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电源线改变声音的原因分析和测试,以及让纯银线变得厚润耐听的方... [复制链接]

查看: 151879|回复: 256
41#

原帖由 Bill290 于 2015/11/18 15:29:00 发表
楼主研发的线材跟银彩PK过吗?


PK过这条,不过结果我就不说了,免得挨砖。
镁声不会在此贴自夸,最终是用户的听感说了算。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42#

-
同样的线基,其实即可以做成重心高的,也可以做成重心低的,这就是线材设计的另一种“魔术”,线材的不平衡设计。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所有的成品3芯线材,3条线芯是完全一样的,那么,如果3条芯线不一样,听感会有什么区别呢?


——哈哈,区别大着呢!


某高价插头,一用上声音就变得丰厚,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某位高人私下告诉我,这个插头火线和零线插针,镀层和外观起来一样,其实内部用了不同的材料。这个话题,点到为止,有心人自行试验吧,会有另一片广阔的线材调声方法。
-
最后编辑镁声绕梁 最后编辑于 2015-11-18 17:00:01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43#

原帖由 Bill290 于 2015/11/18 17:00:00 发表
单纯使用重结晶是很难再提高高频和低频的质量的,银材的潜力还未挖尽。


您还有什么好办法吗?愿闻其详。感谢!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44#

原帖由 Bill290 于 2015/11/18 17:24:00 发表
金属导线的音色均来自金属的化学活性和晶界结构的不同,液态金属凝固时都会自发形成特有的晶型,晶体间是真空的,晶体间接触面的不同形状就是晶界结构,导电过程是电流在微小的晶体与晶界(体间的接触面)间跳跃,电流密度是不连续的,具有非线性,对流经的交变电流会产生混频作用,额外生出源信号中没有的频率来,频率不同音色不同,这就形成了不同的导线有不同的音色。


果然是行家,感谢指导,镁声要消化一阵子。那有没有好的办法来应对呢?
最后编辑镁声绕梁 最后编辑于 2015-11-18 18:11:03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45#

原帖由 Real 于 2015/11/19 7:09:00 发表
兄家里用的是LED灯,是LED灯的驱动器干扰•••••••••••再严谨一点点:拿到二楼影响少了,无法证明(说明)是高次谐波快速衰减的原因。


        REAL,镁声没解释你的质疑,不是因为“不自信”,而是因为你提出“质疑”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学到东西,或者交流提高。我善意的科普,不仅得不到积极的回应,反而会招来更多的“质疑”。似乎某一点驳倒镁声,就能显出您更有水平。
-
    其实镁声在此贴说了有几十个知识点,偶有错漏是难免的,谁能摆出自己的观点进行指正的话镁声非常感激。只要能学到东西,镁声一点也不觉得丢人,看帖子的烧友也能从中受益。
-
    但你在此贴像脑子短路一样死磕谐波的“快速衰减”,已经严重影响到此贴的流畅和烧友们的阅读体验,再不回应的话,会让大家以为你真的逮着宝贝了,造成误会。那我就用严谨的专业术语正面回复你吧(免得你另生枝节,不过需要具备相关基础专业知识才看的懂哦)——
-
    典型的非线性负荷,由于谐波电流影响输入电压波形,使其波峰系数减小,进而降低自身的谐波发生水平。这就是民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谐波自衰减效应。由于这一过程发生在最靠近负荷的电源线路上,所以镁声要说“快速”衰减。
-
    怎么样,带着这个回复去找你火星上的中学物理老师要学费吧!记得来回音一声。
-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46#

原帖由 shaohua0823 于 2015/11/19 23:36:00 发表
镁兄这个实验分析, 看来后面的路很长哦...  ( 我终于看懂, 他这个不是一个已经完成研究的报告,而是刚开始做的记录,  最后能不能得出结果,  还不一定.)
[1] 他给出了一个谐波数据 140%(尽管我对这数据存有疑问), 但这......




.

shaohua0823兄很认真,镁声不认真回应的话又有人说我傲慢了。那就汇总在这里一一回复吧:

.

镁声兄的题目是:  "电源线改变声音的原因分析和测试,以及让纯银线变得厚润耐听的方法 ", 不过直到现在为止,测试只有一个数据,就是
谐波140%.  另外一个图还是网上找来的,不是他自己的.  然后下面都是他自己的分析猜测了...  看来要慢慢等待他下面的测试了...

