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終於盼到了,睽違四十載 天碟重現~《首版敲擊卡門》 [复制链接]

21#

回复 16# futewen 的帖子

不,100% Made in Russia
TOP
22#

原帖由 ANDRE 于 2009-12-18 23:55:00 发表
不,100% Made in Russia

(補充)
指揮(Gennady Rozhdestvensky)出生於1931年,他在莫斯科音樂院 (Moscow Conservatoire)就讀時,跟隨歐伯林(Lev Oborin)修習鋼琴,並在父親安諾索夫(Nikolaï Anosov)的門下修習指揮。他在年僅二十歲時就在波修瓦劇院(Bolshoi Theatre)登台指揮柴科夫斯基的芭蕾舞劇《睡美人》,也從此開始了他和這個俄國最負盛名的劇院長達數十年的合作關係:1964到1970年間,他擔任劇院的首席指揮;2000年則被任命為音樂行政總監,不過一年之後,就因為理念以及對於部份劇院成員的演出水準感到不滿,而辭去職位。而羅許德茲特溫斯基在波修瓦劇院共指揮過三十齣以上的歌劇和芭蕾舞劇,包括為俄國作曲家哈察都量(Khatchaturian)的芭蕾舞劇《萬夫莫敵》舉行世界首演,也指揮首演布列頓(Benjamin Britten)的歌劇《仲夏夜之夢》。
除了在歌劇領域中有著耀眼的表現之外,羅許德茲特溫斯基也在管弦樂音樂中有著很好的發揮。多年以來,他一直是莫斯科廣播管弦樂團(Moscow Radio Orchestra)的常任指揮,並帶領樂團在世界各地進行許多備受好評的音樂會。此外,在冷戰時期,羅許德茲特溫斯基以一介蘇聯籍指揮家的身分,應邀到好幾個國外管弦樂團擔任指揮並身居要職,這在當時可是前所未見,這些樂團分別為:英國倫敦的BBC廣播電台(BBC Symphony Orchestra)、奧地利維也納交響樂團(Vienna Symphony Orchestra),以及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家愛樂管弦樂團(Stockholm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他傑出的表現與豐富的音樂表達能力,也吸引許多當代的作曲家將作品提獻給他,這些作品的作曲家包括普羅高菲夫、蕭士塔可維契、塔凡納(John Tavener)、徐尼特克(Alfred Schnittke)和徐克德林(Rodion Shchédrine)等人。此外,他也進行好幾個作品的世界首演,像在2001年,他就在波修瓦劇院首次舉行原版的普羅高菲夫歌劇《賭徒》(Gambler)演出,獲得很高的評價與迴響。
即將於明年歡慶八十歲生日的羅許德茲特溫斯基,近年來時常巡迴世界各地,擔任重要樂團的客席指揮。他不但是一位好的音樂家與樂團導師,個性也非常的鮮明與強烈。他在去年應邀到美國與波士頓交響樂團合作,進行三場音樂會,在排練的過程中,他發現樂團宣傳音樂會的海報中,只將他的名字列在非常不明顯的角落;更甚者,在樂季的節目刊物中,竟然沒有打出他的名字與介紹。深覺受辱的大師,立刻決定罷演,而此舉也引起美國樂界的譁然,波士頓交響樂團立刻發表聲名表達歉意,而團員也為錯過和大師一起表演的機會而深感遺憾。
(edited from Muzik)
TOP
23#

原帖由 ANDRE 于 2009-12-20 9:02:00 发表
原帖由 ANDRE 于 2009-12-18 23:55:00 发表
不,100% Made in Russia

(補充)
指揮(Gennady Rozhdestvensky)出生於1931年,他在莫斯科音樂院 (Moscow Conservatoire)就讀時,跟隨歐伯林(Lev Oborin)修習鋼琴,並在父親安諾索夫(Nikola
09092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2/20 9:04:01 上传)

090921.jpg

TOP
24#
TOP
25#

香港最新評論
TOP
26#

原帖由 ANDRE 于 2009-12-31 15:40:00 发表
香港12/30最新評論

http://www.sunrisemusic.com.hk/images-review/327_2
163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2/31 15:48:44 上传)

1630.jpg

TOP
27#

163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7 14:56:57 上传)

1630.jpg

TOP
28#

这个和boston pop的比
哪个好呀
TOP
29#

原帖由 xiaocao 于 2010-1-7 20:24:00 发表
这个和boston pop的比
哪个好呀

應是Melodiya 版更贴近作曲者/謝德林的創作精髓
TOP
30#

和DG那个版本比呢?
TOP
31#

回复 30# woow 的帖子

應是Melodiya 版
TOP
32#

原帖由 ANDRE 于 2009-12-16 15:58:00 发表
兩者各有巧妙:
MEL CD1000618
*比才(桑德林 改編 ) :  < 敲擊卡門 >
蕭斯塔高維契:第1號鋼琴,小號協奏曲
紀辛 鋼琴
*Spivakov 指揮 Moscow Virtuosi Chamber Orch
?        音樂發燒友拼死以求之傳奇名盤;精彩......
Audiotech AD 2010-01.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0/1/12 0:30:00 上传)

Audiotech AD 2010-01.JPG

TOP
33#

120元刚进了一片。可惜,声音太硬数码味太重。和DG谢德林比较录音的左右声道是相反的
最后编辑600122 最后编辑于 2010-01-14 09:07:12
TOP
34#

