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各位努力讨论Bi-AMP的使用,小弟想贡献自身的经验供各位参考,我从学生时代一路玩音响上来,对于喇叭高音过亮或音域不平衡的问题曾尝试过换跳片,串联电阻,垫软性物质等奇奇怪怪的方法(现在回想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总是无法令人满意,简直是连60分都没有,直到听说BBC用3部BRAYSTON分三路分音推PMC,又看到STEREO SOUND使用四路分音,4台GOLD MOULD SR推B&W鹦鹉螺,再看杂志上介绍AVALON的原厂也用BI-AMP来推自己的喇叭作为试听,突然明白是否这些BI-WIRE设计的喇叭在原厂即以BI-AMP作为监听调教的标准,而我们却用一台AMP加上高低音跳片依靠分频网络却想达到原厂所宣称的满分效果,觉得好象不太可能,于是在音响更新时我购入了PMC AB-1和两台bryston 4b和二手的 SF LINE 2 前级(是否觉得我照榜单在买,NO!NO!NO!,我只是觉得BBC的组合一定是正确的,而且一定是原厂的推荐,音响界谎言太多,能够相信的很少呀!)SPEAKER CABLE使用2组MIT TERMAINATER 5,接上好试听结果如何:答案是1.好听2.栩栩如生3.你所可以想到的赞美词我认为都有.于是我换下了PMC将以前买的AUDAX 616接上,依然令我觉得不可思议,朋友的SONUS FABER 迷你马接上去,只有"感动"二字吧,或许不是所有喇叭皆如此,可是我认为如果一对喇叭的高音及低音阻抗或效率不同(指用两台一样的AMP推,却音域不平衡),那这对喇叭的设计就不佳了,如果如此,那你用单一AMP能推的好更奇怪.台湾的空间虽然是水泥墙较硬,但仍不致于相差十万八千里.顺道一提对小弟的PMC来说,朋友的一台ARC VT-150仍然不是两台BRYSTON 4B的对手,一台KARELL FPB也不是对手,但两台KARELL FPB就彻底击败我两台BRYSTON 4B.最后一提,我曾在"声色工厂"看到SONUS FABER的旗舰(90万那只,好象叫AMATI HOMAGE?)除了声音好之外,它只有一组端子,这代表了只要用一台扩大机即可获得正确的使用结果,我想这应该是SONUS FABER 不想因为不当使用而使人对此旗舰有不佳的评价吧!!!
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