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入探讨音响的高保真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 8066|回复: 41
31#

哪里来的真正不失真的高保真系统?哪里来的真正不失真的录音???

追求太多是不现实的,觉得“好听”就好了
速度是音乐的灵魂......恭喜我越烧越退步..........
TOP
32#

正是因为这么多前辈孜孜以求的精神,才早就了高保真器材的如此发展水平,如果都觉得好听就好了,那么估计现在还停留在粗纹唱片的时代呢......因为俺的两张78转的唱片上明明白白印着“HiFi”......
TOP
33#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不是生活实践的本真。音乐,电影,戏剧都不是生活本身,但都是反映生活,这才是艺术的价值,楼主的命题其实是没有意义的。这和让音乐还原于自然界的万物声响,让电影放弃镜头,让戏剧放弃舞台一样的。
如何用乐音讲述虚幻的事实,用镜头语言讲述虚幻的事实,演员在舞台上用台词和肢体语言表演出虚构的事实达到以假乱真的境界,这才是艺术的任务,任务不明确,会有问题的。
音响的定义就是用既成事实音响器材播出录音的声音,听感上越真实越好,越以假乱真越好,这才是音响的任务,研究音响和乐器发生原理的异同,不是音响的任务。同级比较才有意义,比如斯坦威和雅马哈钢琴结构和特性的比较,世霸和丹拿结构和特性的比较。音响和乐器发生原理的比较是没有意义也是不必要的,倒是两者发出声音像真度的比较才重要。
其实科幻大片和纪录片都有忠实的粉丝,何必一定要拘泥于真实呢?真实只是虚幻的真实,虚幻只是真实的虚幻,真时假来假亦真是艺术的境界。
最后编辑凡人哥 最后编辑于 2011-04-07 13:05:19
TOP
34#

大多数发烧友不喜欢真实的,染色才是绝大多数人的最爱。
(不含录音师)
TOP
35#

原帖由 胡思 于 2011-4-7 15:24:00 发表
大多数发烧友不喜欢真实的,染色才是绝大多数人的最爱。
(不含录音师)

因此,发烧音响并非高保真音响......
TOP
36#

原帖由 凡人哥 于 2011-4-7 12:48:00 发表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不是生活实践的本真。音乐,电影,戏剧都不是生活本身,但都是反映生活,这才是艺术的价值,楼主的命题其实是没有意义的。这和让音乐还原于自然界的万物声响,让电影放弃镜头,让戏剧放弃舞台一样的。
如何用乐音讲述虚幻的事实,用镜头语言讲述虚幻的事实,演员在舞台上用台词和肢体语言表演出虚构的事实达到以假乱真的境界,这才是艺术的任务,任务不明确,会有问题的。
音响的定义就是用既成

不同意您的观点,音响器材对录音的保真,与录音的艺术加工是两码事,前者必须竭尽全力的使再现声音接近原始发音,后者可以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演绎......
TOP
37#

引用:
原帖由 Friday007 于 2011-3-31 16:42:00 发表
如果用一个幕布遮住,大家很容易就能判断,幕布后边是真实的小提琴在演奏,还是在播放音响...甚至大家都能轻而易举的判断隔壁房间是否真的有人在弹钢琴,还是在播放弹钢琴的录音...这些都是不用专业训练的普通人都能做到的,为什么那些号称失真度低于1%的音箱加上失真度低于0.001%的放大器都不能提供可以乱真的音效呢?可是如果真的做测试的话,很多人又不能够分辨1%以下的失真...
如果说同样一人拉小提琴,他手中有两把小提琴,第一把是价值几万的小提琴,另一把是价值几百元的小提琴,然后再将高档发烧器材同时放在幕布后边,演奏同一首乐曲你能分别出来吗???
TOP
38#

几万元的琴与几百元的琴的差别不是所有的人都听得出来的,但是,喇叭跟提琴的声音却容易分辨的多,不信您可以试试......
TOP
39#

英国声、美国声、德国声。。。。等等,哪来真实的声音,听音乐还是喜欢听美好的声音,自己喜欢就行。
TOP
40#

原帖由 5775 于 2011-4-7 22:32:00 发表
英国声、美国声、德国声。。。。等等,哪来真实的声音,听音乐还是喜欢听美好的声音,自己喜欢就行。

说道点子上了,其实很多人欣赏的是音响的不同风格的失真倾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