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748495051525354» / 19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超距与侧滑(结论在130页) [复制链接]

查看: 697532|回复: 1950
501#

回复 500# 无难 的帖子

我猜是做个铺垫,谁知垫子太高了,上去爬不下来了,要等云梯了一
TOP
502#

阿杰的意思是:只有超距为正的情况下,才会导致从外圈一直到圆心的向内的侧滑力(我们通常使用中所遇到的侧滑力);其他条件下,不会出现从外圈一直到圆心一致向内的侧滑力。所以,他认为是超距导致了我们通常所说的侧滑力。

JWang的意思是:即使超距为负,也存在向内的侧滑力。


在这里,超距=有效臂长-轴间距。


其实,两个人都说得没错。


呵呵。不知这样是否可以统一大家的意见呢?
www.jasmineaudio.net
TOP
503#

说了半天,原来是泰勒斯唱臂的原理 ?
TOP
504#

回复 442# redsox 的帖子

忽然很好奇哪支唱臂有5CM超距?没有5CM超距有为什么斗胆只有抗内侧滑力装置,没有抗外侧滑力装置?
越想越生气,看来全世界转轴唱臂设计师都应该回初中找体育老师补补物理课。既然有这么精确的静态曲线,转轴唱臂的针尖走这条线不就完事了?抗侧滑力装置莫非是个为了卖高价的装饰品?
TOP
505#

原帖由 Dr kuang 于 2014-4-22 1:28:00 发表
忽然很好奇哪支唱臂有5CM超距?没有5CM超距有为什么斗胆只有抗内侧滑力装置,没有抗外侧滑力装置?
越想越生气,看来全世界转轴唱臂设计师都应该回初中找体育老师补补物理课。既然有这么精确的静态曲线,转轴唱臂的针尖走这条线不就完事了?抗侧滑力装置莫非是个为了卖高价的装饰品?


5cM是负距,不是超距。零距和负距本来在现实中支点臂上没意义,是阿杰提出,故引起争论。零距和负距不同于超距的概念。如果唱针要走这条曲线,这在臂的设计上有很大难度。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4-04-22 02:33:38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506#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4-4-22 1:16:00 发表
说了半天,原来是泰勒斯唱臂的原理 ?


很有意思,讲来听听。泰勒斯英文怎么写?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4-04-22 02:25:09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507#

回复 505# redsox 的帖子

5cm负距?把9寸臂装到12寸臂座?我忽然又想起体育老师了。
静态曲线很大难度?您不是半天不到就画出来了?哦,还加了好多切线呢。赶紧申请专利吧?不赶快的话,搞不好哪个唱臂设计师找体育老师补课后就抢先申请专利,这可亏大了。
TOP
508#

原帖由 Dr kuang 于 2014-4-22 2:47:00 发表
5cm负距?把9寸臂装到12寸臂座?我忽然又想起体育老师了。
静态曲线很大难度?您不是半天不到就画出来了?哦,还加了好多切线呢。赶紧申请专利吧?不赶快的话,搞不好哪个唱臂设计师找体育老师补课后就抢先申请专利,这可亏大了。


我建议看看天藏兄在帖刚开始的那张切点图。我没有这么好的心思来重复。他的图和我的完全相同的概念。在不了解我的概念的情况下,这样讲有什么意思。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4-04-22 06:18:50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509#

我看了医连发的帖了,我觉得是有点偏的,天藏的切点轨迹和静态曲线和啊杰第一张图内容是完全没有矛盾(只有精度不同和表达的方式不同,都不愿意简单说清楚,故意互相挑事),我全帖都跟着看热闹,开始未热身,也不知所云。后是从天藏图看出了•••••••
TOP
510#

回复 508# redsox 的帖子

我一直问你是什么概念?
是怎么画出来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