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718192021222324» / 1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为什么要玩黑胶?》---与黑胶相关的交流话题 [复制链接]

查看: 260423|回复: 1101
201#

回复 202# 八先生 的帖子

这篇论文很有问题。如果是我认识的人写的,我就不解说了;不认识的话就可以说说。

请问八先生为何觉得小弟的“谬论"也极为靠谱呢?如有疑问请提出。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08-21 22:06:25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02#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1-8-21 22:02:00 发表
这篇论文很有问题。如果是我认识的人写的,我就不解说了;不认识的话就可以说说。

请问八先生为何觉得小弟的“谬论"也极为靠谱呢?如有疑问请提出。

其实对于这篇论文我在119#和138#都曾表达了观点,所以才有了176#的疑问。
TOP
203#

回复 204# 阿杰 的帖子

这篇论文不是疑问这么简单,里面很多东西都是................出来的。只有是“天外飞仙级的大师”才写得出这样的论文!给小孩看看就可以。
哈哈~~~~~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08-21 22:48:23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04#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1-8-21 22:33:00 发表
这篇论文不是疑问这么简单,里面很多东西都是................出来的。只有是“天外飞仙级的大师”才写得出这样的论文!给小孩看看就可以。
哈哈~~~~~

的确,单从数据上说,极其容易忽悠人,如果是新格式的新录音,在信息量的记录上尚可一拼。
但大家都忽略了,他是用体无完肤的模拟母带来翻制SACD,其信息量肯定及不上LP。
对于唱片上的信息,我俩说了这么久,似乎能明白的人不多。
归根结底,是许多人根本不知道一张号称天碟的唱片上到底记录了些什么?
一套好的音响系统,可以把他还原出怎样惊天地、泣鬼神的音乐画面。
TOP
205#

回复 206# 阿杰 的帖子

杰兄的说法就对啦!不管日后数字载体发展到怎么样的程度。有谁能挽救几十年的母带老化造成信息的大量损失。最聪明的再版唱片制作人只不过是拿张完美品相的头版黑胶过录,再加盐加糖。还与黑胶比,有什么好比呢!

一张黑胶只能播放,小于70次,这就更方唐了,除非是用一个钢针自己磨尖后,再用1两的针重来播放就有可能。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08-24 11:58:52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06#

回复 206# 阿杰 的帖子

看了下,隔壁几个帖............有点晕。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08-22 18:28:08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07#

最近发现,即使是最顶级的数字录音,指标完美得让模拟录音无地自容,但实际聆听时和模拟录音还是各有千秋而已,很多类型的音乐,尤其是古典和人声,现在的数字录音还未能超越模拟录音的效果。
TOP
208#

“数字格式”存在着格式和标准上限的问题,而模拟信号就没有。

开个玩笑,请问:那位“大师”能正确测出模拟信号,究竟有多少Bit和多少Khz ????

哈哈~~~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08-24 18:53:12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09#

黑胶应为奢侈品

淡妆浓抹、燕瘦环肥,是雄性间张扬自身音乐品味的道具。
最后编辑markh 最后编辑于 2011-08-22 06:56:26
欢迎光临高盈电子城三楼琉瑪唱片,一起感受黑胶的魅力。电话:13312884688.
TOP
21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JWang 最后编辑于 2011-08-22 00:28:10
http://blog.sina.com.cn/jimwangny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