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题:《细说PMC“真假”存疑之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查看: 48504|回复: 137
51#

有假装无辜的么?
TOP
52#

擦。。。真像放大镜般,,,找了次原文。。。真正TB2+ VS 假冒TB2。。。这不是故意的!而且。。。从头到尾。。。没见过 假冒TB2 的正脸。。。
TOP
53#

支持一下!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5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55#

太監了還是亞歷山大了?
敬畏規則,尊重對手,善待他人,禮遇客戶!
TOP
56#

第二篇:简单的破绽,马甲的叫喧 -- 顺时针与逆时针之惑




话说自从有了《画龙画虎难画骨 鉴别真伪PMC TB2+书架音箱的小窍门》这篇妙文之后,一时间,网络诞生了大量的“PMC鉴定专家”,有的“专家”不厌其烦的照本宣科做“复读机”,有的“专家”则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再升华”部分。


下面有两个连接,其实都是同一对喇叭

http://hifi.gxcnc.net/hifihifiavdb/view.html?type_x=speak&sort_num=41590&pagenum=1&pernum=1&indextype=1

http://hifi.gxcnc.net/hifihifiavdb/view.html?type_x=speak&sort_num=41322&pagenum=1&pernum=1&indextype=1


这明明是一对行货的黑色专业版tb2+,硬是被“专家”质疑是假货,可见,“专家”真是无处不在。这仅仅是其中一个简单的个例,足以让这位用家和此妙文的真
正作者哭笑不得


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霎时江湖大乱,专家横飞,满天神佛...


而从商业角度,客观上,也极大提升了PMC在中国的知名度!只是,无论对于哪一方,凡事,总有得失!


不过,即使在最混沌的世界,也从来不乏独立思考者!以下这个链接里面的文章,是一位来自广东的警察GG所作,此文发布一波三折,先是在xd论坛上发布,马上被“秒杀”,抗议?封id。以致当时,我对他哪个抚育多年的id深感愧疚!但这位警察GG非常仗义执言,反而安抚我说:没关系,我去AV199发布,那里比较中立公正。果然av199顺利发出这个文章,并获得一片叫好,更因此汇集了一批同类用家一起交流,成为当时网络仅存的一个“不同声音”栖身之所。


然而,好景不长,最终,还是被“和谐”了...我当时选择沉默的另外一个原因,不是我不懂打字,不懂作文,而是经历越多,深感灰色之外的黑色无处不在,pmc不是我的华山一条路,犯不着吧?


大概,这位警察GG不甘心自己的心血之作从此魂散,于是发布到网易数码论坛,终于在这个关联甚少的冷门之地,找到了片瓦安身,至今依然是沧海遗珠:


http://digibbs.tech.163.com/bbs/jiadian/112002606.html (有兴趣保存的朋友,需要速度!虽然“和谐”的难度或有高低,但始终是“主流”)



曾经一位当时在av199参与讨论支持的客户(没记错是搞产品开发的),我今天很无意搜到他一个二手出让贴,在一个我很陌生的论坛,一时百感交集


http://bbs.audio-gd.com/dispbbs.asp?boardid=6&id=21169&page=0&star=2


最终,庆幸他得以顺利完成交易。感谢真实的声音,无论任何境况,只有您才是正能量!


---------------------------------------------


很多人看到这里已经不耐烦了,我是来看“顺时针逆时针”的,你半天没入题?


非也,你如果不了解以上历史背景,就无法理解“顺时针逆时针”因何而生


当+系列停产,i系列诞生之后,全新的多种局部细节,终于可以和那对“该死”的,停产N年的tb2“假货”被渲染得混沌难辨的种种关系划清界线,因为i系列最大的不同是哪个seas订制高音,并非如以往产品那些vifa单元有零售版本,这相对使得“造假”谣言的免疫力有所提高。


但同事们为此欣喜之时,我并不这么看。网络从来不缺“莫须有”,网络专家也大都懂得最基本的ps操作,如果有人要把一对喇叭的木皮变深,变浅,纹理变粗变小,或者灯光加减,乃至铭牌贴纸的厚薄,位置高低等等,这些合理的个体工艺差异都可以找出N个理由写出“专业长篇”,面对这些,无论你多么的有独立思考能力,都会产生心理暗示和震慑。


为了避免这种被动局面再次出现,我决定主动示弱,卖了一个低级破绽!于是大家看到91hifi至今在架展示的一个产品照片,如下图:







这个就是至今网络广为传颂的“逆时针”版假货tb2i。


果然,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各论坛于是诞生了一批新的“鉴定专家”,专事负责教导大家鉴别tb2i:正品行货的高音是“顺指针”i字扩散,假货的tb2i是“逆时针”i字扩散,一眼就可以识别!


