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2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页,星海音乐厅莫扎特K361欣赏感受)出差广州3个月左右,请问... [复制链接]

查看: 86467|回复: 207
141#

回复 134# 时光车间 的帖子

插句嘴问问时光兄,沙版的录音年份?
藕乃草根

TOP
142#

04年吧
TOP
143#

回复 142# 时光车间 的帖子

因为是新加坡交响,所以关心。

如果录制时首席是金力,好是理所当然。

论级数,俺认为金力在沙之上。
藕乃草根

TOP
144#

刚才看了下,雨果孔朝晖<<梁祝>>LP要300元左右,还是稍为贵了点。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45#

回复 128# fallingforyou 的帖子

正常的音响器材最多只有改变音色、清晰度等,但不会改变节奏。
这个观点我非常同意!

至于作品速度的把握,要看演奏者与指挥对乐曲的不同理解,只要不是相差得特别远(例如上面说的由柔板变快版),都可以看作是他们对作品的不同理解与把握。历史上速度偏快、准确、偏慢的都有很多成就非凡的,例如古尔德,克伦培勒,节奏是偏慢的;
不同演奏家或指挥家演译同一部作品,甚至同一人在不同时期演译同一部作品,都会有区别。而这个区别不但不是误差,还正是表现作者独特理解、表现音乐作品独特魅力的地方之一,恰好也是欣赏音乐的无穷乐趣之一。

这2个观点我是更加同意!
但我觉得,对于一个作品的演绎,节奏、速度的把握,以一个普通发烧友,或者甚至说是资深的音乐发烧友的身份来说,我们有这个资格去评论那些大师们的演绎吗?同样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海菲茨拉得快大卫拉得慢,我们有这个资格去评论这个对哪个错吗|?很显然我认为是没有的!当然,站在个人角度来说,我们也可以评价对这个大师的演绎是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但我是非常讨厌某些烧友,连五线谱都认不全,却硬要去评价唱片里的这个大师行、那个大师不行,真TMD扯蛋!!
而站在音响发烧友的角度来说,对唱片里演奏家的演绎,节奏和速度的表现,也就仅仅是对音响系统最、最、最基本的要求的罢了!我真是很难想象一套正常的音响系统,能把一段3分钟的录音播出3分零一秒来。
个人认为,演奏者对音符强、弱的把握、乐团里和弦的营造,对作品的表达当然也是有着巨大的影响,这才是至关重要的而在音响系统里面才是最难表现出来的!
最后编辑我爱LP 最后编辑于 2016-04-08 01:55:32
另一个出黑胶的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1849.aspx
TOP
146#

很兴奋能在兄的帖子起了抛砖引玉作用,原说的指情绪丶协调(互动感)丶平衡度,,,,,,,这个有点抽象的东西,把大家引入速度丶节拍丶快慢丶版本,,,,等具体的内容(并和我自己在这方面的认知很为一致并引起自己共鸣),总算有点成绩!!!
最后编辑Real 最后编辑于 2016-04-08 09:54:25
TOP
147#

还有我下一步要思考的是:速度丶速度感丶瞬态(加速度)丶节奏丶节奏感丶协调感,,,,,,,,共性与区分?
最后编辑Real 最后编辑于 2016-04-08 09:56:39
TOP
148#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16/4/8 1:44:00 发表
正常的音响器材最多只有改变音色、清晰度等,但不会改变节奏。
这个观点我非常同意!

至于作品速度的把握,要看演奏者与指挥对乐曲的不同理解,只要不是相差得特别远(例如上面说的由柔板变快版),都可以看作是他们对作品的不同理解与把握。历史上速度偏快、准确、偏慢的都有很多成就非凡的,例如古尔德,克伦培勒,节奏是偏慢的;
不同演奏家或指挥家演译同一部作品,甚至同一人在不同时期演译同一部作品,都会有区


严重同意谢兄的观点,很多人指点江山,批评这个版本演绎不行那个版本演绎不行,只能理解为装逼,一张唱片从录制到发行销售,很多业内的专业人士把关,无非就是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罢了,还不至于被一个业余发烧友说的一文不值。
肉多嫌肥,在我看来哪怕是一些省市一级的乐团或者乐手,即便存在一些瑕疵,但是如果不带偏见去欣赏的话,都是很好的享受。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149#

原帖由 白了头一夜间 于 2016/4/8 10:26: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16/4/8 1:44:00 发表
但我觉得,对于一个作品的演绎,节奏、速度的把握,以一个普通发烧友,或者甚至说是资深的音乐发烧友的身份来说,我们有这个资格去评论那些大师们的演绎吗?同样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海菲茨拉得快大卫拉得慢,我们有这个资格去评论这个对哪个错吗|?很显然我认为是没有的!当然,站在个人角度来说,我们也可以评价对这个大师的演绎是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但我是非常讨厌某些烧友,连五线谱都认不全,却硬要去评价唱片里的这个大师行、那个大师不行,真TMD扯蛋!!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16/4/8 1:44:00 发表
严重同意谢兄的观点,很多人指点江山,批评这个版本演绎不行那个版本演绎不行,只能理解为装逼,一张唱片从录制到发行销售,很多业内的专业人士把关,无非就是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罢了,还不至于被一个业余发烧友说的一文不值。
肉多嫌肥,在我看来哪怕是一些省市一级的乐团或者乐手,即便存在一些瑕疵,但是如果不带偏见去欣赏的话,都是很好的享受。

巴赫、科莱里、维瓦尔第等的复调对位、规整和弦固然已是经典,但贝多芬大量作品因不协和弦使用已成为浪漫主义开创者之一、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协使用了大量不协和弦但却成为难度最大及最伟大的钢协之一、还有肖邦、马勒。。。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罗马也不是一天能建成的。烧友里的不同声音,即使是不懂乐理乐器的评论,我认为也应该去鼓励的。这些不同声音,不妨看作是乐曲中的“不协和弦”,虽然不协和、听感不讨好,甚至会引起保守派乐迷的退场,但不能抹杀它作为乐曲要素之一的重要性。若处理好了,也不妨碍它与其他要素一起构成一部出色甚至伟大的作品。

一点有关音乐,又超出音乐之外的感受,与大家共勉!
最后编辑fallingforyou 最后编辑于 2016-04-08 10:53:32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50#

希望能有更多高水平古典乐迷参与进来。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