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孰先孰后?一般是前者优先,所以一般来说,听音环境的声学处理应优先于升级器材。
七寸的箱子八瓦的灯泡在四十平方米的空间哪来的低频?恐怕是驻波而已…… 512 发表于 2022/10/10 13:17:00
低频和驻波是两个概念。你的房间尺寸近倍数,根据波长和倍频原理60~65赫左右存在驻波,问题是那些水管子并不能准确吸收这个频段。我也是AN300B用户,我觉的你对自己的器材实力高估了,而且你的线材配置也一般影响了发挥。你的房间只有顶上作了处理,其余几个面都是光秃秃的硬调空间,一般来说声音在软硬适中的软调空间容易好声。别再弄什么水管子了太难看了……512 发表于 2022/10/12 10:57:24
前面谈的不是说我这里的声音有多好,而是说在不断折腾的过程中,声音逐步变化,前后对比那些要素慢慢呈现。
我也在反思,这样折腾的意义何在,利弊得失如何?这应当是锦上添花的事,而不是雪中送炭,厂家的专业化低频陷阱才是雪中送炭。
关于高音的吸收,地上铺地毯,在前侧墙各有一块吸音棉,尺寸600×1200mm,侧墙第一反射点各有两块吸音棉,音箱的侧面墙附近间隔有一些隔音棉降低反射,听音位后墙是排水管,上面纸箱,再上面有吸音棉。这样的吸音量不算少,检测数据高音的混响时间0.35至0.38s,暂时不宜再增加。
侧墙和后墙,将来可考虑贴墙布、墙纸,一来降低反射,二来避免过多吸收高音,然后再针对性的吸收……
快要到年底了,本来又要大兴土木动房子,看来暂缓一缓了,考虑成熟再说,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想得到的办法都做了,如果还不能满意,就要动房子,改变房子的声学特性,那就等于重新洗牌再来一遍,此前的通通不算数……
这个帖子挺好的,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其实溪兄自己也知道,通过声学吸收把曲线拉平,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即使实现了,也会有得有失。对于低频的问题,在很多时候,换一条正确的电源线就能解决了。我们发烧友要的是美好的音乐,而不是房间平直的频响曲线。目前 镁声绕梁 发表于 2022/10/20 16:01:27 电源线解决不了我的问题的,房子是第一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