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13141516171819» / 3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将爱奚进行到底——为了奚秀兰烧房子!习总说:祖国必须统一,也... [复制链接]

查看: 714857|回复: 738
151#

走访过不少发烧友,大多听音室的吸音不够,尤其是低频的吸收不够,我这里也是。明显两个弊病是:其一,低频不够松弛、饱满,显得空洞,好的低频效果首先在于松弛度,低频松弛,全频段的厚度、密度、质感立即脱胎换骨,尤其是中频的饱满度、厚度水涨船高……松弛度的指标很重要,其它指标不言而喻自在其中,既然松弛,那么低频的下潜当然没问题,也不会有驻波隆隆响低频空洞情况;其二,低频的能量很强,稍微多了一点就会干扰中高音,干扰直达声,造成中高音模糊。


高音适当吸收是必须的,什么叫适当,我认为很简单,跟着低频的吸收走,取得均衡就是适当,而不是相反!是均衡不是平均。


吸音重要,低频的吸收尤其重要,比低频的吸收本身更重要的是低频的均衡吸收。在低频均衡吸收的基础上,高频怎么吸收或扩散?答案不言而喻,自在其中,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且办法很多。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152#

不久前又检测听音环境的声学数据,63Hz混响时间0.49s125Hz混响时间0.47s,大概在0.5s左右,中高音的混响时间0.330.38s,听音室比以前就是多了PVC排水管吸收低频,听音位后面多了十多个纸箱。前面两次检测63Hz混响时间分别是1.11s0.88s,听感上完全是两种光景。来检测的朋友说,平衡感、高频的穿透力没问题,驻波基本上没有了,不过低频还是有点拖尾,混响时间长了点,300Hz1000Hz两个频段有波谷,不够平直。

微信图片_20220916100600.jpg (, 下载次数:0)

(2022/9/16 10:09:00 上传)

微信图片_20220916100600.jpg

微信图片_20220916100608.jpg (, 下载次数:0)

(2022/9/16 10:09:00 上传)

微信图片_20220916100608.jpg

微信图片_20220916100705.jpg (, 下载次数:0)

(2022/9/16 10:09:00 上传)

微信图片_20220916100705.jpg

微信图片_20220916100614.jpg (, 下载次数:0)

(2022/9/16 10:09:00 上传)

微信图片_20220916100614.jpg

微信图片_20220916100624.jpg (, 下载次数:0)

(2022/9/16 10:09:00 上传)

微信图片_20220916100624.jpg

微信图片_20220916100628.jpg (, 下载次数:0)

(2022/9/16 10:09:00 上传)

微信图片_20220916100628.jpg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153#

为了验证自制低频陷阱的吸收效率,前左墙角撤掉两个纸箱,前右墙角撤掉一个纸箱,再检测数据,63Hz125Hz频率的混响时间立即超过0.5s,说明用纸箱做低频陷阱是有用的,能显著降低低频的混响时间,同时250Hz的混响时间由0.38s提升到0.45s,说明吸收了一部分中频,这与听感相符,一般来说,中频应当少吸收,估计是纸箱材质的表面硬度不够所致,在声音能量的冲击之下产生震动,转换为机械能,消耗了一部分中频能量。其余的变化很小。


我认为,声音是一种能量,听音环境的声学处理要牢牢记住这个物理学概念,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声音能量不会无缘无故产生,也不会无缘无故的消失,一定有物理学、声学意义上的原因。


检测数据不能完全取代耳朵听感,但是检测数据最重要的作用是明确差距,引导调整方向。

微信图片_20220916101121.jpg (, 下载次数:0)

(2022/9/16 11:11:22 上传)

微信图片_20220916101121.jpg

微信图片_20220916101125.jpg (, 下载次数:0)

(2022/9/16 11:11:22 上传)

微信图片_20220916101125.jpg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154#

继续发烧水管,水管也发烧!再搞一个批次的排水管,广东联塑农用管总长16米,外径250mm,壁厚6mm,每一段长度2m、1.4m、0.86m不等。聚酯纤维吸音棉侍候,我不能接受玻璃棉、矿棉、岩棉。

微信图片_20221009160934.jpg (, 下载次数:0)

(2022/10/9 16:20:02 上传)

微信图片_20221009160934.jpg

微信图片_20221009160941.jpg (, 下载次数:0)

(2022/10/9 16:20:02 上传)

微信图片_20221009160941.jpg

微信图片_20221009160950.jpg (, 下载次数:0)

(2022/10/9 16:20:02 上传)

