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57585960616263» / 10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喜欢听歌剧的发烧友,请在此帖多交流。 [复制链接]

查看: 435447|回复: 1017
591#

回复 591# 670707 的帖子

我还有一合伯恩斯坦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是1980年版整体表现不及卡拉扬那合.两合都是DG公司出品.
TOP
592#

回复 592# 中山麦哥 的帖子

回麦哥,伯恩斯坦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的贝多芬交响曲因是现场录音故音效不占优势,而其中的第九交响曲值得关注,原因是他采用浪漫派手法演绎这部作品,我现把伯恩斯坦对于这部理解载录如下,以供参考:
一种演绎方式是逐字逐段地忠实于乐谱,在节奏与活力方面分毫不差的忠实与原谱标识,毫无乐队演奏中的润色与补充,没有自由的停顿、渐慢和伸缩速度,本身完全依照争议最大的(有时甚至是完全不可能完成的)贝多芬创制的节拍器去演绎,而且并不顾及到乐队平衡所需的活力上的对比。我们不防将这种方式成为态度α(希腊字母第一个)。
另外一种极端态度是态度Ω(希腊字母最后一个),是一种极度浪漫化的理解,张着大嘴,它渴求一些音乐之外的理念,就好像“无形态的混乱”(头几小节),从“单细胞繁殖而来的生命”(第一个动机),在完全理解与精神融合中迎来了人类发展高潮—其中,我们能听到延长、伸缩速度、富有活力的夸张和(或)变化,以及不均衡的速度。甚至诗意的沉思、个人化、主观化的元素也时得与闻。而我们迄今所能听到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演出,都是在α和Ω两点之间的某处游移不定;。。。
TOP
593#

回复 593# 670707 的帖子

是不是两支乐队不同所以出现不同效果.又会不会录音的人员有所不同.因相格15年.
TOP
594#

回复 594# 中山麦哥 的帖子

麦哥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和意义,我试着回答如下:
问题1:是不是两支乐队不同所以出现不同效果
答:这个问题包含两方面含义:
(1)乐队的传统音色;
(2)乐队演出效果;
我们还是按前者伯恩斯坦指挥贝多芬交响曲来说,他在60年代指挥纽约爱乐乐团录制过贝多芬交响曲(CBS公司出版),在80年代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同样录制一套(DG公司出版),我们知道维也纳爱乐乐团是世界上唯一它挑指挥而不是指挥选乐团的,它独特的贵族声响是其他乐团不可模仿的,所以我们的音响器材在播放该乐团演奏的作品能清晰辨别;而纽约爱乐在此没有如此鲜明特点。
再讲乐队演奏作品的效果问题,我前面上贴了伯恩斯坦那段文字能帮助我们理解指挥的意图,简言之,一支训练有素达到世界水准的乐团,在大师级指挥排练下按其意图产生共鸣式演奏就容易出彩,演出效果自然不差,甚至出现精品录音。
问题2.“又会不会录音的人员有所不同”
答:最后从录音效果讲,唱片的音效一般取决于以下:
(1)乐队水准(包含特有的管弦乐色彩);
(2)音乐作品的配器;
(3)录音场地;
(4)录音工程师;
(5)唱片制作人;
(6)录音技术;
(7)唱片制作;
以上是我个人浅显的认识,不知是否能满足麦哥要求,如回答不甚满意,请进一步提出要求,我再试着回答;谢谢。
TOP
595#

回复 595# 670707 的帖子

您讲得非常之长细.要做一张靓碟真是不容易.涉及大量人力物力和金钱.所以大家要真识每张碟.我又学到很多知识了.谢谢...
TOP
596#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597#

回复 597# 33CX 的帖子

先生积分不高,可是提出的问题有水平,请问先生是玩器材为主还是以听唱片为主?
TOP
598#

回复 595# 670707 的帖子

我有一合4只是布拉母斯是苏提指挥英国伦敦交响乐团.这套碟听起来是一流的密度及音质非常之靓.音场和场面很广.出品是英国大伦敦.
TOP
599#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xalg369 最后编辑于 2011-10-24 12:28:14
TOP
600#

回复 600# xalg369 的帖子

这张碟很面熟但我末听过.请介韶一下.谢过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