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也谈巴哈,《一次听感记实》 [复制链接]

查看: 43689|回复: 226
31#

       知识分知与识,先知后识,知识消化吸后为文化。文化营养需经脢的启动成为能量。能量用在正经处为做工。

                《二》中世纪、教会、。“这些记载可信度较大。”
   话说一下到了四世纪时,米兰主教安布罗斯整理创作了圣歌。著名的一首《我颂赞你,上帝》。亨德尔,巴赫,柏辽兹、布鲁克纳、德沃夏克、威尔弟都用此曲处理成节日的欢歌。
    又过了=个世纪,罗马教皇格里高里一世,收集整理了六百多首“圣咏”。其中一首《愤怒之日》也为柏辽兹、李斯特、圣桑、拉赫玛尼诺夫做为象征死亡的主题。
    这个格里高里圣咏中有八种中古调式,一直延续到十七世纪。才渐渐被大小调所代替。“其演变过程说来颇为枯燥,省略…”。而记谱法亦多次演变,已渐接近五线谱。而这一时期中,复调音乐也取了极大的发展。最有名的是尼德兰乐派、威尼斯和罗马乐派。而世俗音乐及歌剧在此阶段也大大发展成型。
    再下去就该到巴洛克时期了,该段历史168乐友中高手如云。不说己明。

    有限的文字,只试图说明巴赫之前音乐的简况。而巴赫之后,记载详尽。
在G弦上……
TOP
32#

     神明兄所言极是,如无圭多、达瑞左发明之四线谱。並把四音扩展为六声音阶。安有B老师今日帖上的谱图。
   俺还是挑挑骨头渣儿“此举为学院派之严谨,或叫腐儒风亦可。”
   圭多是十一卋纪之人,是个僧侣。也是首调唱名法的发明人。此唱名法为多数人使用,即使吃音乐饭的亦如是。
在G弦上……
TOP
33#

哈哈…

    神明兄又激情万丈了。孙悟空逃不出如来的手掌心这一句,不用问,是你说的无疑。
在G弦上……
TOP
34#

休息天,都不在了。生活第一、独和B老师:

     赋格的写法俺觉的更象写古诗词,平仄、押韵、对仗…什么的,但即使全对了,也不算好,还必须动听、这可要灵气。

   关于十二平律的内容,正点到本帖的核心。写这个帖的时候,就是由此而发的,意在讨论中能从各乐友那里听听。
   可以说,确实难有一统之说。但具体谈这曲子的还是不多。主题帖用了反问及质疑的角度。这类纯之又纯的音乐曲目“巴赫是做为键盘练习曲写的。”中表达了什么具体事物,恐怕谁也难以有令人信服的标淮答案。
    如果从技术角度讲的话,学乐理的人都会说统一的术语来分折。如每一首是前奏曲和赋格曲。是大调还是小调等等………看过的几种书籍中,都提到了用以证明十=平均率的优越性。这四十入曲也被奉之为“钢琴的《旧约全书》”。

    但如果作为一部音乐去欣赏,抛开那些音乐专用分折该说点什么可真是个大难道。俺一直以来认为,此类作品当不能言说一类,往往一说便错,由其不能说之具体确切。
   如果欲说则以美学判断为上,尤如欣赏书法,是一种纯形式之美。且比书法更抽象,巳不能用均衡、严密、错落有致等等耒界定了的。
   至于听觉联想,实在难以有个规律。各位之联想,谁对谁错,天才知道。俺在主题帖中所做的想象,自已也知是一派胡言。
    有时觉的此曲象世间之美色,五光十色尽皆闪过。同时也觉的在俺听乐的诸多作品中属黑白底色。亦基本亦长久。意淫也罢,胡思亦是,说的净是好听的。要说真话也有一句:此曲很少听,属CD架上的藏品。
在G弦上……
TOP
35#

按168的传统,该上图了。

狄多与埃涅阿斯。圣诞协奏曲。
P1000267.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25 10:04:33 上传)

P1000267.jpg

P1000268.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25 10:04:33 上传)

P1000268.jpg

在G弦上……
TOP
36#

摩门圣殿唱诗班的大盒子,在好系统中播放,听着听着……
P100026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25 15:50:29 上传)

P1000269.jpg

在G弦上……
TOP
37#

二。

现代作曲家的钢琴练习曲、舞曲。很不平静了。唱片封面的画是变型的。
在G弦上……
TOP
38#

补发。

二、
在G弦上……
TOP
39#

2

补二。
P100027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25 16:26:29 上传)

P1000272.jpg

在G弦上……
TOP
40#

再淡巴赫。

巴赫是人还是神,这个不用问。他写了那么多的音乐,不是为了显赫。首先是要生存。
            家族的世传,对信仰的忠贞。勤奋的天性,都使他视作曲为本分。
             他为钢琴,提琴写了最完美的练习曲,教学后代及世人。
             他写给公爵、贵族和教会的音乐,曲曲天籁。他不搞阶级斗爭。
             弥撒、受难曲和康塔塔、唱给上帝也唱给民众。
              谁说他只有敬仰、严肃与方整。圣歌中也有戏剧与热情。

               听巴赫,不光是愉悦,欣赏。还要学习做人。
               周密、严谨、精确决不过分意淫,就是一个小小的装饰音,也绝不华众取宠。
                博大胸怀,上敬天地,下想世间生灵。从未有大吵大闹,平和、宽容。
                三百年前的圣贤,用他仁慈的目光注视着:我们 这些卑微之人。
                听乐,谈乐想着音乐之父的句句句声声。
                八耳入心,决不忘记做一个够格的爱乐人。
在G弦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