微信图片_20221009160950.jpg

微信图片_20221009160954.jpg (, 下载次数:0)

(2022/10/9 16:20:02 上传)

微信图片_20221009160954.jpg

微信图片_20221009160958.jpg (, 下载次数:0)

(2022/10/9 16:20:02 上传)

微信图片_20221009160958.jpg

微信图片_20221009161003.jpg (, 下载次数:0)

(2022/10/9 16:20:02 上传)

微信图片_20221009161003.jpg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155#

邓公说:凡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都可以尝试。而溪秀兰则说,凡是有利于吸收低频能量的,都可以尝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永远没有尽头,而低频能量的吸收也永远没有尽头!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156#

习总说,反腐永远在路上;溪秀兰则说,低频吸收永远在路上。习总说,**党人的初衷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而溪秀兰则说,密闭听音室声学处理的初衷和使命,就是为低频谋吸收,为听音谋靓声!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157#

宝华书架和落地箱听音室的共通之处是前墙做了较强的吸音处理,估计是为了降低前墙绕射造成的失真,这跟多数烧友认为前墙硬的观点有所差异。
actuary616 发表于 2022/9/25 19:42:55

刘汉盛的“前硬中吸后扩散”的说法,影响很多人,至于效果嘛……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158#

七寸的箱子八瓦的灯泡在四十平方米的空间哪来的低频?恐怕是驻波而已……
512 发表于 2022/10/10 13:17:00

没实践经验的不要瞎说,没在相对封闭又充分吸收低频的听音环境里仔细听过的不要瞎说。


我这里的低频驻波已经基本解决了,不存在了。


充分吸收低频的好处太多太多了,比如发烧友常说的低音的量感、弹性、层次感、力度、控制力我这里都不缺,播一些曲子明显感觉低音是用身体感觉到的而不是耳朵听到,低频驻波明显的症状表现低音空洞、隆隆作响、中高音模糊,我这里不存在;再如,发烧友常说的人声站得起来,乐队沉得下去,音场的深度、宽度,人声与器乐之间、器乐与器乐相互之间的分离度等等,还有,姜昆说相声,唱歌高音不是直接冲上去的,而是先绕个弯像挠痒痒,再上去一点,又绕个弯像挠痒痒,最后才延伸到最高音,姜昆是用相声语音描述,用音乐语音描述就是旋律,随着旋律的展开,起承转合、强弱对比、音乐情感的不同抒发和表达,乐感和音乐表现力。这一切不言而喻就是这样的,因为唱片录音本来就这样,或者说,这一切都是充分吸收低频的副产品根本不需要升级器材、线材、折腾钉垫达到,那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听音环境的声学处理才是雪中送炭。


这一切要素我这里都不缺,在存在明显驻波的环境里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这里的的低频驻波已经解决,基本不存在了。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159#

目前的问题:


首先,音色不满意,似乎过于阴柔,缺乏阳刚,估计是吸收不均衡,中低音某些频段被过份的吸收,另一些频段又没有效吸收处理……


其次,低音的下潜和松弛度不够,相应的中音的厚度、密度、饱满度欠奉,必须让低频松弛,全频段水涨船高。


再次,前墙角的纸箱估计不恰当的吸收了一部分中频,视觉观感也不好看,必须被淘汰出局。



还有,全频段的清晰度、分离度基本可以了,但是还有改善的余地,相应的乐感、音乐表现力要进一步提高。关于低频的吸收与分离度,二者的关系我是这样理解的:如果说低频永远吸收不够,那么分离度就永远不够好,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最后,混响时间太长,最后这一批水管加入以后,凭经验听感低频的混响时间估计0.5s左右降低到0.4s左右,还要继续降低,尤其是63Hz左右频段,在此基础之上再来谈适度增加高音的吸音


这一切的指向,都是还要继续吸收低频,比吸收本身更重要的是均衡吸收,我也知道自己这么折腾均衡吸收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下一步需要做的,不言而喻就是厂家的专业化低频陷阱要粉墨登场!


另外,频响曲线不平直,这恐怕是比低频吸收更大的难题,因为不容易弄清楚不平直的原因,不好下手……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160#

这些天听了下古典音乐,穆特小提琴的张力、穿透力,帕瓦罗蒂的金属男高音、胸腔共鸣,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的动态爆发力,在我这里表现不好,这可能是器材组合搭配的短板!


在处理过的声学环境里,器材搭配的短板、不同器材线材的风格区别、唱片录音好不好、同一个录音不同唱片制造版本的区别,一览无余,无所遁形,就是一耳朵听音甄别的事情!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