回复 33# 600122 的帖子

左右声道相反? IMPOSSIBLE !!
TOP
35#

分享<首版敲击卡门>聆赏心得( 部分)
(詳見http://www.av199.com/thread-272030-1-1.html)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比才的歌剧《卡门》,不仅因为故事题材本身具有很强的情绪张力,更因为比才的生花妙笔所打造出的动人心魄的乐章。每每听到都让人有动静相宜的双重享受,热烈时宛如脱缰的野马一样,充满着狂放不羁、热情如火的电力,委婉时仿佛幽静的湖水一样,轻泛着优雅迷人、浪漫细腻的涟漪。这段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洋溢着强烈对比美感的乐章,也成了无数一流管弦乐团乐于诠释的作品之一。前苏联作曲家罗季翁谢德林(Rodion Shchedrin)改编的《卡门组曲》更是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在市面上流行的诸多版本中,前两天有幸淘到了两张不同年代录制,无论是演奏水平还是录制效果都堪称顶尖级的版本。
这张名为《卡门组曲/驼背的小马组曲》的专辑,算是迄今为止,个人认为水平最高的一张《卡门组曲》(又叫《敲击卡门》)专辑。作为前苏联作曲家罗季翁谢德林(Shchedrin)独具匠心的创意之作,这段组曲的最大特点是把打击乐融入了比才的经典歌剧《卡门》的主体乐章之中,营造出风情万种、富于变化的强动态效果。这个由前苏联著名指挥家罗日杰斯特文斯基(G. Rozhdestvensky)指挥、波修瓦歌剧院管弦乐团(BOLSHOI THEATRE ORCHESTRA)演奏,录制于1968年的版本无论在音场的深度和广度、音质的弹力与厚度,还是在单体打击乐器的表现细腻度与鲜活度上都树立了一个典范级的形象。在俄罗斯国家档案库里沉睡了40年之后,这张早在黑胶唱片时代就备受推崇的录音终于让当年发行了首版黑胶唱片的俄罗斯的著名古典发烧品牌——旋律唱片公司 (Melodiya)推出了它的CD版。令人惊叹的是,不仅没有丝毫时光流逝后的陈旧感,反而比后来演出的许多版本不知鲜亮生动了多少倍。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这段家喻户晓的《开场舞曲》(Dance),拉丁音乐集火热和浪漫与一身,融娴静与动感之美于一炉的特点,在这段乐章中有极为充分的表现。热闹铿锵、节奏鲜明的打击乐配上光滑如丝的弦乐,时而喷薄而出,时而潺潺流淌,那种行云流水中夹杂着俏皮生动的旋律形态真是让人着迷得不知所以。
弦乐的力度和弹性,在这段名叫《卡门上场与哈巴涅拉舞曲》(Carmen's Entrance and Habanera)的乐章中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随着脍炙人口的《哈巴涅拉舞曲》旋律出现,相信即使没有看过《卡门》这出歌剧的人,也会感觉熟得不能再熟了,这首歌曾被香港电影《野玫瑰之恋》选为了插曲,并成为一首在港台地区乃至整个华人圈里影响非常广泛和深远的国语时代曲经典——《卡门》。这段乐曲也是整个乐章中动静结合得最好,瞬间情绪起伏落差幅度最大的一段,罗日杰斯特文斯基(G. Rozhdestvensky)指挥波修瓦歌剧院管弦乐团演奏的这版完全无负于这段乐曲本身所拥有的盛名,绝对算得上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那种动静转换之间的情绪张力显得饱满丰富,勾魂摄魄,活脱脱一幅女主人公卡门的风情写真。
充满喜悦感的《鲍莱罗舞曲》(Bolero)可谓尽显简洁明快之美,整个乐段的演奏给人一气呵成、畅快淋漓的感觉,打击乐表现出的律动感尤其令人鼓舞。整个录音无论是音场感、层次感还是细腻度都叫人拍案叫绝。

归根到底,钱多斯版的《敲击卡门》在强化乐器单体效果上给人的印象更为深刻,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发烧片,而首版最优秀的地方莫过于各部分的分寸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尽可能保留原作的神韵,因此在整体的听感上略胜一筹,不仅仅是一张音色达到发烧级的唱片,更是一张艺术水准极高的标杆级古典唱片。最后对比这段《鲍莱罗舞曲》,就更能体会到两者之间的差距。
TOP
36#
http://shop36036486.taobao.com/
TOP
37#

原帖由 hyben 于 2010-3-3 10:11:00 发表
老颜过来这边看看:
http://bbs.wodelp.com/redirect.p ... o=lastpost#lastpost

好文, 讚 & 顶 !!
TOP
38#

早两天这张碟在金海印见到的时候本来想买的,但是拿起感觉做工和手感都不敢恭维,简直就好像高仿,绝对粗糙,结果还是放回了原处
TOP
39#

原帖由 andy8_tan 于 2010-3-3 14:02:00 发表
早两天这张碟在金海印见到的时候本来想买的,但是拿起感觉做工和手感都不敢恭维,简直就好像高仿,绝对粗糙,结果还是放回了原处

这个也没办法,老颜估计跟老毛子干涉了N次了,还是这个样子。
M记后来的纸盒交托装好像还好点。
老颜啊 V记能代理的到?不过V记的也好不了多少,就是压片好点,封面没M记好,黑乎乎。
不过V记的套装便宜啊。
http://shop36036486.taobao.com/
TOP
40#

原帖由 andy8_tan 于 2010-3-3 14:02:00 发表
早两天这张碟在金海印见到的时候本来想买的,但是拿起感觉做工和手感都不敢恭维,简直就好像高仿,绝对粗糙,结果还是放回了原处

andy8_tan 兄,(好像高仿? 绝对粗糙 ?) 您能否示知於金海印何處鋪此款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