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烧友的一般通病就是重器材轻调整 [复制链接]

查看: 184232|回复: 589
11#

请再看日本音响第一写手菅野冲彦老先生使用的箱子:
http://bbs.sgaudio.com.cn/viewthread.php?tid=474
TOP
12#

他们箱子和发声原理是相同的——多单元、大口径,为何?就是为了声音的“形”。并且本人不才使用其中之一,也是为了“此效果”。
TOP
13#

如果有烧友看见如此多单元会疑问,在大声压条件下是否会出现音场的压迫感,我告诉诸位由于线性声源的发声原理,它不会压向你;相反能减轻房间空间布置要求。接下来就是你如何让它出好声和动情的歌唱了。
TOP
14#

回复 76# 远去的村庄 的帖子

谢谢先生的认可,我在八先生帖子里有点放肆了;不满先生讲,我感觉话有点说过头了,人家做生意的被我这些链接一搞,会对我有意见的,大家都吃口饭,呵呵。。。
TOP
15#

1.唱歌的要找到人;
2.楚楚动人的婉儿仿佛在你面前晃动(有足—形象具体);
3她莞尔的笑容是动情的歌唱带给你的(音乐—情感)。
TOP
16#

回复 81# penchong2008 的帖子

先生好,能达到这样要求对于富人说是不差钱,但我不会告知他如何调整;对于爱乐而辛苦挣钱的打工者,我会告诉他需要花费多少努力挣钱,接下的事交给我,呵呵。。。
TOP
17#

回复 83# penchong2008 的帖子

举个例子,硕大的箱体如用高丘层板,一块至少1万以上,可是我用硬质高密度的大理石按照一定尺寸经行加工切割打磨(倒角、磨边),其一块厚度有讲究、块数有规定、每块的厚度有区别、如何粘合有窍门,搞下来同样一块就600元,即效果、美观、省钱。
TOP
18#

有人认为晶体管能做出大功率达到细腻的声音,因为我听过故此相信,然后有多少朋友听到过电子管大功率下的细腻呢,难怪某大品牌首席设计师听过后感叹:如果不是老板规定,我将另改行当。
TOP
19#

再讲一例,大家都知道声音必须平衡,当声音有图像了,线材的根本作用可能就会相信我前者所言,那些说增量高频、丰满中频、使低频更结实下层,这些都是画蛇添足——广告里如是说。
TOP
20#

市场听到有这一词:“中性、准确”,试想一场演奏会我们能用中性、准确来评判吗?只有好、一般、差,故此在我的器材评语中常用的是:正(路子正,不歪不妖)、经典(经典器材之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