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2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对一些碟片的感受...... [复制链接]

查看: 104914|回复: 236
111#

原帖由 正天飞云 于 2011-1-16 10:20: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天神 于 2011-1-12 13:02:00 发表
赶紧来第二张了,虽然工作有点忙,请大家见谅!
这张碟,我买了有近4年了,当年购买的原因是,我参与了丹拿亚洲在东莞的某演示活动,其实播放的就是这张《歌剧魅影》的LP版本,重播的器材是德国“清澈”的旗舰LP盘磁浮“钻油台”+丹拿仲裁者前后级+丹拿大证据+银彩全套顶级线材(还用上香港某医生发明的超贵价超导线)

LP想转让通知下。
TOP
112#

原帖由 正天飞云 于 2011-1-16 10:20:00 发表
这张好!当时有头版CD和LP,收藏了CD碟片;LP黑社会玩不转,暂时放在烧友处……剧情中的空灵感和管风琴的震撼,让人太过瘾了!
请问云兄用什么系统呢?要体会此碟的震撼性,用一般的书架箱子会大打折扣的。可以分享一下搭配乐趣吗?
TOP
113#

分享一张马勒的作品,由委内瑞拉籍年轻指挥家杜达梅尔(Gustavo Dudamel)指挥委内瑞拉西蒙·波利维亚青年交响乐团(Simon Bolivar Youth Orchestra of Venezuela)演绎马勒《第5交响乐》。
以下是转自网络上关于马勒《第5交响乐》的背景介绍,我自己就不班门弄斧了,大家请参阅:

   1902年2月,犹太籍的奥地利作曲家马勒(1860-1911)突然肠出血病危,几乎丧失了生命。但是,几乎同时他也认识了艾玛,彼此很快就迸发出强烈爱情的火花,并且走进了结婚殿堂。他们的爱情使马勒从死亡线上转了回来。正是这两件事对马勒的人生观起了决定性的影响,也就形成了马勒同年为此创作的第五交响曲中两个明显对立的主题。
    1904年10月第五交响乐在科隆正式演出,这部纯器乐的作品由一个庞大的乐队演奏,马勒亲自指挥。
    第五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是赤裸裸的葬礼进行曲,也是马勒对现实社会颓废、腐朽的描绘。第二乐章是它的继续,也是马勒对当时社会进行的激烈斗争和反抗的叙述。
    第三乐章『诙谐曲』是马勒精心刻画之作,一方面,他对社会的丑恶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鞭鞑;另一方面,他在这个乐章里又表达了人类和社会本身的生命力和朝气。如果说在第五交响曲里第一二乐章是一个部分,那么第三乐章则是独立的一个部分。
    第四、五乐章又合成了另一部分,表达了马勒对人生、对爱情、对社会的乐观态度。第四乐章的『小广板』-<爱情颂>,充分表达了马勒对艾玛爱情海枯石烂、此情不渝的心情。整部交响曲在第五乐章『回旋曲』的快板和诙谐的快板中结束。
    马勒第五交响曲是对死亡和爱情的叙述和表达,每次听这首交响曲都有一种被震撼的感觉!

以下我说说自己对这张唱片的一些感受:很多人说,“马五”是铜管乐器的诠释曲,更有人笑称,“马五”里面负责吹响铜管的乐手会非常疲惫,几乎嘴巴不能停歇云云,此说法虽带着几分谐趣,但也确实能概括“马五”的基本特色。聆听这个由青年指挥家杜达梅尔指挥的版本,你会体会到年轻人对古典音乐的全新理解,或许,跟一些大家相比,他的指挥欠缺了几分沉稳,但却增添了几分活力!其实,正如面对爱情和生老病死,每个人的态度都不一样,百花齐放的演绎又有什么不可呢?重播这张唱片,需要音响系统有上佳的速度,还有优质高音单元对铜管乐器的包容性,这个包容性,不是播得“耐听”或者“不刺耳”就可以到位了,因为铜管乐本身就带着强烈的光辉感,要重播得既有破金味,又不生硬,既有厚度,又不朦胧,不容易!素质一般的软球高音和金属高音,最好还是不要播放此碟,到头来不是失去铜管的味道,就是让人掩耳而逃!何必跟自己的耳朵过不去呢?哈哈,开玩笑!我听过此碟最高素质的一次演绎,是用德国之声THE CD PLAYER+德国之声Kraftwerk MKII三分体旗舰合并机推动丹拿大证据的重播,带着辉煌华丽的铜管质感,加上饱满华丽的弦乐,无不让人再次感受到“马勒第五交响曲是对死亡和爱情的叙述和表达,每次听这首交响曲都有一种被震撼的感觉!”
M5.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1/17 10:07:34 上传)

M5.jpg

TOP
114#

回复 112# 天神 的帖子

双十二吋号角喇叭,效率105db,一对喇叭总重600kg;在30平方米的空间把玩。
TOP
115#

原帖由 正天飞云 于 2011-1-17 10:31:00 发表
双十二吋号角喇叭,效率105db,一对喇叭总重600kg;在30平方米的空间把玩。
这么巨型的喇叭重播大动态曲目一定鬼哭神嚎吧?12寸低音单元,瞬变反应如何呢?
TOP
116#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淘宝小店:http://roseknight-gao.taobao.com/
TOP
117#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淘宝小店:http://roseknight-gao.taobao.com/
TOP
118#

原帖由 roseknight_gao 于 2011-1-17 14:35:00 发表
天神兄客气了,我也没什么的,不如相互学习,一起进步。
也许我说的沧桑感,就是天神兄说的“弦乐的相对清瘦”吧?因为这里弦乐不但有些“清瘦”,还有些“毛刺”;我想这里除去录音的客观因素之外,应该与乐团的气质也有所关联;就像穆拉文斯基手下的列宁格勒爱乐,演起俄国作品来,把铜管吹破音都不会在乎;就这样综合总总因素,诸如沙沙的低噪声、不整齐的弦乐、调调昏黄的木管乐、再加上吹破也不怕的铜管乐,就烘托出来一股浓烈的精神;这种精神里有感受到苦难与希望、还有倔强与不可屈服,这就让人想到了沧桑
谢谢你的见解!兄台想必也是典型的乐迷,对音质也有一定的要求,请不妨也给大家推荐一些心水碟片?特别是近来听得比较多的,音乐性和音质都让你满意的碟片?期待你的分享!
TOP
119#

如图,这些爵士类别的碟片,近来听得比较多,有比较发烧的,也有默默无闻的,不过,只要你是喜欢爵士乐,里面就总有一款适合你!图中的李敬子《In Essence》专辑、EVA CASSIDY《忧伤小路酒吧》专辑、细川凌子《MR WONDERFUL》专辑和俗称《水泥佬》专辑等,都是大家广为熟悉的爵士碟片了,网络上也早有定评,我就不多说了。我特别推荐正中位置的华纳《爵士精选》,是我多年前购买的海关打口碟,当时买后觉得素质一般,就堆在一边封陈了,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是那时的系统播得不好,但自从几年前开始用乐林合并机推丹拿箱子,就发觉此碟不但味道很棒,而且音效也不错,尤其是活生感,那种爵士乐所追求的酒吧味真好!大家有机会淘到千万不要放过!
113.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1/17 16:33:13 上传)

113.jpg

最后编辑天神 最后编辑于 2011-01-17 16:42:45
TOP
120#

不好意思纠正一下,打口碟跟海关一点关系都没有,无论打口也好,钻孔也好,压路机压过也罢,都是下架时侯商家销毁措施,然后以废旧塑料名义进口,然后被挑出来卖到全国各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