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哈恩的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真不错! [复制链接]

查看: 6924|回复: 18
11#

原帖由 仁厚里权少 于 2014-3-7 17:17:00 发表
shinelb兄,今天真是学习了,其实无论喜欢哪个人都好,音乐本来就是私人的事,你喜欢Hahn,我喜欢文格洛夫,相互不影响的,合得来可以一起探讨,多些交流,大家都会进步!!!我虽然很喜欢阿巴多+BPO+波里尼的“皇帝”,但,第二乐章也引起不了我的共鸣;反而伯恩斯坦+VPO+齐默尔曼的那个版,听了就会泪流满面。大概这就是兄长说的“共鸣”了!!

我们发烧友对音乐的认识一般是感性认识。
看一些美学和音乐学方面的书籍有一定作用的,这些知识偏向理性认识,如果能学乐理就最好了。
对音乐,还是应该系统地学习。既然这么发烧,其实也属难得,就应该认真对待一下吧。
我也是最近几年才看音乐学方面的书籍,感觉还是有帮助的。
可以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完整一点。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

原帖由 仁厚里权少 于 2014-3-7 15:04:00 发表
俺听了这么多年的古典,第一次听人家提出“因为历来听古典音乐的朋友大致分为两大派,一派喜欢老艺术家,喜欢历史录音,而另一派喜欢新录音和新人”。真的佩服兄长,俺自己是属于后者,历史录音俺真没心情去听,尤其是meno的。俺比较喜欢现代的东西。文格洛夫,Hahn,波里尼,皮尔斯,王羽佳等!
我也是喜欢新录音和新人的,虽然现在比不上那个大师云集的时期,但优秀的也不少,而且我都是尽可能的收2000年以后的精彩演绎,第一音质太好,第二那些演奏家我都还有机会见到满足一下追星的欲望,第三就是不用去纠结什么老版新版了。
Gold Note DS1000--Gold Note PA1175--Gold Note A3XL
TOP
13#

新人技术是不错,也很优秀,录音是一流,但演奏不出那个时代的味度来了,象富特的乌拉尔英雄,在那个特定历史环境的录音,听完后,难到你不会觉得,以后的所有版本,录音好有什么用,指挥提如此唯美有什么用,都不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唯有乌拉尔英雄!
TOP
14#

无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的教学都是向前发展、前进的。音乐学院毕业的新一代技术层面肯定更好,而且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了忠于原谱的本真演绎更是代表了各类赛事的评判标准。可以说现代艺术家的技术一般都要好于老一代,音乐层面的表达更忠实于原谱,但是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演绎的音乐是过于千篇一律。最近音乐界,也在反思,有必要都一样吗。所以说是各有千秋,老一辈未必胜新一代。不过录音的差距就太明显了。
    说实话好多单声道老录音我是听不下去,先不说音效,就是播出来的声音基本都是假的失真的离现场的真实声音很远。我还是更喜欢90年代后的录音,录音技术进步太大了。就是威尔金森、莱顿这些超级录音大师的作品,和2000年后的录音相比差距不小啊。
TOP
15#

回复 14# 花鸟虫鱼 的帖子

你听水星看看呢
[upload=jpg]Upload/200411201411841881.jpg[/upload]
俄罗斯钢琴之神Vladimir  Sofronitsky
TOP
16#

谈到“发展”,我认为不能简单理解为技巧的发展。
郑延益老先生说过一句话:真正伟大的小提琴家靠的不是技巧,而是气质。
不知大家能否理解他的艺术见解?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7#

回复 13# Rossi 的帖子

以前的演绎无论多么多么的精彩,由于受到录音技术的限制,恐怕也只有现场真声音的一两成。顺便说说,上两周有幸亲临广州看LSO的演出,觉得在家里听音乐,音乐从器材里重播出来,也只有现场的30%左右。
其实喜欢旧录音就是为了“味道”。就好像电影一样,以前的电影都是一种味道,《北非谍影》是好电影,但已经是70年开外的电影了,现在没有可能拍回以前的“味道”。但,尽管以前的《北非谍影》是多么
多么的好,演员的演技是多么多么的出色,我也不会去看。正如《难兄难弟》入面所说的:“以前的黑白电影(我不是指《北非谍影》,我也不知道《北非谍影》是黑白还是彩色,更不想知道),李大侠
第1集是用刀的,拍第2集的时候李大侠手上的那把刀的道具找不到了,换一把剑,观众是看不出来的。”这个就是录影技术的限制了。
不能否认以前是有一批相当好的艺术家,但不代表现在的就不好就不能超过他们,老一辈的爱乐迷可能是欠缺一份耐心去欣赏!!
喜欢小提琴?听听文格洛夫、Hahn、费舍尔、沙咸姆。不会差的!!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18#

我谈谈我的看法,不对的请大家指正。

经常听朋友谈论老一辈和新一代音乐家的比较,有两种观点:新不如旧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都有。谈到小提琴音乐进步了,一般是指技术进步了,这有可能。但是谈到音乐,技术并非音乐里最重要的。技巧永远从属于音乐,技巧其实是一种工具,是用来表现音乐的。象西盖蒂,有人认为他技术很差,但他在小提琴历史上地位很高的。

那么小提琴艺术是用什么来衡量是否进步的?(其实我不同意所谓“进步”这个说法),一些音乐家在评论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时,除了提到技术,更重要的是认为海菲兹的音乐性比其他任何人都要强。

艺术和一些我们未知的神秘因素有关,也就是天才的存在。天才在哪个时代都有的,天才不是通过苦练就能达到的。象海菲兹,拉宾和哈斯德这些人就是小提琴的天才。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9#

改天找哈恩来听听,学习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