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木内和夫在台湾音响论坛杂志上谈调音要素. [复制链接]

21#

很好,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TOP
22#

曾经几个经历,一个精心巨资打造的听音环境声音乱糟糟,有几个毫无处理的家庭大厅环境,却因为器材的改变,声音力的提升而达到满意的效果。其实都不能说各自的矛盾,就看阁下走那条道罢了。很多朋友通过大量的理论去支持及投入环境处理改造,专业除外,很多都只是徒劳!心理因素自我安慰居多!是的,是有变化!但还是不能让自己停止花钱及折腾而平静享乐!
淘宝网店:http://shop71227468.taobao.com/

发烧同好交流群号:211352456
TOP
23#

其实大部分发烧友的家庭听音环境现在还是可以的,无非有的摆位上因面积大小,家人里走路和美观因素受到点限制,房间有点硬调,混响时间有点长。这些对声音会有点影响但没那么大的。关键还是器材的素质,档次和搭配。

另外就我个人的感觉也反对在房间处理上做过多的吸音,吸收得太多会把声音的能量吸掉,声音会死会闷,我宁可混响稍微长一点,但是也要活一点,充分一点,而不要死气沉沉,闷闷的声音。
TOP
24#

很多朋友要吸,无非就是中低音单元过大,造成中低频肥大松散而致听觉上的不适所至!在家不能过大声压,大单元是好,但要相对环境大小来说!
淘宝网店:http://shop71227468.taobao.com/

发烧同好交流群号:211352456
TOP
25#

也有的觉得空间过于硬调,直接反射声多多,中高声音会亮薄偏多,感觉会吵。

我觉得最主要也还是器材本身 的问题,空间把这种特性强化了。通过空间做削峰填谷式调整是很难的,很可能是削足适履,两边不舒服。
TOP
26#

系统不同,调整各异,厚此薄彼,偏颇之源。
TOP
27#

对于大部分问题来说,既有个性化的个体主观认识和偏好,也有共性化的客观规律,两个方面都是存在的,可以研讨的。

我的地盘我做主是一种想法和玩法,海纳百川,一边玩一边琢磨点道理也是一种玩法和乐趣。总的原则,不勉强自己,不强加于人就可以。
TOP
28#

海纳百川,一边玩一边琢磨点道理也是一种玩法和乐趣。总的原则,不勉强自己,不强加于人就可以。 [/quote]

顶这句!音响如舞台,舞台如人生!
淘宝网店:http://shop71227468.taobao.com/

发烧同好交流群号:211352456
TOP
29#

个人觉得叫调谐比较合适.
TOP
30#

空间调整不能靠吸音
不要想去吸收能量,而是要让振动的能量变得平均
如果你不先处理你的器材,而调整你的空间,那么你调整的方向也是错误的

非常质朴的可尝试的方法!!!
可惜到了168大家把它看成心理学
最后编辑Real 最后编辑于 2012-11-02 19:02:41
TOP
31#

更详细的对谈原文:

Combak总裁木内和夫的调声理念
前言

  看到木内和夫在台湾施展他的调声技术已经好几年了。虽然每次都觉得有效,但是对于他的理念却始终是一知半解,对于他的各种小道具也总有「黑魔术」似的看法。自从两年前跟他谈论他的「能量最大化」概念后,终于开始慢慢了解他的调声原则。这次趁着他来台湾停留较久之便,跟他数次的讨论下,我决定将他的概念制作成专题,供读者们参考。

    为什么?每个音响厂商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调声技巧,为何我们独独要将木内先生的理念提出来?原因无他,因为他所讲的概念,与一般人完全不同,甚至也与本刊长期以来提倡的完全不同。如果他所说的是对的,那绝大多数人肯定都是错的!

  要在此提醒大家,虽然木内阐述的调声方法少不了要提到他的产品,但是我认为就算不使用他的产品,他的许多调声原则仍然值得我们深思。其中他所叙述的许多原则,就算对我来说也是「耳目一新」,受用无穷。我相信各位读者们读了这篇文章,应该也能够将其中许多原则运用在自己的调声历程上。

  对了,一定有读者要问:既然木内先生讲的跟「音响论坛」过去所讲的完全不同,那我到底要听谁的?我的建议还是那句老话:多实验,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头脑思考,我相信你自然会找出属于你自己的一套调整方式。
 
均化所有的振动

刘名振(以下简称刘):请问您是如何进入音响调整这个行业的?