.
——此贴有我的分析,也有测试结果“谐波140%,所以镁声觉得题目并无不妥吧。
-

顺便问一下,  镁声兄, 你那8903D 数字参数测量仪, 我查一下是用于三相电测试的吧?  你怎么用于测试220V的单相电的? 你可以完整说一下你的测试接线过程吗?  我总有点怀疑那个 140%的测试结果
.
.——因为这个仪器接线实在繁琐,如果要“完整说一下你的测试接线过程”,可能要打几千字呢。即使我花功夫汇报出来,您手头并没有而且也没用过这个仪器,又怎么有能力判定我是否接错了呢?所以很抱歉镁声不能满足您的要求,请理解。如果实在纠结于“140%的测试结果”的话,可以考虑自己买台设备测一下(网购很容易),让数据说话。
-

8903D是可以测单相的。我专门买一台三相的,是因为很多客户家里有三相电,不知道该怎么接音响器材,有了这个,就可以测量每条相线的供电质量了。




上面一个仪器是干嘛的?
.
——上面那台是同厂的仪器,不过是单相的。镁声之所以要买两台,是想测试音响系统内多台设备(例如音源和前级之间、前级和后级之间)同时工作时,谐波互相影响的情况;也可以测试不同结构的电源线,头尾位置谐波分布及变化情况。这些测试数据繁杂,过程也不很严密,所以结果仅供我自己参考,不敢发布出来了。

-
镁兄这个实验分析, 看来后面的路很长哦...  ( 我终于看懂, 他这个不是一个已经完成研究的报告,而是刚开始做的记录,  最后能不能得出结果,  还不一定.)
[1] 他给出了一个谐波数据 140%(尽管我对这数据存有疑问), 但这既和电源线结构没关系,也和声音没关系. 怎么来证明谐波和电源线结构, 和声音之间的相关性呢?

.
——我这个帖子只想说明:电源线工作时,除了通过50Hz低频电流,同时还有大量的高频谐波电流。而高频电流相对低频电流更容易受到线材的分布参数的影响,(因此推测)电源线就是通过影响谐波电流来影响声音的。完毕!
.
——至于什么结构的电源线会对线材的谐波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听感会变得怎么样?经过这么多次的分组比对实验,镁声虽然已似乎初见端倪,但并不打算在此贴汇报,原因您懂的。但可以透露的一个有趣的心得是(只是猜想啊),测试中也发现,音响器材这类非线性负载的高频谐波电流绝大多数是奇次谐波,如果能找到方法抑制奇次谐波,增加偶次谐波,是否音响的声音都会变得像胆机一样宽松而润泽呢?
.
[2] 应该给出详细的实验仪器步骤参数记录,  别人可以反复验证的.  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
.
——您这句话很专业,想必也是从事科研工作,恐怕还是经常担任评委的学术权威。如果是这样,大家握个手,镁声也做了20多年的科研。不过严谨地说,您这句话最好改一下——“应该给出详细的实验仪器步骤参数记录,  别人可以反复验证的. 才是科学的研究成果”。而此贴不是为了申请学位或者科技成果而来,所以不能要求过高,您说是吗?大家还是放松点随意讨论交流吧!
.

最后编辑镁声绕梁 最后编辑于 2015-11-20 11:16:48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47#

原帖由 jogo 于 2015/11/20 12:29:00 发表
镁声兄最新的合金信号线我已经上个月尝鲜听过, 我敢说一句, 很多万元级的信号线,还真没法全面胜出....
它有种很独特的中频韵味,可以说一句,在168这个论坛只要有人试听,不中毒几乎是不可能的....


谢谢JOGO兄。


记得上次请您试听测评时,镁声还没有发此贴。为了避免心理暗示,对于线材的材料没做丝毫透露。结果JOGO兄反馈听感时,居然准确说出线材具有哪几种金属的音色!——令镁声佩服之极。


承您贵言,第一批样品发出后,本来是抱着试试看态度的烧友们,全部是一听中毒,目前没有一位说不合适要退货的。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48#

原帖由 ningjy12 于 2015/11/20 13:45:00 发表
镁兄可否申请试听你的电源线?


可以的。不过此线结构极其复杂,镁声又不能全职做线,每天赶工到夜里12点,也只能做一条。要一周左右才能安排了。麻烦再pm个地址。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49#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5/11/21 13:39:00 发表
[quote] 随便找张图帖上来,误导他人,非常不好。
从图上看,电压失真应该达4%左右,与你测试的1%,相差大了;电流失真不可能有140%,估计有30%左右吧。


      接受您的批评。
      不过既然镁声18号就明确说明“波形图片是发帖时在网上找的,为了示意谐波叠加的效果。” 为何今天(21号)您还要从图上看指标,来反驳镁声的测试结果呢?
      ——回帖时没有认真看帖子吗?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50#

原帖由 shaohua0823 于 2015/11/21 3:16:00 发表
原帖由 3l 于 2015/11/20 14:14:00 发表
质疑140%谐波的大咖,先搞清楚后级的整流工作状态吧……
这些谐波是整流器产生的……

感谢镁兄前面耐心解答了我的疑问.  本来想就此打住,不必太认真了.  
突然看到 31兄出来这么一说,  很专业, 那我趁机向 31兄 讨教几个问题:
[1] 我把镁兄开头第一帖里面的图放过


        再一次佩服兄的认真和负责精神!很有营养的回帖,看来镁声没猜错。
-
        当时得出140%的结果时,镁声也觉得奇怪,专门查过文献资料,发现一些家用电器工作时供电电流总谐波含量与基波的比超过100%的记录有很多。然后我才采信这次测试结果。不过有时间尽量再测量一次向您汇报。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