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425262728293031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化茧成蝶,可与言诗——沐声DA005解码器用家手记(此贴阅读量异... [复制链接]

查看: 310163|回复: 365
261#

近两年固态硬盘价格大跳水,目前1T的SSD价格已经跌破千元,感觉橘子红了,可以下手了。
不过,为稳妥起见,决定先买个小容量的SSD试试效果,如果好,再考虑上1~2T的。

9月下旬买了个三星860EVO,256G的,价格不到200。准备尝试效果,却节外生枝而延误。先是因为升级USB线,关注的焦点转移;后来又发现U-LINK 2号线高频不够凝聚、声像聚焦略散、声线有点散漫的问题,绞尽脑汁分析原因,历经种种曲折之后,终于发现是无线路由器的电磁辐射污染+USB线不完全屏蔽共同引起的问题,最后简单地用加高频磁环的办法,比较有效地解决了问题。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62#

近几天略空闲,也有点心情,将平时比较喜欢、最常听的音乐资源拷贝到固态硬盘上,大概有SACD转的PCM资源80来张(用FLAC格式无损压缩以节约空间),CD资源二百来张。
没有买2.5吋转3.5吋的硬盘支架,无法使用硬盘盒拷贝,只好在电脑内用SATA线连接SSD进行拷贝,有点麻烦。

挑选曲目,拷贝,花了三四个小时,完成拷贝。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63#

安装固态硬盘时,选择欧博X1右边的硬盘座,废除了明显劣化音质的公转母转接插,直接用发烧SATA信号线、电源线连接固态硬盘,底部垫珍珠棉以调整高度,同时兼做减震。

注意看了这款SSD的指标,单5V供电,功耗写5.5、读6瓦。工作电流1.1~1.2A,欧博X1的5V电源最大电流是3A,供电应该比较充足。
以前还曾想过,这固态硬盘夏天需要加强散热处理。虽则功耗只有5~6瓦,但重量也只有100克。而机械硬盘功耗虽为12~15瓦,但重量700~800克。固态硬盘单位质量的功耗比机械硬盘还要高,所以夏天需要注意散热。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64#

熟练工,很顺利更换完固态硬盘,重新接线,开声。
跟以前的机械硬盘比,绝对是一耳朵的差别!

然而,是变得非常糟糕的“一耳朵的差别”!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65#

老同志了,比较淡定,遇事不慌,分析可能是:
1、系统处在冷机状态(下午3点,环境气温16度左右),效果欠佳,等加热升温之后就会好转;
2、也许,固态硬盘与机器、线材一样,需要煲一段时间(以前机械硬盘未发现有煲的必要,但固态硬盘也许有所不同)

加热装置全开,等待升温过程中用手机遥控操作,发现有两个优点:
1、响应速度飞快,手指一点曲目,音箱里立刻就出声了(机械硬盘明显有一个1~5秒的响应过程);
2、固态硬盘安静,没有震动,跟机械硬盘不可同日而语。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66#

1小时后,数播、解码器、前级升温到40度左右,声音依然难听;
90分钟后,前端器材温升到45度左右,声音还是难听!

是不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关机,重新连接固态硬盘的SATA信号线、电源线,重新插拔硬盘盒到数字转盘的USB线,再听,确实很难听!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67#

皱着眉头、硬着头皮听了三个小时,对声音的基本判断是,换上这个固态硬盘之后,相对于以前的机械硬盘,声音是全方位、大幅度的劣化,劣化程度远远超出预期。主要问题是:
1、声音能量分布从金字塔型变成了圆柱形,以前饱满、浓郁的低频明显减少,低音喇叭从10吋变成了8吋,声音重心上移;
2、声音能量感、密度感大幅度下降;
3、声音的控制力严重衰退,缺少张力,也缺少凝聚力,形同散沙;
4、高频有明显的毛刺感,不清晰、不够光滑;
5、系统以前所拥有的透明感、空气感、水润感消失殆尽;
6、音场、定位未见明显劣化,但声音的层次感变差;
7、声音变得比较单薄、空洞、干燥、粗涩;
8、整体听感极不耐听,吵耳、闹心

…………
…………
…………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68#

有没有优点呢?
前面说了两个优点:一是响应速度快,二是没有震动。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优点吗?

听了又听,想了又想,拿着放大镜、戴着助听器恐怕也找不出声音方面的优点了。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69#

以前这套系统,经过精心调校之后,整体表现不错,直观的标志就是久听不累。每天至少听3个小时,有空闲时一天甚至听7~8小时,也不会觉得疲倦。

然而,换上这个固态硬盘之后,一开始就觉得不好听,听了十多分钟就觉得累;为了避免第一印象的误差,出现误判、错杀,还是勉强自己坚持听了3个小时,越听越TM难听!让人心烦意乱,烦躁不安。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70#

这种声音严重劣化的情况,在过去20年中从未经历过。通常折腾音响的结果,多数时候是有所改进;即使是失败的折腾,也是有得有失、有利有弊。如此全方位、大幅度的退步,确实是生平所仅遇!


我折腾音响,是为了听音乐,不是搞科研,所以犯不着为难自己。坚持听了3个小时之后,实在忍无可忍;于是关机,取下固态硬盘,重新换回以前的机械硬盘,重新开机,美妙的音乐又回来了,一如往昔!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