高頻的開放飄逸、音色上的華麗、整體音質的乾淨、低頻的延伸等等項目都有著更佳的呈現,我不得不承認Accuphase的MDS++數位類比轉換線路的確有其優勢。雖然說音響價格越高,在聲音上的改進就越小,但是DP-801、DC-801仍然清楚的告訴我們:要享用最高等級的音樂重播效果?請認命,你必須付出較高的代價。

毫無疑問的銘器
看到這裡,我想大家都應該已經知道我的結論:DP-800、DC-801絕對是一套禁得起時間考驗的器材。不管這個世界的音響將會如何變化,Accuphase這套組合的價值與成就都不會被抹滅。無論是外觀、操作感與聲音,DP-800、DC-801都顯露出「這就是銘器!」的自信姿態。這是屬於日本式的、精緻無比的奢華,擁有它們就像是吃到高級懷石料理般,雖然要付出極高代價,但是同時也能夠得到最高等級的滿足感。你會不時自掏腰包上高級日本餐廳吃一頓嗎?那麼你絕對能夠欣賞、享受Accuphase的這種至高美學。
TOP
2698#

接上继续:

接線路分析
解構DP-800、DC-801
劉名振
掃圖
這是MDSD的線路圖。可以很清楚的看出,DSD訊號先經過升頻,每個數位類比轉換器之前再經過一個延遲時間線路。這樣作有什麼好處?由於每個解碼所產生的超高頻噪訊(DSD解碼的必要之惡)不會在同一個時間點上累積,所以加總起來的訊號中,超高頻雜訊是平均分布在八個時間點中,是直接解碼所產生的正常噪訊量的八分之一。這就是Accuphase所謂的「平均移動濾波」(Moving-Average Filter)。

Accuphase歷史上推出過幾套旗艦分體式播放器,從1986年的DP-80/?DC-81(1988年升級為L款)、1992年的DP-90/?DC-91、2000年的DP-100/?DC-101。到2007年推出DP-800/?DC-801,大家可以看出這系列產品至少也會維持六年以上的壽命,不會隨便改款。DP-100/?DC101已經使用了所有新機種的技術,包括HS –Link介面、MDS++數位類比轉換線路等等,那為什麼要改款?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原先DP-100轉盤使用的Sony SACD傳動結構(與Sony早期旗艦SACD-1相同)已經停產。在尋找傳動結構的過程中,Accuphase發現選擇並不多,泰半是韓國或是中國製品,而品質難以讓他們用在旗艦機種上。怎麼辦?Accuphase的解決方案很簡單:自己製造!
雖然說是自製,但是Accuphase畢竟不是家大企業,所以核心的雷射讀取部份仍然採用Sony結構,Accuphase製造的部份在於整個支撐結構,包括抽屜進出、底座等等。除此之外,在輸出前訊號也經過DSP晶片處理,當然還有它們自豪的HS-Link傳輸界面。底部的鑄鐵腳座當然也替這個轉盤的優秀性能加分不少。

改用直接DSD解碼
在DC-801部份,前作DC-100將SACD中的DSD訊號先轉為PCM訊號再進行解碼,本機則採用了最新的MDSD(Multiple Double Speed DSD)線路,號稱可以直接解碼DSD訊號。怎麼辦到的呢?首先,收到的資料會由Xlinx的Spartan DSP晶片進行升頻處理,由原本SACD的2.8334MHz訊號升頻至高一倍的5.6448MHz,再進到原先的MDS++多重數位類比轉換線路。不過,在此時八個晶片並不是同時間工作,而是每個晶片都隔了一個時序,最後再將所有電壓訊號加總。經由這樣獨特的解碼方式,原廠宣稱它們可以達到自然的八階低通濾波效果,而且沒有經過額外低通濾波線路而導致的相位誤差!
不過,Accuphase仍然不敢說自己的訊號全無極高頻雜訊,所以訊號送出之前還是用了一個五階的Butterworth低通濾波線路(前作為三階,坡度較緩)。濾波線路方面,Accuphase也是使用自家的「Direct Balanced Filter」技術,將平衡輸出與單端輸出分別濾波,以確保最佳的訊號純淨程度。
至於兩台機器的相接呢?當然是Accuphase自家的HS-Link。HS-Link利用乙太網路線的RJ-45接頭,不但可以達到雙向的溝通,頻寬更高達400Mbps!相較於CD的1.5Mbps,你就可以知道這個界面用在音響傳輸上是多麼的「殺雞用牛刀」。
完。
TOP
2699#

[b]回复 [url=http://www.hifi168.com/bbs/showtopic-40875-269.aspx#3351554]2682楼[color=olive]xwmmmmm[/color]的帖子[/url][/b]




TOP
2700#

这是2008年242期《音响论坛》刘汉盛先生撰写的采访金嗓子公司的文章。现在金嗓子试听室用什么喇叭还找不到资料。供你参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