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该雄起了——中国文化的 自信力! [复制链接]

查看: 38772|回复: 57
21#



       小提琴的音色优美,歌唱性好,且极具感染力……
       如果在您的音响系统上所听到的 18把小提琴声音是:细细的、柔柔的、甜甜的,甚至还有点飘飘的,那还远远不够……
       ——小提琴的质感、密度,尤其是 18把小提琴的“群奏感”表现则是非常出色!而耳熟能详的 12首经典曲目则旋律优美、首首动听,优雅抒婉、琴声怡人,真可谓百听不厌、老少咸宜的优秀作品……

        再就是,音响系统调整的越到位就越能听到它内在的、深层次的“和谐”之美……
        无论是选曲、编曲,还是演绎、录音,它皆是这个系列专辑中最好的一张,可称得上是国内 CD唱片中难得的佳品之作!非常值得欣赏和收藏(尤其是 2002、2003年发行的版本最为真实、自然和流畅)!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22#



        《音乐周刊》: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至今仍是一个演唱诠释的经典模板,李娜可以说是中国歌坛最大的异数。论身材长相,她绝对属于一万个人见着都会劝她另谋生路,别在演艺圈混了的那种,但是如果论才艺德行,却又是可以让所有人竖起大拇指连声感叹。

       《笔下人间》:这些人评李娜,还是不大懂得李娜。要是能细细的、全面的听听李娜的歌曲,就会知道,她其实是有“野心”的:她竟将所有具有代表性美感的歌曲都唱到了完美的程度,其嗓音表现技巧的能力是达到完全的自如的,其处理的切当更反映了她理解歌曲的深度是别人都不及的。在我看来,中国歌曲,到李娜已经达到巅峰,她一人在峰尖之上。


       李娜自评:在《青藏高原》被认可的那一天起,我就清醒地触摸到自己,我的艺术个性就是没有个性。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我先把自己撕碎,然后有意识地参与创作。我想表现我的艺术空间,我的艺术个性根本不会受到束缚。
       我的作品拿到国际上去,我也不怕。我是独特的、中国的。再幼稚,是我自己的。它是自然的、纯朴的、冲动的、有生命力的。我希望我的歌别人都能听懂,雅俗共赏,但不容易唱。
       在功名上我不想与别人比较,我只想在艺术上比较。我的东西来自我的生命。大家现在已经肯定了我的现代唱法和原始唱法的结合,下一步我需要稳住这种感觉,挖掘新的东西。《青藏高原》仅仅是开始,我是一个中国歌手。我要让外国人觉得中国的东西也是望尘莫及的。

       《嫂子颂》,女性的嗓音,唱出了男人的味道,男人的感情,融入了女性的温暖,这无疑是李娜声音超越性别意识的一个最好的代表,中性立场造就独特的娜式曲风。

       李娜歌曲独成一派,无人可以模访其内在灵魂,这在李娜遁出歌坛后的十多年中国歌坛发展现状中得到证实。用句当今时髦的词语,李娜歌曲里所透出来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冲破女性角色限制而形成的独特歌唱视角,其无人能及的“娜式曲风”,给中国流行歌坛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给有福聆听李娜歌曲的人们以别样的美的听觉享受。相信历史会给李娜歌曲一个最终的评价。
       谷建芬:李娜的《青藏高原》演唱中,唱得登峰造极,但这还不是李娜音乐才能的全部。我们许多的音乐人都是通过她的这首歌,重新又认识了李娜,我们很惋惜她出家。
       学者田青音乐人黄荟(《苏武牧羊》词曲作者)对李娜共同的评价:李娜是个精灵,在音乐上则是个声乐天才!
       张千一:她(李娜)的藏歌格外动听!以前我只听李娜唱流行歌曲,没有听过她唱藏族歌曲,这次听了后,我发现李娜演唱这些歌曲格外动听,尤其是尾音的处理,非常到位......       我更喜欢李娜的《青藏高原》,客观准确!《青藏高原》这首歌曲,可以说是为李娜量身定做的。

       《1963年7月25日出生于河南。5岁时父亲去世,从小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李娜后来成为河南省戏曲学校75届表演班学员。毕业后,李娜先后去了河南省豫剧团、河南省歌舞团,再后来又去深圳学习唱歌,随后又漂流到北京。十年里,她先后为160多部影视作品配唱了200多首歌曲。此后在山西五台山普寿寺出家为尼,法名释昌圣。       她唱了十年歌,李娜的歌要比李娜的名字有名多了,《好人一生平安》、《苦篱笆》、《嫂子颂》、《女人是**》、《走进西藏》等影视歌曲,几乎是家喻户晓。特别是《好人一生平安》,可以称得上是近年来点歌率最高、流行时间最长的一首歌曲。》

