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人之黑胶唱片观#################### [复制链接]

查看: 11146|回复: 50
21#

跟台湾比我们差得远了,文化的缺失还不止一代人!

原帖由 Rossi 于 2012-6-6 22:11:00 发表
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教育,自四九年以后,就已经是没有了,或者是失败的,跟台湾比比就知道了。楼主观点是对的,不过范围不仅仅是音乐。情况比楼主说的严重得多。中国人不仅仅只认识发烧碟,中国人现在信仰里只有钱。这是更值得悲哀的。

文化产业在中国几乎等于O蛋!中国文化有什么?我来告诉你:酒文化、汽车文化、琴童文化、中国90%以上的年轻父母没受到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在中国的教育体制里就是一坨屎!
TOP
22#

是啊,百姓最苦了,现在充其量最多只求能独善其身罢了
TOP
23#

原帖由 futewen 于 2012-6-6 23:54:00 发表
原帖由 Rossi 于 2012-6-6 22:11:00 发表
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教育,自四九年以后,就已经是没有了,或者是失败的,跟台湾比比就知道了。楼主观点是对的,不过范围不仅仅是音乐。情况比楼主说的严重得多。中国人不仅仅只认识发烧碟,中国人现在信仰里只有钱。这是更值得悲哀的。

文化产业在中国几乎等于O蛋!中国文化有什么?我来告诉你:酒文化


今天看了一档节目说有个优等生,竟然喜爱学习和考试,而其动力竟然只是因为得第一可以得到别人的表扬... 他去学钢琴不是因为喜欢音乐只是因为看到很多名家在人前光鲜亮丽的一面... 其父母尽然还在为此炫耀...学校领导说还以此学生为傲...额这个世界真是...
最后编辑hotmouth 最后编辑于 2012-06-09 22:09:32
TOP
24#

喜欢听什么那是个人品位,不好说什么高下。我就是觉得国内的乐友对于品相是太挑剔了,好像不是NM就不能要了。主要是因为国内从CD转LP的,都是冲着音效去的,当然要一点杂音没有。其实炒豆和划痕是LP的一部分,有那么一点点无伤大雅。我个人觉得,听LP最大的乐趣是听到那些现在已经无存的好录音,而不是和CD去比。真要是比,也可能比不过CD的。LP去播钢琴,就是没有CD有优势。
还有,对于版次要求太高,总是追求头版头刷,虽然说绝大多数人连什么是头版还没搞得太明白。更不用说头刷。谁能说清,什么是头刷?又不是每家唱片公司都像RCA一样,会标个S1什么的。说起这个,今天我听了哈丝基尔的纪念集里的一张贝三钢协,想想有一张HIFI STEREO的头版,两者拿来比了比。真没想到,再版的效果好得太多了。HIFI STEREO的头版,强光下照没有明显划痕,播放时只是开头有一点点炒豆,其它时间还是很安静的,但是声音就是放不出来,弦乐合奏的气势完全赶不上再版的。这真是说不清楚怎么回事了。
还有EMI的要一定要英版的,DECCA的也一定要英版的,对于Electrola,还有Teldec,都不屑一顾。真正有几个人比过英版和德版的EMI呢?两张唱片的品相有可比性吗?这种比较是在什么档次的设备系统上呢?是比得一张唱片,还是很多张唱片?这些都不知道。但是应该很有少人有超过10张以上的品相相近的唱片,英德版各一张。
总而言之,把太多的精力放到音乐之外,慢慢地会搞不清自己是在干什么了。是听音乐,还是搞收藏?心里如果不是想着保值升值,那一两点噪音会有那么严重吗?
TOP
25#

楼上说得不错,这段时间俺就在到处收罗一些川戏的唱片,很收了一些薄膜唱片,要论音效是不算什么的,但作为一个文化产品,的确有它比较珍贵的价值,我也搞不太懂为什么自己文化的东西鲜有人关心,倒是人家的东西知道得比自家的还清楚得多,莫非真是应了老外形容的香蕉人?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26#

楼主的见解很独到,值得参考。。。
说起来,对于很多人来说,hifi界看起来就像是古玩界一样,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当我们用古董界的思路来审视hifi界的时候,很多现象就很容易理解了。。
就比如说“电源线”“保险丝”“碟贴”“功放垫脚”“第六元素”“木质音量旋钮”“头版CD” “Jitter” ……等等,不胜枚举。。。
当然,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仅仅是浏览着玲琅满目的商品信息本身就已经是乐趣了。。。
最后编辑HappyWater 最后编辑于 2012-06-11 01:42:21
TOP
27#

楼主你你能修改一下字体别用斜体么?脖子都看歪了。。。
TOP
28#

的确,我觉得有时候,我们要分清楚,自己是一个音乐发烧友,还是音响发烧友。我不能说这俩不能共存,但至少,是把音响设备当成你喜欢的音乐的一个载体呢,还是喜欢把不同的音乐,在你喜欢的器材里面去展示,每个人,还是有自己的偏向的。

比如我当年买黑胶的主要原因是,那些我喜欢的80年代的香港流行歌,没有出过CD或者贵得我买不起。那时候,香港的唱片业还没有衰落到象5年前开始,不断通过出复黑唱片来增加收入,更没有出现两年前开始的,通过不断变化花样来掏那些烧友的钱包。想要简单的听歌,黑胶是一个最直接的途径。举个例子,林子祥在华纳的一些CD,7,8年前的价格已经过千了;但对应的黑胶,盛惠10元。

因此,可以想象,要说服那些拥有10万元级音响器材的烧友,不要只拿头版或者全新的180G复刻的陈洁丽来伺侯他们的设备,是有点挑战的。
TOP
29#

音响派和音乐派的区别是,前者是一直折腾,用几张片子反反复复听摆位、听低频,从CD到磁带到LP到高清,都是那几张唱片。音乐派也会折腾,但是告一段落后会安心听音乐的。我最近有点接近音响派,因为器材还没有到位。
TOP
30#

我比你更音响派,听声音的乐趣,远多于听音乐 。。。
古典留声二手黑胶网址:gudianliusheng.co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