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各位PC-hifi如何解决情感与水份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 9468|回复: 43
21#

疯狂打磨的丽特CD20

STUDER-D780卡座

两者的情感和水分,比较起来哪个更好?

把CD同轴给卡座解码,再看看自己喜欢哪个的情感?

可能,就不一定是PCHIF 是问题呢。
TOP
22#

玩PC-hifi已经快2年了,刚开始的时候非常兴奋,以为发现了新大陆,不停折腾,当时听PChifi和CD的比例绝对是8:2都不止。。。过了2年,到现在,还是乖乖地回到CD,变成了2。下面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PCHIFI明显可以感到声音脏。大家说了很多数码声、呆滞、没感情,我自己感觉归根结底还是脏。这一点是致命伤,脏的声音,怎么也没法有贵气,有感情。就算是天价的罐头鲍鱼,也比不上一只水灵灵的苹果来的鲜美。

二、严重同意楼上的楼上对ASIO4ALL的看法,这东西貌似声音钻天入地,实际上不过是搅得更脏。同样的问题发生在SawStudio上,SS的中低频貌似很好,仔细听听就知道,假得很脏得很。foobar论坛上有位高烧认真抨击过SS,我开始不屑一顾,现在觉得颇有道理。

三、至于楼上有这么多高手通过打磨得到了好声,我非常佩服,也说明PChifi还远远不成熟,成熟的东西不需要这么折腾的。起码我受不了这么折腾。。。。而且我有一个观点,越是通过折腾出好声的,越是难以气定神闲地坐下来,把一整张CD从头到尾听完。

说说现在我的PChifi吧。继续痴迷下载,然后把它们刻录出来,放到CD里面听。哈哈。刻录CD的效果,确实冷、确实干、确实薄,不过我还是听到了我喜欢的东西。

另外说一句,热衷PChifi的烧友,多半是软件烧,而非器材狂。如果不是下载到太多太好的东西,谁愿意这么折腾?
TOP
23#

回头看了一下楼主的配置,个人估计问题在M2Tech Hiface USB->SPDIF这个环节,M2Tech本身是USB声卡,从芯片选用到元件用料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加上供电是由USB口供应,我找了一些该产品的内部图看了一下,基本上是全贴片元件,一般(我说的是这里面)的贴片电容声音易干、硬、毛。再加上USB电脑供电很难得到我们要的有情感和音乐味的声音。你摩过CD机应有体会。我玩PC HIFI是挑战自我,看能否真正做出让我满意的声音,做到了。
最后编辑南海十三郎 最后编辑于 2011-05-09 15:38:56
TOP
24#

基本同意楼上朋友的观点,原抓的音轨或者下载的音质较好的CD音轨(应该是原抓后未作处理的)刻录成CD-R,哪怕刻录设备和CD-R质量很差,只要方法正确(比如抓轨用的是EAC慢速,用Nero这类普通的软件慢速刻录),效果虽然比原版CD差了很多,但也要好于调整得不错的PC-HiFi。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耗时了,而且不环保。对于高规格的文件,我的感觉也是刻录成DVD-Audio,要比PC-HiFi的声音更好。

但对于SawStudio,和楼上的楼上有不同的看法。我仔细对比过SawStudio,Sound Forge和Foobar三者的声音,Saw音染最少、细节最多、透明度密度音场表现都是最棒的。相比之下,Sound Forge假,Foobar闷胡。
TOP
25#

原帖由 yavis 于 2011-5-9 9:04:00 发表
原帖由 daniel115 于 2011-5-8 22:22:00用asio驱动,感情比ks要饱满。
用过ASIO4ALL,感觉横向音场明显变窄。
玩pc-hifi一定要走专业录音器材路线,如果你用了asio驱动音质还不如ks,那只证明您的声卡(音频接口)以及解码还不是专业器材,还达不到专业水平,因为asio并不是单单软件驱动层面的问题,而是必须硬件系统(主要是音频接口)的支持。如果你用了好的专业音频接口,你就会发现你的系统会完全上了另一层次,你想要的情感和水分都会有了,这时你会发现用asio输出的优势
TOP
26#

原帖由 bbc4 于 2011-5-9 15:22:00 发表玩PC-hifi已经快2年了,刚开始的时候非常兴奋,以为发现了新大陆,不停折腾,当时听PChifi和CD的比例绝对是8:2都不止。。。过了2年,到现在,还是乖乖地回到CD,变成了2。下面是我的一些体会:一、PCHIFI明显可以感到声音脏。大家说了很多数码声、呆滞、没感情,我自己感觉归根结底还是脏。这一点是致命伤,脏的声音,怎么也没法有贵气,有感情。就算是天价的罐头鲍鱼,也比不上一只水灵
凡是觉得pc-hifi不如传统cd转盘的,都是因为在pchifi这条路上还未入对门,想玩好pchifi,必须要走专业录音室器材路线。我只想说,你们去专业录音棚看看就知道,大家用来试验hifi系统的发烧cd就是用pc系统录制的,凭什么说pchifi不如普通民用hifi的cd机?用专业的音频接口,专业的DA解码,再配上性能强大的PC主机,你将会有全新发现
TOP
27#

回scfan兄,SawStudio确实更加通透、细节更多,但在我这里,感觉是把PChifi的问题放大了,初听惊艳,久了反而不耐听,试过好多次都是如此。加之SS的易用性太差,不知不觉foobar就占了上风。也可能是我的器材不够班,略有音染反而好听些。

另外,我曾经调整过PC电源,换成了相当好的电源,并在PC上使用了发烧电源线,甚至尝试过CPU无风扇。经过连续几个月聆听,排除家庭用电变化和心理影响,结果是没有产生可闻变化。垫片之类的就更加不值一提了。
TOP
28#

[quote] 原帖由 bbc4 于 2011-5-9 15:22:00 发表

一、PCHIFI明显可以感到声音脏。大家说了很多数码声、呆滞、没感情,我自己感觉归根结底还是脏。

说的不错,我的感觉也是如此。但是现在问题解决了。方法很简单:屏蔽声卡。必须是有效的屏蔽。屏蔽之后的感觉就象从喧闹的大街进到了安静的室内。
TOP
29#

原帖由 fseon 于 2011-5-9 15:57:00 发表
我只想说,你们去专业录音棚看看就知道,大家用来试验hifi系统的发烧cd就是用pc系统录制的

虽然那也是计算机系统,但不叫PC,而叫Work Station或者Music Server。声学上一般朋友可能没有概念,不过讲到电脑工程设计,有朋友可能了解高级图形工作站或者服务器和PC的用料、性能、还有价格的区别。以录音棚的工作站的价格,可以买好多好多民用顶级的音源了。。。
TOP
30#

原帖由 scfan 于 2011-5-9 16:13:00 发表
原帖由 fseon 于 2011-5-9 15:57:00 发表我只想说,你们去专业录音棚看看就知道,大家用来试验hifi系统的发烧cd就是用pc系统录制的
虽然那也是计算机系统,但不叫PC,而叫Work Station或者Music Server。声学上一般朋友可能没有概念,不过讲到电脑工程设计,有朋友可能了解高级图形工作站或者服务器和PC的
专业音频工作站由于要对多音轨进行处理,所以对于主机性能要求高,但pchifi只是播放而已,主机要求不算很高,关键是要有好的音频接口和DA,而好的专业音频接口并不很贵,一般两万以内就有很好的了,这种投入对于动则十万八万的黑胶系统,算不了什么,但投入以后,就能有可观的提升。至于PC主机,建议上Apple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