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老梁说的,中国有太多的秘密。对于刘翔,我的态度是中立的,既不死挺他,也不会非要贬他,体制下的产物而已。倒是有个问题我百思不得其解,想请坛子里的高人为我答疑解惑。
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横空出世夺得110米栏金牌,创造了中国人乃至整个黄种人在田径短距离项目中历史。04年距今已经8年了,如果孙海平的确是有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那么就不应该仅仅把精力放在刘翔身上,应该在全国选拔一些身体条件好的苗子,按照刘翔的训练方法照方抓药,那么8年过去了,这一批人即使没有达到刘翔巅峰时期的水平,那么也会纷纷崭露头角,也不会让刘翔反复拖着伤残之躯硬上了。那么为什么没有出现这样我们期待的局面呢,以至于我们一直将宝孤注一掷地压在刘翔的身上呢?以我愚见,不外两个原因。第一,刘翔本来就是一个异数,孙海平是瞎猫碰到死耗子,所以没有办法复制刘翔的成功。第二种可能的情况,这个团队,孙海平有这个能力复制刘翔的成功,但是既然有一棵现成的摇钱树在这儿,那还有什么必要再去花大力气栽树,吃力流汗还不知道为谁忙的呢。于是拼命的榨取刘翔身上可利用的一切价值。
记得十几年前的马家军横扫当时整个女子中长跑,马俊仁当时能够口出狂言“想什么时候破纪录就什么时候破”,还是那句话,如果他的训练方法是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那么就可以复制,当时马家军的确涌现出一大批女子中长跑人才,但是后来陆陆续续都消声灭迹了,为什么呢?那么今天老马还在啊,即使老马不上,还有其他助理教练啊,这一套方法应当有所流传推广啊。怎么时至今日,完全没有任何办法重现当年的一幕呢?是老马适逢其时,遇到了一批天赋异禀的女孩子?现在就其全国,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女孩子了?迷一样的中国的体育,百思不得其解啊。
一个国家的声誉不是靠几块金牌来衡量的,一个项目水平的高低也不是因为有个别天赋异禀的人夺了一块金牌来定论的。国民的身体素质与全民参与的体育人口的多少才是看一个国家体育水平的高低。时光如果能够回到8年之前,适逢刘翔夺冠,如果我们的这些领导不是那么目光短浅,抓住这个机遇,按照刘翔成功的轨迹,认真总结归纳,制定出一套适合黄种人田径的科学训练方式,将这几年投入在刘翔身上的几千万投入到一些基层的好苗子身上。那么8年之后的今天,就不会遇到这样的窘局。
一句质朴的谚语永远闪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