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谁能谈谈,切利比达奇为什么很少碰马勒的作品? [复制链接]

查看: 24880|回复: 132
31#

原帖由 万众 于 2011-1-8 20:22:00 发表
     各有其妙,何必呢……切利指挥谁的作品谁就是高的,不指挥的就不是东西了。

   这么多年了,语录教导我们识别人和事的习惯还是很深八哟。

一个比喻而已, 又何必这个较真。我个人喜欢布鲁克纳甚于马勒,也并不是因为切利的缘故,而是我自己的确就是这种感觉(事实上我可能更喜欢Tintner指挥的布鲁克纳,切利的东西也不是都好,有时的确“慢”的离谱)。
和楼上那位前辈一样,我现在也很少听布鲁克纳和马勒的“鸿篇巨制”了,不过如果一定要选一下的话,我毫不犹豫选前者。
TOP
32#

切利的原话摘录如下:

“马勒是一个不知深浅的人。他显然是一位配器和音色的大师,但也不过如此,比起他今天所享有的影响力和人们对他的崇拜太不成比例。他其实是一个方寸乱尽的人,不过是一个长着手脚的绦虫。他一味地追求宏大却全然不知自己完全力不从心。他总能写出美妙的开头,但却不知如何收场。一个没有个性的人,一个总在说谎的人,一头野兽。谁要是敢说他理解了马勒《第五交响曲》的第一乐章,那么这个人的脑子肯定有问题,是个骗子。反正我可以没有马勒活得很好。”
TOP
33#

切利碰与不碰都只代表他自己的偏好。他的语言没有他的演绎更有说服力。
我最近老是要听马勒第五,特别是第二和第五乐章,不听不给力。群魔乱舞的世界还是马勒比较了解。
你懂的。马勒也懂的。
TOP
34#

原帖由 舟子 于 2011-1-8 14:11:00 发表
据说国外某知名乐团来华演出,国内主办方出于市场票房考虑指名演出马勒作品。乐团指挥埋怨道为什么要我们演马勒,我们(水平)完全可以演布鲁克纳!

这完全可以理解,演奏布鲁克纳的要求更高。马勒音乐容易出效果,布鲁克纳其实不好演的。
TOP
35#

因为这样就给了哪怕不喜欢切利的人多了一个黑马勒的理由
TOP
36#

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间段:无马勒,半马勒,全马勒时代。

无马勒时代中,大多指挥家不去碰马勒的作品,包括很多伟大的指挥家,原因不明,可能和马勒作品或者马勒本人的认同度有关。偶个人很希望听到托斯卡尼尼的指挥,可惜已经无可能。

半马勒时代,因为马勒学生的推广,很多指挥家尝试指挥部分马勒作品,这一时代的特征是百花齐放,你可以听到斯托克夫斯基,巴比罗利的马勒是几乎迥异。这时代的录音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全马勒时代,当今指挥家,一口气录完全集的比比皆是,甚至有的人一个全集还不够。在古典音乐市场缩小的今天,马勒市场在扩大,这个现象很耐人寻味。

lz的帖子引来很多深层次的讨论,这是个含金量很高的帖子。 一个现象背后,往往有种力量在促使向“某个方向”发展。马勒本人说过他的时代一定会到来,可能说的就是今天吧。
TOP
37#

原帖由 onlylove 于 2011-1-8 23:00:00 发表
切利的原话摘录如下:

“马勒是一个不知深浅的人。他显然是一位配器和音色的大师,但也不过如此,比起他今天所享有的影响力和人们对他的崇拜太不成比例。他其实是一个方寸乱尽的人,不过是一个长着手脚的绦虫。他一味地追求宏大却全然不知自己完全力不从心。他总能写出美妙的开头,但却不知如何收场。一个没有个性的人,一个总在说谎的人,一头野兽。谁要是敢说他理解了马勒《第五交响曲》的第一乐章,那么这个人的脑子肯定



仿切利体评切利(开个玩笑,切莫当真):

“切利是一个不知深浅的人。他显然是一位配器和音色的大师,但也不过如此,比起他今天所享有的影响力和某些人对他的无限崇拜太不成比例。他其实是一个受伤后舔了一辈子伤口的人,不过是一头独角兽。他一味地追求宏大却全然不知自己完全力不从心。他总以同样的方式开头,也以同样的方式收场。一个看似极有个性其实毫无个性的人,一个总在说谎的人,一头野兽。谁要是敢说他理解了切利指挥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第一乐章,那么这个人的脑子肯定有问题,是个骗子。反正我可以没有切利而活得很好。”
TOP
38#

“他总以同样的方式开头,也以同样的方式收场”,您还是挺了解他老人家的。
TOP
39#

有时喜欢马勒的人给出的原因貌似和不喜欢马勒的人给出的原因比较相像
TOP
40#

原帖由 chrisspher 于 2011-1-8 12:37:00 发表
原帖由 myshirley 于 2011-1-7 21:32:00 发表
原因很简单,马勒的作品和布鲁克纳不是一个类型的,马勒的交响曲更多是个人情感的宣泄,而布鲁克纳则代表了“宇宙的声音”,你说哪个更代表了永恒?


就一个人类,一个事业上很失败、做人很维诺的人类还写出了代表宇宙的声音?怎么可能?布鲁克纳的东西之所以听上去那么木讷,那是演绎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实功业越成功的人,反而越不容易往形而上方面进行超越。。古往今来大思想家里,思想和功业同样成功的恐怕只占同类群体十分之一不到吧。北宋大儒里,王安石算现实功业最高的,但学问造诣却比没什么现实功业可言周张二程差一截了,其实每一个时代基本都如此,现实和理想本身也属矛盾,顾此易失彼。布鲁克纳如果像勃拉姆斯那么受欢迎,也就写不出第九这样的作品了。
最后编辑kbohm 最后编辑于 2011-01-09 12:33:12
Backhaus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