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516171819202122» / 19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超距与侧滑(结论在130页) [复制链接]

查看: 638168|回复: 1950
181#

回复 180# redsox 的帖子

1那边没注册,看不图,没法㣊与
2用平面几何合力就可描述了
3静态曲线原理我是从天藏兄图看出了可能,就很简单在在LP盘比划一下,证实了静态曲线的存在。

r兄的第二个构思非常有意义。但在机械制作上极具挑战!!!

感谢兄让我思考!!!
TOP
182#

我们都缺乏对基础知识的复习
我基本上不会用当年熟悉的CAD
这让思考增加了很大的难道
知识无价呀
科学发烧,理性发烧!
响应党中央的号召
TOP
183#

请讲讲 "静态曲线" 的原理 ...
倾谈音响 品味音乐 www.hiendlife.com,极品人生.
TOP
184#

当然,反过来说,如要在支点臂设计上花出这么大的精力,还不如用直切臂了。不过这里只是引起思考。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85#

回复 183# consequence 的帖子

让天藏兄来说是最恰当的
我班门一下,负超时,针肯定与某园相切。如果针落在刚好和某园相切点时,它的受到摩擦力(切线方向)和臂的拉力方向相反大小相同,针没落到切点,也会移至那点停下
。无数负超就对应成连续的曲线(大意)
TOP
186#

上述成立,对我们在单点臂(使用在合适超距时),正常使用时的侧滑分析更简单了i
TOP
187#

原帖由 consequence 于 2014-4-19 6:38:00 发表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4-4-18 22:03:00 发表
在 142# 的图中,绿色那条就是切线,它与中心距线成 90 度关系,这在图中已标示得很清楚了,我都不知道你们是怎样看图的。


这叫"黑胶切线" ,是黑胶刻刀的轨迹,对否?

若对的话就继续:

于黑胶领域,向来惯用的切线叫法,本来就是来源于刻纹机刻刀的移动轨迹,这是工业标准,毋需争议什么的;难明,这么一个属性你们竟然争论了这么久。

至于,从播唱片,唱头针尖当然是越接近刻刀的工作方式越为精确。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88#

唱头针尖当然是越接近刻刀的工作方式越为精确。

这是肯定的!
兄可否援引一,让大家学习一下
TOP
189#

原帖由 consequence 于 2014-4-19 8:09:00 发表
请讲讲 "静态曲线" 的原理 ...






在不同的负距尺寸下,唱臂从外圈走向内圈时总是存在一点。这个点我称之为静态点。之所以称为静态点,这是因为在这点上侧滑力为零。那把所有负距上的全部的静态点连接起来就有我谓之的静态曲线。图中是从S1,S2,S3,S4蓝色曲线。那么再来看每静态点的特点,每点和音轨理论上应成正切。也就是说,它的循轨误差为零。这就是我称之为的静态曲线。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4-04-19 09:16:28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90#

原帖由 Real 于 2014-4-19 9:06:00 发表
唱头针尖当然是越接近刻刀的工作方式越为精确。

这是肯定的!
兄可否援引一,让大家学习一下


这我也已在极品讲了很详细。实际上中山张在先前并不赞同我这个说法。当然,我也是读他人研究而介绍进来的。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4-04-19 09:27:25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