       《无论是艺术界的名人大师,还是一个普通人,听过她的歌声无不触动。李娜的歌声实际上已经超出普通歌曲所要表达的,那是一种境界,对生活、对人生的各种态度和看法。如果说李娜的歌唱极为珍贵,红音堂这张重制后李娜经典歌曲集则是对李娜的致敬。》

       《歌唱有三种境界:一是声音的个性,二是艺术的个性,三是技巧的个性。技巧的个性是最难达到的。象美国歌星惠特妮·休斯顿可以算做掌握了技巧的个性,她对歌曲的处理是绝对的惠特妮个性,没有人再会象她那样处理,也处理不成那个样子。李娜在唱《青藏高原》这首歌时,也达到了这种自由的境地。每个字、每个颤音,你都只能说成是李娜式的,以及整首歌的音域都是李娜式的,这种超化的境界已是旁人无法模仿出来的了,那种李娜演唱中打动人心的地方,也只有李娜演唱时才会出现。》
       《李娜坦言,她的声音没有什么先天优势,全是后天“自我摧残”出来的。李娜的声音可以在三个八度的音域内自由驰骋,在纵横无碍的空间中能将作品发挥得淋漓尽致,她的歌唱技艺已达到了一种自由王国的境界。李娜的技艺,使得作曲家们在为她写歌的时候可以充分地、自由不受拘束地发挥自己的创作灵感,因为,李娜无论从音域、音色、以及技巧上都可以任意驾驭。》      
      
       还是远在 1997年的深圳,有一次去公司员工宿舍办事,看见一本杂志,刊名已记不住了,大致翻了一下看到有关歌手李娜的介绍,跟员工打了招呼就把杂志借走待晚上再仔细阅读……
       杂志内中的一篇文章说到:李娜曾去北京拜师学艺,也算是“北漂”一员;由于手上拮据,有时只好借宿到朋友或同事的家里,为了免得人家“嫌”,她的行李箱中一直放着一套“床单和被罩”,一旦借宿人家时,就会把床单和被罩拿出来用上……   再就是,有一些歌手都是想方设法地、通过旁门斜道走捷径的方式来“拜师”、“学艺”的,以便早日成名获利;而李娜则不同,她在北京期间一直都是在“认认真真”的拜师学艺,按照老师的要求,几乎每天都是早早地起床开始练嗓子……


       ——李娜的歌,“大气从容”且“气贯山河”!

       ——听李娜的歌,都能深深地感受到她是那么的认真和投入地在唱歌!    
       ——听李娜的歌,就好似是在听她讲述着一个个既古老久远而又仿佛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且百听不厌的动听故事;并随着流动的旋律,使听者情不自禁地融入到那迷人故事的海洋之中……
       ——听李娜的歌,就好像听古典音乐一样,她是需要您“正襟危坐”地来欣赏的!只有这样,您才能进入到她的音乐世界之中,您也才能会被她的音乐故事所深深的吸引和感动……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23#

有意思。不过有民族情结也是合理的,支持一下
TOP
24#





       童丽出了很多个人专辑 CD唱片,真的很多、很多……
       但是,我却独爱这一张专辑!
       理由:首先是专辑中的 13首歌曲且首首都好听极了,基本上也是“每次聆听都是从头一直听到尾的”……
       再就是,童丽的演唱也是最为自然和真切、最有感染力的……
       童丽的嗓音温暖、细腻、甜美,且富有光泽;
虽然都是一些翻唱歌曲,然而童丽通过其“温柔、舒缓”的独特演唱风格,却能营造出一种截然不同的音乐美感,也让听者体味到了一番全新的音乐享受……

       有一个场景今生难忘!
       一日,老母亲坐在卧室的床边,全身贯注
地把童丽这张专辑 CD唱片“从头一直听到了尾”……

       之后走过来问我:这是谁唱的?是邓丽君唱的吗?唱得可真好听!声音很柔、很美!
       平时我在家里放各种类型的歌曲专辑可谓无数,但能博得一位近八十岁老太太如此的专注与钟爱,这可是唯一的一次!


