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响系统调试心得——新增听音室的声学调整 [复制链接]

查看: 105518|回复: 142
61#

原帖由 牛仔 于 2014-8-6 11:24:00 发表
"但这种混响声是从两支喇叭中直接指向人耳,和录音现场呈散射状的混响声方向完全不同"
两支喇叭应呈散射状+直达声,才可谓正确。
“录音师通过调整拾音器摆放的位置和后期的混音制作,控制直达声和混响声的比例,达到清晰、饱满、柔和的效果。”
后期应该做的是合成与声音衰减,达到清晰、饱满、柔和的效果。


多谢牛仔兄补充指正!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62#

又见好帖!接着顶!
CD Emmlabs SACD CDSA
Pre-amplifier, Classic 877
Power Amplifier, 211
Speaker, Dynaudio Contour S5.4
TOP
63#

多谢以上各位网友支持!

这几年,国内声学装修发展很快,大大小小的声学装修公司不计其数,很多都是采用同样的设计工具和思路来装修听音室,使用的软件普遍是EASECARA,为了避免驻波、增加临界距离,大面积采用吸音手段:墙角吸音柱、前墙和天花满铺扩散板,侧墙后墙一定是槽孔板+吸音棉留50-100mm空腔,做的满满的。这样的装修,失败的案例不少,最大的问题是声音不扎实饱满,音色单调不鲜活,放什么音乐都是一个味道。


百度有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清楚展示了这种声学装修的目标——


   在镁声的听音室,初始临界距离大约只有0.6,为了增加临界距离,只好在前墙和侧墙全部挂上厚棉絮,拉上厚窗帘,采用这些强吸音的方法,达到了在皇帝位“听直达声为主”的目标。但这样的声音虽然结像变小、声底安静,但声音变得不离箱、单薄,不自然。这些听感的负面因素,在声学参数方面完全表现不出来。又买木丝板、聚酯板,折腾了很久,越听越累,后来镁声彻底放弃了这种方法。    
-
      经过反复折腾,镁声认为,也许录音室监听录音时需要听直达声为主,但作为音乐欣赏,应该是听混响声为主,这才符合现场欣赏音乐的习惯。所以,听音室的声学处理,应该“保留空间,谨慎吸音,平衡混响,控制反射。”

昨天 23:04 上传
下载 (100.24 KB)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64#

学习,还有续文否?
TOP
65#

好帖,学习一下
TOP
66#

原帖由 醉心山庄 于 2014-8-8 9:21:00 发表
学习,还有续文否?


多谢关注,当然还有。我抓紧写。理论上要先点透,才有针对性的方法。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67#

楼主辛苦了!支持,学习中!
迎来日出,送走晚霞,翻山涉水,两肩霜花。
TOP
68#

回复 66# 镁声绕梁 的帖子

辛苦镁声兄!
知识与实践凝聚的精华,实际与实情体会的谈叙!
--- 期待续文!
TOP
69#

回复 63# 镁声绕梁 的帖子

讲的好有道理,我现在正为我的音响房做调整,只是这混响时间比较难掌握。
TOP
70#

回复 63# 镁声绕梁 的帖子

临界距离是啥意思?请帮忙解释一下!
CD Emmlabs SACD CDSA
Pre-amplifier, Classic 877
Power Amplifier, 211
Speaker, Dynaudio Contour S5.4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