木内(以下简称木内):我原本从事的是乐器调整的工作,调整包括钢琴、小提琴等等乐器,一直到现在,我仍然有替某些朋友进行乐器的调整。在大概二十年前,我确定这些调声的方法对于音响有极为正面的成效,才开始将这些调整技巧运用在音响上。

刘:从事这种乐器调整的人很多吗?为何只有你进入音响行业?

木内:我知道的同业还不少。我一直对于声音很有兴趣,所以才会转入音响调整的领域。事实上我已经尝试了很多年,直到确定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我才推出这些产品。

刘:所以,你运用的调声概念,都是从乐器上学到的?

木内:是的。尤其是小提琴,那可能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乐器之一。

刘:到现在小提琴还是使用原木作为材料。

木内:而那是最好的方式。大家都用MDF作喇叭绝对不是因为声音好,而是因为加工容易。至于是不是用了原木就一定有声音上的好处?我想许多厂商使用原木只是为了外观,跟声音无关。许多老喇叭都是使用原木作为材料,我想那是他们之所以好听的原因。

刘:那么为什么很少有人用原木制作喇叭呢?

木内:原木是一种很难处理的材料,如果整个喇叭使用原木制作,在像台湾这样的气候下可能用不了多久就坏了。原木都要经过长时间的风干稳定后才能拿来制作小提琴,而你也知道,高级小提琴不用时都放在盒子里面保养,储存条件比喇叭好很多,小提琴的体积也不必太大,这样都是它可以全部用原木制作的原因。如果你听过演奏会,一定能够体会到,好的小提琴可以让琴音在那么大的空间中传到很远的地方,也更能够让演奏者的技巧透过琴音传达出来。好的喇叭箱、好的音响器材也是要这样,让所有组件的讯息传递出来,才是最佳的方式。Bravo!喇叭限于成本,箱体还是得用MDF制作,但是面板还是用了原木。

刘:为何你的产品有这么多的品牌?
你现在有Combak、Harmonix、Reimyo与Enacom等等品牌。

木内:其实我只有两个品牌。Combak是我公司的名称,所有我的业务都在Combak这家公司内,包括调整音乐厅、录音室音效等等。品牌第一个是Harmonix,所有的调声器材都是Harmonix产品;第二个品牌是Reimyo,这是生产音响器材的品牌。这两个品牌都是Combak旗下的产品。Enacom是我与其它公司合作的品牌,并不是我独自拥有的产品。

刘:那么,您现在还有进行乐器调声的业务吗?

木内:现在时间不多,只有几个跟我很熟稔的演奏家或是朋友,我还会私下帮他们调整乐器。

刘:目前你们产品销售以哪个国家最好?

木内:日本是最稳定的市场,我们产品约有百分之六十到七十都在日本国内销售,而且销售状况与景气并没有什么关系。

刘:其实你的产品比起现下流行的空间调整产品都要更早,我记得二十年前就看过你们产品的报导,而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空间处理产品在市场上。

木内:我想我应该是音响界中第一个使用调声(tunning)这个字眼的。有人说我「发明」了调声,不过这在乐器界中是非常普遍的讲法。
 
空间调整不能吸音

刘:您网站上的调声原则有提到,喇叭附近不应该放置任何吸音材料。为什么呢?

木内:对。任何吸收的材料我都不建议使用。这些材料都会让声音的能量损失。

刘:但是,许多人都会为第一次反射音的问题困扰啊?

木内:反射、折射音并不是坏事,只有不均衡的折射音才会造成听觉上的问题。我所有的调声道具都跟吸收无关,原则还是让振动平均化,让所有频率都可以平衡的折射到听者的耳中,这样就会得到非常丰润的声音。

刘:就算喇叭旁边有类似玻璃这种音响迷们避之唯恐不及的材料,您还是不建议用窗帘之类的材料作吸音?

木内:没错,绝对不要用吸音,而是要处理墙面的反射状态,让每个频率的声音都可以折射出来。

刘:但是,许多厂商都在喇叭箱中装入大量的吸音材料啊?

木内:我认为吸音绝对是错误的。你把单体发出的能量吸走了,而且你永远不知道到底吸走了哪些频率的讯息,所以最后出来的声音不但没有生命力,还会不均衡。
一开始在喇叭旁边放吸音材料,你会马上感受得到声音改变了,好像是有效的。但是如果听越久,你就会越发现这种声音不真实。立体音响的道理在于,我们用耳朵接收讯息,这些讯息交给大脑处理,讯息越丰富,我们脑中就越觉得像在聆听真正的音乐。如果你听到的声音已经被吸收掉很多讯息了,那大脑就无法认为那是接近真实的声音,你听到的会是死板的声音。

刘:那么你的Bravo!喇叭是怎么样处理音箱的谐振问题呢?