       ——没有刻意过分突出的“喉音”和“气声”……
       ——没有刻意
夸张放大的“人声”和“低频”及“乐器形体感 ”……
       ……
       ——这一张专辑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刻意”的去演唱和录音!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自然和真切、专注和动情……
       ——这一张专辑的录音水准则是相对均衡和适中的;但如果您听到的声音为:臃肿浓厚的中频,朦胧模糊的低频,夸张庞大的音像……那就说明在
器材搭配与调整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听童丽,就首选这一张专辑吧!
       或,面对无数张童丽的专辑,其实拥有这一张专辑就足矣!
       又,在众多的“翻唱”歌曲专辑中(曾被一些音响文豪喻为“口水歌”),这一张专辑也是难得的、值得欣赏和收藏的 CD唱片之一!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25#





       与大部分主流唱片公司所发行的歌曲专辑不同,陈洁丽的歌曲专辑基本上都是以节奏舒缓的“慢歌”形式出现的,其实这也正是雨林音乐制作有限公司的“特色标志”,基于此,“陈洁丽歌曲专辑”也好、“雨林音乐制作有限公司”也罢,在当时皆已成了最为与众不同且独树一帜的、以及非常旺销的流行歌曲系列专辑 CD唱片之一……
      
其实陈洁丽的嗓音音域并没有那么的宽广和扎实,尤其是在中高音域则更是如此,如果按照原谱去唱,或许歌曲的很多地方就很难给“顶”下来的……
       然而,陈洁丽却有着一种独特的嗓音音色,宛若一位 17岁的少女般,给人一种“青春、清新”的气质与气息,甜美又纯净!
       虽然多为一些“翻唱”歌曲,但
陈洁丽却以她特有的嗓音音色、再以这种“慢歌”形式给予重新演绎,这些老歌仿佛就像是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与音乐画面一样,令人耳目一新,再加上重新编曲与配器及上佳的录音制作,进而让每一首歌曲的音乐性与可听性均得以大为提高……故,在整个零零年代,尤其是在初、中时期,广州市区的大街小巷几乎都在同时播放着陈洁丽的歌曲也就不足为怪了,其实在全国很多的一、二、三线城市和地区也大都是这样的……

       至于
陈洁丽的个人专辑 CD唱片那可真是多了去了……
       《靓声之选 陈洁丽》
这张专辑收录了自陈洁丽出道以来包含各个时期专辑中的一些精选歌曲,或许不一定首首都是那么地动听,但如果想欣赏陈洁丽的歌曲,此张专辑或许是最为捷径、最具代表性的专辑 CD唱片了!尤其是其中的:“01我怎能离开你、03人约黄昏后、05陪我看日出、13明月夜、17醉花时”这几首歌曲,总是能让人听得神情气爽、乐而忘眠……
       陈洁丽的演唱很朴实、很投入,却又很简单、很自然,包括编曲配器与乐队伴奏及录音制作等,都很少有“刻意”或“夸张”之处——既没有故意“憋气压低嗓音”的人声表演,也没有“压中频、提高频、增低频”的录音制作,整体均显得很和谐自然!
       ——“宛若一位 17岁的少女般,甜美又纯净,青春又清新”!这就是陈洁丽“定格”给我们的音诗画面与美乐享受……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26#

只是一些唱片听感,没发现和中国文化有什么关系,特别是童丽之类。建议以后没必要为吸睛起这么大一个题目。
TOP
27#



《我怎能离开你》
作词/琼瑶    作曲/古月

问彩云 何处飞
愿乘风永追随
有奇缘 能相聚
死也无悔
我柔情深似海
你痴心可问天
誓相守 长缱绻

岁岁年年

我怎能离开你
我怎能将你弃
你常在我心底
信我莫疑
愿两情常相守
在一处永绸缪
除了你还有谁 和我为偶

蓝色花一丛丛
名叫做勿忘侬
愿你手摘一枝 永佩心中
花虽好有时枯
只有爱不能移
我和你共始终 信我莫疑

在我看来,邓丽君演唱的《山茶花》、《甜蜜蜜》、《再见!我的爱人》、《水上人》及《人约黄昏后》、《几多愁》、《但愿人长久》等歌曲,一定会让你
“一听难忘、反复播放”的……
而这首《我怎能离开你》可谓邓丽君情歌之中歌词最为深情、优雅,旋律最为浓情、伤感,演唱最为动情、感人的歌曲之一……
唉!何止是百听不厌啊,简直就是一听动容!
——邓丽君之《我怎能离开你》,真乃永不过时的经典歌曲!

