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响系统调试心得——新增听音室的声学调整 [复制链接]

查看: 105545|回复: 142
101#

营养丰富,静候续文。
TOP
102#

原帖由 醉心山庄 于 2014-8-14 9:07:00 发表
营养丰富,静候续文。


多谢醉兄和以上各位网友的关注和回帖。既然大家觉得有点价值,镁声就继续写吧。还望拍砖的朋友海涵。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103#

    先按照比例画一个听音室的平面图,确定音箱和皇帝位的位置。在我的小房间,落地箱放在长边距离后墙的1/3的位置,紧贴长边(为了画图方便,留了点距离,实际是音箱后缘距离侧墙约70mm,前缘距离侧墙230mm.



    在平面图上画出镜像房间,标出镜像音箱的位置,从皇帝位连线到镜像音箱,该直线和侧墙的交点就是第一反射点。





    图中板①,板②,板③为反射板,反射板后面的三角空间用好的吸声材料填满,注意不要过于压紧音箱侧壁。



    声音从喇叭单元发出,呈半球状向周围的空间传输(其中的高频成分指向性强一些),当到达音箱面板边界的时候,从受限空间进入自由空间,会发生声阻和折射,等同于在边界产生新的声源,对原声源产生干扰(西湖的大箱子有一个可选配件,在音箱边缘套一圈类似海绵的材料,镁声认为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由于距离侧墙很近,声音撞向侧墙反射后干扰会进一步加大。板①的正面起到衔接和维持声波有序传输的作用。这就像在瀑布的下面用斜板引导,可以减轻冲击和飞溅。


    音箱侧壁和墙面距离很近,小三角空间内会产生谐振和驻波,吸声材料可以吸收这些驻波,避免在板面产生共振。同时板①的背面可以掩蔽和反射噪音,避免从音箱正面逸出。


    板②位于第一反射点,将距离最近、强度最大的早期反射声引向皇帝位的后方,避免梳状滤波效应。如图所示,反射声1的方向变成了反射声2.


    板③将前方传来的直达声和反射声向皇帝位两侧反射,进一步降低听音区早期反射声的强度,增加声音反射的次数,有利于混响声的均匀和丰富。


    理论上这么分析,实际听感怎样呢?


    镁声用的是12寸低音的落地,小空间里玩这么大的箱子有点困难。没处理反射声之前,房间以吸音为主,箱子需要精心摆位,尤其是距离侧墙必须留出40厘米左右的距离,造成两箱之间的距离不够。虽然来访的烧友评价不错,但镁声始终希望能够做得更好。


    摸索出上述方法之后,两箱距离加宽的同时,大大减轻了侧墙的干扰,随便一摆位音箱就完全隐形!现在喜欢在漆黑的环境听音乐,残响丰富,音场深远开阔,很大程度摆脱了四壁和天花的束缚。换碟时一开灯,总有点不习惯,怎么房间这么小?!



    只需要6块普通的木板,和少量吸声材料,就可以取得明显效果,就是这么简单和神奇。需要说明的是,追求完美的话,板子的厚度、宽度、高度,是不同的,和需要反射的频率和音场高度调整有关。具体规律说来话长,不码字了,免得大家看着累。有意尝试的请来电讨论吧。



    如果还嫌麻烦,那再简化,只要有两块板子就可以初步试验了(挡住音箱和侧墙的缝隙),有效果再做全套。请试验过的朋友回帖说说效果,有您的回复和支持,下次镁声才有动力汇报更多的原创调音技巧。对了,小小俗气一把:以上反射声控制的调音方法为原创,转帖请注明出处。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104#

谢谢镁声兄的原创调声方法!
结合你的图请教:
(1)1板是否同信箱前面板在同一平面上?
(2 )  2.3板同侧墙、后墙的夹角角度,有没有个大概范围。
(3) 1.2.3板的宽度,高度有什么要求和推荐?
TOP
105#

谢谢镁声兄的原创调声方法!
结合你的图请教:
(1)1板是否同信箱前面板在同一平面上?
(2 )  2.3板同侧墙、后墙的夹角角度,有没有个大概范围。
(3) 1.2.3板的宽度,高度有什么要求和推荐?
TOP
106#

原帖由 laozhao 于 2014-8-14 19:47:00 发表
谢谢镁声兄的原创调声方法!
结合你的图请教:
(1)1板是否同信箱前面板在同一平面上?
(2 )  2.3板同侧墙、后墙的夹角角度,有没有个大概范围。
(3) 1.2.3板的宽度,高度有什么要求和推荐?


多谢您的关注和思考。

(1)1板是否同信箱前面板在同一平面上?

不一定的。这个角度可以从0--20度不等。类似于半边障板或者号角嘴,都不会恶化声音。先确定板子宽度,喇叭摆位后,根据箱体边缘的位置灵活摆放。调整到位后,再固定。


(2 )  2.3板同侧墙、后墙的夹角角度,有没有个大概范围。
板2大约15-30度,板3大约20度。不同房间有不同的最佳角度,自己根据听感微调即可。但只要差不多,都提升明显。


(3) 1.2.3板的宽度,高度有什么要求和推荐?
一言难尽,实施之前请来电,镁声会详细告知。
最后编辑镁声绕梁 最后编辑于 2014-08-14 20:37:20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107#

谢谢镁声兄详细指教!
一般没有专门听音室的朋友,在客厅或家居放置专门反射板不大方便。有一种可调解角度的百叶窗,有木质的和铝合金材质的,不知可否替代反射板,实现反射的功能。至少在2、3板的位置,帖墙悬挂,美观又方便。或镁声兄开发出类似的专用的调声反射百叶窗。

u=464942033,798850770&fm=23&gp=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8/15 7:05:01 上传)

u=464942033,798850770&fm=23&gp=0.jpg

最后编辑laozhao 最后编辑于 2014-08-15 10:38:51
TOP
108#

抱歉拍下砖,建议楼主还是先去了看更多的室内声学基础,不然自己只能乱猜想。另外理解室内声学常识最好的办法是要学会测量,不是只会测频响曲线那种业余手法。小空间声学研究的方向是波长大于房间尺寸的波的模态行为,以及波的边界干涉行为。过去有很多自誉为搞过什么大剧院设计教授博士什么的,正中声明一点,非扩散音场和扩散音场的研究领域完事两码事。用大空间声学理论去搞小空间声学全是伪专家。小空间更多的是应该如何去做阻尼,一定要看国外资料
myroommode.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4/8/15 11:16:38 上传)

myroommode.jpg

TOP
109#

原帖由 zui 于 2014-8-15 11:17:00 发表
抱歉拍下砖,建议楼主还是先去了看更多的室内声学基础,不然自己只能乱猜想。另外理解室内声学常识最好的办法是要学会测量,不是只会测频响曲线那种业余手法。小空间声学研究的方向是波长大于房间尺寸的波的模态行为,以及波的边界干涉行为。过去有很多自誉为搞过什么大剧院设计教授博士什么的,正中声明一点,非扩散音场和扩散音场的研究领域完事两码事。用大空间声学理论去搞小空间声学全是伪专家。小空间更多的是应该如何去做阻


Zui老师真是高人!这张图是您实测的吗?能说明什么问题?能否请你介绍一下小空间声学调整应该怎么搞,让大家学习一下。您可别谦虚,就是由于找不到您这样的专家指导,镁声才胡思乱想瞎鼓捣,让您见笑了,抱歉。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110#

阻尼!?这说法形象





项一下这个---------波长大于房间尺寸的波的模态行为,以及波的边界干涉行为
最后编辑Real 最后编辑于 2014-08-15 21:24:46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