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外国的发烧唱片公司都混不下去了,例如TELARC、CHESKY 、R... [复制链接]

查看: 20410|回复: 54
11#

市场与资本决定一切,当聆听音乐多元化了,传统的HIFI圈子自然也就压缩了,作为源头三大·件之一的音频载体就顺势跟着市场一起洗牌了。
TOP
12#

音乐确实应该多元,我也听流行音乐的,
但音乐是有水平高低的,有不同层次的。
不是只有德国人才喜欢贝多芬,全世界都喜欢贝多芬。谈到音乐,我们都会第一个想到贝多芬。
今天,也有人认为鲍勃迪伦就是今天的贝多芬,也有一些道理。
但贝多芬的音乐,即使在在今天,也是不可超越的。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等诸多名团,主要也是演绎贝多芬和马勒这些音乐史上的名人的作品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

国内唱片公司比老外会做生意,国内唱片公司精准打击50+以上中年男士的市场,中国人口基数大,这样就够养活这批公司了。而且现在退休大叔钱袋子都还可以,每个月百靓二百元一张唱片出得起。
反过来,欧美市场就惨了,人口基数少,少子化,养不起这些小众的唱片公司,看不到前景就执粒了。
TOP
14#

单纯听歌和欣赏音乐是不一样的,后者需要门槛。
流行曲、口水歌之所以有市场,主要是进入门槛低,包括制作出品,和购买聆听。
此所谓存在即合理。
清净自在
TOP
15#

中国人口基数大!!!

再加老浦东不断地卖力宣传,攻心为上,大婶大妈们逐步认同了俺的观点,觉得大叔大爷在家里发烧绝对好过去外面发骚,不再像年轻时候那样反对了。

大叔大爷们则讲实惠,不喜欢装,口水歌听得摇头晃脑,既高雅又乐在其中也。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16#

TELARC、CHESKY 、RR这些公司之所以不行了,主要是因为在演绎上、在艺术质量方面他们竞争不过DG和索尼这些大公司。
shinelb 发表于 2023/11/8 10:04:27 不知这样举例对不对,其实就如同现在市场买的番茄一样,看上去又大又红又干净,其实都是用激素喷农药催大的,吃下去一点番茄香味都没有,淡而无味,这些国外发烧公司的录音也是有这些毛病,一味爆棚大动态够激,不耐听。
TOP
17#

说到国内国外,愈发感觉是两个世界。前段时间去北美,中国大陆的信用卡在很多加油站的加油机上不能加油,在有些网站上不能订酒店。口罩前,没有这样的事情。撕裂、脱钩,已经活生生的摆在眼前。
说回唱片公司,我觉得对中国国内的消费,文化方面可选择的要比西方少,高质量的就更少。我们去室内乐、交响乐、器乐独奏的现场的成本高过西方很多,去的频次低很多。他们的博物馆、美术馆藏品丰富而且就在家门口,很多还是免费的,露天音乐会夏天都会搞一搞(费城交响乐团每年都要举办免费的露天演出),文化食粮丰富很多。见识的多、可挑选的的多,自然也就优胜劣汰;我看美国的书店、唱片店的分布密度要比我们高,有下滑的RR、Telarc,也有势头不错的唱片公司,比如AP。以我的观察,不是他们的唱片公司下滑,而是他们更加多样性,野蛮生长,此消彼长。
我们国内的文化消费,最大的障碍是启蒙,这个不方便展开讲原因,启蒙阶段也是蒙查查的阶段,不知道什么是好东西,这是现实,快不了也跨越不了。第二个制约是文化产品还不够丰富,好东西不多,稍微精致一点的东西就成了好东西,口水歌就这类。
TOP
18#

像RR这样的小公司,偶尔也会出一些不错的本土录音。
这个双张就在留声机得到主编推荐,录音的地点在美国夏季经济论坛的所在地Jackson hole,位于黄石国家公园的以南80公里的一个小城市,紧邻大提顿国家公园。唱片的封面就是大提顿的主峰。我说这些的意思是,他们的艺术是跟生活结合的比较紧的。我们的交响乐团好像是不是为了国民而存在的。
FR-751Cover.1.jpg (, 下载次数:0)

(2023/11/8 20:09:27 上传)

FR-751Cover.1.jpg

TOP
19#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20#

泰拉克唱片公司不知道现在什么情况了,很久没见到新碟了,要是有不错的新碟推出,肯定会有销量的。
可能与指挥孔泽尔离世也有一定关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