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I FI 迷宮 [复制链接]

查看: 18150|回复: 64
41#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强悍制箱 最后编辑于 2013-07-15 10:50:15
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把数学物理学科应用到制箱方法中,将她们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TOP
42#

回复 1# fever 的帖子

说明你贪心而且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哈哈哈!
TOP
43#

我的平价音响就很成功,我自已认为。因为价高的无力拥有,自己认为好就好了,阿Q精神也不错。
TOP
44#

回复 1# fever 的帖子

当前市售品,真正hifi的系统一套也没有。因为他们都存在基本原理错误。
TOP
45#

此话怎解?望赐教。
TOP
46#

原帖由 Real 于 2013-7-11 17:28:00 发表
1,高保真技术在应用上未成熟
2,器材标称参数未能表达声音的全部
3,声音重播的复杂性仍未为大众解密。如等响度、比例、、、、、、、、等、等、等、


、、、、、其实是现阶段声音不可能被高保真重播,最多是对(某)录音大致地保真重播,系统不具备对大部录音进行高保真重播的可能性!!!而发烧友天真地、执著地要违反自然规律!!!
TOP
47#

原帖由 Rossi 于 2013-7-16 21:28:00 发表
此话怎解?望赐教。

      根本问题在于当前采用的恒压功放推喇叭必然存在缺失型失真,家用系统靠染色法调和,声音为混合失真状态(专业系统一般宁可缺失,而不再渲染)。
      科学方法可以实现真正的高保真hifi。本人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破解此迷,并做出完整系统。

有关具体制作见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aspx?topicid=144384&page=end
最后编辑znd06 最后编辑于 2013-07-17 04:46:47
TOP
48#

有道理。
TOP
49#

原帖由 Rossi 于 2013-7-17 9:50:00 发表
有道理。

        这道理不算深奥,当然有些失真我们已经了解,我说的这个失真尚未被认清。目前绝大多数人,包括行内人士、洋人还都不明白。
        普通烧友仍然抱着传统认识搞,基本不思进取,对我所说持排斥态度。其中缘由多出于对高保真hifi认识模糊。
         hifi的本意是高保真的听录音,在播放环节应该尽量减少失真,而不是刻意增加失真,很多种做法都是添加失真的,比如用号角喇叭,用染色前级,用胆机等。增加失真即使原信号扭曲,高保真的声音应该是原味,排除各种异味,包括冠以美名的味道。
TOP
50#

放开心态,多听现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