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1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春节前再访南京威虹音响 [复制链接]

201#

原帖由 名琴LP 于 2014-1-22 18:26:00 发表
多谢吴大师分享,非常精彩。顶一个。  

谢谢名琴兄关注此贴,欢迎有空再来常州指导。
TOP
202#

原帖由 eric 于 2014-1-22 19:46:00 发表
爱诗特浓性价比的确不高啊。


普通陶瓷版还可接受,钻石版差一个高音贵出10万,确实要掂量掂量了。

我们问过老周:这普通版和钻石版,到底有多少差距啊?(因为没同场比过两版)老周笑着给了我们一个太绝妙的回答:不比就没有差距!

嗨,啥不都是这样子嘛,等于没说。
TOP
203#

其实我们曾经很认真地和老周探讨过KTEMA和爱诗特浓的区别。老周的看法是:爱诗特浓的两端打得更开,频宽更开阔,谐振少,音响性上要更好一些。声音推好看也很甜美传真。KTEMA的中频段更舒服,古典音乐的氛围感更佳,它的那种特有的古典的气息和味道,是其他箱子无法给你的。
老周真是玩了几十年的老法师,不用多言,但一语中的,与我等心有戚戚哉。我们几次听下来的看法也差不多。我和花鸟都是以听古典音乐为主,JAZZ也有少量听,基本不听流行音乐和口水歌。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是KTEMA更令我们轻松轻易地进入音乐世界的怀抱。不是所KTEMA放口水歌不好听,当然比那些我们不喜欢的箱子更好,但在KTEMA上听来,那些口水歌的气息和格调,怎一个俗字了得。大部分是混口饭吃随便弄弄的,听过了VPO,BPO等演奏的世界上几百年来人类音乐与精神文明的最精华之作,怎么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那些音乐上喔。音乐无法彻底改变一个人,但多听真正的好的作品,至少它能提高人。读好乐和读好书一样,给你打开一个全新的美好的世界。卧游千里,纵览千年。
TOP
204#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大家不断的鼓励和劝说下,圈子里有的原来喜欢听口水歌的发烧友也在不断进步,渐渐地远离了口水歌的怀抱,听古典音乐的时间越来越多。本来嘛,真正播好了,古典音乐的可听性,音响性,丰富性,深刻性,人性,岂是那些年产万首的工业化流水线音乐产品可比,人类几百年来也就浓缩传承下来成就了那么些精华。
古典音乐是大海,我们发烧友不能因为贪图安逸,贪图容易享受,不用动脑子,而就不敢不愿去大海搏击畅游,而安于,乐于在家门口的小溪中洗洗脚就算数。畅游吧,爱乐者们!
TOP
205#

我极为欣赏的KTEMA,FRANCO SERBLIN大师的天鹅之歌。
_DSC9914_副本.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4/1/23 16:29:05 上传)

_DSC9914_副本.jpg

_DSC9915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1/23 16:29:05 上传)

_DSC9915_副本.jpg

_DSC9916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1/23 16:29:05 上传)

_DSC9916_副本.jpg

TOP
206#

下午在我的听音房的地面上,试着在大面积的化纤地毯的基础上又加了一大块厚厚的羊毛地毯,经过比较,挺KEITH JARITT的KOLN CONCERT,钢琴的声音明显是加上羊毛地毯后更好,声音细节更多,中低频更饱满,高频也更柔顺些,考虑下估计是因为我的听音房的四壁和天花光面比较多,所以在地面加强些吸音还是必要的。化纤地毯太薄,吸音系数不够或频谱不够宽,声音反射声还是多了,偏亮了些。摆位和声学处理,慢慢调整,还是挺有趣的。
TOP
207#

晚上听百代的2013年精选古典大碟“2013,星光礼赞”。有点感想,毫无疑问,录音技术是越来越好了,年轻一代的演奏家们也一代更比一代强,技术和演绎也都相当不错的。很多人追捧老一代的大师,老时代的录音,特别是什么头版,老版。我想说,如果你有套品质好的器材,分析力中肯的器材,还原能力好的器材,没有炒作,盲从的心态,有一副自己的耳朵,主见和鉴赏能力的话,还是多听听新录音吧,你会听到更多,音乐的表达上也不欠缺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录音,还是新的好。器材,更是新的好!
TOP
208#

花鸟家,有阳光,音乐和茶的下午。。。。。。。。。。。。。。
_DSC9973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1/23 23:17:29 上传)

_DSC9973_副本.jpg

_DSC9974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1/23 23:17:29 上传)

_DSC9974_副本.jpg

_DSC9976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1/23 23:17:29 上传)

_DSC9976_副本.jpg

_DSC9978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1/23 23:17:29 上传)

_DSC9978_副本.jpg

TOP
209#

还有MBL 和KTEMA.
_DSC998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1/23 23:32:34 上传)

_DSC9984.jpg

_DSC9987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1/23 23:32:34 上传)

_DSC9987_副本.jpg

_DSC9992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1/23 23:32:34 上传)

_DSC9992_副本.jpg

_DSC9995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1/23 23:32:34 上传)

_DSC9995_副本.jpg

_DSC9999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1/23 23:32:34 上传)

_DSC9999_副本.jpg

_DSC9998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1/23 23:32:34 上传)

_DSC9998_副本.jpg

_DSC999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1/23 23:32:34 上传)