木内:我的秘诀跟我所有的调声器材一样。不要想去吸收能量,而是要让振动的能量变得平均(Unify the Vibration),任何频率的振动都可以随着喇叭箱平均的传递出来。Bravo!是我与芬兰的Gradient公司合作,喇叭箱体是在一开始制作时就把调音手法运用在其中,不是随便拿一对喇叭来加装调音道具可以比拟的。
 
扩散也有其问题

刘:那么,使用扩散板来处理空间折射的问题又如何?扩散应该符合您的概念。

木内:不。我认为扩散板的问题在于,他们「理论上」可以让声音扩散,均衡的折射出来,但是制作扩散板的材料,无论是木头或是什么,都会有它自己的吸收特性,而这些吸收特性又会破坏折射音的均衡性。我还是强调,处理聆听室的墙面,比加装任何吸收或扩散这些所谓的声学处理材料都会有更好的效果。

我有一个客户在加拿大。他非常喜爱音响,购买了我们很多音响器材,还花大钱请声学专家帮他设计了一间装用的音响室。但是他一直为发不出够好的声音所苦,最后请我到他家帮忙。我进行了该有的调整之后跟他说:「现在声音只剩下一个问题,那就是你的空间。我知道你花了很多钱设计这间房间,但是如果这些东西不去除,你永远不会得到最好的声音。」他马上请我不必顾虑这些,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们当下就合力把所有的声学材料通通拆掉,结果豁然开朗!这类事情发生过很多次,因此我可以很肯定的说,任何吸收扩散的材料,都有其问题。
 
空间处理优先?不对!

刘:所以,如果器材不够好,把空间调整好,就会有比较好的音效了?

木内:不对。器材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听到不好的声音就怪空间,其实他们不知道,不好的音响器材会产生失真,声音从喇叭发出来的那一剎那就已经是有问题的了,而空间会进一步把这些问题扩大,让你觉得非常难听。空间会把这些失真放大,因为我们大家都是在一个类似大型喇叭箱的空间中听音响。

我的原则是先进行器材的处理,让喇叭发出来的声音中没有失真,才是追求好声音的第一个步骤。如果发出的声音是正确的,那么就算空间不正确,听起来还是不会太差。而且,如果你不先处理你的器材,而调整你的空间,那么你调整的方向也是错误的。

从器材着手才是正途

刘:所谓的处理器材,是要如何处理呢?

木内:归根究底还是振动的处理。大多数的器材都没有在这方面下工夫。事实上,就我们自己制造Reimyo器材的时候的心得,就连机箱每个板子的厚薄都影响甚大,只要差个1mm,声音就天差地远。太厚不行,太薄也不好,这是我们器材好听很重要的关键。

你知道乐器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吗?不是使用什么先进的东西,而是各个部份的材料厚薄比例设计。音响也是一样!

二十多年前的喇叭大多很好听,比现在还好听。大多那个时代的产品都是厚的原木,不像现在都使用MDF,原因就在这里。当然,一味的厚也不行,仍然要经过设计。

刘:那么,一般的器材要怎么处理呢?

木内:原则不变,仍然是要让振动顺畅的传导,不要用吸收材料。

刘:应该从什么器材开始处理?
木内:喇叭跟后级优先。

刘:前端器材的小讯号会被放大很多倍,所以不是应该先处理前端的器材吗?这样才不会有过多的失真被后面扩大啊?

木内:不对,要先处理扩大机跟喇叭,让这两样器材频宽扩展之后,才有机会能得到正确的声音。如果这两样器材的频宽没能被扩展开来,那么前端器材处理的正确与否,你是听不出来的。

刘:如果器材的振动问题已经获得解决,就算在不好的空间中,声音也不会太差?

木内:是的。
 
任何材料都可处理

刘:你在调整的时候会拿个音叉到处敲,所有Harmonix的处理产品都要这样使用吗?

木内:只有在最严苛的调整时需要用。我们的产品里面都有写着基本的使用方法。当一切都处理好后,我会拿音叉敲敲看是否还有问题?或者当我们设计器材时,我也会用音叉四处敲,看看是否有哪里振动不均衡。如果音叉敲起来没有共鸣或是共鸣比其它地方大,那就是这个地方振动不均衡。如果每边敲起来都一样,那就是最均衡的状态。

刘:如果我房间中有一面墙壁是木头隔间,一边是水泥墙,我想木头那边会有振动问题,水泥墙壁就不用处理了吧?

木内:不对。Harmonix的调声产品是很特殊的,不管任何材料,木头、水泥、金属、玻璃,都能够有均衡振动的作用。

刘:我在蔡律师家第一次看到Enacom的产品,它是用来降低噪音的吗?

