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06107108109110111112113» / 19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超距与侧滑(结论在130页) [复制链接]

查看: 672023|回复: 1950
1091#

回复 1090# consequence 的帖子

哦,对不起,理解错了。
不过为了一个不懂装懂的人得罪了这么多的朋友,不值呀。
TOP
1092#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4-5-5 18:45:00 发表
太狭隘了吧rock兄。
可以说我在这里提到的红线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虽然不是我的创作,但多少我也沾了点光。
这么一个伟大的观点放在这里,别以为168像极品那样不识货哦。


1,这红线很意义的
2,兄没画准确这红线,也让开心果这样的好手看成云雾
3,也同意C兄说的,这(可能)是单向优化,如能是双向优化那才是划时代意义(这个我前贴也提过),希望兄能更上一层楼,让我取消购入直线臂的计划!!!
4,继续进行有意义的演说吧!!!


说真的:本贴的图画不准的超过90%,未统一的基本概念超过70%


最后编辑Real 最后编辑于 2014-05-05 20:16:57
TOP
1093#

图是由CAD出的,不准的话可能是显示有问题了。
TOP
1094#

盖了一百多楼,才明白了那条红线的正确画法,效率太低。
角度蛮新颖,和传统方法比较,不知有什么特点。
TOP
1095#

当我第一次看到你那个线,我就说那线上的每点的循轨误差为零。要这个误差为零,你必须变化有效长度和补偿角这两参数。这条线只存在于你的概念中,不是实际的针尖运动的曲线。但你把这个作为调节的标准。现在我不同意用这线作标准的理由是:




1.为什么这条线可以作为标准?理论上的依据是什么?你的回答是因为这线上的每点的循轨误差为零。这里你采用了我的说法。这是因为这线上的每点的循轨误差必须为零才可谈标准。但是你达到这个状况时,你的必须的前提是变化有效长度和补偿角。而且只是概念中的曲线。现在我也随意画一条线,图中是绿线。在唱片的最外圈和最内圈之间,我按照你的的前提,可以变化有效长度和补偿角,从而在绿线上的每点为循轨误差为零。

比如说,在红线上,你变动有效长度和补偿角从而达到A1和A2上循轨误差为零。相同地,我在绿线上也变动有效长度和补偿角从而使B1和B2两点上的循轨误差为零。
我要问的是为什么你必须拿这红线为标准?而我的绿线不可以?

2.那么进一步看什么来调整超距?你说看距离,图中为X。我在前面以表明x的变化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超距的优化过程。

基于上面二个理由,我说你这曲线作为调超距的标准是胡编乱造。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4-05-06 01:03:20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096#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4-5-5 22:33:00 发表
盖了一百多楼,才明白了那条红线的正确画法,效率太低。


不见得是什么效率低,若个个都如你今天这刻这般有理解能力的话,相信之前不出二十楼便说完了,更不会出现一些播放黑胶比播放 CD 衰声和难听 N 倍的案例啦,什么信息量就更不用说了。


.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097#

你自己比划比划图上面的角度,对于67.6红线来说,看看是不是偏离的距离越大,其实际的角度偏离67.6度就越大???!!!
我欢迎你在图上用任意点来比划!!!
这是个非常简单的平面几何图,原理也很简单,你居然不懂!
但是想不明白你那里找来这么多的歪理来证明你不懂。
你不是“引用”专家的说法,增加超距会减少平均误差吗?
在214轴距,22.4补偿角不变的前提下,那尽管画上去。
只要看看你离红线的距离是多少就知道你的误差有多大了!!!
前提是你不能改变红线的任何位置!!!


不改变红线位置,也就是意味着超距不变,或者你硬要说轴距不变。这两个不变,你调什么超距?这不是在瞎讲一气!看看谁在误导网友!如果说这个位置不变,你前面算出的15mm超距也证明了不是优化的超距。

增加超距会减少平均误差,但在一定的超距值后,增加超距会导致平均误差增大。这是个V形的曲线。故调超距就是要找出这值以达到优化。而你的不是。你的是超距越大,平均误差越小。这显然是不对的,你这是划时代的愚蠢和胡编乱造!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4-05-06 03:42:37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098#

原帖由 Real 于 2014-5-2 9:24:00 发表
还有是由A点画出直角,和B点画出22度的交点C。CB是直径。


A为支点,B为盘轴心,BC为红线的直径

1也就是说轴距和补偿角决定了红线的唯一性2固定补偿角,变有效长度,可沿红线运行
最后编辑Real 最后编辑于 2014-05-06 06:53:47
TOP
1099#

公平地来说,这条曲线有种可能的应用。我在告诉阿杰上面的循轨误差为零时就察觉。但是我没有说,因为我认为也需更多的思考。如果阿杰愿就这个可能性来讨论,或许更有意义。但用这曲线来调超距则完全是胡编乱造。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4-05-06 07:29:08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100#

假设上帝指定了这条红线,那么超距、循迹角没必要强化•••••••••••无限接近它就是了(超距、循迹角、有效长度统统是辅助手段)。

我们思考的是:上帝曾经指定过红线?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