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电源线改变声音的原因分析和测试,以及让纯银线变得厚润耐听的方... [复制链接]

查看: 151902|回复: 256
51#

原帖由 tianhaifeng 于 2015/11/21 17:06:00 发表
佩服你们,都很执着!

呵呵,的确如此。
-
感谢各位老师关注此贴并热烈讨论。镁声从中得到很多启发和教益。
-
对于电源线影响声音的机理,镁声关注和思考了很多年,几大音响论坛几乎每年都会有关于这个话题的大辩论,但似乎都没有结论,也从没有人提出过电源线通过影响谐波来影响声音的猜测。所以镁声这次买回仪器做了一些测试,并开贴提出自己的想法,请教于论坛。
-
感谢各位老师的厚爱,对于镁声的帖子期许甚高并反复推敲质疑,包括每一张图片,每一个数据,每一个观点。不过我觉得人生苦短,对于细节用力过度是否会影响我们对于大方向的判断呢?比如说,谐波比例的大小,产生的根源,测试的过程,图片的来源,等等。
-
我觉得既然大家都同意音响器材工作时会产生谐波,电源线的分布参数会影响谐波,谐波的变化会影响声音,那是否已经可以得出电源线影响声音的(一个)机理了?能否结束质询,让镁声把精力放在分享调声心得上呢?当然更期待大家也多说说线材diy或者选用的体会。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52#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5/11/21 18:49:00 发表
当时我无法估计电流失真是多少,今天才有空,用软件模拟一下。所以.....


原来都是行家,镁声班门弄斧,抱歉了!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53#

原帖由 shaohua0823 于 2015/11/21 22:27:00 发表
谢谢镁声兄的回复。 我赞成楼主的探索精神。我参与讨论只是想对分析思路和严谨性,提点建议,供楼主参考的,希望能得到可以信服的结论,  而并不是想打击楼主的积极性。

看到前面楼主说,是想证明:电源线的材料、结构设计,会影响电源线的分布参数,进而对谐波有抑制作用,从而改变了声音。这里面有个逻辑链:材料与结构--参数分布--谐波--声音。这是需要一步步证实的。

我没有做过相关的实验和研究,但从



shaohua兄,难为您打这么多字。说实话,镁声越看越晕。就像您前面反复提醒我做一个给电源线装磁环来消除谐波的试验一样。
镁声知道您是专家(当然不是音响线材领域的),但也请别把镁声看得太低了。


我前面已经多次纠正,镁声从没说过电源线可以抑制谐波,为什么您又用抑制这个词来描述我的推论呢?我一直说影响谐波分布好不好?影响的方式由多种,频率特性是其中之一,不言而喻的。

我们一直在讨论的就是电源线,因为大家对信号线喇叭线的频率特性已经很清楚了,对其影响声音的规律也基本掌握了,您如果订购日本的立体声杂志,上面有很多相关研究。镁声不想拾人牙慧。电源线当然也有频率特性,但之前大家都奇怪的是,电源线只走50HZ,音频范围的频率特性对单一频率按理是不会带来太多的变化的。镁声的帖子只想证明一点,电源线不仅走50hz!——当然,现在才发现,各位老师似乎都知道,但之前谁也不说,所以镁声从来没有在音响论坛得到相关的知识。

罢了,我再回头仔细看看自己的帖子,认真自省一下自己的表达能力吧。

不过还是多谢您对镁声的关心和教诲!
-
-
最后编辑镁声绕梁 最后编辑于 2015-11-22 00:35:10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54#

原帖由 shaohua0823 于 2015/11/22 1:1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镁声绕梁 于 2015/11/22 0:31: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shaohua0823 于 2015/11/21 22:27:00 发表
谢谢镁声兄的回复。 我赞成楼主的探索精神。我参与讨论只是想对分析思路和严谨性,提点建议,供楼主参考的,希望能得到可以信服的结论,  而并不是想打击楼主的积极性。

看到前面楼主说,是想


我发现您又误解了,只好再一次解释——

呵呵  好吧  也许我误解你的意思了...
等你后面有结论的时候再讨论吧...
-
结论第一页就给出来了,就是140%,但这个数据您各种不信,质疑接错线,质疑仪器不具备测量单相电的功能,等等。