木内:它的确可以降低噪音,但是它是如何降低噪音呢?我们让电气讯号流动更为顺畅,你自然就会感觉到平顺舒适的声音,好像噪音被降低了一样。Enacom是非常特殊的技术,效果很好,价格也很低。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虽然iPod之类的随身听让更多年轻人不花钱也接触到音乐,但是那只是很表面的东西。如果音响迷们能有一套真正够好的系统,像是蔡律师这样,他们会觉得听音乐是一种很享受的事情,他们会愿意投资更多在好的唱片上面,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享受,也是我这些年来一直努力的目标。
TOP
32#

认同器材木身的素质是首要的,但后级或音箱到用家手中频响已经是一定了,如何扩展频响?还有任何绝对化的东西我认为是有问题的,如他反复强调的不需要任何吸音这个观点。
TOP
33#

顶。顶级大师的发言。确实有启发的。在考虑将音箱的吸音棉取出来试试
体会身体内在的天籁之声!这是终极的发烧!
TOP
34#

!!!!!!!!!!!!!!!!!!!!!!!!!!!!!
TOP
35#

看了半天,基本等于没说。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36#

只要有房间存在,就会有自然的吸收和扩散存在。

只是不要刻意地去蛮干大干式去吸啊扩的,就像经济,自然地让企业去做去竞争去淘汰,反而会比较好,ZF人为地天天盲目地或带有某种目的地或听着利益获得方指引着天天忙得要命地宏观调控,窗口指导,折腾约谈,反而加大经济的起伏,甚至恶果连连。

如果你不真懂,莫若无为而治。如果你觉得某些东西太多而要吸收拿掉,只是本身还缺什么而已。我们这个世界的平衡正能量永远是缺比有多。
TOP
37#

看过很多木内的访谈,感觉他的观点是越来越偏激了,也许是为了推广他的墙面及喇叭处理产品吧。不吸不扩,单靠贴几个小片,怎么能使各频率的能量均衡化呢?
      另外,“我认为吸音绝对是错误的。你把单体发出的能量吸走了,而且你永远不知道到底吸走了哪些频率的讯息,所以最后出来的声音不但没有生命力,还会不均衡。"   其实我们吸的只是反射声,更多的直达声是直接到达耳朵的,信息并没有丧失,反而避免了信息受到梳状效应干扰。如果真的不能吸的话,那么人——这个庞大的吸音体也不能出现在影音室里,也就是说,影音室空无一人的声音最好听。
      当然,过多的没有专业知识指导的吸音和扩散,有时效果会适得其反。
      2年来,我一直在我的的15平米的小房间折腾,各种吸音扩散方式几乎都试过,对比过几十种方案。现在放大编制的交响,多数乐器都在后墙和侧墙以外,熄掉灯欣赏并没有小房间的感觉。来听的朋友对我这里的音场都很肯定。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38#

个人经验和感觉,家庭环境,大面积软包强吸声音必死。如果一定要多放点什么,最好多放些实木家具和装饰品。
TOP
39#

我到我维也纳金色大厅实地去观摩聆听,感觉金色大厅也没什么特别的吸收扩散设计。  
长方形鞋盒状大厅,两侧上部是大面积玻璃窗,墙面的有木头门的硬质墙面,地面也是硬质的,椅子全部是实木的。整个环境没有特别的软包装饰和吸收扩散装置。声音呢,即使是人声独唱,坐在楼上后排听感也很清晰。

反观国内有的大剧院或音乐厅,墙面全部用木板包死,地面铺着软质地毯,座椅是软包航空座椅,舞台上装着木质扩散罩。声音好吗?我觉得总是有点闷和死,很多清晰的活跃的延伸和微动态听不到了,即便是第一排正中很近距离地听斯坦威钢琴。简单点说,就是声音不透气,并且有残缺。
TOP
40#

金色大厅长48.80米、宽19.10米,高17.75米。当时“声学”还未被提倡,但建筑师对共鸣与传声的独到研究心得,高台木制地板下挖空一个空间,仔细计算楼上包厢的分割与墙面女神柱的排列,天花板和墙壁使用防止静电干扰的建材,令厅内的听众不论坐于远近高低,都能享受到一样水平的音乐演奏。




我觉得音乐厅和影音室效果好不好,首要的是结构和比例,基础好了,后面的处理很简单。但如果结构比例不完美又没法改变,只好通过软装来纠正。但软装过多,声音始终不自然。所以声学效果好的大音乐厅,总是寥寥无几。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