看到这里,其实我深知:真正了解pmc,或者有条件摸过实物的代理经销,真的笑不出来。何解?请看如下图片:


1.我拆





2. 我分






3. 我喜欢“逆时针”,磁吸设计,随意服帖






4.我喜欢“顺时针”,两面质感完全一致,随意调换!





看明白了,很简单吧?这个所谓特别订制的顺时针i字扩散seas高音,其实不是一个整体设计,而是分为两部分:单元+独立的磁吸式金属面板,这个i字扩散面版是刀模压出来的中透设计,也就是说,无论正反都是同一种质材和质感,你可以任意调换方向,顺或者逆,完全随您意!


但是,由于这个定做的i字面版的工艺精度实在是太高!超薄+磁吸,严丝密合,以致任何人没有拆解之前,包括本人在内都以为这是一个整体的单元设计


于是,有一些在“专家”尚未发表鉴定之前就购买的客户回来找我:老J,怎么回事?到底i系列有几个版本啊,我收到一直在用的和他们说的行货正品一样都是顺时针,怎么你上架的图片我刚才仔细发现是逆时针?


我把以上图片资料打包,命名为“PMC真假正反随您高兴”,传过去,片刻,电脑那边回复:嘻嘻哈哈,好玩好玩,晓得晓得...


这个主动示弱的低级破绽,对于真正的用家而言,要的就是这个简单直观的效果!


传说中国人办事有二妙法,一曰“锯箭法”,二曰“补锅法”,不知这个低级破绽算不算“补锅法”?


至于有的“专家”还说什么正品螺丝有刻字,假货无刻字等等,这种低级黑就不用我去解释了,因为马上有行货代理跳出来澄清:我进的行货真的没有刻字!小心误
杀啊兄弟...



----------------------------------------------


这章故事说完了,现在我以一个发烧友的立场来探讨一下技术


因为,从这个“顺时针逆时针”受启发,无论您是否相信“正品都是顺时针”这个“鉴定”,我个人觉得PMC的这个设计思路存在疑问:


既然广告宣称(不好意思,我只看过总代理的中文广告),这个特别定做的“i字形”,绝非装饰,而是具有精确设计的声学扩散原理,那么,顺逆时针的扩散方向
必然有别,否则又何来精确设计并有方向性?


既然顺逆方向与扩散指向有关,那么,如果左右两个喇叭,同时都是顺时针扩散,或者逆时针扩散,均会导致指向性趋向单一的左,或者右!岂不与立体声像还原的镜像对称原理违背?


这其实不需要很高深的声学理论,这是很直观的常识!或者“专家”们都忙于鉴定,暂时没有时间思考这个问题


不过事实上,我还是就这个疑问做了一个AB对比试验:


1.按照原设计左右喇叭均是顺时针


2.以镜像对称的方式,左喇叭顺时针,右边喇叭调整为逆时针


结果,所有同事都认为第二组方案的声像聚焦更稳定,实体感略佳,3度空间的高深宽刻画更鲜明具说服力,但如果不ab对比,则不易觉察,原设计依然有出色的离轴特性和声像聚焦。


以PMC一向严谨的声学设计,何以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我只能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那就是PMC每个型号都有对应的专业与民用产品线之分(外饰不同)。而在专业市场中,监听喇叭是以单只为单位销售 ( 区别于民用市场都是以一对喇叭为单位销售),而真正的监听喇叭是非常强调一致性的,以便任意多只喇叭(注意:多只,不是多对)均可以获得多种组合方式,应用于不同需要的录音用途。而PMC为了满足苛刻的专业市场标准,保持单只喇叭声音品质的高度一致性,从而牺牲妥协了民用版本的实际使用细节问题。


最后编辑J168 最后编辑于 2013-01-13 02:36:49
TOP
57#

2天了,楼主又被封了?
TOP
58#

假的木皮依然 是老款的 不带纹理的  包装盒也是老款
TOP
59#

继续看故事!
最后编辑LoloF 最后编辑于 2013-01-11 16:51:02
TOP
60#

新社会在讲旧社会的故事.楼主还是上卖常州那对PMC图片吧.让烧友们饱下眼福增长一点见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