-
因为你测试数据是说谐波的量有多少,而不是说怎么分布的(我看那个仪器没有测试分布的功能), 所以我误解你打算在改造以后,再测试一下谐波量有减少....然后得出结论的.  如果你是打算讨论 改变了谐波分布的话,估计还需要其他仪器了..
-
您又错了,这个仪器有测量谐波分布功能(153楼我专门回应您的疑问时已经说过,可能您没认真看),2台都有。从2345、一直到50次。如果还是不信,那就建议您还是买台仪器验证吧,否则您一老同志,我不向你解释不礼貌,但反复解释,真的很累,大家看帖也很无趣。

-
对了,家庭电源线路里面会有高频干扰, 我觉得也是会有的.我自己也在用一个滤波插座.  我在介绍自己的系统那个帖子里面有说过的.
-
这个镁声也知道,因为20年前我就用滤波插座了(现在早不用了)。“家庭电源线路里面会有高频干扰”,和本帖提出的“音响设备工作时自身会产生大量高次谐波”,这是两个概念,否则您也不会惊讶140%的数据了。您说是吗?
-

最后编辑镁声绕梁 最后编辑于 2015-11-22 10:03:07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55#

原帖由 白了头一夜间 于 2015/11/22 13:09:00 发表
原帖由 Bill290 于 2015/11/22 10:47:00 发表
最简单的时效处理是长期自然放置,可以放几年或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简单人工时效就是退火,楼主的方法也是时效处理技术的一种,比退火技术要稍复杂。时效处理不单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要看你如何利用而已。


这个说到点子上面了。我深有体会。


好啊,原来白兄试验过时效处理,能否分享一下体会呢?谢谢!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56#

恭喜白兄好运气。那就是时效的正面作用了,遇到过负面效应了吗?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57#

原帖由 白了头一夜间 于 2015/11/22 19:27:00 发表
原帖由 镁声绕梁 于 2015/11/22 19:15:00 发表
恭喜白兄好运气。那就是时效的正面作用了,遇到过负面效应了吗?

个人觉得一些镀层或类似冷冻处理,咋一听不错,但用在某些方面就不好,至少长时间后会觉得不耐听!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吧,就好像酒一样,再好的勾兑,也不如自然存放的成年旧酿来的醇厚!


这比喻很好。镁声正有此意,现在银价便宜,买一些处理后存着,退休了再慢慢做线。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58#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5/11/23 13:18:00 发表
20年太长,不就是用四季的变换来个自然处理吗。可用人工干预的办法来达到。


冰火吗?走极端来加速时效。
之前也写过一些关于时效的文字,回头找出来。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59#

-
继续分享心得,接着前面说线材的结构。
-
网上关于发烧线材的知识已经有很多了,但往往是厂家的宣传资料,有意无意夸大了对自己有利的理论(镁声的文字恐怕也在所难免,所以请大家无需全信,参考一下就行了)。这么多文字看下来,眼花缭乱,莫衷一是。不过话说回来,尽管各大线材厂家宣传的理论彼此有冲突,但并不妨碍各自做出优秀的产品,令人尊敬。
-
同样的线基,其实可以做出不同的声音。拿大家所熟知的音乐丝带瓦哈拉喇叭线来说,线基是40条高纯铜导体包银,镀银线大家都用过,本来是偏亮很不耐听的声音,但丝带的40条导体是一字排开的,半边正极半边负极,这种结构好处是电容极低,达到11.8pF/ft,而电感就比较大,为9.6uH/ft,极低的电容和较大的电感相当于一个低通滤波器,有利于低频传输而抑制高频,从而修正了铜包银偏亮的固有音色。
-
多股并行并联的结构有个缺陷,通电时由于同极相斥,线间会随着电流的起伏变化产生振动,因此丝带用强度高、介电常数低的特氟龙作为绝缘抑制振动。当然,厂家还会有其他的技术秘诀,尤其是平衡度的把握,这是真正体现技术含量的地方。
-
同样是这条线基,也可以做成正负相间的接线方式,线的分布参数立即变成高电容,低电感,声音也会变成高频发飙,低频不足的风格了。
-
通过上述简单的例子就可以明白线材编织调声的机理,当然发烧线材还有其他很多更加复杂的结构,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了修正导体特性,取得平衡的声音。
-
通过纯银再结晶渗金的工艺,镁声有了理想的比较平衡的导体,线材的编织就相对简单了,不过也可以根据烧友们的要求,利用不同的编织、甚至增加不同的材料来微调成品线材的声音,达到需要的效果。
-
最后编辑镁声绕梁 最后编辑于 2015-11-23 17:10:12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60#

