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烧友的一般通病就是重器材轻调整 [复制链接]

查看: 184228|回复: 589
11#

首先就是要学懂听音,再强化耳朵和大脑认知!对音准这一概念必须深入浅出,把握到位。

如果是不懂听音又如何进行系统调教呢?
难道还整天都谈什么高、中、低音和演唱者的嘴大、嘴小、嘴前、嘴深问题吗?这些都是音响界里的 “ 笑话 ” 。

总之,如果不是经过多次从音乐厅里用真正乐器或音乐学院修炼出来的耳朵和大脑,得出的声音方向认知只属个人幻想出来,如谈上系统调教声音方面,等同奉上一首《幻想曲》的白纸溪谈。

很多人说音响无标准,这是不正确的;其实,音响是相当有标准的,标准就是真正的乐器和音乐,如不清楚和明确这些的人士当然会说音响没有标准,虽然这个标准无法用数据来量化,但可存在每个人的大脑和心中。

标准从何而来呢?
标准就是从音乐厅里的氛围和真正乐器发音而整合得来的,只要多去音乐厅认真听音、尽情把音乐厅里的氛围和真正乐器发声的特点存在大脑里,日子有功后,标准自然会出来。

打个比喻:一个朋友打过几十次电话给自己,自己最终都能在电话里认出对方是谁打来的吧!就连一台电话价值不到50元的喇叭和麦克风,并且是通过无线传递信号的电话都能辨认,难道使用几W、几十W、甚至几百W的音响系统反而不能准确辨认,这应该不可能吧?如果出现这种问题是什么原因? 音响不行、还是调声不行?这问题应该不用我说了。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2#

回复 61# 远去的村庄 的帖子

原帖由 远去的村庄 于 2011-12-31 18:51:00 发表
与现场声效或乐器真实声音作准,个人认为欠妥!因我家装不下几十人的乐队,更何况椅子也不够坐!更别说天花板了与空间了!

在家中就是等同把音乐厅缩细搬回家,一切乐器的摆放位置、形体大小和间隔距离按家中的听音环境大小比例缩细。
还是,先从音准方面着手后,然后到几重奏、后到交响曲、再到大型歌剧,这样一步步来实现!最终会达成的。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12-31 19:14:01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3#

回复 64# 远去的村庄 的帖子

只是以音乐厅的效果作为一个参考基准,如要求做到绝对一至是无可能的,中间还有最重要的唱片录音和制作问题嘛!只能尽量模仿靠近或接近音乐厅和真正乐器的效果。

在日常使用的软件方面录音是非常重要的,如录音、制作本身不佳的唱片是无法达成的。
在音响播放环节中,唱片的录、制品质是排首要地位的!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12-31 19:36:07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4#

回复 68# 远去的村庄 的帖子

原帖由 远去的村庄 于 2011-12-31 19:38:00 发表
如果想近似,只能倚靠仪器把自家的空间残响调整到与音乐厅相同,每个著名的音乐演奏厅都有公布残响时间的,至于录音棚或录音师作混响调整的,那只能每间公司都打电话问问了。

空间残响可用仪器来量出,但够经验者自己也可准确听出!

“把自家的空间残响调整到与音乐厅相同,每个著名的音乐演奏厅都有公布残响时间的,至于录音棚或录音师作混响调整的,那只能每间公司都打电话问问了”

先生钻了牛角尖了!

这个方面先生完全搞错了,如果把家中听音室的混响时间调整到与某个音乐厅一至(通常大型音乐厅的混响时间约1.5~2.5秒,视每个角落而定),这是一点难度也没有的,但如果这样做的话,可告诉您:这样搞法的家中听音环境一定完蛋。

上面已说了要注意唱片的录、制,简单说说:几乎所有现场和录音棚录制的唱片,如是录、制上等的话,演、录场地的正确混响时间和堂音已在唱片信息内包含了,假如以您的说法把家中听音室再一次制造1.5~2.5的混响时值的话,当播放这类唱片时,您听到的混响时间将等于3~5秒,并因此会使大量注波产生。您说这样可以接爱吗?家中听音环境一般设置为0.2~0.4秒混响时间已足矣!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1-02 15:18:51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5#

回复 100# 远去的村庄 的帖子

原帖由 远去的村庄 于 2012-1-1 19:16: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1-1 18:07:00 发表

空间残响可用仪器来量出,但够经验者自己也可准确听出!

这话有点神了!

您觉得神就神吧!呵呵
如残响和混响时间听得出也算神话的,讲到 “ 堂声 ” 那就是神神话了。不过我自93年玩音响至今,见过能发出良好堂音的系统+环境只有三处这么多,觉得神也不出为奇。呵呵

以下这是能发出良好堂音的其中一处。
这系统说贵也不贵,说便宜也不便宜,听音环境约35平方(烟盒型)、高约3米,也没有日常烧友常谈的怎样、怎样特殊处理听音环境和吸音、扩散之类,只是普通客厅一个,只是主家玩法和心得高而已!声音非常真实、自然、信息量极为丰富,很接近听真的。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1-01 22:40:11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6#

下一步计划与前级讲再见,进军这个行列。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1-01 23:01:15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7#

回复 111# 潇湘水云 的帖子

对啊!
仪器只能测量单一频率的,而音乐是复合频率,在音乐播放中的频率是千变万化和有大量偶合频率,现今世界上没有一套系统可以正确测出10秒内的复合频率数据,并把它数据化。而人耳和大脑就可以分析出复合频率。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1-02 23:21:50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8#

回复 113# 潇湘水云 的帖子

难道录音师也是以数据量化来录音吗?他们靠什么来录音和把控调音台?就是经验和水平!

握手!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1-02 00:39:56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9#

哇......今天好热热闹呀!先顶后看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0#

回复 127# 远去的村庄 的帖子

别那么快就总结,现在才是开场白,好戏在后头!

当您遇到一套经精心调教包含了您上述总结的第2、3、5、6、8 项集于一身的系统时,您会有什么反应呢?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