好唱片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如果一张 CD唱片、甚至一首歌曲都能让你听得血脉偾张、动情沉醉……也够值了!
稀土级发烧友“杭州一少”曾坦言:英国 Linn(莲)CD12 CD机演绎的邓丽君真是
妖娆妩媚,美的让人窒息……那就对了!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28#

好感受
TOP
29#



      《草原的呼吸I》这张 CD唱片是 2003年广州资深发烧友阿凡送给我的;等聆听之后才发现:原来这竟是一张演录俱佳的优秀 CD唱片!
       经过“DSD”技术处理后的本张 CD唱片,其呈现的录音质量相当优秀;我尤其喜欢其中的弦乐表现,弓与弦的摩擦似乎特别的有质感和韧劲,而且弦乐好像还散发着一种特别迷人的、清新的特殊味道;演唱水平更是一流,无论是男女声领唱、重唱及合唱等,演唱者都能表现出非常高的专业水准与热情投入。

       这张 CD唱片我已不间断地聆听了十六年了,随着音响器材与搭配的改变、音响系统调整方向的不同,其还原出来的声音还是存在着很大区别的,可谓音响系统的高级“试音碟”……
       器材选择与搭配越对味,音响系统调整越到位,这张 CD唱片就会越出彩;视音响系统的调整功力而定,那一层又一层的惊喜就等着您去挖掘呢……
       或许这张 CD唱片的发行量不是很大吧,又或者是销售太好了吧,否则,在当年亮相后的次年就“断货”了,而且至今仍还在“断货”之中……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30#



    “在70年代,喜欢邓丽君的香港人大多是比较成熟的阶层。
      邓丽君第一次到香港是1969年12月27日。
      岸西说:邓丽君到香港之前,国语歌曲正在香港走红,代表人物是台湾的姚苏蓉、青山和尤雅;当时的香港人认为粤语不上台面,香港本土的音乐人也以能够创作国语歌曲为荣;那也是香港经济开始崛起的年代。  
      岸西说:香港人心中有三个著名的歌女形象:周璇、邓丽君、梅艳芳;邓丽君是香港人记忆中‘国语**’最后的歌女。”

      港地(粤语)歌曲真正开始流行应该是在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那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始年代;简单的讲,中国大陆超过95%以上的进、出口贸易都是经由香港落地的,可想而知,真是应验了当下的那句网话:躺着都能中枪;也即:躺着都能发达!正因为如此,在经济发达的同时,香港本地的所谓“港地(粤语)歌曲”也就顺势“占领”了整个大陆文化市场,且是一路“势如破竹、势不可挡”……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又三十年河西也”,港地(粤语)歌曲由当时的“不入流、不上台面”,发展到能充溢整个大陆文化市场,除了歌曲本身之外,经济方面的原因才是更重要的决定因素!

      港地(粤语)歌曲在大陆“推广普及”的这二、三十年,的确曾经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歌曲和歌手,这一点的确应该值得肯定和赞誉;然而,就整体来讲,港地(粤语)歌曲多是给人以“无舞不唱、音效过重、场面威猛”的感觉,也即:韵味、内涵明显不足,令人回味的地方太少……

      “当下的**,创作人都喜欢用电子合成器去编制歌曲,清一色地炮制出生硬而没有感情的音乐;对于喜欢音乐的朋友来说,这样简直是个折磨!我喜欢以前的音乐,因为那些音乐比较和谐以及充满感情,听起来容易有共鸣。而像区瑞强这些崇尚自然的民歌歌手,活像是繁嚣噪音之中的一点清泉。“

      是的,区瑞强这张CD唱片专辑,无论您是正襟危坐去听,还是当背景音乐去听,他都好听极了!舒服极了!其歌声既养耳、又养心,令人百听不厌!
      能把港地(粤语)歌曲演唱得这么有味道、有情感、有内涵,无论是歌曲、还是人声都被演绎的如此“儒雅”之极,且令人回味无穷……
      能把港地(粤语)歌曲演唱的一点“港味”都没有了,在我看来,也只有他区瑞强有如此能耐!

      难!难!难!
      在“猛男型、重音效、重舞轻唱”所主导的音乐舞台,仅靠几把吉它等简单的乐器伴奏来演唱、并能博得听者的共鸣,只能说他区瑞强靠得是"真功夫、真情感、真投入!"

      本 CD唱片专辑中的首首歌曲都非常好听,尤其是:1、信;5、偏偏喜欢你;6、印象;8、童年时;14、今夜真情;16、二人世界;这些歌曲可以让人听得如痴如醉、如梦如幻……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