_DSC9996.jpg

TOP
210#

花鸟家听完,继续转场,去吴大师家。

吴大师刚刚出掉了天进845后级,买入了和ERIC版主一样的新德克20周年后级,据说推TAD 2402号角箱效果极为满意,开心得不得了,大家也很有兴趣听一下,如果和MBL 9008A后级差不多素质和实力,那么买20周年就好了。20周年太重,有70多公斤的吧,搬不动。所以大家商量了一下,吴大师也在场,决定,先拿着一对相对比较好拿的AYRE MX-R后级去吴大师那里去听听,如果胜得过AYRE的表现,再把20周年搬过来和9008A对决。

决定了就行动,出发。。。。。。。。。。。。。。。。。
TOP
211#

帖子有点吊胃口,请楼主加快节奏:)
TOP
212#

民用音响系统都加入味精的,放多放少看设计师的囗味,和厨师做菜一个道理。
要听音源本真,只能用棚里的监听箱和前端,这才是源汁原味。
TOP
213#

原帖由 hv4 于 2014-1-24 10:52:00 发表
民用音响系统都加入味精的,放多放少看设计师的囗味,和厨师做菜一个道理。
要听音源本真,只能用棚里的监听箱和前端,这才是源汁原味。


听现场,同样的乐团在不同的音乐厅出来的声音都不一样,在不同录音棚里通过不同的器材录制和播放出来的声音怎么会原汁原味。不信有机会到棚里去换对箱子,换条线,声音马上有改变,那么哪个是原汁呢?如果都一样,唱片公司也不用升级,在唱片上标榜用了什么发烧器材监听,发烧线材录制的了。监听只代表一种工作用途,不代表素质和准确的标准。
TOP
214#

很多人在发烧论坛上很推崇迷信也上坛子的录音师傅,以为他们就真的一定很懂,玩的是比我们好听的声音。其实也不一定,还是先问问他有什么作品,给大家听一听他们的工作成绩,看一看他的审美品味再说吧。不要什么母带,源文件什么的,把CD或抓轨给大家听听最直接公平。
TOP
215#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14-1-24 10:59:00 发表
原帖由 hv4 于 2014-1-24 10:52:00 发表
民用音响系统都加入味精的,放多放少看设计师的囗味,和厨师做菜一个道理。
要听音源本真,只能用棚里的监听箱和前端,这才是源汁原味。


听现场,同样的乐团在不同的音乐厅出来的声音都不一样,在不同录音棚里通过不同的器材录制和播放出来的声音怎么会原汁原味。不信有机会到棚里去换对箱子,换条
原汁原味不是指现场,指的是cd中包含的信息,要真实还原cd,就必须用后期制作时所用的音响监听系统。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做不到的。曾经对比过单位音乐节制作的cd,用后期制作的真力监听箱回放可以听到的细节在hifi音箱中就有缺失,音色有一定的修饰,动态也发生变化,所以我现在认为hifi是一个伪命题,也许尽可能保真就是hifi吧,对于民用系统,买自己听的有感觉的系统就可以了。或许我的结论不一定正确,是hifi系统档次不高造成的?
TOP
216#

原帖由 hv4 于 2014-1-24 14:12:00 发表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14-1-24 10:5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hv4 于 2014-1-24 10:52:00 发表
民用音响系统都加入味精的,放多放少看设计师的囗味,和厨师做菜一个道理。
要听音源本真,只能用棚里的监听箱和前端,这才是源汁原味。


听现场,同样的乐团在不同的音乐厅出来的声音


后期制作时,比如英国伦敦阿贝路录音室用的器材比较考究,录音师水平也高,应该是不错的,但好多小录音室,后期混缩好像有的处于成本所限,用的器材也不高端,有的也就是用一般雅马哈小白盆或普通JBL之类做做监听,回放的,他们听的声音是不是比我们更真更好更美,我始终是有点怀疑的。当然他们的优势是,他们听的是数码母带,格式上要高,没进过刻录,信息损失也小些,但规模感,摆位等这些问题也是现实的,有物理局限的。此外,还有作品所用乐团和乐手的水平问题,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TOP
217#

可以说明的是hifi音箱的回放比制作用的监听箱好听,这就是我上面说的味精。什么时候有兴趣了把cd找出来到老周那试试。
TOP
218#

原帖由 hv4 于 2014-1-24 14:32:00 发表
可以说明的是hifi音箱的回放比制作用的监听箱好听,这就是我上面说的味精。什么时候有兴趣了把cd找出来到老周那试试。


好听不等于失真啊。高级器材或一个品牌的高阶型号比低端的区别不就在更好听嘛。一个著名的音乐家在上大师课时,用同一把琴拉同一首曲子,不就是硬比学生拉得好听嘛。好听也许是味精,也许是素质更高,表现出了更多的细节。不然大家都只要买一套录音室里用的混音用器材就可以了,有的又不贵,也就几千一对。
TOP
219#

老周那里偏监听风格和用途的JBL,ATC主动箱等都有,一般民用的也有,有兴趣的可以去实试比较,得出更多的经验和结论。
TOP
220#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14-1-24 14:36:00 发表
原帖由 hv4 于 2014-1-24 14:32:00 发表
可以说明的是hifi音箱的回放比制作用的监听箱好听,这就是我上面说的味精。什么时候有兴趣了把cd找出来到老周那试试。


好听不等于失真啊。高级器材或一个品牌的高阶型号比低端的区别不就在更好听嘛。一个著名的音乐家在上大师课时,用同一把琴拉同一首曲子,不就是硬比学生拉得好听嘛。好听也许
肯定是失真了,对比的是后期制作用的监听系统,混音等就是用它做出来的,它是标准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