最近试听一款木排插,写了几句,一起放在这里吧,供参考。
-
镁声曾经试用或研究过好几种排插,从200-20000元不等,便宜的的声音太差,声音能接受的价格又太贵,最终还是拉了多路专线,接上明工CON4或静神旗舰插座芯,包上吸波贴和绝缘材料,裸奔使用。但这种做法不值得大家效仿,毕竟存在安全隐患。

看到华韵木排插免费试听的信息,立即眼前一亮,因为镁声之前也研究过亚克力等非金属的排插,由于没有大量金属物质感应和反射电磁波,声音宽松、自然。国外有售价过万的顶级排插也用非金属材料制作。也许有朋友担心屏蔽的问题,其实我们的专线绝大多数也是没有屏蔽的,只要注意排插的摆放位置,和屏蔽引发的负面影响相比,这实在不能算个问题(不过,某些烧友的听音室如果位于电台附近,或者附近存在大量射频干扰,最好还是用带屏蔽的专线和排插)。

尽管镁声的多路专线系统没有使用排插的必要,仍然忍不住申请了试用。排插到手发现,外观比图片更加精美,还特意定制了包装,完成度非常高。

先把排插放在音源测试,原来的接法是专线-明工CON4-镁声电源线-CD机,现在是专线-明工CON4-镁声电源线-木排插-镁声电源线-CD,大家一看就明白,由于多了一个排插一条电源线,这种测试是看木排插有多“差的玩法。

按照镁声的研究,器材供电环节,距离器材越近的配件对声音的影响也就越大。由于连接CD机的都是同一条镁声电源线,所以两种接法的对比,实际上大致相当于CON4和木排插的对比。而一个CON4芯子的价格,已经远超过整个木排插的价格了。

热机后听了熟悉的碟子,发现木排插的声音没有绝大多数排插的“混响”和音染。其实排插和房间一样,电磁波在内部的反射也会形成“驻波”,金属相当于刚性墙壁,反射比较多,驻波点就多而且强,而木材相当于扩散吸音板,透射扩散比较多,驻波点就少而且弱。排插内的“驻波”会影响泛音,让音乐中某些频率加强或削弱,造成听感的不流畅,大大影响音乐感染力。

木排插用的是荷宝的单位插芯,数年来镁声先后对比过几十款插座芯,虽然不知道这只芯子的价格,但从听感来说这个芯子平衡度很不错,既没有荷宝紫铜FS3芯子的蒙和软,也没有荷宝8300系列芯子的锋利火爆,和CON4相比,也就是细节和低频的弹性稍稍逊色一点。

既然和CON4的对比不遑多让,那就把全套系统都插在排插上,变成木排插和3路专线+顶级插芯的对比。

全套系统接上后,对木排插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这时,系统的声音带了一点木味,听古典时木管乐器组的声音显得饱满、温暖一些,如果说这是一种“音染”的话,这种染色是讨好耳朵的,锦上添花;而且在很多数码味重的系统,甚至是“治病”的,雪中送炭。总体平衡度依然保持良好,背景黑度不错,音场表现稳定,没有很多器材插在一起时的漂浮情况。

但和三路专线+顶级插芯的接法相比,能量感有所损失,低频的弹性有所欠缺,低音乐器的形体比较模糊,另外细节也略显不足。毕竟是十几倍的价格差距,有这个表现已经是虽败犹荣了。

此外还试验了不同的接法,从排插入口开始,按顺序接CD-前级-后级(厂家推荐),和后级-前级-CD机,后一种接法高频更加飘逸,但声音重心偏高;而前一种接法声音更加稳定,能量分布呈金字塔状。

对于只有一路专线,必须使用排插的烧友来说,华韵的木排插声底宁静,音色温暖,流畅自然,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