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
1、我并不是托,只是以事论事,对VV兄和随风兄的发言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对上面各位从不认识,也没任何联系和关系。
2、220V的无功补偿我没有玩过,但从目前国内最高电压等级的500kV到110kV变电站的无功补偿我都玩过;而且我认为这和220V的原理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单相和三相及电压等级的不同。
3、通过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尽量接近1)的确会令用电设备的容量得到充分利用。问题是:1)、要知道负载是感性或容性;2)、要知道负载的功率(但功放是非线性负载而没有恒定的功率)及到底并联多少电容量这要通过计算求得:C=UI(tgφ1 - tgφ)/ωU ² (单相)。3)、要知道电源的功率因数,这也最难,要用专用的设备检测。因为现时各级变电站及10kV配网系统很多都有无功补偿装置,如果电源的功率因数接近1或出现容性无功现象(即电流超前于电压),此时装设容性无功补偿装置(即并联电容器)无疑是雪上加霜。
随风兄所转贴的文章只提到上述三小点中的一小点。而且所列数据都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计算,因此我才不建议采用,这并无不妥。
任何的实践活动要有科学的根据与严谨的论证和计算,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辨证地经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后方可接受,而不是对权威的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